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3 汽车产业与环保要求协调发展问题研究汽车产业与环保要求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 7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4 1 汽车产品污染概述 4 1 1 汽车排放 4 1 1 1 汽车类别及排放物种类汽车类别及排放物种类 4 1 1 2 汽车排气污染物汽车排气污染物 4 1 2 汽车废弃物 5 1 3 其它 6 2 汽车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7 2 1 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状况 7 2 2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状况 8 2 3 机动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9 2 3 1 机动车排放对道路两侧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动车排放对道路两侧空气质量的影响 9 2 3 2 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分析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分析 17 2 4 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 20 2 4 1 八个示范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研结果八个示范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研结果 20 2 4 2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 26 3 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其它影响分析 27 3 1 报废拆解回收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27 3 2 废旧轮胎对环境的污染 29 3 3 维修 养护过程中的典型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33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现阶段汽车污染控制措施分析现阶段汽车污染控制措施分析 35 1 新车污染控制措施 35 1 1 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污染物排放 35 1 2 新车排放控制监督管理措施 37 1 2 1 新产品管理 37 1 2 2 生产一致性管理 38 2 在用车污染控制措施 38 3 汽车报废制度 40 3 1 报废回收管理体系 40 3 2 标准 41 3 3 政策措施 42 3 4 我国汽车报废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42 4 车用燃料控制措施 44 4 1 制定车用燃油标准 44 4 2 车用汽油无铅化 44 4 3 控制车用汽油有害物质 45 4 4 控制蒸气压 46 4 5 清净剂 46 5 法律 法规 政策 46 6 清洁汽车行动 47 6 1 重点示范 替代燃料推广情况分析 48 6 1 1 燃气汽车燃气汽车 48 6 1 2 乙醇汽车乙醇汽车 49 6 2 环境效益分析 50 7 部分城市和地区提前实施汽车排放控制标准 50 7 1 实施概况 50 7 2 实施效果分析 52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环保要求展望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环保要求展望 54 1 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54 1 1 对中国汽车产业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 54 3 73 1 2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 58 1 2 1 总体规模持续增长总体规模持续增长 58 1 2 2 乘用车所占比例将持续上升乘用车所占比例将持续上升 58 1 2 3 普通燃油汽车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汽车保有的主体普通燃油汽车仍将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汽车保有的主体 59 2 未来的环保要求展望 59 2 1 欧美国家汽车排放控制历程回顾 59 2 2 国内汽车排放控制历程及未来排放控制目标 63 2 2 1 排放控制历程排放控制历程 63 2 2 2 排放控制目标排放控制目标 63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结论和建议结论和建议 67 1 循序渐进加严新车排放标准 67 1 1 提前制定汽车排放标准 67 1 2 汽车排放标准与燃油质量控制协调 67 1 3 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的环保应对能力 68 2 完善在用车检查 维护 I M 制度 68 2 1 细化使用说明书 68 2 2 加强对维修企业的管理 68 2 3 改进在用车检测方法 68 2 4 加快 OBD 的研发速度 69 2 5 地方政府加强对在用车排放控制管理 69 3 加快车辆更新 69 3 1 严格实施报废制度 69 3 2 完善报废更新鼓励政策措施 69 4 发展清洁能源汽车 70 4 1 对现在正在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汽车的改进 70 4 1 1 燃气汽车 70 4 1 2 E10 乙醇汽油车 70 4 2 对研发 示范阶段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建议 71 5 改善燃油质量 71 5 1 制定燃油质量提高的标准规划 71 5 2 加强炼厂监督 71 5 3 加强加油站管理 72 6 完善汽车报废回收制度 72 6 1 提出汽车设计阶段要求 72 6 2 报废依据增加环保要求 72 6 3 对回收拆解企业要求 73 7 