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作文导学案.doc_第1页
七上作文导学案.doc_第2页
七上作文导学案.doc_第3页
七上作文导学案.doc_第4页
七上作文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阳港镇中学导学案三阳港镇中学2013年下学期任课教师:刘晒美任教年级: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1- 2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写作记一件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过程与方法先确定中心,再审题,然后进行写作。情感与态度将有特点的事,清楚、生,动、形象的写出来。重点难点详写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进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写文章时,能把事情写出来,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如何把事讲清楚、如何能打动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分析理解(仔细阅读下面的分析,它能给你很大的帮助哦!)1、我们在记叙事件时,要先把事件记叙清楚。如何才能做到叙事清楚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开头。叙事的记叙文可以通过交代事件的时间、地点、背景等因素开头,也可以通过景物描写开头,还可以通过议论或抒情开头,但不管选择哪种开头,一定要尽可能迅速地进入到要叙述的那个事件中。(2)发展。这是记叙文的主要部分,核心部分。一定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理线索。要在充分把握事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找到可以贯穿始终的某种因素。理层次。记叙事件,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除了理清发展的线索之外,还要特别注意理清事件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做到条理清楚,明白通畅。(3)结尾。叙事的记叙文的结尾,或者交代事件的结果或者总结全文,或者提出问题,留下进一步思索的余地,或者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感情。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一定要简洁。2、在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的基础上,再追求叙事生动。叙事一定要讲出特点,才可能生动。那么,什么是有特点的事呢?其实我们只要把书本合起来,把眼睛闭上想一想,脑中出现的那些印象最为深刻的、与众不同的内容,就是有特点的、生动的事。三、展示讲解(大胆说出自己的经历,就是一种胜利!)1、从小到大,难道就没有哪一次第一堂课和最后一堂课给你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进入幼儿园、小学、初中的第一堂课,小学毕业时的最后一课,仔细回想起来,总有一些日子活在记忆里。有没有让你出尽风头或触尽霉头的课?和新老师、新同学、新朋友或者尴尬、或兴奋、或懊丧、或失望的第一次相聚,或愉快、或别扭、或窝火、或伤心的相处,不管当时怎样,只要回忆起来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就值得写。2、有些有趣的小事,表面看来不一定有意义。如,硬着头皮独自走夜路,和高年级同学在赛场上一争高低,考试考砸了之后沮丧的第一次流泪,课堂讨论发表别处心裁的看法引起哄堂大笑,壮起胆子和老师辩论引来了尴尬等。如果往深处想,感到这是在克服怯懦,确立自信,是成长的开始,这就有意义了,就值得好好地写一下了。四、范文导航(老师找几篇范文阅读)五、畅谈收获(有看法就是收获)欣赏范文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觉得这篇文章有什么好的地方?六、训练题目寻找自认为动人的事说给同桌的同学听。在相互探讨后,确定一件较为有趣又有意义的事写出文章。也可以写不一定有趣但有意义的事,关键是抓住特点,能打动人。参考题目:第一次最后一次走进新班级第一次当主持人第一次为父亲流泪遇险感受愧疚我的脸红了险胜聪明反被聪明误要求:(1)叙事清楚,尽量通过生动的事打动人。(2)不少于600字。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3- 4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记一件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5-6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写一个人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写人,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来写。过程与方法有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情感与态度把人放到事情当中来写,通过写事来展现人物的特点。重点难点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人。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 学习写作知识学习几种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指对人物外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衣饰等的描写。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示例 :无论什么季节,她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带有男性化的服装。一头短发给人感觉是从不拖泥带水,眉宇间如刀刻一般的皱纹显示出她的性格。