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网类渔具概述 第一节围网类渔具概述一 围网渔具捕鱼原理二 围网渔业概况三 围网分类四 网具结构与装配 第二节围网设计理论与计算一 围网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四 网目尺寸 网材料的确定 五 浮沉力的配备 六 主要纲索的确定二 围网设计的一般程序 第三节围网类渔具渔法一 主要围网设备二 鱼群侦察三 光诱技术四 机轮围网 无囊围网 操作五 有囊围网操作六 现代围网操作视频教学 第六章围网类渔具 第四章围网类渔具第一节围网类渔具概述 一 围网类渔具捕鱼原理及生产特点1 捕鱼原理察知鱼群后 渔船沿圆形行驶 放出长带形网具 网衣在水中垂直张开 形成网壁 然后逐步缩小包围圈或收括纲封锁网底口 使鱼群集中到取鱼部而被捕获 无囊围网作业示意图 2 生产特点 1 生产规模大 网次产量高 2 适合捕捞集群鱼类 3 生产技术水平及熟练程度要求高 4 要求渔船性能好 捕捞机械化水平高 投资大 成本高 生产效益相差悬殊 动力滑车 群众小型围网渔业 二 围网渔业概况 世界中上层鱼类总量占可开发量的45 左右 据FAO估计金枪鱼 鲱鱼 沙丁鱼 鲐鱼等中上层鱼类资源可能开发量为5000万吨以上 因此围网渔业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一 国外围网渔业概况70年代以来 各渔业国家都十分重视开发利用中上层鱼类资源 围网渔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是世界主要渔业种类之一 世界围网年渔获量约占海洋总渔获量的20 30 围网渔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有挪威 日本 秘鲁 美国 前苏联 智利 丹麦以及冰岛等国 美国 挪威 丹麦 冰岛 智利和秘鲁是以围网渔业为主的国家 在捕捞技术上以日本 美国 挪威较为先进 1 日本日本的围网渔业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围网渔业主要有三种类型 大中型主要在日本近海 中国东海 黄海 北太平洋等海区作业 中小型在日本沿岸或近海作业 海外围网作业采用200t以上的大型船 以鲣 金枪鱼为捕捞对象的远洋围网渔业 主要作业渔场为东部太平洋海区 南太平洋新几内亚附近 非洲西岸的沿岸200nmile范围内 2 美国美国围网渔业以金枪鱼围网和油鲱围网渔业为主 偏重于捕捞金枪鱼等价值较高的鱼类 自1963年开始发展远洋围网渔业并很快取得成功 70年代初建造了许多大型金枪鱼围网船 美国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捕捞向集中控制自动化发展 并采用高空侦察鱼群技术 大大减少侦察鱼群时间 提高渔获量 到80年代末期 由于捕杀海豚而遭国内的反对 金枪鱼围网渔业走向下坡路 挪威海洋渔业历史悠久 渔场条件优越 近海鲱鱼 毛鳞鱼资源资源丰富 围网渔业是挪威的主要渔业 挪威的三滚筒式起网机工作原理独特且安全可靠 已被不少国家所采用 船上的渔用电子扫描声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80年代挪威试验研究六角形网目围网 并获得成功 这对提高下纲沉降速度 增加捕鱼深度和减小网圈变形等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挪威 二 我国围网渔业概况 我国围网渔业历史悠久 可追溯到200多年前 传统围网有福建的大网缯网 浙江的小对网 山东的风网等 建国后51年单船围网投入生产 60 70年代我国灯光围网获得较快发展 