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分章复习及期末复习题doc.doc_第1页
八年级分章复习及期末复习题doc.doc_第2页
八年级分章复习及期末复习题doc.doc_第3页
八年级分章复习及期末复习题doc.doc_第4页
八年级分章复习及期末复习题doc.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数学(上)第1章:实数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 0.0001的平方根是_8的立方根是_2.在中,无理数有_个3.如果点M( ab ,ab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a , b )在_象限4.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与,则_5.点(,)在轴的轴反射下的像的坐标为_6.在和之间找个无理数:_7.若点(,)在轴上,则_8.把数3.2760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值为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A. 0 B. C. D. 2.将点P(2 , 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为( ) A.(2 , 3) B.(2 , 5) C.(0 , 3) D.(0 , 5)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 B. 4的平方根是2 C. 如果一个数有平方根,那么这个数的平方根一定有两个 D. 任何一个非负数的立方根都是非负数4.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 ) A. 1 B. 1 C. 0 , 1 D. 1 或05.实数,则是( ) A. 非正数 B. 非零实数 C. 非负数 D. 负数6.点A(3,)关于轴的轴反射下,像点A的坐标为( ) A.(3,2) B. (3, 2) C.( 3,2) D.(2,3)7.已知P(1 ,2) ,则点P所在的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8.已知为实数且满足, 则点P()必在( ) A.原点上 B. x轴的正半轴 C. x轴的负半轴 D. y轴的正半轴9. 实数a , b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 A. ba B. ab C. ab D. ba10.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 A. B. C. D.2与2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已知的平方根是3 ,的算术平方根是4 ,求的立方根.2.已知a的倒数是的相反数是0,c是1的立方根,求的值.3.已知,求的值四(10分) 用48 m的篱笆在空地上围成一个绿化场地.现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围成正方形场地,另一种是围成圆形场地,试问:选用哪一种方案围成的场地面积较大?并说明理由。五(12分)在如图所示的方格中,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根据图形,解决下面的问题.(1)图中的格点ABC是由ABC通过哪些变换方法得到的?(2)如果以直线a,b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A的坐标为(3,4),请写出格点DEF各顶点的坐标,并求出DEF的面积.八年级数学(上)第2章:一次函数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已知函数,则当时,_.2.若函数是的正比例函数,则_3.函数的图像与轴的交点坐标为_4.一次函数的图像是由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而得到的,则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5.已知函数中, 值随的增加而减小 ,则的取值范围为_.6.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为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_7.已知点既在直线上,又在直线上,则点的坐标为_8.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且随的增加而减小,请你写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次函数的图像一定经过点( )A.(2,5) B.(1,0) C.(2,3) .(0,1)2.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A. B. C. D. 3.已知函数,当时,值相等,那么的值是( )A.1 B.2 C.3 D.44.一次函数的图像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A.6 B.3 C.9 D.4.55.当时,函数的图像大致是( )6.把函数的图像沿着轴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函数关系式是( )A. B. C. D.7.已知点和点都在直线上,则与的大小关系为( )A. B. C. D.不能确定8.邮购一种图书,每册定价20元,另加书价的5作邮资,购书册,需付款y(元)与的函数解析式为( )A. B. C D. 9.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在自行车比赛中所走的路程S和时间t的函数关系,则他们的速度关系是( )A.甲比乙快 B.乙比甲快 C.甲乙同速 D.不能确定10.在中,当时,则当时,y( )A.2 B. C. D.2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油40升,如果工作每小时耗油4升,求:(1)油箱中的余油量(升)与工作时间(时)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工作5小时时油箱的余油量 .已知一次函数,求:(1)为何值时,函数图像交y轴于正半轴?(2)为何值时,函数图像与y轴的交点在轴的下方?(3)为何值时,图像经过原点?.用图像法求下面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四.(10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2,4),(0,2)两点,且与轴交于点,求:(1)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AOC的面积.五.(12分)某电信公司手机收费标准如下:不管通话时间多长,每部手机每月必须缴月租费30元,另外每通话1分钟交费0.4元. (1)写出每月应缴费y(元)与通话时间(分)之间的关系式;(2)某手机用户这个月的通话时间为90分钟,他应缴费多少元?(3)如果该手机用户本月预交100元话费,那么该用户本月可通话多长时间?八年级数学(上)第3章:全等三角形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ABC中,若AC2+AB2=BC2,则B +C=_.2.图形的旋转只改变图形的_,而不改变图形的_.3.已知ADEBCF, AD=6, DE=8, AE=10,则BCF中最大的角是_,最小的边是_.4.如图1,ABCDEF, EB=8 , AE=2,则DE=_.