一双深深下陷的眼睛总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炯之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弯弯的鹰钩鼻更增加了几分威严。不大的嘴巴说起话来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上课总是神采飞扬,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 2.动作描写: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示例 赵奇将文房四宝摆好后开始临摹。他先将毛笔在砚台上舔上墨汁,然后瞄了瞄字帖,边开始依葫芦画瓢。起先,手抖得厉害,他便将腕撑在纸上,小心翼翼地下笔,可那一横一点也不平,仿佛一条小虫直刺他的眼。练了几次,一点进步也没有,他“啪”地将笔一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灵直嘀咕。后来他想起了老师的教诲,便重振旗鼓:先将袖子向上挽了挽,然后提起笔,把笔尖舔个饱满,另一只手将纸铺平,眼睛眯得细细的将字帖上的字瞧了个透,接着抬起手腕,笔尖着纸,先是顿了顿,然后运用腕力将笔横着往右一拉,啊,总算成功了! 3.语言描写: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应该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示例 :妈妈有一支永远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地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到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慢吃,别哽着”真受不了,刚想上学去,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冻着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到她的唠叨了,谁知道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上课”这些我都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起来:“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早点” 4.心理描写:是用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心理描写描写人物的外貌,怎样才能突出人物的特点呢? 1).要明确外貌描写的目的。外貌描写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而是要以形传神,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内心性格,为主题服务。 2).要采用恰当的描写方式。描写人物外貌的方式主要有: 全貌式。展现一个人的全貌特征,较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社会状况。这种描写常用于主要人物的出场。 特写式。抓住人物某个部位的主要特征,突出人物某一性格和内心世界、精神风貌。 动态式。人物常处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之中,这一切变化也必须体现在人物的外貌上。即在情节发展中进行描写。 二、具体进行写作。1、 写本班的任课老师。2、 写本班的同学。3、 写自己的父母。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7-8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写一个人”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 9-10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描写景物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仔细观察所写景物,捕捉在特定季节中所写景物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用比喻的方法描写景物。用色彩描写景物。用比较的方法描写景物。情感与态度有意识地选用描写景物的方法:拟人、比喻等。重点难点描写要有层次,学会定点观察,移步换景。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 导入激趣 1展示一组风光图片,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怀。 2明确目标:写作指导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 二、 自主探究 (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师范读,生聆听并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些角度来感知景物的特征的?又是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景物的? 2生自由发言或讨论交流 3请大家自由品读,用心领悟这些方法的妙处。 三、 学以致用1.学生写作 出示练习题:我爱家乡的秋天 分组指导 全方位感知:秋之声、秋之色、秋之味、秋之人 动态换时感知:秋天的早晨、秋天的午后、秋天的傍晚、秋之人 动态换位感知:秋天的天空、秋天的原野、秋天的小河、秋之人 学生写作(五分钟) 2.欣赏我们的创作成果 3.全班交流 四、 片段欣赏 1、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像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启发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水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像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飘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 恰当运用修辞 2、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梁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叶以群渡漳河 3、水流虽然比起上游来已经从群山之中解放了,但依然相当湍急,因此颇有放纵不羁之感,河面相当辽阔,每每有大小的洲屿,长着新生的杂木。