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建筑材料 总学时:52(理论)+12(实验) 总字数请加总字数,尽量控制在30万字以内教材编写思路光盘(课件)设计思路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本教材应符合应用性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凝炼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突显应用性、工程性。理论联系工程实际,深入浅出,够用为度。 本教材适当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对于决定工程可靠度和安全度的材料,应重点讲述其基本性质和工程应用;对于功能材料应着力表现工程使用功能、材料品质,力求广博,以利于开阔思路和合理选择材料。编写上应少介绍生产工艺,多介绍性能、功能。内容要求适用应用型本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性,编排具有逻辑性,内容完整统一,并增加实践环节部分,注重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能力培养,对从事岗位具有针对性指导意义,并增加部分案例材料。编写要求:1.每一章前列出内容提要,并指出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2.按照先进性、科学性、针对性、适当超前、注重能力运用的原则编写,在此基础上突出材料的规格品种、等级标准、检验规则和储运保管。3.各个章节的内容组织统一编写顺序,比如:概述、组成、生产、技术性能(或对材料技术要求)、储运保管、在工程中应用的范围与特点,检验与实验等等。并且在概述中描述材料的发展的来源、历史。在技术性能中或在应用中采用一定的案例材料,并和实际有一定的应用性。在检验与实验中有质量评定、材料的抽样检验的内容,即如何对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材料的那些性能指标。4.每章后附有本章小结。5.章后附一定量的习题,习题分为复习自测题(填空、选择)和复习思考题,题量与学时相匹配。本教材采用最新版颁布的标准规范;增加新型材料应用的介绍,注意减少落后的、即将淘汰的材料的介绍;注意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增加工程教学案例;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内容。 尽可能开发配套光盘,包含每章的课件想法很好。配套光盘拟提供教学素材(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新标准、新规范等,英文词汇、习题库等内容。分章编写格式: 绪论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1. 本课程的研究内容和任务2. 道路建筑材料在道路与桥梁中的地位及应具备的性质3. 道路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4. 道路建筑材料的发展1学时4千字本章写作思路:要求学生理解道路建筑材料在道路与桥梁工程的地位、作用、材料的标准和检验方法,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现状及发展;明确本课程任务及学习内容,梳理本课程的教学知识脉络。1材料的基本性质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1.1材料的组成与结构1.1.1材料的组成1.1.2材料的结构1.1.3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2材料的物理性质1.2.1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2.2材料的密实度与孔隙率1.2.3材料的空隙率和填充率1.2.4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1.2.5材料的热工性质1.3材料的力学性质1.3.1材料的强度1.3.2材料的弹性与塑性1.3.3材料的脆性与韧性1.3.4材料的硬度与耐磨性1.4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3学时18千字字数控制一下本章写作思路:本章介绍建筑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涵盖教材后续各章建筑材料的相应知识板块。首先介绍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因为它往往决定材料的性质;然后介绍物理性能:三个密度、孔隙率、空隙率的计算,接着介绍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亲水性、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及材料的热工性质(导热性、热容量),然后介绍材料的力学性质(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硬度、耐磨性),材料的耐久性。本章编写注意与后续各章节内容保持呼应。2砂石材料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2.1 岩石2.1.1岩石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2.1.2 道路与桥梁建筑用岩石制品及作用2.2 集料2.2.1粗集料的技术性质2.2.2细集料的技术性质2.3 矿粉2.4 工业废渣2.4.1 粉煤灰2.4.1 冶金矿渣集料2.4.3 其他工业废渣2.5 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2.5.1矿质混合料的级配理论和级配曲线范围2.5.2矿质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案例题2道8学时40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本章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几种沙石材料及其技术性质、技术要求,掌握级配理论和组成设计方法、掌握试算法和图解法设计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3石灰和水泥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3.1石灰3.1.1石灰的分类与生产3.1.2石灰的熟化和硬化3.1.3石灰的技术性能3.1.4石灰的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3.1.5石灰的应用和贮存3.2 通用硅酸盐水泥 3.2.1 硅酸盐水泥3.2.2 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3.2.3 其他品种的水泥3.2.4 水泥的检验与贮存水泥技术性能应用案例8学时40千字本章写作思路:首先给出胶凝材料、水硬性胶凝材料和气硬性胶凝材料的定义,正确区分石灰和水泥硬化特点。编写石灰的生产、水化与硬化过程、技术性质以及工程应用的顺序,理解凝结硬化过程及特点、掌握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工程应用。水泥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内容侧重于硅酸盐水泥,简介其生产和材料组成,深入阐述熟料矿物组成、水化硬化过程、技术性质及其检测技术、水泥石的腐蚀原因及防止措施。在硅酸盐水泥的基础之上,还要介绍各种掺活性混合材水泥的特性、共性和选用原则。为满足不同工程需要,最后简介其它特性水泥和专用水泥的特性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矿物组成及其对水泥石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水泥石的腐蚀和防治措施。学会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的特点合理选用水泥,正确分析因使用不当而引起的工程质量问题。本章依据最新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进行编写。4.普通混凝土和砂浆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4.1 概述4.1.1混凝土的分类4.1.2普通混凝土的优缺点4.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4.2.1 水泥4.2.2 细骨料4.2.3 粗骨料4.2.4 拌合水4.2.5 外加剂4.2.6 掺和料4.3 普通混凝土的技术性质4.3.1 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4.3.2 混凝土的强度4.3.3 混凝土的变形性能4.3.4 混凝土的耐久性4.4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4.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4.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重要参数4.4.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4.4.4 其他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掺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道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4.5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合格评定4.5.1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5.2 混凝土强度的合格评定4.5.3 混凝土强度无损检测方法4.6 其他功能混凝土4.6.1 高强和高性能混凝土4.6.2 轻骨料混凝土4.6.3 碾压式混凝土4.6.4 纤维混凝土4.6.5 流态混凝土4.6.6 喷射混凝土4.6.7 智能、自愈伤混凝土4.7 建筑砂浆4.7.1 砂浆的组成材料4.7.2 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等级4.7.3 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设计4.7.4 其它建筑砂浆1. 