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计量器具管理制度2014.doc_第1页
08计量器具管理制度2014.doc_第2页
08计量器具管理制度2014.doc_第3页
08计量器具管理制度2014.doc_第4页
08计量器具管理制度2014.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量器具管理制度BZ/QC-C-081. 目的有效地控制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及试验装置的添置、领用、校准、维修和报废。2. 范围本公司所使用的所有计量器具、检测仪器及试验装置(包括自制的检具)的添置、领用、校准、维修和报废。3. 职责3.1 品质部负责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校准;根据需要编制内部校准规程;负责对偏离校准状态的监视、测量设备的追踪处理;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考核。3.2 各使用部门:负责对监视、测量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4. 工作程序4.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及验收4.1.1 各部门依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现状和使用需求编制设备购置申请表,报总经理批准,由营销部负责采购。4.1.2 品质部组织相关人员按设备购置申请表的内容要求和产品说明书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4.1.3 品质部对所有检测设备进行登记,并依据仪器的命名与分类编码原则(详见标准JJF1051-2009: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进行编号、注明校准方式、使用部门、校准有效期等。4.1.4 计量器具编码原则4.1.4.1 计量器具的代码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均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共8位。4.1.4.2 代码的第一层次分为三个区,即通用计量器具区(代码为01-49)、备用区(代码为50-89)及用户自定义区(代码为90-99)。通用计量器具区收录长度、热学、力学、电磁学、无线电、时间频率、声学、光学、电离辐射、物理化学等专业计量器具。备用区为计量新专业预留区域。用户自定义区为用户为反映本部门的特殊需求,可以自行编制、延拓的码位,其代码仅在用户系统内使用,不进入外界数据交换。4.1.4.3 第二、三层次分为从型式批准目录中收录计量器具区(代码为01-69)、从强制检定目录中收录且未列入型式批准目录的计量器具区(代码为70-89)。4.1.4.4 各层次代码若不再细分,在它们的代码后面补“0”,直至第八位。4.1.4.5 各层次均留有空码,以备增加新的类目。4.1.5 编码范例4.1.5.1 例1:玻璃液体温度计04 76 81 00第四层次:未细分第三层次:表示玻璃液体温度计仅列入强制检定目录,代码落入70-89;取81第二层次:表示温度计仅列入强制检定目录,代码落入70-89;取76第一层次:表示热学专业,代码落入01-49;取044.1.5.2 我司自行定义编码规范:第一层次分布区第二层次计量器具类别第三层次类别90公司内部编码1几何量类1游标卡尺2千分尺3钢尺4其他2温度类1温度计2玻璃管式3温度表4温湿度表5其他3力学类1机械台秤2电子秤3拉力计4其他4物理化学类1直流电阻仪2耐压仪3绝缘电阻仪4其他5自制量规类1量规 编码以“J”开始,先记分类代码,再按流水号编码,最后是ABC分类。 J 90 X X XX X第五层次:ABC分类第四层次:计量器具流水号第三层次:计量器具具体类别第二层次:计量器具类别第一层次:公司自行编制代码分布区4.1.6 分类原则4.1.6.1 A类计量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的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用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如电能表、水表、物料进出公司的台秤、电子秤等;用于质量管理中心实验室的全部检测仪器、仪表。4.1.6.2 B类计量器具:各生产车间、部门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器具,如万能量具、专用检具、架盘天平、水银温度计等;用于公司内部核算的能源、物料管理用的计量器具,如台秤、电子秤、电能表等。4.1.6.3 C类计量器具:生产设备和装置上固定安装不易拆卸的计量器具。主要有生产设备上的温控仪表、压力表和电接点压力表、电流表、电压表、时间继电器;配电室内除电能表以外的其他指示性仪表和部门简易量具等。4.1.7 仪器的放置储存环境依据该仪器说明书要求而设,若无说明书要求于常温常湿下储存。4.2 校准4.2.1免校4.2.1.1非用于产品测试、检验之事务性量规仪器,无能力校准或仅为参考用不直接影响生产质量的计量器具,由品质部列册登记建档管理,并于量规仪器设备上贴无需校准标签。4.2.2 外校4.2.2.1按外校的需求,品质部直接与有能力的国家认可校准室或具追溯能力之原厂商联系统一实施外校或由客户实验室进行校准。4.2.3内校4.2.3.1厂内具备校准条件,且能够自行校准的量规仪器,可实行内校。4.2.3.2由于受国内、国外校准条件限制而无法实施外校的量规仪器,可使用合格的标准件对其实行内校。4.2.3.3凡内校的量规仪器,必须按内部校准规范进行操作,并将校准数据记录于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记录表,内部校准器具见计量器具内部校准名录。4.3 通知使用单位领用量规仪器。4.3.1 量规仪器设备经校正合格记录后,通知使用单位领回使用,同时仪器管理人员填写量规仪器领用签收单。4.4 异常处理4.4.1 经校正单位判定为不合格的量规仪器,应由机修部门先作修护,若无法修理时请原厂或品质部建议相关的合格厂商修理。4.4.2经修护的量规仪器设备进厂验收后,需经重新收件程序进行,必要时应附维修报告书项目归档于品质部,维修记录于量规仪器履历表中。4.4.3若使用中之量规仪器突发性异常,品管追查其在制品及其前批产品之质量状况,若发现异常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4.4 对于已出货产品则由品管人员追踪客诉情形。4.4.5 对于仪器上合格标签磨损或丢失,由品管人员根据仪校报告补贴内校合格标签。4.4.6 在使用前,使用者应对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对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的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并停止使用。对不在有效期内的一律不得使用。4.4.7 品质部计量器具管理人员应指导和监督使用者正确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4.4.8 监视和测量设备使用后应保持设备的清洁,并进行适当的维护。4.4.9 使用者发现监测设备失准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检测,主动与部门负责人联系更换,并对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产品进行追踪。4.5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和报废4.5.1 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专人或法定机构进行维修。4.5.2 无维修价值或无法维修的检测设备,由品质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表,经鉴定部门或权威人士鉴定后报总经理批准。5. 相关文件BZ/QB-C-01 文件控制程序BZ/QB-C-02 记录控制程序BZ/QB-C-07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JJF1051-2009 计量器具命名与分类编码BZ/QC-C-20 计量器具内部校准管理制度6. 记录BZ/QD-76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