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施工管理计划_第1页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_第2页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_第3页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_第4页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 质量管理计划 1 质量方针 创一流业绩 开拓市场 建精品工程 回报社会 2 工程质量等级 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达到施工验收规范 确保合格 力 争达市优工程 进度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 1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1 建立工程管理组织 它包括 组建管理机构 确定各部门职能 确定岗位职责分工和选聘岗位 人员 以及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相互关系 2 施工技术准备 1 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 它包括 分解工程进度控制目标 编制施工作业计划 认真落实施工资源 供应计划 严格控制工程进度目标 协调各施工部门之间关系 做好组织协调 工作 收集工程进度控制信息 做好工程进度跟踪监控工作 以及采取有效控 制措施 保证工程进度控制目标 2 编制施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它包括 分解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体系 认真确定分项 工程质量控制点 落实其质量控制措施 跟踪监控施工质量 分析施工质量变 化状况 采取有效质量控制措施 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3 编制施工成本控制实施细则 它包括 分解施工成本控制目标 确定分项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标准 采取 有效成本控制措施 跟踪监控施工成本 全面履行承包合同 减少业主索赔机 会 按时结算工程价款 加快工程资金周转 收集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信息 保 证施工成本控制目标 4 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 它包括 单项 位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施工实施细则和施工技术标 准交底 技术交底方式有 书面交底 口头交底和现场示范操作交底 3 种 通 常采用自上而下逐级进行交底 3 劳动组织准备 1 建立工作队组 根据施工方案 施工进度和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要求 确定工作队形式 并 建立队组领导体系 在队组内部工人技术等级比例要合理 并满足劳动组合优 化要求 2 做好劳动力培训工作 根据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组织劳动力进场 组建好工作队组 并安排好工 人进场后生活 然后按工作队组编制组织上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 规章制 度 安全施工 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 4 个方面 4 施工物资准备 1 建筑材料准备 2 预制加工品准备 3 施工机具准备 4 生产工艺设备准备 5 施工现场准备 1 清除现场障碍物 实现 四通一平 2 现场控制网测量 3 建造各项施工设施 4 做好冬雨期施工准备 5 组织施工物资和施工机具进场 2 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为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 加强对施工准备工作监督和检查 通常施工准 备工作计划采用表格形式 如表 34 83 所示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表 34 83 序号准备工作名 称 准备工作内 容 主办单 位 协办单 位 完成时 间 负责人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 1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依据 1 单项 位 工程承包合同和全部施工图纸 2 建设地区原始资料 3 施工总进度计划对本工程有关要求 4 单项 位 工程设计概算和预算资料 5 主要施工资源供应条件 2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研究原始资料 2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划分施工段和施工层 3 分解施工过程 确定施工顺序和工作名称 4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确定施工方案 5 计算工程量 确定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6 计算各项工作持续时间 7 绘制施工网络图 8 计算网络图各项时间参数 9 按照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要求 调整和优化施工网络计划 2 施工横道进度计划编制步骤 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 研究原始资料 2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划分施工段和施工层 3 分解施工过程 确定工程项目名称和施工顺序 4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确定施工方案 5 计算工程量 确定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6 