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人入厂教育.ppt_第1页
新工人入厂教育.ppt_第2页
新工人入厂教育.ppt_第3页
新工人入厂教育.ppt_第4页
新工人入厂教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请勿在教室内吸烟上课时间请勿 接 打电话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上课时间欢迎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谢谢合作 课堂纪律须知 2012年2月 新入员工安全教育 课程介绍 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防止事故的重要性事故发生的原因公司内有关的规定危险预知训练安全自我检查事故事例分析 安全生产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大政策 也是管理生产企业的重要原则 生产过程要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 防止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及各种危险的发生 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概论 安全生产的定义 辞海 中的解释 为预防生产过程中人身 设备事故 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的解释 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 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 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者的工伤和职业病 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安全生产的定义 安全科学技术词典 中的解释 企业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 设备安全和产品安全等 人身安全诠释 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 保障人们安全 健康 舒适地工作 称人身安全 又称之为劳动安全或职业安全卫生 财产安全诠释 消除损坏设备 产品和其他财产的一切危害因素 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称之为设备安全或财产安全 什么是安全管理 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 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它利用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等管理机能 控制来自自然界的 机械的 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避免发生伤亡事故 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国家法律的要求 一 劳动法 的要求 第52条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 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 减少职业危害 第55条 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劳动法 的要求 第56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 有权拒绝执行 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 有权提出批评 检举和控告 国家法律的要求 二 安全生产法 的要求共7章97条构成于2002年6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四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 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第四十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安全生产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四十六条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 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第四十七条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在前款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或者采取紧急撤离措施而降低其工资 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安全生产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四十八条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 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 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 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第四十九条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安全生产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五十条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第五十一条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三 其他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等 国家法律的要求 共4章138条构成 1982年12月4日第五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施行1999年3月15日第九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中的部分内容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宪法中的部分内容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共6章54条构成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 