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12.6.doc_第1页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12.6.doc_第2页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12.6.doc_第3页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12.6.doc_第4页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2012.6.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子拜师教学设计 沈满萍 女 小高 本科 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城关第二小学 设计理念:孔子拜师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本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三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因此,我适时引入相关视频资料,拉进学生与孔子,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人物形象,体验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人物品行。在阅读中积累语言,激发对伟人的崇敬,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授 课 人沈满萍 学科 语文学校泾县城关二小课 题孔子拜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过程。2、体会孔子、老子的品行,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3、积累文中好词佳句,联系生活或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4、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教学难点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老子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 实验情况1、视频资料2、ppt课件3、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孔子的资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印象孔子1、播放视频:祭孔大典片段2、小结: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蛮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世界各地。孔子也被中国人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1、观看视频。2、交流观后感。3、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穿越时空,走近伟人。通过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对孔子有初步印象。 二、走近孔子(一)回顾复习1、出示ppt课件,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2、了解课文梗概。(二)精读体会1、ppt出示: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近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2、组织交流:谈孔子3、根据学生交流ppt出示相关句子:(1)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2)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ppt出示曲阜洛阳距离图)(3)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4)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1、开火车读生字词,正音。2、复述课文大意。1、自由读文,分别画出描写孔子与老子言行的句子。2、同桌相互交流所画句子。3、在所画句子旁写写自己的体会。4、读句、交流:(1)理解“渊博”。(好学、学无止境)(2)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想场景。(路途艰辛、求知若渴)(3)读孔子的话。(礼貌、对老师尊敬)(4)联系实际体会“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学无止境、谦虚好学) 复习,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从课文总结句入手,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自读自悟,抓住关键词句,总结阅读体会,感受人物品行。理解词语、想象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孔子求学路上的艰辛,体会孔子求学心切。结合生活实际及身边的人加深对“学无止境”的理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5)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4、组织交流:谈老子5、根据学生交流ppt出示相关句子:(1)“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2)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6、综合谈谈对孔子和老子的印象。(师随学生评价板书)7、补充两则孔子拜师的故事。(1)孔子跟师襄学琴。 (2)孔子拜项橐为师。(5)体会“每天”、“随时”(勤奋、虚心、好学)5、读句、交流:(1)比较“迎候”、“等候”。 (谦和、知礼)(2)理解“毫无保留”。(诲人不倦)6、学生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要评价。7、听故事,谈体会。 通过阅读、比较近义词、理解关键词等方法,感受老子的谦虚、礼貌、诲人不倦。补充故事,进一步感受孔子的谦逊好学。三、传承孔子1、播放视频: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击缶诵读论语片段。2、简介论语3、ppt出示孔子名言: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4、小结: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1、观看视频2、交流感受3、读名言、体会。4、熟读成诵。观看视频,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语言的魅力。阅读、体会这几句孔子名言。了解这几句名言对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精辟论述。 四、拓展学习1、课外收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