计算工程项目持续时间 确定各项流水参数 7 绘制施工横道图 8 按项目进度控制目标要求 调整和优化施工横道计划 3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要点 1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和划分施工段 确定施工起点流向方法 详见本章 34 6 3 4 施工方案 划分施工段和施工 层方法 详见本章 34 2 1 2 流水参数确定方法 2 计算工程量 如果工程项目划分与施工图预算一致 可以采用施工图预算的工程量数据 工程量计算要与所采用施工方法一致 其计算单位要与所采用定额单位一致 3 确定分项工程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Pi Qi Si Qi Hi 34 67 式中 Pi 某分项工程劳动量或机械台班数量 Qi 某分项工程的工程量 Si 某分项工程计划产量定额 Hi 某分项工程计划时间定额 4 确定分项工程持续时间 34 68 ii i i NR P t 式中 ti 某分项工程持续时间 Ri 某分项工程工人数或机械台数 Ni 某分项工程工作班次 其他符号同前 5 安排施工进度 同一性质主导分项工程尽可能连续施工 非同一性质穿插分项工程 要最 大限度搭接起来 计划工期要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要满足均衡施工要求 要充 分发挥主导机械和辅助机械生产效率 6 调整施工进度 如果工期不符合要求 应改变某些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调整和优化工期 使其满足进度控制目标要求 如果资源消耗不均衡 应对进度计划初始方案进行资源调整 如网络计划 的资源优化和施工横道计划的资源动态曲线调整 4 制订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 1 编制月 旬和周施工作业计划 2 落实劳动力 原材料和施工机具供应计划 3 协调同设计单位和分包单位关系 以便取得其配合和支持 4 协调同业主的关系 保证其供应材料 设备和图纸及时到位 5 跟踪监控施工进度 保证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 质量管理计划质量管理计划 1 编制施工质量计划的依据 1 工程承包合同对工程造价 工期和质量有关规定 2 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 3 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文件 4 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规定 5 劳动力素质 材料和施工机械质量以及现场施工作业环境状况 2 施工质量计划内容 1 设计图纸对施工质量要求和特点 2 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及其分解 3 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 4 制订施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5 建立施工质量体系 3 编制施工质量计划步骤 1 施工质量要求和特点 根据工程建筑结构特点 工程承包合同和工程设计要求 认真分析影响施 工质量的各项因素 明确施工质量特点及其质量控制重点 2 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及其分解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和特点分析 确定单项 位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优良 或合格 然后将该目标逐级分解为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和工序质量 控制子目标 优良 或 合格 作为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的依据 3 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点 根据单项 位 工程 分部 项 工程施工质量目标要求 对影响施工质 量的关键环节 部位和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 如表 34 74 所示 4 制订施工质量控制实施细则 它包括 建筑材料 预制加工品和工艺设备质量检查验收措施 分部工程 分项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点的跟踪监控办法 5 建立工程施工质量体系 安全管理计划安全管理计划 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1 1 施工安全计划内容 施工安全计划内容 1 工程概况 2 安全控制程序 3 安全控制目标 4 安全组织结构 5 安全资源配置 6 安全技术措施 7 安全检查评价和奖励 2 2 施工安全计划编制步骤 施工安全计划编制步骤 1 工程概况 它包括 工程性质和作用 建筑结构特征 建造地点特征 以及施工特征 2 确定安全控制程序 它包括 确定施工安全目标 编制施工安全计划 安全计划实施 安全计 划验证 以及安全持续改进和兑现合同承诺 3 确定安全控制目标 它包括 单项工程 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4 确定安全组织机构 它包括 安全组织机构形式 安全组织管理层次 安全职责和权限 安全 管理人员组成 以及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 确保安全资源配置 它包括 安全资源名称 规格 数量和使用地点和部位 并列入资源需要 量计划 6 制订安全技术措施 它包括 防火 防毒 防爆 防洪 防尘 防雷击 防坍塌 防物体打击 防溜车 防机械伤害 防高空坠落和防交通事故 以及防寒 防暑 防疫和防 环境污染等项措施 7 落实安全检查评价和奖励 它包括 确定安全检查时间 安全检查人员组成 安全检查事项和方法 安全检查记录要求和结果评价 编写安全检查报告 以及兑现安全施工优胜者 的奖励制度 3 3 基坑支护安全管理措施 基坑支护安全管理措施 临边防护 1 基坑施工临边防护措施采用钢管栏杆高度为 1 2m 双栏杆第一根离地 30cm 第二根离地 1 2m 并且用 1 2m 6m 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土方开挖 