保护公民人身 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的安全 维护公共安全 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 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 拆除 停用消防设施 器材 不得埋压 圈占消火栓 不得占用防火间距 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消防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 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 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 不得阻拦报警 严禁谎报火警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 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 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后 必须立即赶赴火场 救助遇险人员 排除险情 扑救火灾 消防法中的部分内容 共7章79条构成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组织 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共7章79条构成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二条 职业病是指企业 事业单位和个人经济组织 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粉尘 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第三条 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 实行分类管理 综合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安排职业病病人进行治疗 康复和定期检查 2 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 应当调离原岗位 并妥善安置 3 用人单位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 应当给予适当岗位津贴 职业病防治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五十条 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共5章45条构成 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正第六条 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分为下列三种1 警告 2 罚款 一元以上 二百元以下 3 拘留 一日以上 十五日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 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1 偷窃 骗取 抢夺少量公私财务的 2 哄抢国家 集体 个人财物的 3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 4 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共8章124条构成 2003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2011年4月22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 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第一条 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保护人身安全 保护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 提高通行效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十一条 机动车行驶时 驾驶人 乘坐人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 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戴安全头盔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部分内容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 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一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 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处十日以下拘留 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部分内容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部分内容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 处十五日拘留 并处5000元罚款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 由公安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 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共8章64条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新的 工伤保险条例 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 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 制定本条例 第七条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 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 患职业病的 五 因工外出期间 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 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 客运轮渡 