有中型围网船和配套灯船及运输船有300艘 近几年来 我国围网又开发了沙丁鱼 鱼是鱼等资源 较果良好 总的来说 我国围网渔业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当中 其整体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如鱼群侦察技术 灯诱设备及技术 常年作业技术 网次产量不高 大型现代化围网渔船不多 三 发展趋势 1 渔船大型化 一般都在千吨以上 2 网具大型化 网具规格增大 长高比下降 3 应用先进技术侦察和控制鱼群 采用电子扫描声纳 可自动跟踪 全方位扫描并记忆 运用遥感设备 直升飞机等现代技术侦察鱼群 采用声光设备等技术控制稳定鱼群 捕捞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捕捞机械种类增多 采用新材料 采用液压传动 集中控制 操作人员减少 三 围网分类 一 按网具结构分 1 有囊围网 由一个网囊 两个网翼及纲索 浮沉子构成 网翼很长 左右对称 用来包围鱼群 网囊设在中部 很短但容量大 用来贮纳和捞取渔获物 一般在近海作业 作业时浮子浮出水面 而沉子沉底 有围缯网 小对网和鲞团网三种典型网具 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1 围缯网发源于福建闽江口一带 网具翼网长100 200米 网囊约为网翼长度的1 3 1 4 可进行围捕 围张和围拖 常年作业 现已逐步消失 2 小对网为浙江省的重要渔具 作业方式属于围张 3 鲞团网为江苏省所特有的有囊围网 有囊围网示意图 2 无囊围网 网具呈长带形 一般是中间高 两端低 根据取鱼部位置的不同 可分为单翼围网 取鱼部在一端 和双翼围网 取鱼部在中间 根据网具下纲是否装有底环等收括装置 可分为有环围网和无环围网 1 无环围网 无囊围网的原始类型 由两个网翼 一个取鱼部 纲索及浮沉子构成的长带形网具 网具中间高 两端低 上纲比下纲长 网翼很长 左右对称 用来包围鱼群 取鱼部在中间 用来聚集和捞取渔获物 它又分风网型和圆网型和多船围网型 这些网具大多用于风帆单船或双部因网作业 捕捞效能低 已逐渐被机帆拥有环围网取代 左图 为风网 为圆网上图 广东多船无环围网 只画一半 2 有环围网 无环风网的发展 网具由长带形 由网翼 取鱼部 纲索 浮沉子和底环 括纲等构成 它又分为双翼式和单翼式两种类型 双翼式有环围网的特点是 两个网翼左右对称 取鱼都在中间 单翼式有环围网的取鱼部在网具的一端 只有一个很长的网翼 现代围网以单翼式有环围网为主 具有较好的捕捞性能 并在不断地发展中 单翼式围网 双翼式围网 二 按作业船只分 可分为单船围网 双船围网和多船围网 1 单船围网 一艘网船 独自下网 起网 起鱼 还有其他船只协助操作 2 双船围网 一般为有囊围网 两条网船 各装载半盘网具 或共载一盘网具 共同下网 包围 起网和起鱼 多船围网 多艘渔船共同下网 包围 起网和起鱼 已被淘汰 三 按鱼类栖息水层和集群方式分 起水鱼围网 瞄准捕捞围网和灯光围网 1 起水鱼围网 围捕起浮于水面或近水面鱼群 用目视方法侦察鱼群 鱼群具有较快速度 易受惊吓 要求较高的围捕技术 2 瞄准捕捞围网 利用探鱼仪等探测技术探测 鱼群较起水鱼群稳定 不易受惊吓 要求较高的探鱼技术 3 灯光围网 夜间利用灯光诱集鱼群 鱼群稳定 易于围捕 要求完善的光诱设备和较高的灯光诱鱼技术 还有的按渔船动力分 机轮围网 机帆船围网和风帆围网 按捕捞对象分 鲐鱼围网 青鱼围网 金枪鱼围网 沙丁鱼围网等 四 网具结构与装配 一 有囊围网 我国有囊围网不多 这里以大围缯为例介绍其结构 大围缯网网具结构 1 网衣 由网翼 网囊 三角网和网缘组成 1 网翼 网翼很长 左 右对称 在作业中包围 拦截和引导鱼群进入网囊 2 网囊 