春夏虽然青翠,入了冬季便成为疏落的寒林。水色,除夏季洪水期呈出红色之外,是浓厚的天青。远近的滩声不断地唱和着。4、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徐迟六、五、课堂小结 老师赠语:同学们,杨柳岸,有晓风残月;山亭松柏间,有清泉石上流,美丽的自然富有自己的色彩、气味、声响和柔情,只要我们拆除与自然之间不应有的藩篱、兴味盎然走向自然之路,去观察、去感知、去体味、去采撷,那么一草一木都能吟诗,一饮一啜都可以把生命的琴弦拨动,到那时,清风可笑我痴,明月能解风情,我们除了对大自然的感恩和赞美之外,还能被我们自己笔下流淌出来的如同精灵一般的文字而深深地打动。希望今天的这节课能对大家以后的创作有所帮助。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 11-12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描写景物”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13-14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写作-写童年的故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意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过程与方法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情感与态度感悟童年生活点滴,懂得珍视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难点领会“立意、选材、构思”的写作思路。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多选择一些能够引发学生童年回忆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回忆童年往事的激情。在学生指指点点小声议论的时候,教师播放一首校园歌曲童年,将激情点燃。二、听唱写说,进入写作状态。1、 唱童年。一分钱、娃哈哈、捉泥鳅、让我们荡起双浆(让学生尽量回忆)(选择一首,在学生兴致很高的时候要求全班合唱,要求边唱边拍手)2、写童诗。 “童年像 , 。”(仿句成诗,当堂训练)1):童年像一首歌,优美动听。2):童年像一朵花,妖艳美丽。3):童年像一杯酒,浓烈醇香。4):童年像一幅画,色彩缤纷。 3、 说童事。1):我最喜欢“捉迷藏”,因为好玩 2):我最喜欢“打水漂”,因为刺激,又要讲究技巧 3):我最喜欢“老鹰捉小鸡”,因为它是一个团结协作的游戏 4):我难忘那次生病,因为是我不听妈妈的话去淋雨5):我难忘那次野炊,因为我们学会了煮饭和炒菜三、回忆往事,诉说童年悲欢。四、激发兴趣,抒写童年故事。参考题目:捕捉美好童年的影子写一两件童年的故事。写作要求:写童年生活中那些值得你留恋的、最难忘的故事。题目自拟。500字左右。) 写作步骤:第一段:开头(紧扣题意,引出童年)第二段:第一件往事。(叙事为主,叙后抒情)第三段:过渡。(承上启下)第四段:第二件往事。(叙事为主,简单评议)第五段: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主旨)五、根据步骤构思、列提纲,教师个别指导。1、作文的题目是儿时趣事,中心是表现童年的“趣”,利用儿歌引出“童年”的话题,通过写童年时过家家和种苹果的事情来表现中心。采用总分总的结构。2:作文的题目是弄巧成拙,中心是表现童年的无知和幼稚。重点写一件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洗肥皂而把肥皂洗没了和喂金鱼太多零食而把鱼给喂死了的小事。3:我要写缺少母爱的童年的两件小事,表现孩子对母爱的渴望。主要内容放在心理描写上。题目灰色的童年。 六、书面表达,当堂进行写作训练课后,在教室后面的“作文百花园”里张贴学生“童诗”选集和最具创意的学生童年相片,还选出本次作文优秀作品公开“发表”,学生喜欢学习语文,热爱写作,兴趣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了。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 15-16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童年的故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17-18 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要赋予所写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过程与方法想象要新奇,描写情节刻画“人物”要夸张、动人。情感与态度现人类善良、美好、科学、进步的主题和内容。重点难点突破常规,想象要新奇。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写作指导1、要区分科幻故事与童话故事有什么不同科幻故事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展开幻想来编写故事的想象作文的形式。所以科幻故事中含有科学道理或知识,而童话故事中往往暗含着一种生活道理。2、那么怎么写呢?1、首先要对一个问题产生研究的兴趣,或者能提出一个带有科学知识的问题。提出问题是写好科幻故事的前提。比如说吧:克隆羊是怎么回事?怎样延长人类的寿命?星际旅行会怎么样?2、然后要了解有关的科学知识,为想象打下基础。写文前,要展开大胆的想象,可以利用资料,也可以进行猜想。也就是把科学知识和故事结合起来,这样的文章才有意思。3、写科幻故事一定要找好创新点展开想象,这样才能吸引人。二、创意参考:如:1、冷藏人类(地球上人口太多)2、最发达的医疗技术(解决了困扰人类的各种疾病)3、22世纪人类的新装备4、记忆再生不是梦 (我和我的合作伙伴登上记忆星球,采集到十几种在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新元素,研制出“记忆再生丸”,为失去记忆的人们带来福音。)