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 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 因战 因公负伤致残 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 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第3项情形的 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1 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2 醉酒导致伤亡的 3 自残或者自杀的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 最重为一级 最的轻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二十八条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 年后 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 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 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在停工留薪期内 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 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 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可以适当延长 但延长不得超过 个月 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 停发原待遇 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 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 六级伤残的 享受以下待遇 一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六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 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 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 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标准为 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 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 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 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五级 六级工伤职工 经本人提出 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五级支付30个月 六级支付25个月 伤残就业补助金 五级支付30个月 六级支付25个月 舟山市有关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 享受以下待遇 一 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标准为 七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八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十级伤残为 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六条工伤职工工伤复发 确认需要治疗的 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九条 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七级至十级工伤职工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支付10个月 八级支付7个月 九级支付4个月 十级支付2个月 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支付10个月 八级支付7个月 九级支付4个月 十级支付2个月 舟山市有关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按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已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工伤职工距法宝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按照每周年递减20 的标准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伤职工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的 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舟山市有关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因工死亡职工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60个月的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根据舟山市统计局2011年4月25公报 舟山市2010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3091元 月平均工资2757元 舟山市有关工伤保险条例中的部分内容 共6章59条构成 2006年7月28日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2006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负有下列责任 1 建立 健全并组织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组织制定并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3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和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 4 组织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 