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滨江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第五区块二期(新)工程 基坑降水施工方案滨江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五区块二期工程基坑降水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工程名称:滨江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第五区块二期(新)工程工程地点:杭州市滨江区浦沿镇岩大房村。工程内容:16幢楼及4个地下车库组成(其中1#12#楼为6层住宅、13#14#楼为18、17层住宅、及一个三层幼儿园和一幢四层综合楼)建筑高度:1#5#楼均为19.20m,6#9#楼均为19.70m,10#12#楼均为19.16m,13#楼为52.70m。14#楼为54.10m,幼儿园为12.75m(其中2层部位为10.00m),综合楼为18.30m。结构类型:框架结构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78009m2,其中地下室建筑面积18137m2建设单位:杭州市滨江区农村多层住宅建设管理中心设计单位:浙江广厦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基护设计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单位:浙江省地矿勘察院二、周围环境条件本工程1#、2#、3#、三产综合楼地下室开挖边线距周边建筑物较近,东近规划道路及距现有建筑物约10m、20m、30m,南侧距现有建筑物及规划萧闻公路约 15m、20m,西侧距火炬大道25m,北侧距彩虹路约5m。三、场内工程地质条件本场地根据地质报告,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土层分布依次为:1、杂填土(耕土),灰黄色、稍湿、松散、呈砂质粉土性,局部含植物根系。上部含大量的碎砖块、碎石等建筑垃圾,层厚0.304.30m。2-1、砂质粉土,灰黄色、湿很湿、稍密、中性压缩,含铁锰质氧化物斑块,局部粘粒含量高,为砂质粉土。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此层该场地局部缺失。层顶标高2.277.11m,分布区层厚0.505.85m。2-2、 砂质粉土夹粉砂,灰黄灰色、湿、稍密中密、中偏低压缩性。层内成分不均一,上部含铁锰质氧化物斑块,局部夹较多粉砂。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此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0.756.86m,层厚2.1015.70m。2-3、粉砂夹砂质粉土,灰色、湿、密实、低压缩性,层内成分不均一,夹较多粉砂,局部为以粉砂为主。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此层仅局部有分布。层顶标高-11.921.96m,分布区层厚1.4010.40m。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上部局部为淤泥,中下部微层理发育,呈“千层饼”状韵律分布,层面间夹有薄层粉砂。含半炭化植物碎屑,具鳞片状构造。偶含贝壳碎片。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此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21.48-1.04m,层厚5.1018.90m。4-1、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褐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局部含半炭化植物残体,夹粉砂薄层。偶含贝壳碎片,具鳞片状构造。摇振反应无、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此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25.78-17.49m,层厚3.2010.40m。4-2、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褐色、湿、软塑流塑、高压缩性。岩芯含较多粉砂,偶含半炭化植物残体,局部相变为夹粉砂薄层,具鳞片状构造。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此层局部缺失。层顶标高-27.40-23.67m,分布区层厚1.104.00m。4-3、粉砂,灰色、饱和、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层内成分不均一,含粉质粘土,局部夹粉质粘土薄层。此层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层顶标高-28.69-24.19m,分布区层厚0.502.60m。4-4、粉质粘土,灰黑灰绿黄绿色、湿、软可塑为主、局部为硬可塑、中压缩性。中下部含粉砂、砂感强、局部夹粉细砂薄层。摇振反应无、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此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0.99-25.34m,分布区层厚1.606.10m。4-5、粉砂,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中压缩性。层内成分不均一,大多夹粉质粘土薄层,偶尔为互层状,局部为中细砂。此层仅在局部呈透镜体状分布。层顶标高-33.68-29.77m,分布区层厚0.102.00m。5、圆砾,黄色、饱和、中密密实、低压缩性。粒径一般以0.504.00cm为主,部分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亚圆状,由砂及粘性土胶结,分选性差。成分以砂岩、凝灰岩为主。此层全场地均有分布。层顶标高-35.46-29.74m。