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比为1:2:3,它的最大边为a ,那么它的最小边是_.6.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比是3 : 4,斜边长为20,则此三角形的面积为_.7.在ABC中,C=90,B=30, AC=6,则AB边上的中线为_.8.如图2,在ABC中,C=90,B=15, AB的中垂线交BC于D,交AB于E,若BD=10,则边AC=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9点钟时,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夹角是( ) A. 36 B. 45 C. 60 D. 902.如图,已知OA=OB,OC=OD,AD与BC相交与点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2对 B.3对 C.4对 D.5对3.根据下列已知条件,能唯一画出ABC的是( ) A.AB=3 , BC=4, AC=8 B.A=60,B=45, AB=4 C.AB=3 , BC=3 , A=30 D.=90, AB=64.观察下列各组数: 9 , 16 , 25 ;8 , 15 , 17 ;7 , 24 , 25 ; 12 , 15 , 20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边长的组数为( ) A. B. C. D. 5.若三角形的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6.利用基本作图不可作的等腰三角形是( )A. 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 B.已知底边及顶角 C.已知底边上的高及腰 D.已知两底角7.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A.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 B.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C.一对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 D. 三个角对应相等8.如图, ABC是由EBD旋转得到的,则旋转中心是( )A.点B B.点C C.点D D.点A9.如果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cm ,那么其周长为( )A. 2cm B. 6cm C.4cm D. 4cm10.已知在ABC和DEF中,B=E , C=F ,要使ABCDEF ,还需满足下列的条件是( )A.AB=DF B. BC=DF C. BC=EF D. AC=DE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如图,ABAC,ADAE,12,试说明ABD与ACE全等.2.如图所示,点B、F、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F,ACDE,ACDE,FC与BE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长方形ABCD沿AE折叠 , 使点D落在BC边上的F点处,若AD5,AB=3,求EF的长度四(10分)如图 ,小明在A处看见前面山上有个气象站,仰角为15,当笔直向山行4千米时,小明看气象站的仰角为30.你能算处这个气象站离地面的高度CD吗?是多少?五.(12分)如图,已知BD为ABC的中线, CEBD于E , AF BD于F . 于是小白说:“BE+BF2BD ”.你认为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八年级数学(上)第4章:频数与频率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小明练习投篮,连续投了30次,投中18次,他的命中率是_.2.某电视台综合节目接到热线电话4000个,现要从中抽取“幸运观众”10名,张小华同学打通了一次热线电话,那么他成为“幸运观众”的可能性是_(填百分率).3.一组数据含有三个不同的数: 3、8、7,它们的频数分别是3、5、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4.若一组数据含有三个数12、17、15, 其中12的频率是, 17的频率是,则15的频率是_.5.在射击训练中,共射击40次,打中7环的频率是,其含义是_.6.对某班50名学生的数学毕业成绩进行统计, 90 99分的人数有10名,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_.7.将50个数据分为3组,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之和为0.7 , 则第三组的频数为_.8.把40个数据分成六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数分别是10、5、7、6,第五组的频率是0.10,则第六组的频率是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对某班4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数在8190组的频率是0.2,那么分数在8190之间的学生人数为( ) A. 20人 B. 10人 C. 8人 D. 12人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频数越大,频率越大; 所有频率之和等于1; 频数表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 频数一定是一个正数. A. 1 B. 2 C. 3 D. 43.列频数分布表时,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作( )A.组距 B.频数 C.频率 D.组数4.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80,若定组距为9,则分成组数为( )A. 7 B. 8 C. 9 D. 105.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是取3. 141 592 653 589 793,则它近似值的小数部分的前15位中3出现的频率是( ) A. B. C. 3 D.6.八年级某班有男生3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0%,则男生出现的频率和女生出现的频数分别是( )A. 30和40% B. 30和60% C. 40%和20 D. 60%和207.已知数据25 , 28 , 30 , 27 , 29 , 31 , 33 , 36 , 35 , 32 , 26 , 29 , 31 , 30 , 28 ,那么频率为0.2的范围是( ) A. 2527 B. 2830 C. 3133 D. 34368.一次跳远比赛中,成绩在4.05米以上的人有8人,频率为0.4,则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共有( ).A. 10人 B. 20人 C. 30人 D. 40人9.为了解一组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的大小,将这组数据分组,落在各小组里数据个数与该数据组总数的比值是( ) A.频率 B.频数 C.组数 D.组距10.