组织制定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 及时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组织事故抢救 配合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不得擅离职守 7 向职工大会 职工代表大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 接受工会 从业人员 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8 法律 法规 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享有权利1 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依法办理工伤等保险 2 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 了解作业场所 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和应急措施 获得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 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和控告 5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紧急情况时 可以停止作业或者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后依法要求赔偿 7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部分内容 第二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应当履行的义务1 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3 即使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 4 参加事故抢险和救援 5 法律 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中部分内容 国家行政法规的要求 一 国家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条例 章程 规定 规程 决定 命令 通告 通知 指示和规章等二 重要行政法规1 违反 劳动法 行政处罚办法2 三大规程3 五项规定4 三同时5 工伤保险条例 事故的概念 是人们在为实现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 由不安全的动作或不安全的状态引起的 突然发生的与人的意志相反而未预料到的意外情况 致使人员遭到伤亡 财产造成损坏 人的行为暂时或永远停止 生产中断 事故是意外事件 根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的内容解释 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发生的人身伤害 急性中毒 伤亡事故的定义 事故的特征 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可预防性 事故伤害程度的分类 轻伤 指职工负伤后休一个工作日以上 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重伤 指损失工作日大于或等于105日的失能伤害 死亡 当场死亡或负伤一个月内治疗无效死亡 事故严重程度的分类 轻伤事故 指一次事故中只发生轻伤事故 重伤事故 指一次事故发生重伤 包括伴有轻伤 无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 包括伴有重伤 轻伤 重大死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上 含3人 的事故 特大死亡事故 指一次事故死亡10人以上 含10人 的事故 事故报告 发生事故请迅速拨打电话报警事故应急处理 立即救护受伤者 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的蔓延扩大 防止二次灾害 保护事故现场建立警戒线 人为事故产生的原因 不符合安全规定的操作 注意力不够集中 情绪不稳定 对于指示 命令理解得不够 缺乏专业知识和熟练程度 不合适的外界物理环境 人为事故产生的原因 不安全状态 不正当的防护状态 有缺陷的装备及有危险的设备 不符合规定的设计 有危险的配置 不合适的作业环境 人为事故产生的过程 感知过程 通过视觉 听觉来感知安全作业所需的工作状态 判断过程 分析判断感知的工作状态是存在着危险并考虑如何处理 实施过程 通过手 脚等运动器官采取相应的措施 状态 感知 判断 实施 人为事故产生的过程 在人为事故中 特别是由于人的感知错误或失误而产生的人为事故达到了事故总数的95 感知失误原因 人类生理上的限制信息处理的限制感觉中断现象情绪不稳定身体疾病 判断失误原因 能力不够 周边情况信息不足 周边情况合理化 自我意识存在 习惯性的动作及行为 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实施过程失误原因 技术与经验不足情绪不稳定醉酒 药物中毒 过度疲劳 脑力衰竭等 安全与心理 精神状态 安全注意不足 注意力不够集中 幻想所产生的松懈情绪 性格上的不足过度自信 自负 缺乏耐心 心术不正 喜欢冒险 心情浮躁 发呆 固执其见等 安全与心理 精神状态的检查 精神状态和人类的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 事故产生的原因大多与人类自身精神状态紧密相连 事故的倾向性 为什么有些人就容易发生事故呢 发生连锁性事故的原因 社会环境和周围环境个人性格上的缺陷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环境不安全条件 骨牌一样 第一块或某一块倒了的时候会产生连锁现象 检查方法 发生安全事故能说是命运不好造成的吗 假如事故发生在我身上该会怎样 监工的指责难道是废话吗 谈起安全就会让人烦吗 事不关己就可以高高挂起吗 强调安全会使效率降低吗 戴上保护工具觉得难看 碍事吗 作业时愿意当冒失鬼吗 作业时是否聊天或走神 危险预知 掌握工厂 车间及作业状态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在工厂或小组范围内进行思考与讨论养成在动手之前解决 什么是防危训练 什么是危险因素 有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 事例 挂钩上没有解止装置一人作业起重机的开关过高同时进行两种操作货物没有挂在正中间 货物摇晃拉紧钢索的手放在紧贴货物处 此位置不对匆匆忙忙地操作 新入员工应遵守的安全守则 新入员工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 了解所要遵守的事项后才可以下现场 熟练掌握安全作业的方法 职班长及老员工未在场指导 不得独立作业 熟练掌握作业使用的工具及设备性能 未经请示严禁擅自动用他人作业的设备和工具 熟悉工厂 车间及周围的环境 