由两梯形网片组成 前端为网口 垂直展开较大 在浅水渔场作业网口可上达水面 下到海底 作业时多呈肥大的圆锥形 使网身有充分的空间容纳和稳定鱼群 以诱导鱼群进人网囊后部 3 三角网 由左右两片三角网缝合而成 用于加强网口中央的强度 并有利干网口的扩大和张开 4 缘网 由若干目宽的长条网片构成 有上 下缘网之分 用以加强同翼边缘强度 2 纲索 上下缘纲 左右翼上 下纲各一条 2 浮子纲和沉子纲 捻向与缘纲相反 使网具有固定的尺度和承受张力 3 叉空纲 又称叉纲 网具在翼端的延长 承受整个网具载荷 并连接上 下纲和曳纲 4 曳纲 又称大围增网的拖领索 5 掌向索 索的一端与曳纲前端连接 另一端系在船木柱上 依靠它和邦向索配合调整控制船首方向 6 邦向索 作业时用它配合掌向索来调整控制船首方向 7 上引索 位于网具上纲部位 起网时依靠起网机绞引该索起网 8 下引索 装在网具下纲上 索长与作用同上引索 9 网囊缘纲 装在网囊末端边缘 用以固定网囊尾部的周长和增加囊尾的强度 10 网囊扎纲 扎缚网囊尾端 3 浮沉子 1 浮子 多使用中孔式长圆形泡沫塑料浮子 2 沉子 多使用中孔式扁圆形铅或铸铁沉子 3 沉石 加快网具下纲沉降 维持作业水深 沉石大小不等 每块5 15公斤 用吊绳缚在网具下纲上 4 大沉石 使网具在水中下稳定拖曳 同时增加沉力 减短曳纲长度 每块大沉石重75公斤左右 用吊绳扣在离翼端15 22m的曳纲部位上 5 铅锤 用铅或铸铁制造 用以增加网口下纲沉降力 铅锤大小不等 每个5 15kg 用吊绳缚在网口的下纲上 有囊围网网图的识读 对照501 12m 396 55m 83 17机帆船对网网衣展开图 说明关键尺度和标注 1 网具规格 有囊围网网具规格以网具主要部分的尺度来表示 如501 12m 396 55m 83 17m 分别表示上纲总长度 网口网衣拉直周长 网口至囊端的网衣拉直长度 2 网翼大头目数 即起编目数为800 2 即1600目 网翼小头目数为300 2 即600目 分叉起编目数为300目 终端目数150目 3 网翼各段编结增减目方法 如网翼后段中缝编结方式为1 700 6r 4 即表示网衣纵向有1道增目线 有700个增目周期 每个周期中纵向6节增4目 而同一网翼装纲边的编结方式为21r 9 5 即表示纵向每21节减9 5目 4 网口周目数 网口周目数1612 2 3224目 网囊起编目数为1612目 逐渐增目至3200目 由第1到第13节组成为增目段 由第14到第40为无增减目段 起编目数为3200目 终目仍为3200目 第41至47节为减目段 起编目数为3200目 逐渐减目为946目 5 三角网衣 起编为35目 终目为6目 直边长29目 斜边减目为2r 1 循环29次 6 网缘 其宽6目 材料为聚乙烯 网线规格42tex l2 3 网目长度为123mm 在网图上用如下表示 6TPE42tex l2 3 123SJ 7 网翼斜边双线编结范围 上下边均为100目 8 各段网衣纵向目数和拉直长度 m 在网图左侧竖直标注线左边数字为纵向目数 右边数字为网衣纵向拉直长度 9 上 下纲标识 2 249 61PE 20 即表示上纲由2条纲索组成 上纲总长度的一半为249 61m 用聚乙烯材料 纲索直径20mm 两条纲索捻向相反 下纲与上纲完全相同 10 上 下纲总长度 分别为249m 2 498m 二 无囊围网 无囊围网规格常用表示方法 1 上纲长度 网衣最高部位拉紧高度 2 上纲长度 下纲长度 网衣最高部位拉紧高度 3 上纲长度 网衣最高部位拉紧高度 取鱼部网目尺寸无囊围网为长带形网具 一般中间高两端低 取鱼部在一端的用于单船作业 取鱼部在中间的用于双船作业 现代机轮围网一般为有环无囊单船作业方式 下面以有环无囊围网 单翼 为例介绍无囊围网 机轮围网结构示意图 有环无囊围网网具由网衣 纲索 浮沉子和底环组成 1 网衣部分 由翼网 含翼端 取鱼部 缘网 网头网衣和加强网条组成 