其它非技术措施 73 7 1 加强生产一致性管理 73 7 2 各部门协调管理 73 7 3 制定奖惩政策措施 73 4 73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1 汽车产品污染概述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汽车逐步进入家庭 我国机动车拥有量快速增长 从 1995 年的 1040 万辆增长到 2004 年底的 2700 万辆左右 10 年间增长了 2 6 倍 汽车产品对 环境的影响日益扩大 部分城市和地区 城市中的特定区域 汽车污染成为主要的污 染源 汽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有汽车排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汽车固 液体废弃物对土壤 水资源的影响两个主要方面 另外 汽车使用产生的噪声 电磁辐射等也对环境产生 不利影响 1 1 汽车排放 1 1 11 1 1 汽车类别及排放物种类汽车类别及排放物种类 汽油车共有三个部位排放污染物 曲轴箱 燃油供油系统和尾气管 曲轴箱排 放的污染物是从曲轴箱泄漏到大气中的未燃烧混合气 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从燃 油箱 轴油管到电喷系统的整个供油系统 随着环境温的产物 它的排放量最大 柴油车污染物的排放部位主要是尾气管 排放的主要物质为碳烟颗粒和氮氧化物 1 1 21 1 2 汽车排气污染物汽车排气污染物 汽车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 CO 碳氢化合物 HC 氮氧化物 NO 等 以及微粒污染物 或称颗粒污染物 在大城市的许多空气质量监测点已成为左右空气 污染指数的首要污染物 1 一氧化碳是无色 无味 无臭的易燃有毒气体 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 燃烧所产生的 CO 是大城市中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的污染物 发达城市中 CO 约 80 是 汽车排放的 5 73 2 氮氧化物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微溶于水 一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对人体无 害 但是 NO2 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 能降低远方物体的亮度和反差 是形成光 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 3 自然界中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由生物的分解作用产生的 人为的碳氢化合物主 要来源于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和有机化合物的蒸发 HC 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 之一 4 微粒是指空气中分散的液态或固态物质 其粒度在分子级 即直径在 0 0002 500 m 之间 包括气溶胶 烟 尘 雾和碳烟等 5 光化学烟雾 一般发生在逆温层和低风速 空气接近停滞状态 阳光充足的气 象条件下 它是指 HC 和 NOX 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刺激性产物 其主要危 害有四方面 第一是光化学烟雾中的甲醛 过氧化苯甲醛酰硝酸酯 PB2N PAN 和丙 烯醛对眼睛的刺激 第二是光化学烟雾中的臭氧引起的胸部压缩 刺激粘膜 头痛 咳嗽 疲倦等症状 第三是光化学烟囱中的臭氧对有机物质 如像胶 棉布 尼龙和 聚酯等 的损害 第四是使哮喘病增多 毁坏植物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洛杉矶市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太平洋沿岸的海滨城 市 那里常年阳光明媚 气候温和 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洛杉矶市依山傍海 处 于 50 公里长的盆地中 一年约有 300 天出现逆温层 5 10 月阳光强烈 在逆温天气 下 整个城市笼罩在烟雾中 40 年代初 全市 250 多万辆汽车每天消耗约 1600 万升汽 油 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 其中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了光化学 烟雾 自 1946 年以来 洛杉矶市发生 9 次严重的光化学烟雾污染 1 2 汽车废弃物 汽车废弃物是汽车维修业 汽车报废市场产生的废弃物 主要包括液体废弃物和 固体废弃物两大类 为维持良好的车辆技术状况 投入使用的车辆必须进行维护和修理 大量汽车用 品 油品及辅助材料的使用和更换 每年将产生数量巨大的行业废弃物 包括废旧轮 胎 废蓄电池 废机油 废齿轮油 废制动液 废弃冷却液 废弃的制冷剂 废弃安 全气囊 废弃的三元催化转换装置 汽车电子控制装置等 随着汽车行驶里程的增加 汽车的性能将不断变差 还将有大量汽车进入报废市 6 73 场 产生有害废弃物 这些废弃物主要包括汽车废旧零部件 废旧金属材料和非金属 材料等 这些废弃物有些不经处理就直接进入废旧物资市场 有些则直接排放掉 有些被 非法加工点收购后进行简单加工 就直接进入汽车配件市场 1 3 其它 汽车生命周期内 除上述排放及废弃物污染外 还存在噪声 电磁污染等以及在 生产环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噪声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 城区内的交通干线 高架桥 高速公路等区域的大流量 汽车噪声污染 以成为长期困扰市民的问题 医学试验表明 当环境噪声高于 70dB 时 会使人心情不安 烦躁 疲倦 工作效率下降和语言 通讯困难等 从而严重地影响 人们正常学习 工作 休息和生活 因此 噪声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汽车 噪声的强度一般都达到 60 90dB 主要来源于发动机 传动系 轮胎 车身振抖 空 气干扰和喇叭声 这些噪声随着车辆和发动机形式不同而不同 还与使用过程中的车 速 发动机转速 加速状态 载荷及道路条件有关 虽然许多城市和地区采取了多种 措施来缓解汽车噪声污染 如禁鸣喇叭 国家出台噪声限值标准等 