出入车间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 在车间内行走必须认清安全通道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 不能随心所欲 随便做出某种判断盲目进行自己不明白或不清楚的作业 要虚心向职长 班长或老员工请教 一切行动服从指挥 一般安全事项 公司职员 合作单位的职员 应该严格遵守一般安全规则 部门作业的安全须知以及各种规定 规则 守则和安全有关的法令 出入公司工地的职员或他人要遵守以下三项原则 整理整顿 装备检查 标准作业出入本公司的职员及有关合作人员要努力做到身体健康 心理健全 严禁暴饮 暴食 赌博或过度疲劳状态下进入本公司 出入本公司的职员或其他合作人员 对设备要进行专人负责管理 进行安全确认 检查 作业行为要符合安全准则 对自己所使用的设备 工具要爱护 珍惜 做到经常擦试 使性能保持良好 车间作业行动指南 养成一个有条理 有秩序地进行作业的良好习惯 在车间严禁玩笑 相互取闹 捉弄他人 保持车间的肃静 不说与工作无关的话 运转中的机器或正处在工作状态中的机器 绝对不许用手去碰 避免把油或水洒落在地上 严禁抛递工具 原料或其他物品 上面有作业时 作业下面严禁通行 避免工具或其他物品从高空坠落 运离危险场所 不靠近有可能发生危险的 正在运转的机器 禁止跨越运输机 传输带之类机器 在作业时 一旦发生事故 要立即向作业监工 作业指导报告 不管伤势轻重 都要进行紧急治疗 熟悉安全门及紧急出口区 在导电物体上作业时 不要戴粗手套 着装规定 必须穿公司发给的作业服 戴安全帽 穿安全鞋 工作服的纽扣不要丢落 工作时必须扣好纽扣 开线的工作服要及时缝补 染上油渍或污水后要及时洗换 上衣袖口及裤角要收紧 口袋里不要放置水果刀 指甲钳等铁器 口袋里不要放那些易燃易爆的和与工作无关的东西 不允许戴手套时绝对不戴 在车间绝对不许脱衣服 卷袖子和裤角 不准戴戒子等饰物 从事电器作业时 绝对禁止使用金属工具 确保工作场所安全通道 在工作场所通行时 危险机械 器具暴露的存在 可能导致劳动者致命危险 应采取保护盖 保护网等安全措施 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区分表示工作场所及通道 消除已建通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车间内通行时 应利用安全通道 安全通道内障碍物应立即清除 确保安全通道会有利于营造愉快的工作环境 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是我们的基本工作 佩带个人防护用品 佩带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生命或身体 减轻灾害程度等预防灾害所需的最后手段 防护用品的种类 安全帽 安全带 安全鞋 安全镜 安全手套 防护面具 耳塞 防尘防毒口罩 呼吸器 隔热服等通过佩带防护用品可以减少的灾害情况 损伤部位 头 面部 灾害发生形态 坠落 落下 飞来 诱发职业病 灰尘 重金属 有机溶剂等 劳动保护用品使用规定 安全帽 出入车间时一定要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带 防护眼镜 焊割 木工机械 涂装 打磨等作业时要戴防护眼镜 防护耳塞 在噪音超过90分贝的环境作业 要戴防护耳塞 安全带 2米以上登高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并扎在结实可靠的地方 高挂低用 过滤式防尘用品 在尘土飞扬 烟气较大的地方作业时应戴防尘用品 工作服 工作鞋 上班时必须正确穿戴公司发给的作业服和安全鞋 防毒面具 用于在有毒 有害的工作场所作业时 登高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登高作业应做到 患有高血压 心脏病等与酒后人员不得登高作业必须使用标准安全带 使用前仔细检查 并将安全带紧固牢靠在高空作业时登高工具要安全可靠 焊接电线等扎紧在固定地方 不应缠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 不应采取可燃物 如麻绳 作固定脚手架的材料作业时下面不得有其他人员 作业过程中 禁止乱抛焊头等物 下面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 高空作业时安装栏杆 开口部安全盖 侧面开口部应安装安全栏杆台底面开口部应安装不能滑动的盖子不得去除已安装的安全栏杆台 底面开口部盖子等进行作业在开口部周围进行作业时 应佩带安全带及安全帽等 维修保养时注意事项 机械设备未停止运转便进行维修 存在发生重大灾害的危险 即使在停止作业时 也存在因其它操作者启动该机械设备而发生灾害的危险 所以在进行维修作业时 应在机器设备的启动装置上设置锁死装置及指示板后 进行作业 在机械设备的启动装置上设置锁死装置或警示正在作业中的指示板 预防相关灾害 应保证锁死装置及指示板不能被随意操作 应选择设置锁死装置及指示板的对象机修设备与作业 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流伤害事故 触电事故 人体触及带电体 电磁场伤害 电磁场作用吸收辐射能量的伤害 雷击事故 自然灾害 静电事故 石油 化工 橡胶行业爆炸性混合物 电路故障 属于设备事故 电线短路油开关爆炸等 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多雨 潮湿季节 低压设备触电多 生活用电 手持电动工具和移动设备触电多 农村触电事故多 中青年人及非电工触电多 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 潮湿 高温 现场乱 单项设备电气连接部位触电多 误操作事故多 电气事故的规律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因素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形式主要是电击和电伤电流大小的因素 30ma以下安全电流电流持续时间的因素电流途径的因素 手到手 手到脚 头到脚电流种类的因素 感知电流 摆脱电流 致命电流人体阻抗 800 1000欧计算人体状况 儿童 女性 心脏病患者 安全电压 国家标准规定 电气设备为采用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接地和接零 接地 把设备或线路的某一部分通过接地装置同大地连接起来 接零 把电气设备正常时不带电的导电部分 如金属机壳 同电网的零线连接起来 防止触电的重要安全措施 电器火线操作使用绝缘保护具 从事电器火线作业时 存在因段落 落地而产生的电弧烧伤及接触充电部而产生的电击灾害危险 应使用适当的检查合格的防护器具 应对防护器具使用方法等实施教育 电路闭合后作业时 检查是否充电及断落接地 应确认火线作业用机器器具等是否已接地 应对防护器具 接地电阻进行自身检查 应实施使用 设置防护器具后进行火线作业 发生缺点时应立即更换使用 焊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在容器内或船仓进行焊割时 必须二人轮换操作 其中一人留在外面 以防发生意外便于急 照明或鼓风机用电电压应低于36伏 严禁使用漏气的焊割炬或皮管在里面操作 以免接触明火引起燃烧和爆炸 焊割炬应随操作者同进出 不得放在里面而擅自离去 储存过油料的容器应将所有的孔盖打开 用碱水清洗内壁 再用压缩空气吹干 在取得消防及有关部门许可和协助后 