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qing.doc_第1页
yanqing.doc_第2页
yanqing.doc_第3页
yanqing.doc_第4页
yanqing.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学院:历史地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年级:10级(4)班姓名:严青苹学号:10070436指导老师:臧老师时间:2012年10月1日目录1前言1 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的重要意义1 1.2实习考察目的11.3考察出发前的准备1 1.4实习考察地点2 1.5考察线路选取原则2 1.6考察线路21.7实习考察时间22具体的实习内容3 2.1土壤考察3 2.2地貌、水文考察4 2.3地质考察5 2.4植物考察63实习总结及收获7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1、前言2012年5月28日至2012年6月24日,我们10级地理科学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考察。在这四周的实习中,同学们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圆满的完成了实习的各个任务。这次实习,同学们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也极大的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我相信此次实习肯定会成为每一位同学心中宝贵的财富,也肯定会对每个人以后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考察的意义: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1.2实习考察目的:一、 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二、 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方法和技能,包括正确撰写自然地理野外调查报告、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综合分析整理等。三、 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自然地理现象,并准确、完整的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初步具备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四、 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实习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五、 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描述;掌握土壤标本采集、土壤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六、 了解实习区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七、 撰写实习报告或论文,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八、 培养学生求是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吃苦耐劳、严守纪律、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1.3考察出发前准备:一、了解考察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查阅、收集考察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等有关图献资料。二、准备好必须的仪器、用品和装备。三、准备好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地区地图。1.4实习考察地点:上饶市三清山景区(驻地:西坑村)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部门户玉山、德兴两县(市)交界处,东邻浙江省,它的地理位置是2854N、11803E。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m,因山有三峰,名为玉京、玉华、玉虚,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巅,故名。三清山南北狭长,景区总面积229k,由于长期地质地貌变化,形成了三清山别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景观。三清山境内海拔在300m以上,岩石有花岗岩、石灰岩、砂质岩等。其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即为山地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布组合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壌、山地黄壌、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丛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带,特别是村落附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土壤受到侵蚀的强度较大。