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docx_第1页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docx_第2页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docx_第3页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 1 月Jan 2011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闫晓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 010019)摘要: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标准规定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总量指标偏低,城市中心区 道路绿地率不足、道路绿化普及率不高,防护绿地面积不足,附属绿地平均绿地率只达到国家规定的一半,公园绿地 数量和面积不足、分布不匀,城市绿地系统性不强,绿地布局不尽合理。关键词: 风景园林; 呼和浩特市; 城市绿地系统; 结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9 3575( 2011) 01 0144 04AS731 2ANALYSIS ON THE ST UCTURER OFTHE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IN HOHHOTYAN Xiao yun( College of Forestry,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9,China)Abstract: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urban green space in Hohhot By using the recent study results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bothat home and abroad for reference,and also taking the present professional criterion in China of this research area into consideration,a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has been made on the green space of this city It is shown that: The indices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of Ho- hhot are on the low side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attached green space is about one half of national regulation and the average ratio of the street green area in the central city areas is also not enough; The coverage of roadside green space is at the average level; the green area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seriously low; the number and area of public green space are not enough and its distribution is not even The systematicness of the urban green space is not better,and its layout is unreasonableKey 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ohhot;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Structure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载体,在改善城市环境、维 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及创造小气候环境、满足游憩 需要、防灾救灾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城 市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1,2。近年 来,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发展迅速,城市 绿地系统建设速度也不断加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旨在通过对其绿地系统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 题、提出对策,为呼和浩特市的绿地系统建设提供参 考。研究区概况1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北方沿边开放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城 市总体布局采取的是“集中组团式”布局形态。地理 位置 11046 11218 E,3935 4123 N,北部为 大青山、东部为蛮汉山,南部为低山丘陵,市区地处 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坝口子沟、乌素图沟及大、小黑 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收稿日期:2010 10 28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NJ04105)作者简介: 闫晓云( 1968 ) ,博士,主要从事城市绿地可持续发展研究闫晓云: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145第 1 期漫长寒冷,夏季短暂温热,春季和秋季较长,年降水量 335mm 535mm3。3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分析研究方法3 13 1 1城市绿地系统绿色总量结构分析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22 1研究范围和数据来源研究范围包括二环路以内的中心城区( 包括新 城区、赛罕区、玉泉区、回民区) 、金川开发区、如意开 发区、金桥开发区和石化区的城市绿地。