并充分做好防护工作 才能进行焊割作业 焊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焊割前检查联接是否漏气 焊割嘴是否堵塞 气路是否畅通 氧气瓶和乙炔瓶或液化气瓶周围不许有明火作业 更不许让电焊导线或其它带电导线从气瓶上通过 焊割场地严禁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 作业后检查和清除一切火种分离所有气瓶气阀 焊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按规定使用气皮管并有明显标签 点燃焊割炬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堵塞现象 禁止烟蒂点火以防手烧伤 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高空作业应有可靠脚手架 安全带扎在结实可靠的地方 工具放在工具袋内 下面不许有人 以防伤害事故 高空作业结束应清除脚手架残渣 以防止行走滑跌 焊割作业安全操作技术 焊割过程中遇到回火应立刻关闭乙炔调节阀门焊割所有的管路和设备由专职人员进行维修保养 焊割工不许私自装拆和检修 在禁火区进行焊割时 必须经所在单位的消防及有关部门同意和取得动火证后才能焊割 焊割作业前的检查 检查污染物 一嗅 二看 三测爆的检查方法严防三种类型的爆炸 1 带压设备运用明火2 设备内部零件被污染3 混合气体或粉尘的爆炸 焊割作业前的安全措施 拆迁隔离置换清洗移去危险品敞开设备加强通风准备灭火器材 焊割作业时的安全措施 进入设备内部焊割的安全措施 了解情况和外界联系部位要进行隔离和切断专人监护制通风良好 严禁氧气作为通风气源 焊割炬随人进出绝缘防护个体防护 焊割作业后的安全检查 漏焊 假焊的检查焊后冷却进料或进气周围火种检查场地清理 防火安全 物质的燃烧 防火安全 直接火源 1 明火 指生产 生产中的炉火 灯火 焊接火花 吸烟火 撞击 磨擦打火 机动车辆排气筒火星 飞火等 2 电弧 电火花 指电气设备 电气线路 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 电话 手机 bp机等通讯工具火花 物体静电放电 人体衣物静电打火 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 等 3 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防火安全 间接火源 高温 指高温加热 烘烤 积热不散 设备故障发热 磨擦发热等 自燃起火 指在既无明火 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 物质本身自行发热 燃烧起火 如黄磷 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 钾 钠等金属遇水着火 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 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防火防爆措施 排除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物质条件 即控制可燃物 防止形成爆炸介质 控制和消除一切着火源 控制火势蔓延途径 限制爆炸波的冲击 扩散 a类火灾 指固体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机物性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余热的余烬 如木材 棉 毛 麻 纸张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 煤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燃气 甲烷 丙烷 乙烷 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钾 钠 镁 钛 锆 锂 铝镁合金等 火灾的分类 公司内常用灭火器使用方法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时先将灭火器提到距燃烧物5米左右的地方 然后放下灭火器 拔出保险销 一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 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灭火时可在距燃烧处5米左右 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 如在室外应在上风方向喷射 有喷射软管的灭火器或储压式灭火器 在使用时应绐终压下压把 不能放开 否则会中断喷射 在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时 应对准火焰根部扫射 生产动火的管理 动火的含义 指在生产中动用明火作业 如电焊 气割等明火作业 动火的分级管理 特级动火 指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一级动火 指在甲乙类火灾危险区域内 生产 储存 搬运 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或挥发 散发易燃气体 蒸气的场所 动火的作业 二级动火 指特级动火及一级动火以外场所动火作业 动火许可证审批程序 特级动火 由动火车间申请 公司防火安全管理部门复查后报生产副总审批 一级动火 由动火车间主任复查后 报公司防火安全管理部门终审批准 二级动火 由动火部位所属基层单位报主管车间主任终审批准 禁火区的划分 在易燃易爆工厂 仓库区内一律为禁火区 各禁火区应设禁火标志 焊接 焊割作业火灾发生特征 焊接焊割时火花水平飞散11m以上 产生并飞散数千个的高温火花 留下余热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也可能引起火灾 微小火花飞散到人们不太注意的管道及建筑物和其他可燃物里引起火灾 根据氧气的压力 割断速度 切断器的种类及方向 风速等不同 所产生的火花的量和大小也不同 可能造成火花 直径约0 3 3mm左右 焊接种类别火花温度 电气火灾发生特征 电气火灾占所有火灾发生数的30 以上 电气火灾发生原因短路 76 过载 7 漏电 7 所以排线系统上的火灾发生率大 扑灭电气火灾时不得使用水式灭火设备 应使用粉末 co2等灭火设备 产生有毒气体 熏坏物质或造成很多人员伤亡 涂装作业火灾特征 使用引燃性或可燃性物质 有时使用激烈的反应物质 易发生火灾及爆炸 粉末涂布粉末同粉尘一样激烈燃烧 在封闭的环境下会发生爆炸 引燃性气体在一般情况下比空气重 停留在低处 会被远处的火源点燃 危险物的火灾特征 燃点低 在低温及低量火源下也能引燃 在指定的场所存放多量时会发展为爆发等大型事故 由于加热 摩擦 冲击或与其他化学物接触会发生爆炸等激烈的反映 危险物会自然或接触到水时也燃烧 产生可燃气体 反应时出的热量大 燃烧温度高 灭火困难 可燃性气体的火灾 爆炸特征 少量的泄露即容易失火 一点点火源也可以导致爆炸 燃烧速度快 损失规模大 初期灭火困难 易引发大型火灾 lpg和lng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成为爆炸性混合气体 爆炸下限值低 爆炸危险性很大 如发生泄露 lpg较空气重 所以会滞留在低处 