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资料大全识记文学常识【考题回顾】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补.doc_第1页
文学常识资料大全识记文学常识【考题回顾】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补.doc_第2页
文学常识资料大全识记文学常识【考题回顾】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辅导网 文学常识资料大全识记文学常识【考题回顾】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 千古江山,_。舞榭歌台,_ 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 _。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荀子劝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应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2001年的考试说明中就列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内容,这不是对以前考试说明中要求默写“名言名句”的简单的恢复,而是提出了新的要求。“名篇”中既有诗歌也有散文。例2(2001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磅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解析:此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方面的常识。文学常识的考查,一般是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年代、国别、代表作品、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编排,让考生判断正误。本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答案应为B项。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著名散文项脊轩志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学生应不陌生。而“桐城派”则是清代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都有作品入选中学教材,考生不难做出判断。A、C、D三项涉及的文学常识,也均没有超出中学语文教材的范围。考生只要对有关课文资料或注释文字稍加留意,应该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的。例3(2000年高考全国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近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B.杂剧在元代文学中有突出的地位,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孔尚任的桃花扇和马致远的汉宫秋等。 C.巴金,原名李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灭亡家寒夜及散文集随想录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D.高尔基一生创作甚丰,有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剧本、散文等。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他的自传体三部曲。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方面的知识。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由于命题者的不慎,答案可以为B、C两个选项。A项是正确的。关于诗经,高中语文课本第五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及第六册附录的“我国的古代文学”短文中都介绍过,而且教材还选了两首诗作课文。B项不正确。有关元杂剧的常识,语文课本第六册附录的短文中有过介绍,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作品也有被选为课文的。但孔尚任(16481718)不是元代人,而是清初的诗人,戏曲作家;他的作品桃花扇不是元杂剧,而是一部传奇戏曲。C项“巴金原名李芾甘”不对,巴金,字芾甘,原名李尧棠。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中学教材将他的散文灯及长篇小说家的片段选作课文,学生对他应有所了解。D项是正确的。苏联作家高尔基生于木工家庭,曾当过学徒、码头工等,经历十分丰富。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如长篇小说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中篇小说奥古洛夫镇,剧本底层,散文鹰之歌,等等。中学教材还选了他的散文诗海燕和小说母亲的片段作为课文。【考点精讲】 本考点的总要求是“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具体分为以下四项: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背诵常见的名句名篇。 此考点的“文学常识”2002年以前一般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但2002年考试说明有了明确的规定和“名句名篇”一样把此项移到第卷主观题变成填空题,估计以后的此考点两项内容的考查会继续以主观题的形式交替(或综合)出现。 从多年的高考语文命题来看,“文学常识”的考查特别强调“重要”,“名句名篇”的考查更加突出“常见”。所谓“重要”,就是指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并对当代或后代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家或文学现象等等,考查的材料基本上还是来自课本,或者是课内知识的迁移和延伸。而“常见”一是知名度高,二是常被人们引用,由于新教材规定中学生背诵的篇目大大地增加,考查的范围可能会更加以教材中规定的篇段为主,课外的名句名篇也应该是在阅读和写作中极易碰见的,具有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语言简练、含义深刻的句子,至于那些不常见的“名句名篇”可以大胆的暂放一边。多年来的语文高考在这方面还未出现艰深、冷僻的怪题、偏题,不过,以后的高考可能有淡化文学常识而强化默写名句名篇的趋势,以突出语言材料的积累,来提高语文素养。【复习指南】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的复习,关键在于有针对性地准确识记。我们在复习迎考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全面撒网。首先要牢牢抓住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包括语文读本)所涉及的所有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知识(不要忽视在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练习和助读资料、课本附录等中提及到的相关内容,尤其是不要忘了语文读本中关于文学史的一系列文章和所涉及的名句名篇。)。其次,还要注意适当向课外拓展。 重点突破。首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努力争取全部过关。其次,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不可能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我们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再次,文学常识要注意抓住典型的文学样式和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如中国古代文学样式可主要从先秦散文、汉末魏初的建安文学和汉乐府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着手,中国现代文学除要抓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传统六大家的文学成就外,还得注重钱钟书、沈从文、徐志摩、闻一多、穆旦等不同风格的作家作品。 认真落实。文学常识不得记混记杂,要时刻注意辨析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如记清一些不同流派的文学主张和代表人物等等;名句名篇的背诵最终要通过默写落实在卷面上,在复习中,一定要背默结合,默写时还要细心,不要出现错字、漏字、前后颠倒等错误,此外,还应注意标点和语气。【考点达标】 .(1992年高考全国卷)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 ) A.贾谊 B.诸葛亮 C.屈原 D.文天祥 答案:C(对联中嵌有屈原诗歌招魂九歌名,屈原的诗中以芳草自喻品质的高洁。屈原被放逐在湘江、沅江。从内容上看,与屈原事相合;从感情上看,表达了惋惜、同情的心意。) (1994年高考全国卷)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吴承恩-明代 神曲-但丁-德国 B.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 C.西厢记-王实甫-元代 唐璜-拜伦-英国 D.桃花扇-孔尚任-清代 红与黑-莫泊桑-法国 答案:C(A.神曲的作者但丁是意大利人,不是德国人;B.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是清代人,不是明代人;D.红与黑的作者是法国的司汤达,不是莫泊桑。) (1995年高考全国卷)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答案:B(题干中的一首诗是朱德同志为四川三苏祠而题的,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