根据呼和 浩特市统计年鉴( 2006 年) 4 以及市规划局、市园 林局等部门的相关数据,在对呼和浩特市建成区范 围内的城市绿地普查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进 行分析。分析 截止 2005 年年底,呼和浩特市建成区面积143km2 ,建成区绿地总面积为 3 508 46hm2 。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为 26 1% ,绿地率为 24 51% ,人均绿地35 2m2 。与国家园林城市标准10 ( 2005 ) 中 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4% 、绿地率达到29% 的规定有较明显的差距,尤其是绿化覆盖率的 差距较大,说明绿地内绿化植物的生长状况、复层结 构状况及树种选择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其生态效益 的发挥影响很大,也应是城市绿化建设、管理的重 点。人均绿地面积我国还没有制定具体标准,但根 据相关研究,从碳氧平衡的角度考虑,每人必须保证 人均 60 m2 的绿地2。从整体上看,呼和浩特市城 市绿地系统的指标偏低。分析方法建成区绿化总量结构分析 从城市绿系统2 22 2 1的生态服务功能出发,主要分析城市绿地率、城市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等指标。大量研究表明,以 上 3 项指标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城市绿化的整体水 平,能够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固碳释氧、调节小气候、 减少大气污染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大小,是分析评价 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指标5,6。不同绿地类型绿地现状分析 呼和浩特市3 1 2建成区城市绿地现状见表 1。3 1 2 1附属绿地 本文中的附属绿地指不包括城市游憩绿地分析 从城市绿地系统游憩道路绿地的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等中的绿地12。 附属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的 48 7% ,居第 1 位。 由于附属用地总量较大,约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 72%4,按 2005 年建成区建设用地为 143km2 计算,实 际附属绿地平均绿地率约为 16% 。按照建设部绿 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的规定: 单位附属绿地面积 占单位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 30% 。可见,呼和浩 特市建成区附属绿地绿地率与国家要求差距较大, 是今后城市绿化工作的重点。2 2 2功能出发,主要分析公园绿地的人均享有程度、服务半径、布局等2,7。公园绿地布局指标借鉴景观生态 学中景观格局分析方法,采用斑块个数、斑块面积、 斑块平均面积、斑块面积比例、最大斑块面积、最小 斑块面积、斑块密度等进行分析8,9。ni Si =Ai斑块密度指整个研究区斑块总数目与景观总面积之比。式中: Si 为景观 i 的斑块密度,Ni 为景观 i 的斑块 数,Ai 为景观 i 的总面积。表 1 2005 年呼和浩特市建成区城市绿地现状Tab 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green area in Hohhot in 2005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道路绿地附属绿地合计面积 hm2百分比( % )937 5026 7431 5012 3210 006 0222 206 31 707 2648 73 508 46100公园绿地公园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布很不均匀。3 1 2 226 7% ,居第 2 位。公园绿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新城区( 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44 9% ) 和赛罕区( 占公园 绿地总面积的 30 3% ) ,玉泉区及新开发利用的城 市用地( 如石化小区、金桥区开发区等) 公园绿地缺 乏,公园绿地( 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公园) 分生产绿地生产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3 1 2 3的 11 5% ,居第 3 位,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 3% ,符合国家园林城市中生产绿地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 面积比率不低于 2% 的指标规定,但没有形成规模效 应,绿化植物种类比较单调,大部分苗木从外地调146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 年运,且苗木质量有待提高。主风向缺乏防风绿地; 铁路两侧缺乏防护绿地等,与建设部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的城市内河、海、湖等水体及铁路旁的防护林带宽度应不少于 30m 的规定相差甚远。道路绿地 道路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3 1 2 4的 6 3% ,居第 4 位。随着城市道路的拓宽,城市中心区有些道路的分车绿带被改造为硬化路面,同时 新建城市道路绿地面积较大,如二环路的道路绿地 面积占道路绿地总面积的 44 3% 。总体上,道路绿 地面积有所提高,约占道路总面积的 21% ,达到了建 设部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中 主干道绿带面 积占道路总用地比率不低于 20% ,次干道绿带面积 所占比率不低于 15% 的规定要求。但城市中心区 道路绿地面积远远达不到要求,除新华大街、新华东 街、青城巷等部分道路绿化状况较好外,很多主干道 绿地率不足、道路绿化普及率不高。3 2城市游憩绿地分析城市绿地游憩体系是从居民进行户外体闲活动的需求出发,将能够发挥此类功能的绿地加以组织而形成的( 徐波,2004)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主要的游 憩绿地7,11。公园绿地布局分析 公园绿地斑块个数和3 2 1斑块密度的排序相同,即: 街头绿地 游园 广场 综合性公园 专类公园; 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小斑块 面积排序相同,即: 专类公园 综合性公园 广场 街头绿地 游园,与斑块个数的排序几乎相反。