本区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降水为江西省最多的地区之一,年均降水量1860mm,年均温11,年均积温3400-4500之间,全年无霜期187天(三清宫)。山顶与山麓温差较大,约相差6-8。本区植被类型多为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及山地夏绿灌丛等。1.5考察路线选取原则:(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2)能穿过考察地区尽可能多的自然地理单元。(3)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5)经过阐明考察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1.6考察路线:(1)西坑村金沙石鼓岺水电站玉帘瀑布(2)西坑村金沙汾水村汾水河谷(3)西坑村金沙(北山)玉灵观三清山核心景区外双溪(南山)紫湖镇(4)西坑村后山石英砂矿洞金沙河谷金沙水库金沙(5)西坑村金沙岭头山方塘信江源(6)西坑村大湾银湖山庄紫湖中学1.7实习考察时间:2012年05月03日至2012年05月28日此段时间由于气候、季节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野外实地考察。 2、具体的实习考察内容2.1土壤考察2.1.1概述三清山在中国红、黄壤土壤利用改良“土区”区划中,属于赣东北中山高丘地段红黄壤水源涵养区。其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即为山地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布组合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丛草甸土)。在低山高丘地带特别是村落附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壤收到侵蚀的强度较大。2.1.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4)班43名学生;指导老师:凌云老师2、 时间: 2012年5月28日-6月5日3、考察时间分配 (1)5月28日到5月30日休整 (2)5月31日,上午是室内课,下午去房东外的田里挖坑 (3)6月1日,进老馆看模型三清山,去紫湖中学,茶园,农家访问 (4)6月2日,下雨,被迫休息 (5)6月3日,去了金沙,石鼓岺水电站,岭头山 (6)6月4日,登三清山最高峰玉京峰 (7)6月5日,下雨,休息 4、记录考察内容 (1)房东外田里挖的坑 通过对水稻土的挖掘了解水稻土的剖面及其基本特征 位于自然博物馆方位角210,距离200m 土层深度剖面形态特征耕作层0(20-30)cm黏粒,粉粒较多,疏松犁底层20-30cm较紧实,空隙小(托水托肥)心土层30-45cm上红下黑,铁锰结合底土层45以下成土母质,岩石风化,石英,沙砾多 (2)去紫湖中学和茶园 第一、在去的途中挖了三个剖面,以紫湖中学为例、山地红壤海拔200500 m,位于山地基带。、砖红壤、红壤主导成土过称:脱硅富铝化过程。粘土含量的丰富程度的不同:上多下少。土壤发育程度的不同:淋溶层的发育程度比淀基层高,次生矿物越多,原生矿物越少,土壤发育得越成熟。粘粒是次生矿物,矿物组成以高岭土为主。富含氧化铁使得土壤呈红色。腐殖质层越厚,有机物含量越高,肥力越高。、山地红壤分层简表土层深度(cm)土壤形态特征覆盖层0腐殖质层01有机质含量低、浅薄、红棕色淋溶层110团块状、壤粘土、红色淀积层1030块状、重粘壤、红色母质层30100多砾石、红色第二、到紫湖镇的茶园进行考察,了解到茶树主要生长在酸性的土壤当中,且生长地点要有较为丰富的降水、排水较好的低山丘陵地带。而三清山引进的红袍茶树将改变当地以往的种植作物,现在大部分农家都改种茶树这种经济作物,对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第三、我们五个小组分别在各自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农家访问,可以说这对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比较新鲜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我以其中一家的访问为例来展现我们的访问成果:时间:2012年6月1日下午3点地点:紫湖镇建设村对象:当地农户主要作物:去年水稻 ,今年玉米 相间种植 面积:1亩多 产量:800900斤平均面积:3分地/人 季度:以前一年两季,现在一年一季种植方式:人力、畜力耕作消费方式:自主自足其他作物:冬天油菜,夏天马铃薯、玉米劳动力:中老年为主,年轻劳动力多出外打工主要困难:用水、农药化肥种子贵。茶园都是别人承包的 现今地多被政府征用,45元/平方米,林业、副业不发达 (3)去金沙,石鼓岭水电站,岭头山典型的代表 :黄毛岗山地的土屑蠕动原因:山地上的土质组成本为松散物,内部结构不稳定。主要诱因: 盘山公路的修建破坏了山坡的内部物质结构平衡。盘山公路边坡上的铁丝网,这主要是用来固定边坡上有菜籽的泥浆,使其能够生长起来,保持水土。 (4)前往三清山最高峰-玉京峰 在玉京峰顶往下大约百米处挖了个剖面,老师让我们每一个人去摸一下 感受土壤的粘性。2.2地质考察 2.2.1概述三清山今天所呈现出的神奇壮观的地貌景观,是与地壳运动和地质变迁长期作用分不开的。