但只能部分缓解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且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车流密度的增加 这一问题 日趋严重 电磁污染电磁污染 汽车电磁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点火系中的高压点火 电火花能量很大 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汽车行驶位置的无线电通讯 无线电广播及电 视等 GB1403 92 规定 汽车电磁波干扰强度带宽应在 75 400HZ 范围内 有时在某些 地区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成为向周围环境辐射的主要干扰源 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汽车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出来的产品 除使用过 程和报废后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之外 生产环节中的污染也是发展汽车工业过程中必须 重点考虑的 汽车在工业化生产过程中会导致多方面的污染 以汽车涂装工艺为例 汽车涂装生产中给环境带来污染的有除油脱脂废水 酸洗废水 磷化废水 磷化废渣 电泳漆废水 油漆废水 有机溶剂废气 漆泥等 除此之外还有老化液 即除油脱脂 废工业液和磷化废工作液等 涂料所用的大量溶剂最终都逸入空气中 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 可产生有害的臭 7 73 氧 危害人类健康 我国 1998 年生产涂料 200 多万吨 按涂料的固体分含量 50 计算 每年从涂料中逸入空气中的溶剂 100 多万吨 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涂装前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清洗水 主要污染物为酸 碱 油 重金属 硝酸盐和磷酸盐 每年排放的废水量约 1 2 亿吨 涂装生产中每年使用的除油 脱脂 剂约 3 万吨 除锈剂 8 万吨 磷化剂约 5 万吨 除油剂和磷化剂使用一定时间后 为 确保产品质量 大部分企业以生产废液的形式排放 污染水环境 电泳涂装中产生的是电泳涂装废水 是目前国内较难处理的一种生产废水 其生 物降解性能差 目前的处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混凝处理法 难于达到排放标准 对周围 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总之 汽车对环境污染不只是某一个方面 治理汽车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 在汽车 工业快速发展 资源环境负担日益沉重的今天 汽车工业的发展必须从战略上考虑到 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力争与环境等相关产业和谐同步发展 2 汽车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2 12 1 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状况全国空气质量达标状况 2003 年 在全国被监测的 340 个城市中 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居住 区标准 的城市有 142 个 占 41 7 比上年增加 7 9 个百分点 空气质量低于二级标 准的城市为 198 个 超过 58 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 107 个 占 31 5 比上年减 少 3 5 个百分点 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有 91 个 占 26 8 比上年减少 4 4 个百分点 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虽然有所好转 但是多数城市仍处于污染比较严重状态 大 城市空气污染重于中小城市 10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低 图 1 1 全国 340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8 73 资料来源 200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4 年 6 月 目前 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仍是颗粒物 54 4 的城市颗粒物浓度超过 二级标准 空气质量劣三级的城市中 80 的城市颗粒物超过三级标准 颗粒物污染较 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 华北 中原和四川东部 部分城市二氧化硫污染严重 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山西 河北 河南 湖南 内蒙古 陕西 甘肃 贵州 重庆和四川等地区 2 2 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状况 2003 年 全国 113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的城市空气质量如图 1 2 所示 在 113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中 有 37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有 40 个城市空 气质量为三级 有 36 个城市空气质量劣于三级 分别占 32 7 35 4 和 31 9 47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城市空气质量如图 1 3 所示 47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中 有 24 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有 16 个城市空气质量为三级 有 7 个城市空气 质量劣于三级 分别占 51 1 34 0 和 14 9 47 个重点环保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年度变化如表 