以上土层分布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四、不良地质情况拟建场地位于钱塘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场地上部分布有软弱土及地震易液化的粉(砂)土,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五、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根据甲方提供的地质资料:滨江区农转居拆迁安置房第五区块二期(新)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基坑地表下的土层情况如下:土 层 特 性 表 层序土层名称层厚(m)层顶标高(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Mpa)预制桩钻孔灌注桩端阻力特征值qpa侧阻力特征值qpia端阻力特征值qpa侧阻力特征值qpia1杂填土0.304.30_2-1砂质粉土0.505.852.277.1113022202-2砂质粉土夹粉砂2.1015.70-0.756.86170150028262-3粉砂夹砂质粉土1.4010.40-11.921.96200190030283淤泥质粉质粘土0.6018.90-21.48-1.048011104-1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3.2010.40-25.78-17.4910015134-2粉质粘土夹粉砂1.104.00-27.40-23.6713022204-3粉砂0.502.60-28.69-24.1917031294-4粉质粘土1.606.10-30.99-25.34180120030284-5粉砂0.102.00-33.68-29.7718031295圆砾5.00-35.49-29.74450500060250058六、 场内地下水情况根据地质报告,场地勘测深度内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两大类。孔隙潜水赋存于上部砂质粉土及粉砂土层中,属弱透水性。深孔隙承压水主要赋存于下部粉砂、圆砾层中。水质以咸水为主,铁含量较高,渗透性强。经勘察取样结果得知拟建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砼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勘察期间,测得场地地下水水位埋深在0.702.25m(受地势影响)。孔隙潜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受季节性大气降水控制,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在1.0m2.0m左右。经水质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七、方案概况1、本工程进行基坑开挖时采用自流深井降水。自流深井采用800型正循环回旋钻机成孔,井距12至18米不等,详见设计,为避开桩、承台、后浇带等部分井位稍有变动。成孔直径为800mm ,井壁管采用400PVC波纹管,井底标高为-12.800米,井管口高出地面0.3m。2、井管与井孔之间灌填加工砂,灌填范围为井底向上至地表面为止。3、井壁管制作采用在波纹管上用电钻钻10100小孔,在管外包扎2层60目铁丝网。4、基坑降水设计要求:基坑降水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降水深度,以减缓基坑降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5、深井降水周期:基坑开挖前7天内开始降水运行,在所有结构回填完成后比计算许可才撤泵停止降水。八、管井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一)管井施工工艺流程测放井位挖泥浆池钻机到位钻孔清孔换浆下井管填加工砂井口封闭洗井安泵调试联网抽水(二)施工准备1、调查场地周围明沟排水位置,清除沟道淤泥,安排排水通道。2、组织项目人员进行开工前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3、水、电齐备,场地平整后,人员、材料、设备进场。 4、连接水、电,安装调试设备。 5、规划现场平面布置,合理安排成井施工设备和施工顺序。(三)测放井位根据设计要求和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影响时,由设计指定,对现场作适当调整。(四)挖泥浆池根据现场条件,泥浆池设置在J48阀门井南侧10米空地上。废浆及时进行外运。(五)安装钻机及成孔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降水井开孔孔径为800,均一径到底。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六)清孔换浆钻孔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10,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块为止。(七)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滤水管。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下管时在滤水管上下两端绑扎固定半径小于孔径5CM的尖头木块,以保证滤水管能居中垂直,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八)填加工砂填加工砂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加工砂,并随填随测填加工砂的高度。直至加工砂灌填高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九)井口封闭为防止泥浆及地表水从管外流入井内,在滤水管外边用水泥浆封孔。(十)洗井1、成井后,借助DN50泥浆泵清除孔内泥浆,至内完全出清水为止,再用DN20污水泵反复进行恢复性多次抽洗。2、洗井应在成孔4小时内进行,以免时间过长,护壁泥皮逐渐老化难以破坏,影响渗水效果。(十一)安泵调试1、污水泵用粗绳吊放,泵的端部至井底距离不小于0.50m。2、安装并接通电源,每井附近设置电闸箱,预埋电缆,做到单井单控电源。(十二)排水洗井及降水运行时应用管道将水排至场地四周的明渠内,通过排水渠将水排入场外市政管网。九、降水运行(一)试运行1、试运行之前,准确测定各井口和地面标高、静止水位,然后开始试运行,以检查抽水设备、抽水与排水系统能否满足降水要求。2、在降水井的成井施工阶段应边施工边抽水,即完成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力争在基坑开挖前,将基坑内地下水降到基坑开挖面以下0.5m深。水位降水设计深度后,即暂停抽水,观测井内的恢复水位。(二)降水运行1、基坑内的降水应在基坑开挖前10天内进行,做到能及时降低流量计井内基坑中的地下水位。