其中翼网 取鱼部和网头网衣组成主网衣 1 取鱼部 设在网具一端 形成网壁包围 拦截鱼群和集拢和捞取渔获用 由矩形网片缝合而成 网衣较粗 网目最小 材料一般用PA 纵目使用 有些还设有主 副和旁取鱼部 2 网翼 翼网网衣数量最多 作业时形成网具的主体围壁 主要承受横向受力 故网衣横目使用 网目尺寸比取鱼部大 网线也较细 3 翼端 其作用是形成部分围壁阻拦鱼群 驱导鱼群进入网翼部 翼端上部网衣横目使用 下部网衣纵目使用 其形状为斜梯形 下边有斜度 采用剪裁或缩结方式并接 网衣的网线较粗 网目尺寸较大 4 缘网 用以加强主网衣上下边缘的强度 缓冲外力对主网衣的作用 网线较粗 网缘宽度仅几目 上网缘较下网缘窄 网目也较下网缘小 下网缘一般纵目使用 5 网头网衣 在主网衣两端 有前网头和后网头 用以缓冲主网衣两端的张力 网线很粗 一般采用双线编织 呈楔形 6 加强网条 用来增加主网衣强度 防止网衣破裂扩大化 由若干目宽网条构成 用PE线编织 纵目使用 但也有不用加强网条 2 纲索 1 上纲 承受水平方向力 穿扎网衣和结扎浮子用 由2 4条纲索构成 浮子纲 上缘纲各1条 上纲1条或2条 1 浮子2 浮子纲3 上纲4 上缘纲5 上缘网 2 下纲 穿扎网衣 穿结沉子和承受张力 由下缘纲 下纲和沉子纲三条纲索组成 1 下缘网络2 力纲3 下缘纲4 下纲5 沉子纲6 底环纲 3 侧纲 乙纶绳或维伦绳 每端两条 用来加强网端强度 4 跑纲 一钢丝绳 用来扩大网具包围范围 协调操作 网头绳 一钢丝绳 带网头船用来拖带网具下水 起网时传递给网船 叉纲 用钢丝绳外缠旧网衣 每端各两条 用来连接网具 网头绳和跑纲 2 纲索 3 收括部分主要由底环纲 底环和括纲 1 底环纲 防止括纲与网衣绞在一起 结构有多种 一般采用 Y V I 字型 长度由船型决定 我国机轮围网一般为4 5米 2 底环 铁或钢制 数量与底环纲相同 括纲在其中滑动 还可增加沉降力 有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 括纲 封闭网底 还可增加沉降速度 为一钢丝绳 中间断开 并以转环相连 防止绞捻 中间部分钢丝绳约为3米 括纲总长约为网具长度的1 3 1 5倍 1 环纲2 底环绳3 扭扣4 8 字环5 底环6 括纲 4 浮沉子 浮子 一般为圆形泡沫塑料 浮力约2公斤 沉子 一般为铅制 重0 5公斤 用来产生沉力 无囊围网网图的识读 以我国东黄海捕捞鲐鲹鱼的932 00m 283 20m单船无囊围网网衣展开图为例 说明图中各种符号 数字的意义 一 围网主尺度 上纲长度932 00m 网具最高部位拉直高度283 20m 该网最高部位拉直高度包括网缘的拉直高度 二 网衣的标注 全网分为10段 第1段为取鱼部 第2至9段为网翼 第10段为翼端 除此之外还有取鱼部网头和后网头 1 第1段网衣 即取鱼部网衣 包括上 下网缘 主网衣和加强网条 上网缘 下网缘 材料规格PE42texl8 3 65SJ指乙纶单线死结网片 网线由54根线密度为42tex乙纶复丝捻线而成 网目长度65mm 双线 死结 2440N 10 5T表示上网缘长度2440目 高度10 5目 并且是横目使用 上网缘与长度为108 00m的上纲装配 横向缩结系数为0 68 主网衣 由三种不同网线直径的网衣组成 即PE42tex16 3 34 PE23tex9 3 35 PE23tex8 3 35 取鱼部外端纵向目数为2800 1600 4400 目 然后由外向内每条网增加高度200目 因此取鱼部最高处的高度为6400目 取鱼部主网衣对上纲的缩结系数为E 0 71 取鱼部对下纲的缩结系数为E 0 766 加强网条 材料规格为PE42texl5 3 70 高度3200目 宽度6目 纵目使用 2 第2至9段网衣 第2至9段网衣的标注的符号与第1段相同 规格相同的网衣采用相同的符号标注 如标注 d 的网衣均为规格为PA42tex15 