在燕山运动早期还发生过规模巨大的由南往北的构造推覆作用,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三清山地区)岩浆活动十分强烈,中酸性溶岩重熔产生的花岗质岩浆沿次级断裂构造的张裂带上升就位,形成三清山块状构造花岗岩,燕山运动晚期深断裂活动加剧,形成了大量的断裂构造,区内发现多个断层,断层类型复杂,节理发育,有的早期节理被石英岩脉或铁质充填。从此,奠定了三清山今天构景岩石的景观。2.2.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4)班43名学生;指导老师:徐磊老师2、时间:6月6日6月13日3、所需考察工具:海拔表、地质罗盘、地质锤、放大镜、皮尺4、考察的时间分配6月7日,休息,磊哥傍晚到6月8日,下雨,休息6月9日,下雨6月10日,后山石英矿洞6月11日,下雨,休息6月12日,参观展厅,玉帘瀑布6月13日,再次登三清山 4、三清山地质考察内容(1)6月10日 西坑矿洞考查内容:认识一些基本的矿石矿洞海拔470 m,我们在矿洞里主要是认识了各种云母,其中以黑云母为主,还有方解石以及石英等矿物。考察了它们的硬度、解离以及其他一些重要性质。(2)6月12日 西坑汾水玉帘瀑布考查内容:在三清山汾水展示中心观看三清山的一系列代表性矿石以及植物标本。返回途中寻找褶皱。了解三清山的地质抬升作用对周边地区地质地貌形成的巨大影响。同时,沿玉帘瀑布河谷往下走我们观看到了海象遗迹以及海成岩。(3)6月13日 西坑三清山核心景区考查内容: 观察三清山在漫长的历史中,观察因地质构造形成的构景岩石的景观。在沿玉灵观经风门上三清宫,过西海岸最后经外双溪下山。 2.3植物考察2.3.1概述 三清山在“中国植被区划”中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北亚热带相连,在植被上显示出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特征,在植被区系组成上,三清山在国内植被区系系统中的位置属泛北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从区系组成上也反映出亚热带森林向暖温带森林过渡的基本特征。 三清山的植被种类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种子植物1020种,孢子植物68种,隶属157种,其中裸子植物8科16种,被子植物122科,1004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显示中国第三纪植被组成的特征,从地理成分上看,三清山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北温带、东亚热带和热带成分为主。可见,三清山植物区系具有起源古老、种类组成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热带科属较多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特征。虽然在区系上也因坡间和海拔高度以及生境的不同,在建群种、优势种及其种类组成方面也有区别,如常绿阔叶林成分,在垂直分布上从苦槠为主的常绿阔叶林成分较低,而以甜槠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分布较多。2.3.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4)班43名学生;指导老师:臧敏老师2、时间:2012年6月14日6月21日3、所需工具:标杆、皮尺、标本采集箱、照相机等4、三清山植物考查内容 (1)6月14日 上室内课 了解一些植物的科属。 (2)6月15日 老师带我们十几个同学去后山认植物,了解其形状,科属。 (3)6月18日 前往房东门前的茶树林了解植物,后中途下雨,返回。 (4)6月20日 沿线植物种类最丰富,一路上我们采集植物标本,跟随老师观察山地低矮植物的生长、丰度等情况(5)6月21日 去往三清山 保护区的植物类型可分为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顶矮林,其中包括一些人工植物类型。三清山植物种类繁多,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宝库。稀有、珍贵树种琳琅满目,有福建柏、华东黄杉、白豆杉、红豆杉、瓜子黄杨、石栎、水青冈等,常见的淀粉糖类植物有甜槠、杨梅、锥栗等,油科植物有油桐、乌柏、油茶等,药用植物有黄连、厚朴、三叶青等2.4地貌、水文考察2.4.1概述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交界的怀玉山腹部,属典型的花岗岩峰林地貌,海拔一般10001800m,为中山地形,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19m,为怀玉山脉的最高地质地貌景观。三清山地区在内营力作用下形成了高峻的断块山地,山体主要为燕山运动期花岗岩,在此基础上,外营力对断块山地形成了强烈的塑造。根据海拔高度和形态差异可分为中山、低山。三清山中心区主要由花岗岩组成,石灰岩亦有所分布,由于三清山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多次造山运动,断层十分发育,加上花岗岩本身岩石不透水性,使地表水冲蚀现象十分显著,深切河谷发育,河道系统较多,同时,大气降水或地表水沿着裂隙渗流,形成裂隙运动,加快本区的花岗岩的风化侵蚀作用,山脚四周为石灰岩,多溶洞、漏斗分布。2.2.2实地考察1、人员组成:10级(4)班43名学生;指导老师:邱晓兰老师2、时间:6月19日6月24日 3、三清山地貌、水文考察内容 (1) 师祖前来慰问指导工作。 (2)西坑-三清山受外力作用的侵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感受垂直节理和球状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