某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3.其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各一个共三个)3.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12学时70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混凝土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本章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其评定方法、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耐久性,配合比设计、质量检验和合格评定;简单介绍其它混凝土及其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建筑砂浆的组成材料、技术性质和砌筑砂浆的配合比计算;最后简单介绍其它特种砂浆(保温砂浆、防水砂浆)。5.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5.1 概述5.1.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分类5.1.2 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组成材料及要求5.2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技术性质5.2.1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5.2.2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5.3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5.3.1 设计依据和标准5.3.2 原材料实验5.3.3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步骤 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组成设计(待定)2学时18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本章将主要介绍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目前,我国90%以上采用这种材料作为基层或底基层,组成材料有土、石灰、水泥、工业废渣、碎石和水等,不同的无机结合稳定材料对材料要求不同。要求掌握无机结合稳定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理解此种材料的作用,了解配合比设计方法。6沥青材料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6.1沥青6.1.1 石油沥青的生产和分类6.1.2 石油沥青的组成和结构6.1.3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6.1.4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和选用6.2 煤沥青6.2.1煤沥青的组分6.2.2 煤沥青的技术性质6.2.3煤沥青的技术指标和技术标准6.3 其他沥青6.3.1乳化沥青6.3.2再生沥青6.3.3改性沥青4学时20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本章主要阐述石油沥青的生产工艺、组成结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同时对其他沥青的结构和技术性质了解。7.沥青混合料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7.1沥青混合料的定义、分类及基本性质7.1.1沥青混合料的定义和分类7.1.2沥青混合料的基本性质7.2热拌沥青混合料7.2.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和强度形成原理7.2.2 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7.2.3 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7.2.4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7.3 其他沥青混合料7.3.1 冷拌沥青混合料7.3.2 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7.3.3 桥面铺装用沥青混合料7.3.4 水泥混凝土路面填缝料7.4 新型沥青混合料(可根据情况再定)7.4.1 SMA沥青混合料7.4.2 大孔隙沥青混合料7.4.3 再生沥青混合料7.4.4 大粒径沥青LSAM混凝土7.4.5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7.4.6 粗骨架高结合料(CMHB)混合料7.4.7 纤维加筋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8学时35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本章主要简介沥青混合料的分类、组成材料,了解沥青混合料强度形成原理,掌握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和配合比设计方法。掌握沥青混合料质量检定方法,了解其他各类沥青混凝土。8.工程高分子材料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8.1 高分子材料概述8.2 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8.2.1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8.2.2 土工合成材料的技术性质和技术标准8.2.3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应用中的功能和作用8.3高聚物材料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8.3.1高聚物改性水泥混凝土8.3.2 高聚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土工合成了材料的应用2学时8千字本章写作思路:本章简要介绍工程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高分子材料的一般性能,重点掌握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在保证阐明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尽可能介绍一些新品种。9钢材与木材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9.1建筑钢材9.1.1钢材的分类9.1.2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9.1.3钢材的技术性质9.1.4桥梁建筑用钢9.2 木材9.2.1木材的分类与构造9.2.2木材主要性能9.2.3木材的技术标准与应用低合金高强度钢在重大工程中的应用(待定)4学时25千字本章写作思路:钢材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金属材料。本章首先简单介绍钢的基本知识,然后重点讲述钢材的技术性质(抗拉性质、工艺性能、冲击韧性)和现行国家标准对钢材的性能和技术要求,要求掌握刚才的主要技术性质、选用和质量检测方法。了解木材的技术性质、标准和选用本章依据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等国家最新颁布的标准进行编写。附录 建筑材料试验(暂定)案 例建议学时字 数1. 石灰实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清洁能源产业政策动态与产业适配性分析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普及对保险市场格局重塑报告
- 自然材料建筑搭建方案设计
- 高校涉藏维稳工作应急预案
- 单轨吊司机考试题及答案
- 车驾照考试题及答案
- 日本理发店营销方案模板
- 肠镜检查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二年级生字词练习合集
- 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 教学第七章-无机材料的介电性能课件
- 应急值班值守管理制度
- 外国文学史-总课件
-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补充说明
- 房屋租赁信息登记表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丨苏教版 (共15张PPT)
- 食品科学技术词汇
- 质量总监.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
- 小学生汉字听写大赛题库
- 第一框 关爱他人
- 渗透检测培训教材(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