2、坑内降水井抽水时,潜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每次抽水井内抽干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的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3、降水运行过程中,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尤其要加强对观测井的水位测定,及时掌握承压含水层水头的变化情况。以降低下部承压水头,保证施工时基坑底板的稳定。4、在降低下部承压水头的降水运行过程中当承压水头降至设计要求时,可适当调控抽水量来控制承压水头的下降幅度,以减少因降水而引起的地面沉降。5、降水运行期间,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应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6、降水运行过程中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应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应及时测量水位,每天2次。十、降水施工保证措施(一)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现场成立降水管理组,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 2、布设降水井时,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选定,须避开地下结构和欲埋设管线位置。 3、降水施工期间应保证连续供电,在发生供电障碍时应立即启用现场发电设施供电,避免因停电造成井内水位上升,影响施工。4、降水井在施工完成后和降水期间,井口加设井盖,防止落入杂物,在井位插警示标志,防止其它施工对井管造成损坏,并由专人进行维护。 5、现场必须备用不少于3台潜水泵,维持降水人员随时检查水泵的工作情况,及时更换运转不良的水泵。 6、加强观测工作,对地下水位、水流动态、地面沉降等进行详实记录,并及时进行汇总、分析。 (二)辅助降水措施 在基坑内沿槽边挖排水沟,并间隔一定距离挖集水坑,坑内下入400PVC管,管外填充级配砂石,在管内下泵抽水。(三)其它施工措施 1、临时用电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电工值班巡查制度,落实临电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2)做好施工用电安全技术交底。 (3)所有电动机具、机械、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或持证的操作手进行操作和维修,非电工或操作手不得随意动用机电设备。 (4)雨天要遮盖各种机电设备,并随时检查。 (5)电工要做好值班及维修日记。 (6)工地使用的所有电器必须保证质量合格。 2、机械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雨季施工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机械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2)所有机械必须由专职操作手操作和维修,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动用机械。 (3)机械管理人员必须对操作手做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 (4)所有机械做好使用及维修保养记录,必须每天检查确定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操作人员应做好交接班记录。 (5)机械管理人员要注意做好雨天对机械设备的遮盖,并检查电源、电路是否安全,以防漏电伤人。 3、料具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现场料具管理制度,落实料具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2)现场料具堆放必须按规定的位置,严禁乱堆乱放。 (3)根据进度要求,提出材料需用计划,及时组织进场。凡雨天运输困难的材料,要考虑有一定量的储备,防止出现停工待料现象。 (4)石料集中堆放,并要用苫布遮盖,同时做好周边的排水,以防止施工时堵塞料管。 (5)每道工序完工必须做到活完料净场地清,按指定的地方码放好。 4、安全防护措施 (1)现场要有健全的安全领导小组和安全管理制度及措施。 (2)施工前应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施工中应明确分工,统一指挥,设专人负责。 (3)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预防发生电器火灾。 (4)对基坑周边的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sson 22 My Favourite Subject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冀教版(一起)
- 生鲜冷链物流智能化管理下的风险评估模型
-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实践与改革
- 公益岗考试题型及答案
- 工艺管控考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 加强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合作
- 加强健康教育提升民众健身意识和能力
- 大模型支持下工科类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模式
- 中职医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课件3:4 3 免疫失调
- 《SLT 582-2025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检测规程》知识培训
- “燕园元培杯”2023-2024学年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试题详解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气道异物护理教学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企业合规经营规范手册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