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中的空间感与地名使用 “画家的眼睛不是从固定角度集中于一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流动着飘瞥上下四方,一目千里,把握全境的阴阳开阖、高下起伏的节奏。”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写意式的空间感:整体俯视,神游周览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古典诗歌中的空间变换与周游式的视角流动而言,山水诗人之魁首王维的终南山一诗堪为代表。关于此诗的分析可参看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第23页。(本文收于“唐诗中的用典”文件夹中)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秋登宣州谢脁北楼: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贺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唐诗中的地名使用与空间感1.地名标志移动路径,使诗歌获得逐层推进的立体空间深度。 “唐人作诗,尚有用意,非徒点缀。如陈子昂度荆门望楚起四句云: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每句一地名,而行程层次井然,不为堆垛。” 钱锺书谈艺录第八十九则陈子昂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贾岛渡桑干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思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2.地名连用与壮阔气象的营造【清】宋俊(字长白)柳亭诗话卷十三“地理”条:“金长真曰:诗句连地理者,气象多高壮。” 李特诗态复增举柯勒律治及白朗宁等句,论之曰:“此数语无深意而有妙趣,以其善用前代人名、外国地名,使读者悠然生怀古之幽情、思远之逸致。”(钱锺书谈艺录第八十九则)3.地名的泛用和隐含意义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卢照邻战城南: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沈佺期杂诗: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虞世南从军行: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李白王昭君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总的说来,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像,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而这一点,作者们是做到了的。” 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直上白云间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唐】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王维同崔傅答贤弟洛阳才子姑苏客,桂苑殊非故乡陌。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时有下江兵,兰陵镇前吹笛声。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纻。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野。衣冠若话外台臣,先数夫君席上珍。更闻台阁求三语,遥想风流第一人。 “世谓王右丞画雪中芭蕉,其诗亦然。如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下连用兰陵镇、富春郭、石头城诸地名,皆寥远不相属。大抵古人诗画,只取兴会神到,若刻舟缘木求之,失其旨矣。” (王士祯带经堂诗话卷三)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弥辙,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马,不可告以天下之马也。臣有所与共担纆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谓之曰:“败矣!子所使求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也?”伯乐喟然太息曰:“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马,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列子参考文献1.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2.钱锺书谈艺录第八十九则“诗中用人地名”,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24页。3.韩成武再论唐诗地名的使用艺术,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唐诗中的时空合体与相互映照一.唐诗中的时空一体观念与时空对举句法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空一体观念。【春秋】管仲,管子宙合篇:以“宙”指时间,以“合”指空间。【战国】尸佼,尸子:“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中国人的宇宙观念本与庐舍有关。宇是屋宇,宙是由宇中出入往来。中国古代农人的农舍就是他的世界。他们从屋宇得到空间观念。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击壤歌),由宇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空间、时间合成他的宇宙而安顿着他的生活。他的生活是从容的,是有节奏的。对于他空间与时间是不能分割的。春夏秋冬配合着东西南北。所以我们的空间感觉随着我们的时间感觉而节奏化了、音乐化了!一个充满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是中国画家、诗人的艺术境界。” 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二.时间与空间的相互映衬及转化1.空间映衬下的时间变化杜牧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时间映衬下的空间变化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陈陇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饥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3.时间与空间的相互转化李商隐谒山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唐诗中的“时空对举”句法 在古典诗词中,前后相连的上下两句分别嵌入时间和空间元素,而且时间和空间元素彼此形成对照,这一句法称为“时空对举”。唐诗中时空对举句式出现频率的统计。检索对象:全唐诗。检索关键词:“万里”。检索结果:诗,198首;诗人,93家时空对举在唐诗中大量出现的原因:对偶句法的引入及成熟3.时空对举句法的审美效果【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明】胡应麟诗薮:“(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在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使我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德】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次韵尹潜感怀【宋】陈与义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苦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郑谷倦客:“十年五年歧路中,千里万里人不同”;韦庄关河道中:“往来千里路长在,聚散十年人不同”;罗邺春晚渡河有怀:“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陆游烧香:“千里一身凫泛泛,十年万事海茫茫。”作为时空对应物的人(身)的凸显 “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八首其七“天地空搔首,频抽白玉簪。”楼上“眼前古今意,天地一归舟。”怀灞上游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闱今冷落,广陵台殿已荒凉。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万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唐诗中的数字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指扬州城周围二十四座桥,【宋】沈括梦溪笔谈 。指扬州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古时有二十四美人奏乐于此,故名【清】李斗扬州画舫录。 大抵牧之诗,好用数目垛积,如“南朝四百八十寺”、“二十四桥明月夜”、“故乡七十五长亭”是也。 【明】杨慎升庵诗话杜牧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诗绝句,今本多误字,试举一二。若杜牧之江南春云:十里莺啼绿映红,今本误作千里。若依俗本,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明】杨慎升庵诗话卷八 南史郭祖深传:“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 【宋】范正敏遁斋闲览 :李廷彦曾献百韵诗于一上官,其间有句云:“舍弟江南殁,家兄塞北亡”。上官恻然悯之,曰:“不意君家凶祸,重并如此!”廷彦遽起自解曰:“实无此事,但图属对亲切耳!”上官笑而纳之。 杜牧题齐安城楼: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注:古时三十里为一驿,驿有亭。