1 1 所示 图 1 2 113 个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 113大 大气气污污染染防防治治重重点点城城市市空空气气质质量量分分级级 达二级 33 超三级 32 达三级 35 9 73 图 1 3 47 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空气质量级别 47个个环环境境保保护护重重点点城城市 市空空气气质质量量分分级级 达二级 51 超三级 15 达三级 34 资料来源 2003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4 年 6 月 表 1 1 47 个重点环保城市主要空气污染物年度变化 19951995 年年19981998 年年20022002 年年 SO2平均浓度 mg m3 0 0760 0600 047 NOX平均浓度 mg m3 0 0510 051 0 037 NO2浓度 2 3 机动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动车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 3 12 3 1 机动车排放对道路两侧空气质量的影响机动车排放对道路两侧空气质量的影响 表 1 2 为北京市交通道路测点与非交通区测点的机动车排放污染物 NOx CO 的空 气监测浓度对比 表 1 3 给出了北京市非采暖期 NOx 年均监测浓度 表 1 4 给出了北 京市非采暖期 CO 日均监测浓度 表 1 2 北京市交通道路测点与非交通区测点的 NOx CO 的浓度对比 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 四环外 郊区 二级标准 年均值 1997205190177112NOx g m3 1998220219197124 50 19976 86 13 3CO mg m 3 19988 47 33 6 4 日均值 表 1 3 1997 和 1998 年北京市非采暖期 NOx 年均监测浓度 g m3 10 73 车公庄西路 交通点 前门东大街 交通点 奥体中心 居商 农展馆 居商 定陵 清洁点 二级标准 年均值 199718115153792350 1998213180801002150 表 1 4 1997 和 1998 年北京市非采暖期 CO 日均监测浓度 mg m3 车公庄西路 交通点 前门东大街 交通点 奥体中心 居商 农展馆 居商 定陵 清洁 二级标准 日均值 19983 43 22 21 81 14 19973 03 11 71 50 94 由表 1 2 可以看出 1 NOx 和 CO 的监测浓度值从二环路 三环路 四环路到四环外依次降低 NOx 在 二环路 三环路的监测值约为四环外 郊区 监测值的 2 倍 2 NOx 从二环路到四环外 郊区 的监测值都超出标准 2000 年前的标准值 CO 在二环路 三环路的监测值是二级标准的近 2 倍 排除燃煤污染因素的影响 根据非采暖期 NOx 和 CO 的监测浓度 也能得到相同的 规律 如表 1 3 表 1 4 所示 交通干线的 NOx 和 CO 的监测浓度明显高于城市功能区 比清洁点高出数倍之遥 机动车尾气对街道及道路边建筑等的局部影响远大于对城市 大区域的影响 临街建筑物受汽车排放影响较重 空气质量劣于城市总体空气质量 为了对交通点 四环路 和离开交通点的污染物浓度进行对比 研究机动车排放 对道路附近空气影响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曾对北京海淀区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 北京海淀区监测数据采自三个测点 分别为 缠脚湾村东北角 四环路附近监测点 北京试飞学院 四环路附近监测点 小屯村 远离道路监测点 此项目曾分别进行了四次监测 监测时间为 2002 年 5 月 2002 年 9 月 2003 年 10 月 15 日和 2003 年 10 月 16 日 监测结果如图 1 4 图 1 5 图 1 6 图 1 7 图 1 8 所示 图 1 4 缠脚湾村与小屯村的数据对比 2002 年 9 月 11 73 四四环环路路内内点点缠缠脚脚村村和和其其西西北北方方向向背背景景点点小小屯屯对对比比 8 30 11 00 0 20 40 60 80 100 O3 ppb NO ppb NOX ppb NO2 ppb 缠脚村 小屯 图 1 5 试飞学院与小屯村的数据对比 2002 年 9 月 四四环环路路以以外外点点试试飞飞学学院院和和其其西西北北方方向向小小屯屯对对比比 12 00 13 3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O3 ppb NO ppb NOX ppb NO2 ppb 试飞学院 小屯 图 1 6 缠脚湾村与小屯村的数据对比 2002 年 9 月 四四环环路路以以内内缠缠脚脚村村和和其其西西北北方方向向小小屯屯对对比比 14 00 15 30 0 10 20 30 40 50 O3 ppb NO ppb NOX ppb NO2 ppb 缠脚村 小屯 图 1 7 试飞学院与小屯村的数据对比 2002 年 9 月 12 73 四四环环路路以以外外试试飞飞学学院院和和其其西西北北方方向向小小屯屯对对比比 16 00后 0 10 20 30 40 50 60 70 O3 ppb NO ppb NOX ppb NO2 ppb 试飞学院 小屯 图 1 8 2002 年 5 月三测点的监测数据对比 2002年5月海淀监测结果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NONOXCOO3 ppb 小屯 缠脚湾 试飞学院 通过图 1 4 1 8 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1 对于 NO NOX和 NO2 交通点 四环路附近监测点 检测浓度均高于背景点的浓度 2 对于一次污染物 NO 交通点远比背景点高 高出背景点 3 30 倍 对于二次污染 物 NO2 交通点只比背景点高出 1 2 2 5 倍 3 对于 O3 在 8 30 11 00 时段 交通点与背景点相当 且浓度较低 为 12ppb 在 12 30 13 30 时段 浓度上升到 20 35 ppb 由于南风 西北方向的背景点的 O3浓度高出交通点 在 14 00 15 30 时段 O3浓度持续上升 交通点 O3浓度由 20 上升到 38 背景点 的 O3浓度由 35 上升到 43ppb 由于南风 西北方向的背景点的 O3浓度仍高出交通点 在 16 00 后 背景点的 O3浓度仍高出交通点 数值有所下降 13 73 4 NO NOx 和 O3浓度在道路附近监测点明显高于远离道路德背景点 各点的 CO 浓 度比较接近 如图 1 8 所示 