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钓浮标制作.docx_第1页
池钓浮标制作.docx_第2页
池钓浮标制作.docx_第3页
池钓浮标制作.docx_第4页
池钓浮标制作.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池釣浮標製作(一) - 芒草浮標切割工具尺,鉛筆,便條紙用作量度標體圓周及將圓周分開等份;美工筆刀及替換刀片用於浮標頂部及底部切割取形;美工刀及替換刀片用來切斷標體素材、竹棒及纖維棒;3M隱形膠紙防止芒草在施工過程期間爆裂;Cutting Mat保護工作檯於固定標示桿及標尾於標體時,用作輔助以取得中心點。模具用電腦程式繪畫模具,打印後用雙面膠紙貼在塑膠管上,用筆刀取出模具。接合及定形工具3M隱形膠紙用作包紮標體定型;木工用白膠漿在文具店有售(建議使用圖中品牌);小圓銼及砂紙捲成棒狀;濕毛巾一條於標體素材定形及上膠時清潔用。打磨及拋光工具小手工刨造竹腳時用;小木塊及180號砂紙;800號水磨砂紙,擦銅水及白光布拋光用;可調較力度之電批。加固用品及塗料毛鉤用之Multi-strand line(由多股極細尼龍線組成),及AA膠用以加固標示杆及標尾與芒草之間的接口;日本Winners地板漆(用作浮標底漆及光亮漆,釣魚發燒友有售);Mr. Color天拿水大瓶及小瓶裝(小瓶裝天拿水用完後,用來存存放浮標漆,減少大瓶浮標漆接觸空氣硬化機會);Mr. Color油性營光模型漆,白、黑、紅、橙、青黃各一瓶,用以塗製標示杆;TAMIYA模型油筆1號及3號各一支。2) 浮標設計對浮標各種設計及其特性的一些見解 2.1 浮標愈長(由標示桿頂端至標尾底部),翻身動作愈慢;兩支負載相同但長度不同的浮標,較短一支浮標的翻身動作會比長的一支為快。 2.2 浮標產生浮力的位置,愈接近浮標底部,浮標的穩定性愈弱。相對標尾愈長,浮標的穩定性愈高。如下圖兩支竹腳浮標,前面一支長標腳浮標較後面一支短標腳浮標相對地穩定。標腳亦可採用不浮水物料製造如碳纖維棒製造,以增加浮標的穩定性,但這樣亦會減少了整支浮標的浮力。2.3 竹腳浮標所產生的魚訊較活潑,但所產生的雜訊亦會較多;碳纖維腳浮標可過濾部份不必要的魚訊,可增加魚訊的準確性。 2.4 浮標標體頂部造型愈尖,上浮訊號愈明顯;相反卻可提高上浮訊號的準確性。 2.5 浮標斜面部份造成塌陷型斜面(concave slope),魚訊較活潑,但卻會減少了整浮標的浮力。突型斜面(convex slope)設計可增加浮標的浮力,亦可過濾部份不必要的魚訊,增加魚訊的準確性。下圖前面一支浮標的斜面部份帶有少許的塌陷型斜面,後面一支則為突型斜面設計。2.6 標示桿長度的設定:用於釣魚時,揚竿後,浮標會躺在水面上,當鉛片到達某個深度將浮標向下拉動,浮標開始立直,立直後浮標會再慢慢地向下沉,直至魚餌到達釣點為止。在實際情況下,很多魚訊都會在浮標立直後至魚餌到達釣點這一段期間出現,長標示桿可延長這一段時間及及增加這一段距離,使浮標顯示這些魚訊的機會增加。一支有14目釣4目的浮標,會比一支只有8目釣4目的浮標多了6目的距離及時間。但長標示桿亦帶來了翻身較慢的限制。 2.7 浮標每一個部份的設計都有其優點,並且相對地帶來了另外一些限制,沒有一組設計是可以包含所有優點而完全沒有限制。所以在設計浮標時應先設訂浮標將會作出的訊號反應,然後再著手設計。而模具是作為修改浮標時的依據。設計浮標沒有一定的準則,以本頁第一張照片短竹腳浮標為例:修長的標體,短竹腳帶來了靈敏及大浮力的效果,為改善浮標穩定性而改用粗碳纖維棒為標腳,原則上是可行,可是浮標的浮力卻因此減少了,同時浮標標體的面積沒有改變,水阻跟原來的設計一樣;如將標體改短,將竹腳加長,同樣地可改善穩定性,雖然浮力減少了,但因浮標的面積減少,使水阻亦同時減少了。這樣以浮力來換取浮標的穩定性及靈敏度,如何作出取取捨全憑設計者的取捨。3) 模具製作3.1 利用個人電腦繪畫出紙樣,方便日後作出修改。下圖紙樣用PowerPoint製作,可造出一套四支的碳腳浮標。浮標頂部採用4剖接法,標底採用2剖接法。