3 网片网目数为6T 1800N 3 网头 有取鱼部网头和后网头之分 取鱼部网头材料规格为PE42tex20 3 70 其由两片斜梯形网衣组成 宽60目 两个长底边连接后为640目 与取鱼部外端嵌接 后网头材料规格为PE42texl5 3 120 形状呈梯形 宽150目 长底边为600目 与第10节 翼端 外侧嵌接 围网网头局部结构图 三 纲索的标注 上纲 2 932 00PE 10指上纲部分由上纲和上缘纲两条规格和长度相同的纲索组成 取鱼部上纲长度108m 第2至9段上纲长度均为90m 第10段上纲长度为104m 而浮子纲没有画出 下纲 标注方法与上纲部分相同 底环纲 底环纲材料规格为PE 18绳索 底环纲分叉部分的长度为1 5m 主体长度为2 5m 而第一和最后一条底环纲主体长3 5m 底环纲间距10m 第一条底环纲离下纲前端18m 最后一条底环纲离下纲后端32m 叉纲 取鱼部网头的叉纲的长度为 上叉纲3m 下叉纲9m 实际上 上 下叉纲为一条纲索 在对折处做了眼环 以上3m和9m仅是装配网衣的纲索长度 后网头叉纲的标注符号的意义与取鱼部叉纲相似 捕鱼原理现代围网网具结构 第二节围网设计理论与计算 现代远洋围网船 无囊围网作业示意图 群众小型围网渔业 现代围网结构示意图 收括部分1 环纲2 底环绳3 扭扣4 8 字环5 底环6 括纲 一 围网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围网长度指的是围网的上纲长度 1 影响围网长度的因素 1 鱼群的生物学特性 游速 水平分布 2 渔船特性 放网速度 船舶回转性能 3 渔船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 4 作业方式 围捕起水鱼网具长度要长些 而灯诱围网及围捕中下层鱼群网具长度可短些 还跟投网位置 围网船数等因素有关 第二节围网设计理论与计算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据船舶原理 渔船回转半径与水线长密切相关 L回 4 7 9 4 L水 网具长至少应比L回大 实际确定网长时 常根据计算结果综合母型网等情况综合确定 有时采用经验公式 L 2L回 1 上纲比下纲长的围网优点 形成倒截头圆锥体 减少从下纲逃出的可能性 缩短收绞括纲的时间 缺点 放网时下纲受力大 影响下纲的沉降速度 缩结系数小 网片利用率低 鱼类易刺缠网衣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围网下纲长度 1 上纲比下纲长的围网实际应用时 下纲用下式确定 L上 2H L下 L上 H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围网下纲长度 2 下纲比上纲长的围网优点 有利于下纲快速沉降 防止鱼群向下潜逃 鱼群在网圈中有较大的活动范围 减少网衣与底环 括纲发生纠缠和鱼类刺挂机会 收绞括纲时 下纲容易沿水底集拢 网圈变形少 缺点 收绞括纲时间较长 网衣阻力较大 在不平坦渔场作业易钩挂障碍物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围网下纲长度 3 上下纲等长的网具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 由于起网时上纲受力较大 纲索会逐渐伸长 变成上纲比下纲长 一 围网长度的确定 围网下纲长度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1 围网高度含义围网高度是指主网衣中部的最高拉直长度 有拉直高度 缩结高度和工作高度 拉直高度 指主网衣中部纵向拉直高度 H0 2an缩结高度 指主网衣中部缩结后的计算高度 H H0u2式中H0为拉直高度 