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导入方法.doc_第1页
浅谈语文导入方法.doc_第2页
浅谈语文导入方法.doc_第3页
浅谈语文导入方法.doc_第4页
浅谈语文导入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导入方法大坪完小 陶茂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那么,导入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呢,下面,本人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拙见。 一、歌曲导入法: 好的音乐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能够使人的情绪得到感染,也能够使听众不知不觉地进入到音乐的情景当中去。所以,利用动听的音乐旋律是导入新课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在上死水前先放一首由闻一多作词的歌曲七子之歌,学生很快便沉浸在动听而又感人的旋律当中。听完歌曲后,我通过几个提问来引入课文:“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吗?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词作者是谁?关于这位作者,你们知道多少?哪位同学能够帮我们介绍一下。”这样就由这首歌引出了诗人闻一多,然后由闻一多就引出他的另一首爱国诗作死水。所以,这首歌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观念,而且能够很自然地引入作者以及新课。在上再别康桥时,我先放再别康桥这首歌曲,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所创设的氛围当中去并且很自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又比如,在上与妻书时,我先放一首好听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学生听得很入迷,借此引入林觉民的与妻书,令学生很是感动,伴着美妙的音乐,读着林觉民的心声,学生便会慢慢地进入到文章的情景当中去,使他们能够用心来感受这篇文章。 二、故事导入法: 用故事来引入新课的学习能够较快和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论毅力的导入我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在进入新课的教学前我先给学生讲了一则故事:开学的第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咱们只学最简单的事儿,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做了一次示范。苏格拉底笑着问:“从今天开始,每天做三百下,大家能做到吗?”同学们都笑了,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很简单的事。一个月后,苏格拉底问同学们:“每天三百次甩手动作,有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检查,这时却有六成的人没举手。一年后,苏格拉底再次检查时,整个教室只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这位学生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柏拉图。故事讲到这里,很多学生都发出了“哇!”的感叹声,此时,我顺势提问:“故事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收获啊!”很多学生都说出成功要靠坚持,要有毅力。我应声和道:是啊!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毅力”两字(板书“毅力”两字),今天,我们就来议一议“毅力”(在“毅力”前面加一个“论”字)。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而且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另外,这个故事对于学生的做人和学习也有所启发。 三、谜语导入法。 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方法。比如,在上阿房宫赋前,我让学生先来猜一个谜语,这个谜语的谜面是一副对联:“半边林场半边坡,一曲牛歌一卷文。”(猜唐朝一位大诗人)。谜语一出,学生便争着说出谜底,课堂气氛甚是活跃,有不少学生能够说出是杜牧。我接着提问:“提起这位晚唐诗人,同学们会想到他的哪些诗句呢?”学生回答后我进行总结:杜牧的诗在晚唐可以说独树一帜,魅力非凡。那么他的文章是不是也像他的诗歌一样具有非凡的魅力,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他的文章阿房宫赋,一起来领略一下他的文章的魅力。这样就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又比如在上项脊轩志时,我也让学生先来猜一个谜语,这个谜语的谜面是一个成语:“衣锦还乡”(猜一位名代作家)。通过这个谜语就很自然地引出作者归有光,然后我再进一步引入:说起古代读书人的形象,我们第一反应往往是“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无一不晓”。中国文人多雅趣,这不仅表现在他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才艺方面,也体现在他们生活的饮食起居上,尤其关注居住环境,居所不但是他们的生活空间,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像我们学过的陋室铭里面描写到刘禹锡的居所的特点是“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台湾作家李乐微在我的空中楼阁这篇文章中把小屋看作是“生活中的第一件艺术品”。作为文人的归有光又是如何来看待他的居所的,接下来我们一起随着归有光的笔走进他的项脊轩。 四、诗词名言导入法。我国是诗的国度,利用诗词来导入,不仅能够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而名言名句往往能够启人心扉、发人深省,对为人处世,工作学习都有所启发、有所帮助。鸿门宴的教学我就利用诗词来导入,我选了项羽跟刘邦各自的代表作-垓下歌与大风歌进行比较鉴赏。垓下歌是项羽失败后内心的感叹,而大风歌流露出刘邦得天下后归故里的沾沾自喜之情。学生鉴赏后教师进行总结:项羽和刘邦同为反秦的起义军,为何胜败迥异呢?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这样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与妻书的教学也采用了这种导入方式。我先引入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著名的自由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然后问学生该诗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该诗阐述的是一个当生命、爱情、自由三者相冲突时,该如何正确处理的问题。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广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他妻子的遗书与妻书,来看看林觉民在面临同样的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 “认识自我”这个单元的教学我则采用了名言导入法,引用了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还有荀子的名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教师稍加分析之后进行总结:由这些名言可以看出,古人就已经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我是我们更好地进行人生选择和应对各种挑战的前提之一。你是否认识了自我,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遇见到哪些困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进入这个单元的学习。这两句名言对于学生的学习、做人也有很大的启发性,。 五、情感注入法。 这种导入方法适合于那些感情比较强烈的文章,要求教师以充满激情和感情色彩、并与文章的思想感情相一致的语言。如我的家在哪里我就这样来导入:有位同学曾经问我:“老师,您的家在哪儿呀?”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居然把我问住了,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啊!人人都有家,而我的家呢,是曾经和父母居住了二十多年的那个家?还是有了工作现在一个人居住的地方?或是未来我所憧憬的那个家?同学们,“家”是什么?你心中的家又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位93岁的老人笔下的那个“家”。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让学生带着感情和兴致来阅读课文。 以上所举的几种方法是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总结出来的较好的方法,当然除了这些,应该还有很多,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总结。总之,导入是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