5、漫游海底世界 (故事讲述我们班的全体同学乘坐“飞龙号”潜水艇到“海洋村落”参加20周年同学会,在会议期间,我们闲逛了海洋世界,到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到北冰洋下的海底,揭开了大洋深处的神秘面纱。)6、迎接外星朋友的到来 (故事讲的是外星朋友应邀来到地球参加“星际合作交流会”,我代表组委会乘坐“神舟号”宇宙飞船到X星上迎接他们的到来。)7、太空漫游 8、20年后回地球 (故事里的主要角色有三个,我月球村村长,吉克我的助手,李杰我的同学、中国驻月球村大使。故事主要讲的是,20年后的一天,我以月球村村长的身份,在机器人吉克、中国驻月球村大使的陪同下,乘坐“神舟号”宇宙飞船,回到了阔别20年的地球,回到了家乡,参观了“中国太空开发办”。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座座宇宙天梯直插云天,了解到祖国太空开发事业方面突飞猛进,已有三亿人移居到几千座太空的星球中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中国在科技方面发展迅速,已挤身于世界的最前列。)三、续编故事:香肠长在鼻子上(童话)有个老太婆正忙着做饭,她实在太穷了,只能煮点粥等老头子回来喝。这时一个乞丐走来说:“给点粥喝吧!”老太婆毫不犹豫地盛了一碗粥给他。这样,锅里的粥就少了一些。乞丐说:“你是个好心人,你可以提三个愿望,我会满足你。”说完乞丐就不见了。老头子回来后,老太婆把遇到神仙的事告诉他。他俩高兴极了,使劲想应该提什么愿望才好。忽然,老太婆叫起来:“我想要一根香肠!”桌子上立刻出现了一根香肠。“老头子快来吃呀!”老太婆高兴地叫。“世界上好东西多得是,你怎么只要一根香肠?我希望它长到你的鼻子上去!”老头子生气了。老太婆立刻尖叫起来,因为那根香肠真的长到她的鼻子上了!哪!”老太婆哭起来,“我只是希望给你弄点好吃的,你怎么提这样 的愿望呢?”老头子也慌了,他连忙去扯那根香肠,可是无论怎么扯也扯不下来。“唉唉!这下就是把全世界的珍宝给我也不要了!”老头子后悔地说。“还剩最后一个愿望了,快提吧!”老太婆哭丧着脸说。老头子想啊想,忽然他跳起来说:“我希望去掉你鼻子上的香肠!”香肠立刻没有了。他俩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他们安安心心地过日子,虽然穷点,可是过得很快乐。这个故事真好笑。笑过以后你会明白一个道理:劳动了才会有收获,世界上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对吗?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19-20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童话或科幻故事”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21-22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改写木兰诗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情感与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以及孝顺父母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注重改写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一、导课 同学们能背诵木兰诗吗?请两位同学背诵木兰诗 播放花木兰的有关故事。包括戏曲、故事片、动画片等。 你喜欢花木兰吗?请问花木兰在你心中是个怎样的形象?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而木兰诗中写得不够具体,今天请同学们来改写木兰诗,使花木兰的故事更加传奇,使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 二、改写指导 (1)既然要改写木兰诗,请问“改写”是怎么回事?改写和翻译是不是等同的? 明确:改写不是翻译。改写是在不改变原作意图,不改变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对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想象和扩展。 (2)木兰诗中有许多情节都写得简略,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进一步想象和扩展?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明确可补充的情节: 木兰在家织布体现她的勤劳的情节。 木兰见到军贴后的忧虑和如何作出替父从军的决定,体现女儿的孝顺和爱国的情节。 木兰为出征作准备的情节。 出征时行军神速,思念父母的情节。 木兰在战场上英勇善战的情节。 胜利后,天子召见木兰的情节。 木兰的家人得知木兰要回家高兴的情景。 木兰回到家时和家人团聚的情景。 木兰以女儿身份和战友相见的情景。 (3)对这些情节应该怎么去改写呢? 讨论交流后明确方法: A、把握人物形象; B、选取切入点; C、展开想象。 三、写作实践 可以想象和扩展的地方的确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对你喜欢的情节进行合理想象,然后把你独特的想象告诉大家: 形式:先独立思考,把改写情节相同的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A、把握人物形象;B、选取切入点;C、展开想象。教学后记:2013年下学期三阳港镇中学 七年级语文科 导学案全期累计第23-24课时(节)主备教师刘晒美授课教师:审核人:首次使用时间:第 周星期 (2013年 月 日)第 节使用班级:学习内容(课题)讲评“改写木兰诗”本案课时:2 节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重点难点教具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个性化指导教学后记:七年级上学期写作计划一、写作目标:.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二、 重点难点: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