u2为垂直缩结系数 或H H0 E下 E上 arcsinE下 arcsinE上 式中E下为下纲缩结系数 E上为上纲缩结系数 工作高度 括纲收绞结束时 主网衣的实际高度 H1 H0E上 arcsinE上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鱼类栖息水层 下潜能力渔场水深和温跃层的情况围网的长度 2 影响围网高度的因素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3 确定方法 1 根据作业水深确定近海或浅水作业时 一般要求网具下纲触底 但也不应过大 否则会与底纠缠 如我国50 70米水域作业时 围网拉直高度为渔场水深的2 0 2 5倍 2 根据长高比确定我国捕起水鱼群长高比一般为9 10 瞄准捕捞和灯诱围网的长高比一般为4 6 国外的围网长高比一般较国内的小 近年来长高比有下降的趋势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3 根据鱼群的栖息水层确定 常用在灯光围网及瞄准围网 从上图可以看出 围网工作高度所达到的水深HP a b c 二 围网高度的确定 3 确定方法 假设围网工作高度为直线 经过推导得 4 网具两端高度的确定 网具两端高度小于中部高度 中小型网具 两端高度一般为中部的65 75 大中型网具 两端高度一般为中部高度的60 70 同时后网端的高度比前网端的小一些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考虑因素 1 缩结系数与网衣用量的关系水平缩结系数在0 707左右为佳 2 缩结系数与下纲沉降速度的关系由于网衣本身的沉降的速度比下纲的沉降速度慢得多 如果缩结系数增加 相当于网衣用量减少 则网衣本身沉降的阻力也减少 下纲的沉降速度自然就提高 当水平垂直缩结系数都等于0 707时 下纲沉降速度最快 而在这之前逐渐加快 而在这之后则减少 4 缩结系数与网线张力的关系一定的纵作用力下 水平缩结系数越大 网线张力越大 可见缩结系数不宜过大 而在一定的横向作用力下 水平缩结系数越大 网线张力越小 可见缩结系数也不宜过小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3 缩结系数与工作高度的关系水平缩结系数越大 工作中网高增多 下部网衣易勾挂障碍物 总原则 围网 水平 缩结系数应取大些 但也不宜太大 翼网上纲与主网衣的缩结系数为0 70 0 75 取鱼部主要承受纵向力 其上纲与与主网衣的缩结系数一般不大于0 70 现代围网下纲一般较上纲长5 10 因此下纲的缩结系数一般比同段上纲大5 10 实际应用时一般根据母型网等经验确定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几种国内典型围网的缩结系数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国外几种围网缩结系数 三 围网缩结系数的确定 四 网目尺寸 网材料的确定1 网目尺寸的确定 1 确定原则不跑鱼 不刺鱼 还要节约网材料 主网衣的网目尺寸小于捕同种规格刺网的网目尺寸 其他部分的网衣可以大于捕同种规格刺网的网目尺寸 取鱼部的网目尺寸小于翼网的网目尺寸 下缘网的网目尺寸可以大于上缘网的网目尺寸 四 网目尺寸 网材料的确定1 网目尺寸的确定 2 确定方法 实际中据捕同种规格刺网网目尺寸作为参考 并根据经验作适当调整 a取 0 6 0 65 a刺a中翼 0 6 0 7 a刺a翼 0 7 0 8 a刺a上 1 5 2 0 a取a下 2 0 3 0 a取a前网头 1 8 2 0 a取a后网头 2 5 3 0 a取 四 网目尺寸 网材料的确定2 网材料的确定 1 确定原则 比重大 强度高 耐磨性 