lng比空气轻 所以会滞留在高处 容易发生气体爆炸 lpg和lng的燃烧 爆炸的威力可达到tnt的程度 破坏力极大 各种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范围 电热器的火灾特征 由于不良电线 不合格断路器 过载使用等 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会因过热而引发火灾 由于电线分布在密闭的空间或看不见的地方 因而难以发现火灾现场 电气火灾占全部火灾发生件数的30 以上 电气火灾的30 以上由电热器具引发 烟火火灾特征 烟火温度是800 的高温 一支烟头的最长燃烧时间是300分钟以上 可逐渐演变为大型火灾 事故应对措施主要内容 发生时必须进行控制 让员工安全逃生建立非常组织体系 根据组织体系对应 恢复 并进行指导和监督 报告体系根据厂内紧急联络网展开 采取人员动员及控制措施 向其他部署请求支援人力 对投入到现场的人员应提供安全保护工具 第一顺序为救助人员 初期灭火 应急措施 应急恢复结束后 进行原因分析及下一步措施 事故应对措施主要内容 根据类型别 技术方面指示进行恢复 发现火灾人员向防灾中心报告火灾位置 种类 规模等后利用附近的灭火器进行初期灭火 接到火灾报警后利用广播系统 把火灾现况向全社通报 参加灭火的人员根据消防组织的各自分担任务进行对应 灭火结束后为调查正确的火灾发生原因 对现场进行保护及取证工作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 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 不良气象条件 噪声 振动 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生物因素 微生物和寄生虫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时间过长劳动休息制度不健全劳动强度过大作业的安排劳动者的生理状态不适应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长时间单调 重复动作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缺乏防尘 防毒 防暑降温等设备其它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不足或有缺陷 个体危险5因素 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营养差异其他疾病和精神因素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 高温作业 当室外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通风设计计算温度时 室内外温差等于或高于2度 室内高于室外 并有生产热源的作业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热平衡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 防暑降温 中暑特征 在高温作业中出现头晕 头痛眼花 耳鸣 心悸 脉搏加快 恶心 四肢无力 注意力不集中 动作不协调等症状 体温升高或在工作中突然晕倒 皮肤干燥无汗或发生热痉挛 中暑发生后 应使患者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 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 解开衣服 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 尽快送医院或请医务人员到现场治疗 三 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和应吸取的教训 1 起重伤害类事故经过 用4个夹具夹住角钢提升3 5m高度时 1个夹具从角钢上脱落 导致分段摇晃 与后面的分段碰撞的瞬间 南侧的角钢负荷集中导致另一夹具也从角钢上脱落 从而使该分段坠落 压入下面一名装配作业者头部事故原因 17t的分段用夹具提升 夹在角钢上的夹具受到偏向力而脱落 受害者没有听到吊运的警报声 事故措施 分段吊运要使用吊环 使用夹具时应进行试吊确认后再吊运 分段吊运移动时所有人员进行避让 三 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和应吸取的教训 2 触电类事故经过 某水电站焊接金属蜗壳时 用交流36v电压供给照明 焊接中36v照明线路绝缘受到损坏后 发生了36v照明线路电击人致死的恶性事故 这起事故是忽视安全措施导致的 事故原因 36v电压是通过220 36v 3kva的降压变降压取得的 该降压变安放在距蜗壳10m远左右的地点 未采取保护接零措施 运行中降压变绕组220v侧火线接外壳 且绕组36v侧也一点接外壳 使得36v系统火零线电压都抬高220v 但36v火零线电压差仍为36v 36v灯泡不烧 照明仍很正常 不过这时36v系统叠加上不易察觉的220v人体危险电压 一位同志穿绝缘不太好的潮湿鞋进入金属蜗壳后 接触到变性的36v照明线绝缘损坏部位 被电击致死 事故措施 通过降压取得交流安全电压的变压器应做保护接零等安全措施 不能因为是安全电压就忽视安全措施 要增强安全电压系统的安全意识 三 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和应吸取的教训 3 爆炸类事故经过 2008年8月20日早上8 40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华杰造船厂一艘即将下水的万吨大型轮船突然发生爆炸 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 据了解 这艘名为 福海八号 的巨型轮船己经完工 明天就要入水 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事发时 有两名工人在舵机舱里喷漆 谁知事故发生了 只见一名伤员躺在甲板上 全身焦黑 奄奄一息 在船舱密闭的情况下 混和着高浓度油漆的空气一旦遇到明火 甚至硬物相互碰撞产生的火花 都会随时再次发生爆炸 在距离船头五十来米远的地方 发现了那名工人的尸体 原来 这名工人是被爆炸那一瞬间产生的巨大气浪掀到空中 又被抛到了五十米开外的地方 工人己身亡多时了 事故原因 交叉作业 焊接与喷涂作业同时进行 发生爆炸事故措施 明火与油漆作业不得同时进行 作业许可申请制度要遵守 三 重大伤亡事故案例和应吸取的教训 4 坠落类事故经过 在翻身分段当中 为了拆除卸扣 在分段上面里移动时 不慎掉进开口部 从7m高处坠落 腰椎骨折 事故原因 1 踩了没有固定的梯子2 前工程里使用的梯子没有及时拆除3 在倾斜的分段移动中 疏忽注意事故措施 梯子固定 开口部警示或防坠措施 7m坠落 三 重大事故案例和应吸取的教训 5 坍塌类事故经过 2007 3 6 星期六 19时30分蔚山h社涂装工厂1725号船f31分段在5名作业者结束喷沙作业后移动到别的场所 20分种之后 支撑分段的两个a型梁中的一个不能承受其重量 中间断开分段落在地面上的事故事故原因 1 分段放置在a型梁中央部位 超出了承受能力 2 被压断的a型梁上有裂缝 3 在分段中央没有准备适合的梁 事故措施 1 分段放置时使用负荷适当的支撑梁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