南京市环保局为研究机动车排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于 2002 年 7 月专门对南京市交 通道路的 NOX NO2 和 CO 进行了监测 同时 对反映南京市各功能区空气质量的国控 点 草场门 中华门 瑞金路等 也进行了监测 监测调查结果表明 1 城市干道的 NOX NO2和 CO 的监测浓度高于城市功能区数倍 表 1 5 给出了南京道路尾气污染监测结果 表 1 5 南京道路尾气污染监测结果 监测点性 质 监测点位 NOX mg m3 NO2 mg m3 NOX NO2CO mg m3 珠江路 0 2030 1351 54 63 中山路 0 0400 0094 42 54 虎踞路 0 1240 0167 84 01 城市干道 平均 0 1220 0534 63 73 草场门 0 0390 0311 261 61 中华门 0 0370 0221 68 瑞金路 0 0420 0391 08 玄武湖 0 020 迈皋桥 0 0360 0261 38 山西路 0 0470 0421 12 各类功能 区 国控 点 平均 0 0370 0321 301 61 日均标准 二级 0 100 124 00 注 监测时间 2002 7 9 7 13 氮氧化物 交通点 NOX平均浓度为 0 122mg m3 超过了日均标准 功能区 国控 点 平均浓度为 0 037mg m3 不到日均标准的一半 交通 NOX平均浓度是功能区的 3 3 倍 其中交通点虎踞路与功能区点草场门相踞仅 200 米 但虎踞路 NOX是草场门点的 3 18 倍 这充分说明机动车尾气 NOX 对街道的污染远远大于对市区的污染 一氧化碳 交通点 CO 平均浓度为 3 73mg m3 交通点虎踞路 CO 浓度是功能区点草 场门的 2 5 倍 2 机动车尾气对道路两侧及建筑物室内空气的影响 为研究汽车污染对道路两侧空气质量的影响 南京市环保局于 2002 年 7 月 10 日 在珠江路进行了对比监测 分别在珠江路南侧人行道 马路中间和北侧人行道设置测 点 并在道路南侧环保大楼 招商银行和交通银行 一楼 内设置测点 研究了交通 14 73 干线对临街商用楼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监测结果表明 受机动车尾气污染影响 交通干线 珠江路 两侧空气质量明显劣于南京市总体 空气质量 各功能区国控点 NOX NO2和 CO 均超出国家日均浓度二级标准 临街商 用楼空气污染物浓度也高于全市平均浓度 但明显低于道路中央及两侧的污染物浓度 详见表 1 6 图 1 9 图 1 10 表 1 6 交通干道两侧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监测点位NOX mg m3 NO2 mg m3 CO mg m3 点位性质 道路北侧人行道 0 2300 1385 95 道路中间 0 2840 1374 98 道路南侧人行道 0 1680 1144 55 珠江路 环保大楼内 0 0740 0663 57 招商银行大楼内 0 0600 0502 30 交通银行大楼内 0 0550 0412 30 大楼内平均值 0 0630 0630 0520 0522 722 72 道路南大楼内 草场门 0 0450 0271 51 中华门 0 0380 02 瑞金路 0 0470 047 玄武湖 0 022 迈皋桥 0 0370 027 各功能 区国控 点 山西路 0 0530 04 功能区点平均值 0 0400 0400 0320 0321 511 51 城市功能区 日均标准 二级 0 100 124 00 注 2002 7 10 监测 风向为南风 15 73 图 1 9 道路及其两侧以及国控点 NOX 和二 NO2 的浓度 道路及其两侧以及国控点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的浓度 0 00 0 05 0 10 0 15 0 20 0 25 0 30 北侧人行道道路中央南侧人行道南侧商用楼功能区点 mg m3 NOX NO2 图 1 10 道路及其两侧以及国控点一氧化碳的浓度 道路及其两侧以及国控点一氧化碳的浓度 0 1 2 3 4 5 6 7 北侧人行道道路中央南侧人行道南侧商用楼功能区点 mg m3 绵阳市城区设置了五个大气 NO2监测点 其中两个为交通监测点 表 1 7 给出了各 点 NO2年平均浓度监测值 表 1 7 绵阳各功能区历年 NO2 年平均浓度 mg Nm3 年份工矿区主要交通干道一般街道居民商业区清洁点 19950 0410 0490 0440 0370 020 19960 0330 0670 0610 0410 019 19970 0360 0600 0460 0430 020 19980 0400 0650 0560 0520 022 19990 0510 0840 0650 0550 022 20000 0310 0520 0490 0340 021 20010 0390 0480 0410 0350 018 平均 0 0390 0610 0520 0420 020 从表 1 7 可以看出 在五个测点中 NO2浓度最高和次高值均出现在交通道路监测 点 主要交通干道机动车流量最大 NO2年均浓度最高 一般街道次之 工矿区和居民 16 73 商业区的 NO2接近 相当于主要交通干道 NO2浓度的 2 3 市郊清洁点机动车流量最小 NO2浓度值也最小 城市空气中的 NO2污染与机动车尾气排放密切相关 1986 年 汉中市区主要交通干线平均机动车流量为 160 辆 小时 1999 年平均车 流量达 730 辆 小时 部分道路车流量超过 1000 辆 小时 汉中市区道路狭窄 又是机动车 自行车及行人的混合交通 机动车车速缓慢 堵车严重 怠速工作时间长 尤其在交通高峰时更为明显 CO HC 排放量很高 这些 污染物由于受街道两边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遇到气压较低或静风状态时不易扩散 使 道路两旁及道路中间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很高 并形成一条局部污染严重的线源污 染带 研究结果表明 道路两旁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比市区平均值高出 2 3 倍 道 路中间污染物浓度则高出 3 4 倍 1996 1999 年期间 对南宁市区部分交通繁忙路段和路口两侧进行了监测 结果见 表 1 8 监测结果显示 道路两侧污染较重 大多数路段 路口两侧的监测值都超出了 标准值 人民 朝阳 新民 民主和民族 圆湖 3 个主要街道中心的监测结果 NOX为 0 25 mg m3 是标准的 2 5 倍 样本超标率 82 CO 为 18 08 mg m3 是标准的 4 5 倍 样 本超标率 92 表 1 8 各道路两侧测点日均浓度 mg Nm3 NOXCO 新民路 0 139 5 朝阳路 0 1415 新阳路 0 1710 明秀路 0 1410 教育路 0 065 圆湖路 0 085 江南路 0 117 标准 