耐腐蚀性好 吸水小 PA 锦纶 国内外普遍采用 PES 涤纶 近年来在国外较普遍采用 我国有部分采用 涤纶比重比锦纶大 强度与PA差不多 但伸长率低于锦纶 耐冲击性较锦纶差 PE 乙纶 主要优点是价格低廉 由于PE的柔挺性较好 因此可以在上下网缘采用 减少网衣与纲索纠缠 对于一顶网具 可以采用一种材料 也可采用多种材料互相搭配 2 网材料的确定 2 确定方法 应充分考虑到强度的需要 实际设计中 一般根据d a值经验确定 常用如下 取鱼部 d a 0 055 0 065翼网 d a 0 045 0 055翼端 d a 0 040 0 045上缘网 d 2d取下缘网 d 2 3 d取 3 网线粗度的确定 五 浮沉力的配备 1 浮力的配备浮力的配备必须大于网具的总沉降力 含网衣 纲索 沉子 收括装置的水中重量 与由于括纲收绞及鱼群挤压造成的纵向分力的合力 F K Q网 Q纲 Q沉 Q括 式中F为浮力 Q网 Q纲 Q沉 Q括分别表示网衣 纲索 沉子及收括装置的水中重量 K为浮力储备系数 一般取1 5 3 0 浮子的分布 取鱼部较多 中央次之 翼端最小 1 影响下纲沉降速度的因素下纲沉降力增加 下纲沉降速度越快 网线比重 比重越大 下纲沉降速度越快 缩结系数 缩结系数越大 下纲沉降速度越快 放括纲速度 速度越快 下纲沉降速度越快 放网速度 放网速度快 下纲沉降速度越快 风浪大小 顺风顺流快 逆风逆流慢 网衣的干湿性 湿性的较快 实际应用时 下纲沉降力常参照母型网并根据经验确定 五 浮沉力的配备2 沉力的配备 国外几种围网沉子配备 国内围网沉子配备 五 浮沉力的配备2 沉力的配备 2 下纲沉子的分布 不均匀分布两端配备多 中部配备少 原因 a 防止网端提升过快 收绞时 b 收绞括纲时 防止网具中部因沉力过大而刮泥 五 浮沉力的配备2 沉力的配备 3 增加下纲载荷的措施 a 采用重力底环 环内灌铸铅 代替铅沉子 b 在底环绳末端结扎沉子 C 改变沉子纲和底环绳的材料 如美国用铁链条制作沉子纲和底环绳 五 浮沉力的配备2 沉力的配备 六 主要纲索的确定 1 括纲括纲受力与船舶阻力 网具阻力 底环与括纲的摩擦 海流等因素有关 一般用船舶阻力估算张力较接近 T 0 59A1Vw2 294A2Vn2式中 T为括纲张力 A1为船水线以上受风面积 Vw为船横向风速 A2为船体水下部分受水面积 Vn为括纲绞收速度 括纲断裂强度为括纲张力与安全系数 一般为3 4 的乘积 再查有关表格即可得 括纲长度约为网具长度的1 3 1 5倍 为一钢丝绳 中间断开 并以转环相连 六 主要纲索的确定2 跑纲 跑纲的张力主要来自于被牵动网衣的水阻力 经验公式 Tn 4 9HLV2式中 Tn 跑纲张力 H 围网缩结高度 L 围网缩结长度 V 为绞收跑纲的速度 再考虑上安全系数 一般为2 3 即可得跑纲粗度 跑纲长度根据经验 一般为数十米 T 上下纲有整个作业过程中受力复杂 一般跑纲张力确定其粗度 T上 T下 1 2T跑T上 T下 上下纲的张力 R上 R下 KT上式中 R上 R下 上下纲断裂强度 K为安全系数 合成纤维一般为2 3 再查表即可得其粗度 六 主要纲索的确定3 上 下纲 一般根据母型网经验确定 六 主要纲索的确定4 收括装置 纲索的确定可按理论方法确定 但较繁琐 因此实际应用时也常常根据母型网经验确定 二 围网设计的一般程序 选择基本网型 确定网具参数 计算网料用量 绘制网图 网模水槽试验 实物网生产试验 收集有关资料 修改定型 投入生产 二 围网设计的一般程序 实际中一般采用实践经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 不一定经过模型试验和实物网试生产 而实际经验在围网设计中占主要地位 一 收集有关资料 1 捕捞对象资料 种类 习性 体长 体型 趋光习性 移动速度 栖息水层 集群半径等 2 渔船数据 主机功率 水线长 速度 回转半径等 3 