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良好的心态 塑造健全的人格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里的全面发展是指在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因此学生的全面发展应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发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伊斯坦曾对人的发展问题尖锐地指出:“只有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有所了解,并且产生热爱的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只能像一条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和谐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课教育,更主要的还要培养其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拥有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但是,多年来,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指导下,学校、家长、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以考试成绩认定孩子的智商,以智商来决定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甚至以智商预测其未来事业的成败。这种重智轻德、重视升学素质及应试能力而忽略个性发展、心态健康的教育,造成了学生高分低能,片面畸形的发展。在升学指挥棒下,一些孩子在压抑和沉重中度过了本该快乐的学生时代,甚至有的走上了犯罪道路。例如:浙江省的一名智力正常,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无法承受母亲的期望和学习的重压,用斧头将母亲打死装进袋子,而自己竟若无其事地去上学。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为什么这样残忍冷酷?我想这是由于其心态不良而导致的。在其刻苦学习并一直名列前茅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只注重了其分数的高低,而始终没有在心理态度所包括的观念、动机、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因素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而造成了其人格的扭曲及变态。这说明只注重发展智力是不够的,还必须培养其良好的心态。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的心态,塑造健全的人格?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那种只靠讲传统、树典型或宣讲传统美德、英雄事迹的教条做法是无济于事的。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其身心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个性心理,使其健康成长。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教师本身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唯有素质高的教育者才能教育出高素质的人。唯有我们重视个性,增强自我意识才会将孩子培养成为具有坚强个性与自我意识的人。然而,我国传统教育的弊端恰恰是轻视并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习惯于用传统的标准来约束他们,用简单粗暴的训斥解决他们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对于老师的意见,学生只能言听计从。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仔细深思,我们的教育存在着以下几种弊端:教育孩子老实听话多,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少;要求孩子墨守成规多,引导孩子勇于探索少;迫使孩子遵从大人期望多,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少;用纪律和规范约束孩子多,启发感染与孩子沟通少。这种方式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使孩子失去了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教育现实。归根到底是教师本身缺乏良好的心态,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他们没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能动的、有独立意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看成了管教的对象。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实际。其次,教师要注意平等、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维护他们的自尊,保证其良好的心态不被伤害。1、教师在日常教育中,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不要用“笨死了”“没出息”“劣等生”“坏孩子”等恶语相加。中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较低、自我意识差。他们主要是依据父母及老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成就一个学生,使其信心百倍地去学习、生活,也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使其从此陷入自卑的阴影中不能自拔。2、在处理学生的情感问题时,教师更要沉着冷静、客观。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早恋已是很普遍现象。如果我们对此问题只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指责,甚至是鄙夷、唾弃,而不能从生理心理等方面给予正确指导,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甚至会给以后的交友、婚姻等抹上阴影,使良好的心态受到破坏。第三、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心理,培养其独立意识。由于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中备受几代老人溺爱、呵护,除了学习之外,其他的一切都被承担了。而在应试教育下,学校也很少为孩子提供更多锻炼的机会,使许多孩子形成了专横任性、依赖性强、怯懦自卑、意志薄弱、胸无大志等不良个性品质。几年前,黄金时代杂志上发表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在社会上曾引起较大反响。短短的一次夏令营活动暴露出中国孩子的许多弱点,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培养目标与方式的问题。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后代?有一点我们都知道,我们要的决不是这种缺乏独立,一切都依赖长辈的孩子。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活动,培养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1、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动力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前提的,学生只有树立远大理想,才能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信心十足,勇于进取。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实学生的情感世界。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上发育迅速,精力旺盛,只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其多余精力充分有益的施展,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才能体验到满足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青少年可接触到学校和书本上所不能获得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建立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发展义务感、责任感、荣誉感等积极有益的情感,形成良好的心态。3、加强挫折教育,锻炼其顽强的意志,增强心理承受力。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在顺境中长大,他们 没有经历过困难挫折。而其未来将要面对的却是优胜劣汰的竞争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为每个人提供的机会逐渐增多,随之失败的概率也相对增大。所以当前的青少年必须增强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并且在挫折与风险中磨炼出坚韧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四、建立学生自我调控的有效机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我们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的同时,一定要充分调动其内因作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建立学生自我调控的有效机制。1、正视现实,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中学生认识水平低,意志薄弱,对一点点不如意都可能引起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悲观厌世,“我们错看了世界,却反过来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泰戈尔这句话很恰当地反映了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因此,要使他们认识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完美的,对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做,不必过分苛求结果。要教会他们正确的估量自己、悦纳自己,以豁达、宽容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2、学会换一种思维方式转移不良情绪。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很不稳定,所以也较容易转移,也许刚才还是痛苦不堪,转瞬便云消雾散,笑逐颜开了。因此,当不良情绪发生时,要学会转换一种方式,如与朋友谈心、听听音乐、打球等来改变自己的情绪。3、学会积极的心理暗示是调整不良情绪的一剂良药。积极的心理暗示就是一种自我意识,自我期望,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想,它首先是在精神的世界里让自己获得成功,相信自己可以达到某个目标,从而使自己的才智、潜能得到最好的发挥,当你遇到困难时,也会因这样的心理而增加战胜困难的勇气,例如:当一个学生每天早起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迷走神经反射怎么治疗
- 诗词文言文对比阅读(一)解析版-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浙江专用)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微课版) 课件 07 智慧驾驭大语言模型-prompt高级应用
- 酸洗池安全知识培训
- 探究动能定理实验-2023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复习(人教版)
- CN120199835A 一种低增湿燃料电池用气体扩散层及其制备方法和低增湿燃料电池
- 人教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从三国至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含解析)
- 老师心理知识培训笔记课件
- 配网线路高级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度出口贸易航空货运代理合同
- 2025学士学位英语考试模拟题库
- 湘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GB/T 44823-2024绿色矿山评价通则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色彩的对比-五年级上册美术
- 4.4车体主要伤损形式及检修课件讲解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MOOC 高等数学先修课-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装备资产的动态管理
- 工程造价专业《制图实训》课程标准
- TCACM 1524-2023 中医体重管理临床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