這一款浮標穩定性高,下沉動作明顯,上浮動作較少但準確度高,標示桿用9目設計,有利浮標翻身較快。可用於釣羅非,或白鯽(魚訊較多的情況下使用)。、將模具打印在紙上,並將紙樣剪下,再用雙面膠紙貼上PVC膠管上(可使用承載商品浮標或纖維捧的膠管)。在頂端較闊的一面留1至1.5cm空位。用筆刀由上而下追沿著印線將模具割開,下刀時不需要刻意將PVC膠管完全割開,只須割開一條刻位便可,但用刀時儘量做到由頂到底,一氣呵成,不要中途將筆刀離開物件。沿著刻線將PVC對折按實,便可輕易地將模具完全分開。當模具完全分開後,用手指輕按模具兩邊,以增加弧度。完成。4) 素材的裁剪現時我們稱為蘆葦浮標所使用的製作材料主要是芒草,及高粱。因蘆葦管身中空,用來製作浮標反而不太適合。這些材料屬於天然素材,所以每一支素材的質量都不相同。一支優質的素材應該是管身筆直,圓周接近正圓形,內絮飽滿。如用全剖製作法,應揀選下圖左內絮較為飽滿一支,如用半剖製作,右手面一支內絮空心亦可使用。同時左手面一支素材較為嫩身,外層纖維部份較薄,比重亦較輕,做出來的浮標亦會偏向靈敏。但缺點是因外層纖維薄,做成浮標後可供修改的空間較小,而且標體亦會較為單薄不耐碰撞,容易受到損壞。右手面一支素材較為老身,外層纖維部份較厚,但好處是做出來的浮標可供修改的空間較闊,而且標體亦會較為紮實耐碰。按標體所需的長度,用美工刀裁出一截素材,在切割位置之纏上一層3M膠紙,可防止切割時素材爆裂。將便條紙剪出一條長形紙條,在其中一角用鉛筆塗黑,將紙條緊緊的包在素材外面,這樣便可將素材的圓周印在紙上。在紙條上將圓周長度量度後分成四個等份並畫上記號,再將其中一個等份找出中心點。以裁剪標身底部為例,先在素材劃上一條平行線。利用先前預備好的紙條協助,將素材分成兩個等分,及找出兩個等分的中心點,然後在素材上畫上另一條平衡線,將素材垂直分成兩個等分。按模具需要的長度,在素材上量度好並畫上記號,再用3M膠紙在記號後面纏緊。將模具其中一邊對齊平衡線並用膠紙固定位置。重複步驟6至7三次,便可完成畫出需要切割的置。用筆刀沿著記號切割。切割好後用小圓銼將底部約1cm的內絮除去。再利用捲成長條狀砂紙,小心將底部3mm的纖維層磨薄,這一個工序是要確保素材能堅固地與標腳接合。同樣地將標身頂部分成四個等分,用模具畫出要切割的地方,惟要注意在最前端要留2mm作為紙口,其作用是增加素材與標示杆的接觸面,使素材能堅固地與標示杆接合。同筆刀將頂部5mm的內絮除去,再用條狀砂紙將頂部2mm(紙口)的纖維層磨薄。、5) 素材的定形用濕毛巾將切割位置包裹30分鐘至2小時,利用水份將素材的纖維層變軟。變軟後的纖維層會變得有柔性,可用手指在邊緣兩旁輕輕擠壓,使切割位置弧度增加。用3M膠紙代替繩,將素材纏緊成型,但最後2cm的位置暫時不需要纏緊,方便插入標腳及調較軸心。因素材吸收水份後變得柔軟柔,用繩來纏緊容易留下繩索痕跡,用膠紙代替便沒有這毛病,而且做出來的弧度亦會較順暢。利用Cutting Mat上的縱橫線來協助確定標腳沿著軸心插入標體,每次插入最多1cm,並須重新覆核軸心位置及標腳的平衡位置。檢查軸心位置可轉動標體,在最小四個到八個不同度數(0,90,180,270)來檢查軸心位置。如果標腳沿著軸心插入標體,在每個度數觀察標腳的插入位置都是相同,而且標腳與標身是一直保持平衡的。最後將整支標體底部纏緊,如在插入標腳時花去太多時間,以至素材變得乾燥失去軟柔,可用濕毛巾包裹令標體再次軟化,方可纏緊。待一天到兩天後將膠紙除去,標體底部已經固定成型。確定以下的位置完全塗上適量的白膠漿-在切口上-纖維棒插入標體的部份-與纖維棒接觸的內絮部份-底部1cm,與及與及頂部5mm位置最後用綿繩將切口接合,接合的流程跟步驟3至5一樣,在第4步驟時不用花時間較正軸心,因內絮已印上了軸心的位置並形成了坑道,只須將標腳或標示杆沿著軸心坑道插入便可。待繩索固定後用濕毛巾將溢出的膠漿抹去,再覆核軸心位置及纖維棒是否平衡插入標體。白膠漿需要一至兩天乾燥時間。6) 粗胚打磨待白膠漿完全乾燥後便可拆繩及除去膠紙。圖左一支浮標剛拆去繩,用美工刀將黏在素材表面已凝固的膠漿括走,經打磨後便會如圖右一枝浮標。將電批扭力調較至最弱。