渔场情况 位置 水深 地形 海流 底质等 4 母型网 规格 技术参数 如适用海区 捕捞对象等 5 其他技术参数 捕同种规格刺网网目尺寸 网材料技术参数等 二 确定作业方式和网型 1 确定作业方式捕捞对象的栖息水层 趋光习性 探鱼设备 渔场渔期等条件确定作业方式 2 确定基本网型现代围网基本网型为单翼式或双翼式结构 单翼式适用于外海单船作业 双翼式用于双船作业 适于沿岸 海湾渔场小型渔轮 三 确定网具参数 网具长度网型 作业方式 其他影响网长的因素 网高作业方式 鱼群栖息深度 网具长度 作业渔场水深等因素 下纲长度作业方式和起网设备 网目尺寸捕捞对象优势体长和经验公式 参考母型网确定网目尺寸 5 缩结系数网具各部位的主要作用 6 网线材料与直径确定一般按母型网网衣的d a值 综合考虑对网线的要求确定网线材料和粗度 7 网片用量计算确定网具各部位的网片规格 8 底环绳与底环参照母型网确定各部分底环绳的长度及间距 并选择底环的规格 重量和数量 9 纲索规格参照母型网确定 并计算用量 10 浮沉子浮子据网具自身在水中重量和选择的浮力储备系数 计算总浮力 参照母型网和浮沉比 确定浮子总量及其分布 沉子参照母型网 确定下纲沉子每米平均水中重 确定沉子的总量 并确定下纲沉子的分布 四 编写设计说明书 概述设计目的 设计条件 母型网存在的主要问题 说明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依据 计算方法和参考文件内容 介绍网具主要性能 与母型网的对比 列出网具材料表 核算材料成本 绘制网衣展开图 局部结构图 零件图 小结 围网主要参数的确定 长度 高度 缩结系数 网材料及网目尺寸 纲索 浮沉子的确定 围网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品经营企业质量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解析卷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必刷)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b卷)
- 基础强化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章节练习试题(详解)
- 推拿治疗学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新能源项目承包经营权长期转让合同范本
- 2025二手房买卖合同范本:全流程服务保障
- 2025版现代商务空间租赁管理合同书
- 2025版国际劳务派遣与员工权益保护合同
- 2025年度水库渔业承包与生态旅游开发合作协议
- 国防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
- 全景制作方案
-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 大单元作业设计
- 《嗜酸性胃肠炎》课件
- 剖宫产子宫切口憩室的诊疗进展
- 合理用药课件
- 酒店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 NB-T 11069-2023 柔性直流用全桥和半桥子模块混合换流阀技术规范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全七册单词表
- 深圳机场国际货站信息系统(CTIS)全流程综合联调方案v17
- 完整版全国行政区域身份证代码表(EXCEL版)TextMarkTextMark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