1 施工机械进场设备部门必须验收合格后 并且司机持有效的操作证 2 挖土机作业位置必须牢固 稳定 3 严格按规定程序挖土并且预留 60 作为人工挖土 严禁超挖 4 4 模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模板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1 模板工程严格按审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 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方法 泵送管道设置单独的支撑安全措施 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 1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严格按施工方案的要求 立杆稳定 立杆稳定 1 支撑模板的立柱采用钢管 间距为 80 100cm 2 立柱底部混凝土楼板上用木垫板垫 3 不按规定立杆纵横设置扫地杆两端设置纵横向剪刀支撑 施工荷载 施工荷载 1 模板上施工中严格控制荷载模板上堆料必须均匀 严禁超过规定堆放 模板存放 模板存放 1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的扣 5 分 2 各种模板存放必须整齐 堆放过高为 1 2m 确保安全要求 支拆模板 支拆模板 1 2m 以上高处作业必须铺设跳板 无法铺设跳板时 下方必须兜安全平网 2 模板拆除区域必须设置警戒线且有专人监护人 严禁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 3 模板验收 4 模板支拆前有木工长和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 模板拆除前木工长必须书面提出拆模申请经技术主办和安全员同意批准后 并且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拆模强度后 而且 安全措施和监护人到位才能拆模 6 模板工程支拆模板完成后 经班组自检互检合格后 再由工长 质安 班进 行验收合格 报请监理复查 复查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混凝土强度 混凝土强度 1 模板拆除前混凝土强度报告必须达到拆模强度要求 2 严禁混凝土强度未达拆模强度规定的强度提前拆模 4 4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1 本工程采用三相五线制 TN S 系统 2 采用 PE 黄 绿双色专用保护零线 保护零线必须做重复接地 工作零线禁止 做重复接地 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为相线或零线 3 严禁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混接 环保管理计划环保管理计划 1 施工环保计划内容 1 施工环保目标 2 施工环保组织机构 3 施工环保事项内容和措施 2 施工环保计划编制步骤 1 确定施工环保目标 它包括 单项工程 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施工环保目标 2 确定环保组织机构 它包括 施工环保组织机构形式 环保组织管理层次 环保职责和权限 环保管理人员组成 以及建立环保管理规章制度 3 明确施工环保事项内容和措施 它包括 现场泥浆 污水和排水 现场爆破危害防止 现场打桩震害防止 现场防尘和防噪声 现场地下旧有管线或文物保护 现场熔化沥青及其防护 现场及周边交通环境保护 以及现场卫生防疫和绿化工作 文明施工措施文明施工措施 1 加强工地治安综合治理 做到目标管理 制度落实 责任到人 施工现场治 安防范措施有力 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有效到位 2 现场施工人员按不同单位佩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 现场施工人员均佩戴胸卡 胸卡以工作部门 单位为依据 据一定规则统一编号 3 了解施工现场的外包队伍人员组织 建立其档案卡片与分包队伍签订治安防 火协议书 对分包队伍人员加强法制教育 4 混凝土浇捣时 混凝土搅拌车必须在场内清理干净 否则不准出场 在场内 所散落的砂浆应做到随落随清理 5 混凝土浇灌施工时 商品混凝土搅拌车出入口应组织专人负责指挥 并组织 其合理停靠 防止堵塞交通 并与交通部门做好协商工作 以争取其支持 维 护好交通安全 6 做好社区服务工作 工地有专人负责协调与周围居民 所在地居委会 市政 交通 环卫等单位横向向关系 定期主动召开会议 听取他们对工程建设的有 关意见 保证工程文明施工 使工程成为爱民工程 便民工程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标准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标准 第一节第一节 技术经济标准技术经济标准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 施工工期 施工质量 施工成本 施 工安全 施工环保和施工效率 以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节第二节 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1 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包括建筑功能效果和社会劳动消耗两部分 住宅建筑功能 是指住宅满足居住者对于适用 安全 卫生等方面基本要求 的总和 社会劳动消耗 是指为取得建筑功能所付出的全部社会劳动消耗量 2 评价指标由二级构成 一级指标为控制指标 二级指标为表述指标 第三节第三节 评价指标计算评价指标计算 1 1 定量指标只算定量指标只算 1 1 平均每套建筑面积 应符合或接近国家或地方规定的面积标准者为优 2 2 使用面积系数以大者为优 3 3 平均每户面宽以小者为优 该指标系指住宅底层两山墙外皮间的长度被首 层或标准层套数除 在一般情况下 适用于条式住宅 4 4 对严寒和寒冷地区计算保温 温暖地区计算保温与隔热 炎热地区计算隔 热 应按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 及 民用建筑设计节能标准 的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