据杜佑通典卷一八三,黄州距长安二千二百五十五里。 杜牧边上闻笳: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 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东都放榜花未开,三十三人走马回。秦地少年多酿酒,即将春色入关来。周匡物及第谣: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全唐诗一百以内数字调查一百以内未在全唐诗中出现过的数字有:四十二、五十九、六十一、六十七、六十九、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九、九十一、九十二、九十四、九十五、九十七、九十八。全唐诗中最常见的数字:一至十十二系列:十二、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刘师培:古人于浩繁之数,有不能确指其目者,则所举之数,或曰三十六,或曰七十二。【南朝梁】萧衍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唐】白居易酬思黯戏赠: 钟乳三千两,金钗十二行。妒他心似火,欺我鬓如霜。慰老资歌笑,销愁仰酒浆。眼看狂不得,狂得且须狂。杜牧子规: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数字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含义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何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为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单纯泛用以求夸张效果。或表示约数,如:百、千、万、一百三十、四百八十等。有特殊含义之数字的文化美感,如:三、九、十二等。罕见数字的新奇感,如:十九、七十五等。唐诗中的典故使用艺术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汉】王充论衡道虚:“儒书言: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此言仙药有余,犬鸡食之,并随王而升天也。好道学仙之人,皆谓之然。此虚言也。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阮籍咏怀:“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乃悟羡门子,噭噭令自嗤。 ”陶渊明归田园居:“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萧统陶渊明传:“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一.定义用典,又称用事、使事、隶事,是指诗文中引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或历代典籍中的言辞成语来表情达意的创作方法。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邢子才曰: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 深以此服之。”【清】顾嗣立寒厅诗话:作诗用故事,以不露痕迹为高,昔人所谓使事如不使也。【清】沈德潜说诗晬语 :援引典故,诗家所尚。 但实事贵用之使活,熟语贵用之使新,语如己出,无斧凿痕,斯不受古人束缚。 二.用典的要求。1.无痕迹。2.有新意。3.对象适当。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后汉书外戚传卷九十七下 :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婕妤同辇载,婕妤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 杜甫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晋孟宗,少丧父。母老病笃,冬日思笋煮羹食。宗无计可得,乃往竹林中,抱竹而泣。孝感天地,须臾,地裂,出笋数茎,持归作羹奉母。食毕病愈。 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庞氏,奉姑尤谨。母性好饮江水,去舍六七里,妻出汲以奉之;又嗜鱼脍,夫妇常作;又不能独食,召邻母共食。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日跃双鲤,取以供。李冶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差池岁月馀。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芸阁吏:古人藏书之处,多种芸草,书页中也往往夹着晒干的芸草,因为芸草能辟蠹鱼。校书郎是在宫中藏书处工作的,故称之为芸阁吏。远水浮仙棹:暗用汉代张骞奉使乘槎探索河源故事。汉人的传说,天上有使星,地上皇帝派使者到何处,使星即向此处移动。大雷岸: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黄庭坚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壁立,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北海、南海: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惟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作者在“跋”中说:“几复在广州四会,予在德州德平镇,皆海滨也。” 寄雁句:传说雁南飞时不过衡阳回雁峰,更不用说岭南了。 李商隐赠司勋杜十三员外,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汉江远吊西江水,羊祜韦丹尽有碑。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一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馀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嘤其鸣兮,求其友声。”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而不怒。”杜甫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诗经卫风硕人:“鳣鲔发发。”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潘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典故的适用性:典故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它的通畅与晦涩,平易与艰深,仅仅取决于作者与读者的文化对应关系。杜甫的用典特征:1.精雕细琢用暗典。将典故与写实结合,如盐在水,不着痕迹而又回味深长。用熟典。2.以二典组合为基本格局。李商隐的用典特征:1.多典组合。常连续使用多个典故从不同角度或层面描写叙述同一事物。【宋】吴炯五总志:“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2.遗神取貌。典故本身所代表的意义并不被李商隐采用,而仅被借用于传达特定情绪。李商隐泪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永巷:汉时宫中长巷,以关闭失宠嫔妃或得罪宫女。湘江竹上:舜二妃在舜死后泪洒湘竹而成印痕。岘首:晋朝羊祜在岘首山建碑,后人往往见碑流泪。紫台:汉朝宫殿。指王昭君出塞远嫁匈奴单于。楚帐:项羽在垓下被汉军所围时四面楚歌。李商隐牡丹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卫夫人:史记:(卫灵公夫人南子欲见孔子),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越鄂君:刘向说苑卷十一,善说篇:“于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越人歌石家蜡烛:西晋石崇以蜡烛为薪。荀令香炉:荀彧身具异香。彩笔:南史江淹传:传说江淹得郭璞所授彩笔。朝云: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首题名牡丹的七律诗是咏怀诗,借咏牡丹抒发诗人对意中人的爱慕、相思之情。借绝色艳姝来比拟,以花写人,并暗示意念中的情人如花似玉。首联是单株牡丹的特写图。卫夫人指春秋时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以美艳著称。据典略载:孔子回到卫国,受到南子接见。南子在锦帷中,孔子北面稽首,南子在帷中回拜,环珮之声璆然。这里借用故典,以锦帷乍卷、容颜初露的卫夫人形容牡丹初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AI算法在3C行业落地难点分析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精度提升与应用场景拓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窑炉节能减排技术路线与碳交易收益测算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市场空间预测
- 2025-2030工业激光器光学系统能效提升与运维成本分析报告
- 零售门店库存控制与盘点流程
- 中考英语非谓语动词专项强化训练
- 儿童文学《雪孩子》课程教学案
- 企业早会标准化流程方案
- 制造业物流配送优化实践报告
-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 JT-T-1094-2016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
- MOOC 理性思维实训-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陆上风电场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及费用标准》(NB-T 31011-2019)
- (高清版)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
- 内部审计管理系统建设需求
- 燃气输配课程设计说明书
- 如何进行模拟堂教学
- 监控扩容施工方案
- 轴的计算与校核、传动轴计算(无密码可修改)
- 《复旦大学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