说 明街头绿地和游园的斑块个数较多,斑块密度较大, 破碎化程度较高,平均面积和最小斑块面积都较小, 其内的物种数量、能量和矿质养分较少,人为干扰明 显,游憩环境较差; 而综合性公园和专类公园斑块个 数较少,平均面积、最大斑块面积和最小斑块面积都 较大,说明斑块破碎化程度较低,人为干扰较少,其 内的物种数量、能量和矿质养分较多,游憩环境较 好。见表 2。生态防护绿地 防护绿地占城市绿地总3 1 2 5面积的 6 0% ,居第 5 位。城市原有的防护绿地已改造为公园,现城市防护绿地只有零星的两处。市区 地处哈拉沁沟、红山口沟、坝口子沟、乌素图沟及大、 小黑河形成的冲击平原上,红山口沟和坝口子沟于 市中心汇合后向南流入小黑河,穿过城市部分的河 岸几乎没有绿化空间; 哈拉沁沟市政府段绿化较好; 乌素图沟向南穿过市区汇入小黑河,市区段没有形 成河流防护绿地; 大、小黑河两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 地,但只在局部有零散的防护绿地; 城市外围尤其是表 2 呼和浩特市公园绿地布局分析Tab 2 The analysis on layout of public park in Hohhot公园绿地类型游园( 包括社区游园)指标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广场街头绿地合计斑块个数( 个)斑块面积( hm2 ) 平均斑块面积( hm2 ) 斑块面积比( % ) 最大斑块面积( hm2 ) 最小斑块面积( hm2 ) 斑块密度( 个 / 100hm2 )8226 2028 27524 1390 3290 854213 3053 32522 75100 0021 30 4315107 557 1711 4726 001 51 635108 193 09111 548 630 0523 753282 265 32630 11153 000 0265 6115937 51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析人均公园绿地面公园服务半径分析游憩绿地的合理布局3 2 23 2 3积为 8 54m2 ,已达到建设部提出的到 2010 年应不少于 8m2 / 人的要求以及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005 ) 中规定的 100 万以上人口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秦岭淮 河以北为 7m2 的标准。但真正具有游憩作用的是位 于市区中的公园、游园及社区游园、广场等,占公园 绿地总 面 积 的 69 89% ,而占公园绿地总面积的 30 11% 的街头绿地,绝大多数不具备游憩功能。因 此,虽然从总量上看,呼和浩特市目前的人均公园绿 地面积已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但约有 1 /3 的公园 绿地起不到游憩作用。首先要求具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整个市区,让市民拥有相对均等的进入和享用绿地 的机会。根据居民出门 500m 可到达 1 处公园绿地7,12。进行游憩、休闲为标准进行分析假设城市人口均匀分布在建成区范围内,以公园绿地均匀分布为原则,则需要的半径为 500m 的公园绿地个数为: n22= 建成区面积 /3 14 0 05= 143 /3 14 0 05 =182( 个) ; 由于城市人口密度不同、有的用地无法利用等,因此根据城市用地特点、人口分布特点,若按80% 进行修正,则约需 145 个公园绿地。而实际具闫晓云: 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分析147第 1 期有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地共有 62 个,只占到需要量的43% 。因此,公园服务半径不合理,公园绿地数量严 重不足。此外,城市公园绿地在地震、火灾等城市灾 难中起到了重要的避灾、防灾作用 13。在我国城 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14 ( GB50413 2007 ) 地震基 本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应有抗震防灾规 划。呼和浩特市地震基本烈度是 8 度,局部地震烈 度为 9 度,是全国重点抗震城市之一。但目前,呼和 浩特市还没有抗震防灾绿地的规划、建设。积,且应结合城市环境特点( 如河流、滨水地区、城市热岛分布等) 及城市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合理布局公园绿地、增加公园绿地数量、改4 2 3善游憩质量 根据人口分布特点,均匀布置公园绿地,使服务半径基本覆盖市区范围; 增加公园绿地的 数量,使居民出门 500m 就能到达 1 处休闲游憩绿 地,满足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需求; 增加公园绿地游 憩设施,改善游憩质量。还应建设完善的游憩绿地 系统,使点状游憩绿地之间能够安全、有效的连接, 较好的满足市民休闲、游憩、接近自然的需要。4 2 4构建防灾公园体系 加强公园建设的同时, 应结合城市防灾要求及疏散场地设置,形成防灾公 园体系。4 结论及对策结论呼和浩特市 2005 年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 率、人均绿地面积指标偏低,附属绿地平均绿地率约 为 16% 、只达到国家指标规定指标的 50% ,生产绿 地和道路绿地总量上虽已达到国家相关规定,但质 量不高且中心城区主干道绿地率不足、道路绿化普 及率不高,防护绿地面积严重不足且缺乏针对性; 城 市游憩绿地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 8 54m2 ,已达 到有关规定,但真正具有游憩作用的只占 2 /3,具有 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地数量只占到需要量的 43% ,公 园绿地分布不匀。总体上,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 统的绿色总量不足、系统性不强,绿地布局不尽合 理。4 1献:参 考 文1陈自新 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 中国园林,1998,( 5) : 4 6扬赉丽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 社,1995马玉明 内蒙古资源大辞典M 呼和浩特市: 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1997呼和浩特市统计年鉴( 2006) 李锋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价、规划与预测 研究 以扬州市为例J 生态学报,2003,23( 9) : 1929 1935祝宁,李敏,柴一新 哈尔滨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分析J 应用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