0 104 0 南海市环境监测站机动车尾气监测所于 1998 年 3 月 16 18 日连续三天在南海市 桂城区主干道旁进行监测 在主干道的下风向布 4 个采样点 以反映 NOx 浓度随水平 距离的变化 每天采集样品 4 次 每次 45min 采样点附近无其他污染源 其大气污染 主要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 监测结果见表 1 9 17 73 从表中可以看出 距离主干道路边 10 米处 污染物浓度有较明显衰减 30 米至 100 米之间 污染物浓度基本维持在同一水平 且有 1 3 的数据超过标准值 标准 0 10 mg m3 由此可见 主干道附近的空气质量依然很差 表 1 9 主干道旁 NOx 监测浓度 日期 主干道路 边 A 距离 A 10 米 距离 A 30 米 距离 A 60 米 距离 A 100 米 公园 清洁 98 3 160 1850 1080 1070 1050 1020 106 98 3 170 1380 1060 1000 0850 0990 092 水平 方向 98 3 180 0910 0970 0780 0740 0750 064 2 3 22 3 2 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分析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浓度影响分析 由于机动车的近地面排放 在街道峡谷环境中 污染物不易扩散 因此 机动车 是对地面空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机动车浓度分担率比排放分担率更高 工业污染源 大多是几十米到上百米的中高架源 扩散性较好 虽然其排放量较大 但对地面浓度 影响相对较少 因此对地面浓度的分担率要比排放分担率小一些 详见表 1 10 表 1 10 部分城市的机动车排放分担率与浓度分担率 CO 分担率 NOx分担率 城市 排放浓度排放浓度 北京 82 784 142 972 8 南京 98 4 45 888 7 西安 98 698 969 772 9 长春 72 078 925 433 2 锦州 34 559 09 842 0 2002 年 北京市 城 8 区 机动车 CO 排放分担率为 82 7 NOx 排放分担率为 42 9 机动车 CO 浓度分担率 84 1 NOx 浓度分担率 72 8 2001 年 南京市主城区机动车 NOx 排放分担率 45 8 机动车 NOx 浓度分担率 88 7 由于燃煤排放与机动车排放高度不同 扩散条件不同 因此 呼吸带附近的污染物 浓度与排放量之间差距较大 根据 2000 年锦州市交通区和清洁点大量的监测数据的分 析计算结果 在 CO 质量浓度中机动车分担率为 59 NOx 质量浓度中机动车分担率为 42 燃煤污染源属于中高架源 扩散好 虽然排放的分担率大 但对地面浓度影响相对 18 73 少 对地面浓度的分担率要比排放的分担率小 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地面浓度影响大 因此 虽然燃煤排放近年正在减少 但保有量急剧增加的机动车却对空气中的 CO 和 NOx 污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西安市全市 CO 和 NOx 的年排放量及机动车源排放分担率见表 1 11 各区域 CO 和 NOx 的年均浓度及机动车源污染分担率计算结果见表 1 12 表 1 11 年排放量及机动车源排放分担率 CO 万吨 NOx 万吨 CO 分担率 NOx分担率 全市 29 659 1498 669 7 表 1 12 年均浓度及机动车源污染分担率 CO mg m3 NOx mg m3 CO 分担率 NOx分担率 全市 0 4640 06398 972 9 核心区 明城墙内 0 9140 10799 488 1 重点区 0 9480 11799 278 6 从表 1 12 可以看出 明城墙内的城区分担率最高 与机动车密度大直接相关 由于从郊区向市中心城 区机动车密度逐渐增加 机动车浓度分担率由郊区向市中心也呈现递增趋势 这清楚 表明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区域内的重要污染源 西安市明城墙内和南郊地区的交通干线 NOx 的浓度年分担率高达 83 1 充分说明 了机动车排放对核心区域的大气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机动车近地面排放直接影响质量浓度 导致浓度分担率高于排放分担率 2000 年长春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分担率统计结果见表 1 13 2000 年长春市大 气污染物模拟质量浓度及其分担率统计结果见表 1 14 19 73 表 1 13 长春市流动源排放量及排放分担率 污 染 物 时 间 固定源排 放量 万 t a 流动源排放 量 万 t a 总排放量 万 t a 固定源分 担率 流动源分 担率 采暖期 2 123 465 5838 161 961 9 非采暖期 1 114 845 9518 681 481 4CO 全年 3 238 3011 5328 072 072 0 采暖期 2 230 552 7880 419 619 6 非采暖期 1 610 762 3767 832 232 2NOx 全年 3 841 315 1574 625 425 4 采暖期 0 190 530 7227 172 972 9 非采暖期 0 220 740 9622 677 477 4HC 全年 0 411 271 6824 575 575 5 表 1 14 长春市大气污染物模拟质量浓度及其分担率平均统计结果 2000 年 污 染 物 时间 固定源 贡献浓度 mg m3 流动源 贡献浓度 mg m3 叠加浓度 mg m3 固定源 分担率 流动源 分担率 采暖期 0 2210 5840 80527 472 6 非采暖期 0 0960 5500 64614 885 2CO 全年 0 1580 5670 72621 1078 9 采暖期 0 0310 0110 04273 826 2 非采暖期 0 0190 0120 03159 940 1NOx 全年 0 0250 0120 03766 933 2 HC 采暖期 0 1180 3840 50223 676 4 长春 CO NOx 和 HC 三种污染物的机动车全年质量浓度分担率均高于排放分担率 主要是由于机动车排放高度较低 在街道峡谷环境中不易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 而高架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易于稀释扩散所致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量分担率和浓度分担率如表 1 15 表 1 16 