並將浮標尾部緊夾,用砂紙輕輕按著浮標,開動電批將浮標打磨至圓滑。按著砂紙所使用的力度必須要輕,不然碳纖維棒會被扭傷甚至破壞整支浮標。此時必須要有耐心保持一個適當的力度慢慢地進行打磨。電批打磨完畢後,再用砂紙跟著浮標素材纖維的走向打磨,以除去用電批打磨時所產生之橫紋,這樣才可顯出素材的天然美。假如標身將會塗上其他的顏色,這個工序可以免卻。此時必須要有耐心保持一個適當的力度慢慢地進行打磨。請注意標身與纖維棒接合的地方,有2-3mm的素材(紙口)完全緊貼著纖維棒(紅圈中心位置)。這個部份非常關鍵性,可以確保浮標不會在使用時爆開。而加線強補工序只是一個輔助性質。用AA膠將Multi-strand line纏在標尾及標示杆的紙口上。上好線的紙口(白線對上部份)。這一部份將在塗上色目時被遮蓋。完成好的胚體,可進最後一個著色工序。7) 浮標著色浮標著色有幾個基本步驟:標體上底色,將素材表面的微細罅隙完全填平,並將標體打磨至順滑; 塗上裝飾塗層;上字及裝飾圖案;標體上保護亮漆; 拋光; 標示杆上色目 上漆的手法可用噴漆方式或者是手上漆方式來進行。如採用手上漆方式,可將漆油儘量多加稀釋液,採用多次塗層的策略來達到心中的效果。這個示範所用的漆油與稀釋液的份量比例是約1:1至1:2之間的比例。同時為了顯示素材的天然美,底漆用保護亮漆來代替,使素材的表面可以展示出來。另外為了保護色目不會褪色,與及減低標示杆的水阻,所以標示杆亦會塗上亮漆及進行拋光工序。為了加固浮標,塗色目的工序亦會放在最前,這樣當為標體塗亮漆時,可在最後一個色目加厚塗漆,其作用有三:方便打磨,使標示杆與標體間的接口可打磨得更順滑; 因最後一個色目加厚,讓標示杆與標體間的接口受力點向前移,減少接口爆開機會; 加固最後一個色目的表面,使色目不易給魚絲損壞。 因螢光漆是透光性,所以做出來的色目會較為不顯眼,如在白色底上漆上螢光漆效果會較為顯眼。雖然有人提出螢光漆透光性在浮標向光使用情況下(釣者面向光源),色目會有放大效果。但曾經在釣場將兩者作出比較,發覺兩種方法在向光情況下的效果都是一樣差。所以現時塗色目時只採用有白色底漆的一種方法。將白色底漆直接加入螢光漆內混合一起使用,不但塗裝更為容易,而且做出來的效果更加理想。圖中左手面的一瓶螢光漆已加上約20滴白色底漆,並用1:1份量加入天拿水來稀釋。右手面的一瓶是原來的樣子。色目的作用是使釣者容易觀察浮標的變化,可按各人的喜好及習慣來設定,但建議保持一套個人的標準。現時我所有的浮標色目都是用紅/橙與青黃色相間,同時第一目,第五目及,及最後一個紅/橙色目,都是採用紅色。在劃上色目前,先用鉛筆按自已的標準來在標示杆畫上色目相間的位置。將油筆舔漆後放在標示杆下面,然後轉動標示杆,可使漆油平均塗在標示杆。採用稀釋漆油及多塗層方法,容易控制漆油的厚薄,漆油亦更容易平均塗在物品上。圖下上面一支浮塗上了五層漆油,下面一支塗上了兩層漆油。在塗上另一層漆油時要確保之前一層油漆完全乾燥。做好色目後,不要忘記將標腳紙口位置上黑漆,遮蓋接口,保持美觀。因為用手工上漆的關係,如直接在色目上漆,保護漆內的天拿水成份會將螢光漆溶化,影響色目的美覲。解決方法是在色目上噴上一層很薄的力架油,將浮標轉動,噴咀離開標示竿30cm,噴上漆油。待力架乾燥後便可上PU漆。上漆時要一筆過由底至頂完成上漆動作,待油漆乾燥後便可上第二層漆油。待PU漆完全乾燥後(需時1天),便可用水磨砂紙輕輕的將表面略為磨滑,此時不須要用水來幫助用打磨。打磨完畢後再多塗兩層PU漆,待乾燥後便可為標身及標尾塗上PU漆作為底漆。標身上底漆約需層五至七層,每塗一層須待PU漆完全乾燥後,用電批及180號砂紙為浮標打磨,打磨徹底後清潔浮標,然後再塗另一層的漆油。當所有罅隙被填平標體及標腳打磨平滑後,將浮標擺放約一個星期待油漆完全收緊,再檢查還有沒有罅隙出現,如果浮標依然保持平滑,沒有罅隙,上底漆的工序便已完成。當底漆塗層完成後,基本上浮標已可以做到完全防水,這樣便可進行上亮漆工序。先塗上一層PU漆全全乾燥後,用800號水磨砂紙及水來打磨浮標。打磨完畢後,如須上字或繪上圖案,可於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