某人对到梵净山旅游的游客人数进行了统计:10天中,有3天每天的游客人数为400人,有2天每天人数为600人,有5天每天人数为350人,那么10天中平均每天的游客人数为( )A. 415人 B. 425人 C. 450人 D. 400人三、解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每人捐书的册数5101520相应的捐书人数172242 (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全班一共捐了多少册书?2.下表是我国一段时间内全国确诊“非典”病例每天新增的人数与天数的频率统计表(按人数分组).(1)填写本统计表中未完成的空格;(2)在统计这段时期中,每天新增的确诊病例人数在80人以下的天数共有多少天?分组0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99100以上合计频数45102112013频率0.250.10.02500.050.0250.0250.05013.某校为了解一个年级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学科进行测试,将所得成绩(成绩均为整数,且本次测试没有满分)进行了整理(如下表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次测试90分以上(包括90分)人数有多少?(2)本次测试这50名学生成绩及格率是多少?(60分以上为及格,包括60分)分组频率50590.0860690.170790.1880890.229099(3)这个年级此学科的学习情况如何? 四.(10分)某校八年级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的成绩如下(每组分数含最低分,不含最高分):6070分的60人; 7080分的45人; 8090的25人;90100分的20人;(1)制作频数分布表; (2)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五.(12分)某地区为了增强市民的法制观念,抽调了一部分市民进行一次知识竞赛,竞赛成绩(得分取整数)进行整理后分成五组并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结合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抽取了多少人参加竞赛?(2)60.570.5这一分数段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3)这次竞赛成绩的中位数落在哪个分数段内?八年级数学(上)期中卷一、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1. 0.0016的平方根是_; 8的立方根是_.2.已知,则_.3.近似数0.0100有_个有效数字.4.若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1 , 2 ),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_.5.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而_.6. _; 1的相反数是_.7.将A(5 ,10)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坐标为_.8.函数yx4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 )A.0 B. C.3 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B.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C.正比例函数不是一次函数 D.不是正比例函数就不是一次函数3.数轴上的点与( )成 一 一 对应关系.A.有理数 B.无理数 C.实数 D.正数和负数4.下列关于旋转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图形旋转时,其形状、大小和位置都发生了改变 B.图形旋转时,图形的大小发生了改变C.图形旋转时,图形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D.图形旋转时,图形的位置发生了改变5.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A. 36的平方根是6 B.的平方根是4 C.125的立方根是5 D.1的立方根是16.实数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D.7.直角坐标系中有三点A, B, O,则AOB的面积是( )A. 4 B. 6 C. 8 D. 108.已知函数当自变量增加2时,对应函数值会( )A.增加1 B.减少1 C.增加4 D.减少49.每上6个台阶就升高1米,上升高度h(米)与上台阶数m之间函数关系式是( )A. B. C. D. 10.已知点P与点Q(5,1)关于x轴成轴反射,则有( )A. B. C. D.三、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化简: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0 ,6),(2 ,-4)两点,求该函数的表达式.3.如图:四边形ABCD各顶点位置如图所示,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4.用图像法求下面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近似解四、(10分)已知直线yk xb 与直线yx3平行,且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4,求此直线的表达式.五、(12分)近海处有一可疑的船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我边防局接到情报后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所示分别表示A船和B艇相对于海岸距离y(海里)与追赶时间x(分)之间的一次函数的关系 ,根据图像:(1)分别求出的函数关系式;(2)当A船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艇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问B艇能否在A船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A,B速度匀速保持不变)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卷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比较大小:_, _3.14162.已知点A与B关于y轴对称,则_,_.3.当时,函数与函数的函数值相等,则_.4.在列频率分布表时,得到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据的频数是12,频率是0.2,那么这个数据组中共有_个数据.5.在ABC中,C90,B30, AC6,则AB边上的中线为_.6.若, 则7.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上有两个点P, Q如果 , 则k_0 .8.在ABC与ABC中,ABAB,BCBC,应补充条件_,则有ABCABC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ABCBAD , A、C的对应点分别是B、D,若AB9 , BC12 , AC7,则BD( )A.7 B.9 C.12 D.无法确定2.的算术平方根是( )A.16 B.4 C.4 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