所示 从总体情况看 环境空气中的 CO HC 和 NOx 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流动源 天津市环境空气污染类型已经 从 煤烟型污染 转化为 煤烟与汽车排气混合污染型 20 73 表 1 15 天津市机动车排放量分担率 NOxCOHC 全年平均 558381 采暖期 527169 非采暖期 579189 表 1 16 天津市污染物浓度分担率 NOxCOHC 全年平均 采暖期 37 288 693 0 基准控制区 非采暖期 55 798 896 5 全年平均 采暖期 36 288 493 6 核心控制区 非采暖期 56 898 997 1 2 4 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 2 4 12 4 1 八个示范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研结果八个示范城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研结果 九五 期间国家开展了清洁汽车行动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研究工作 中国环 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承担的专题 试点示范城市机动车空气污染评估方法研究 主 要研究如何科学地估算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和机动车排放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 贡献 重点解决城市机动车空气污染的科学评估方法问题 各示范城市按照评估方法手册的内容 对各自城市的污染源进行了深入调查 各 示范城市采用统一的车辆类型分类 统一的基本排放因子和统一的计算方法 在统一 的技术平台下得到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总量和空气污染分担率 2 4 1 1 西安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西安市 CO 和 NOx 的年排放量及机动车源排放分担率见表 1 17 各区域 CO 和 NOx 的年均浓度及机动车源污染分担率计算结果见表 1 18 表 1 17 机动车排放量分担率 CO 万吨 NOx 万吨 CO 分担率 NOx分担率 全市 29 659 1498 669 7 21 73 表 1 18 机动车污染浓度分担率 CO mg m3 NOx mg m3 CO 分担率 NOx 分担率 全市 0 4640 06398 972 9 核心区 明城墙内内 0 9140 10799 483 1 重点区 0 9480 11799 278 6 西安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主要特点为 1 明城墙内的城区分担率最高 与车密度大直接相关 机动车浓度分担率由郊区向市中心呈递增趋势 反映汽车源的重要程度 空气污 染随着交通密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机动车排放已经成为城市区域内的重要污染源 西安市明城墙内和南郊地区的交通干线 NOx 的浓度年分担率高达 83 1 说明机动车 排放对核心区域的大气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2 浓度分担率高于排放分担率 汽车的近地面排放直接影响污染物的质量浓度 3 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超过 50 大于工业源排放 2 4 1 2 乌鲁木齐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乌鲁木齐市各类污染物年排放量如表 1 19 所示 机动车排放的分担率很高 尤其 是 CO 排放的分担率高达 88 7 表 1 19 1999 年乌鲁木齐市各类污染物年排放量 污染物名称 固定源年排放量 万吨 年 流动源年排放量 万吨 年 年排放总量 万吨 年 CO1 27710 0511 327 占年排放总量比例 11 27 88 73 NOx2 1982 074 268 占年排放总量比例 51 5 48 5 2 4 1 3 成都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成都市城区内机动车排放分担率如表 1 20 所示 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超过了固定源 排放 22 73 表 1 20 2000 年成都市城区内机动车排放分担率 固定源流动源 污染物源 点源面源小计线源面源小计 合计 年排放量 t a 1 288 4 6 503 27 1 791 7 3 35 644 76 50 203 65 85 848 41 87 640 14 CO 所占比例 1 47 0 57 2 04 40 67 57 28 97 96 100 00 年排放量 t a 4 532 0 2 736 07 5 268 0 9 3 381 663 606 756 988 41 12 256 50 NOx 所占比例 36 98 6 01 42 98 27 59 29 43 57 02 100 00 2 4 1 4 长春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2000 年长春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及其分担率统计结果见表 1 21 大气污染物模拟 质量浓度及其分担率统计结果见表 1 22 表 1 21 长春市流动源排放量及排放分担率 污染物时间 固定源排放 量 万 t a 流动源排放 量 万 t a 总排放量 万 t a 固定源分担 率 流动源分担 率 采暖期 2 123 465 5838 161 961 9 非采暖期 1 114 845 9518 681 481 4CO 全年 3 238 3011 5328 072 072 0 采暖期 2 230 552 7880 419 619 6 非采暖期 1 610 762 3767 832 232 2NOx 全年 3 841 315 1574 625 425 4 采暖期 0 190 530 7227 172 972 9 非采暖期 0 220 740 9622 677 477 4HC 全年 0 411 271 6824 575 575 5 表 1 22 长春市大气污染物模拟质量浓度及其分担率平均统计结果 2000 年 污染物时间 固定源贡 献浓度 mg m3 流动源贡 献浓度 mg m3 叠加浓度 mg m3 固定源分担 率 流动源分担 率 采暖期 0 2210 5840 80527 472 6 非采暖期 0 0960 5500 64614 885 2CO 全年 0 1580 5670 72621 1078 9 采暖期 0 0310 0110 04273 826 2 非采暖期 0 0190 0120 03159 940 1NOx 全年 0 0250 0120 03766 933 2 采暖期 0 1180 3840 50223 676 4 非采暖期 0 0800 3850 46517 282 8HC 全年 0 0990 3840 48420 479 6 长春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主要特点为 23 73 1 浓度分担率均高于排放分担率 长春 CO NOx 和 HC 三种污染物的机动车全年质量浓度分担率均高于排放分担率 主要是由于机动车排放高度较低 在街道峡谷环境中不易于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的扩散 而高架点源排放的污染物易于扩散稀释 2 非采暖期分担率高于采暖期分担率 三种污染物的机动车非采暖期的浓度分担率和排放分担率都大于采暖期 主要是 因为在采暖期 燃煤锅炉排放的 CO 和 HC 较少 而对于流动源来说 非采暖期的天数 大于采暖期 排放量也相对较多 2 4 1 5 深圳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深圳市各类污染源的氮氧化物浓度贡献值如表 1 23 所示 浓度分担率见表 1 24 机动车排放的 NOx 对该市的质量浓度贡献最大 高达 84 45 表 1 23 各类污染源氮氧化物的浓度贡献值 mg m3 联片建成区所有源机动车工业源 三产 及民用源 罗湖区 0 06670 06100 00460 0011 福田区 0 06780 05940 00750 0009 南山区 0 06180 03700 02450 0003 宝安区 0 06150 04880 01230 0005 龙岗区 0 04430 04090 00300 0004 盐田区 0 04260 03960 00270 0003 全市 0 05660 04780 01050 0005 表 1 24 各类污染源氮氧化物浓度分担率 联片建成区年平均浓度机动车工业源三产及民用 罗湖区 0 066791 456 901 65 福田区 0 067887 6111 061 33 南山区 0 061859 8739 640 49 宝安区 0 061579 3520 000 81 龙岗区 0 044392 336 770 90 盐田区 0 042692 966 340 70 平均 0 056684 4518 550 88 2 4 1 6 上海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上海市各个控制区域内 NOx 污染源排放分担率如表 1 25 所示 上海市核心控制区 内环线以内 固定源很少 流动源的 NOx 排放分担率高达 73 9 汽车 NOx 排放量占 24 73 总体排放的主要份额 基准控制区 外环线以内 固定源增多 流动源 NOx 排放分担 率降低到 46 1 外围控制区 郊县 有较多的固定源 汽车密度较少 因此 流动源 NOx 排放分担率仅有 11 4 表 1 25 按区域划分 NOx 排放分担率 固定源流动源合计固定源流动源合计 NOx 排放 104t a NOx 排放分担率 核心控制区 内环线以内 1 042 953 9926 0773 93100 基准控制区 外环线以内 7 096 0613 1553 9246 08100 外围控制区 郊县 20 242 6222 8688 6311 37100 全市 28 3711 6340 0070 9229 08100 2 4 1 7 哈尔滨市机动车排放分担率调查结果 哈尔滨市基准控制区内机动车污染排放分担率如表 1 26 所示 机动车排放的氮氧 化物的分担率较小 仅为 22 0 一氧化碳和总烃的分担率较大 分别达到 88 1 和 84 7 表 1 26 哈尔滨市固定源及流动源排放量及分担率统计表 项目总烃氮氧化物一氧化碳 固定源 吨 年 2900383678468 流动源 吨 年 140031220452647 总量 吨 年 169035057161115 流动源分担率 82 824 186 1 固定源分担率 17 275 913 9 氮氧化物地面浓度 模拟 贡献比例见表 1 27 基准控制区内流动源贡献比例为 36 5 重点控制区贡献比例为 47 1 浓度分担率 36 5 大于排放分担率 24 流动源氮氧化物排放对二环内区域影响较大 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强度随着市中心 向城市边缘扩散呈递减趋势 重点控制区 市中心 氮氧化物分担率达 47 1 基准控 制区为 36 5 表 1 27 氮氧化物地面浓度 贡献比例及达标情况 贡献比例 达标率 污染源 重点控制区 毫克 立方米 基准控制区 毫克 立方米 重点基准重点基准 25 73 点源0 010 基准 13 510098 8 面源0 037 基准 50 080 8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承包装修木工合同3篇
- 食堂托管管理合同营养健康方面的补充协议3篇
- 绿化合伙人协议书5篇
- 合作合同范本哪里卖
- 委托加工油合同范本
- 合同范本开头怎么写
- 场地出租合同书范文3篇
- 钢材买卖中介合同范本
- 超市商品经销合同范本
- 代理信息咨询合同范本
- 浪浪山小妖怪-2025~2026学年美术开学第一课《浪浪山小妖怪》
- 2025广东湛江市廉江市政协办公室等7个单位招聘政府雇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制造业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四川南充营山县医疗卫生辅助岗招募39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中国象棋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方案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 媒体发稿推广合作协议模版
-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件(全)全书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全幻灯片
- 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ppt课件(完整版)
- 冀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全册课前预习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