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doc_第1页
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doc_第2页
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doc_第3页
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doc_第4页
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少年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家庭教育建议一、问题知多少独生子女政策,让本来就重视伦理亲情的中国家庭更将孩子看成了家中的小太阳。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更是将大量的时间、精力、金钱和情感倾注在了孩子身上,然而家长的良苦用心却并不一定能转换为现实的美好前景,我们仍能不时听到家长们聚集在一起时,互相长吁短叹着倾诉各自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种种苦恼问题。1.家校表现不一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彬彬有礼,谦虚谨慎,而在家却是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小皇帝”“小公主”。2.意志薄弱,心理承受力低下有些孩子从小就沉浸在父母和亲属过分的溺爱中,生活学习中稍有挫折便不能承受,与同学稍有摩擦便心理失衡,且不能正确对待父母老师的批评意见,常表现出过激的逆反心理。3.沉湎于网络游戏中随着网络的普及,少年儿童可能接触的不健康的信息源较多,有的未成年人面对网络几乎迷失了自己。聊天室、游戏天地、影视娱乐甚至占卜星座等都成了孩子们经常出没的地方。4.不能抵制不良读物或是低俗影视作品的诱惑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低下,一旦接触这些情趣低下的东西往往难以自拔,从而极大地伤害其身心健康、影响其学习进步。5.自理能力低下,眼高手低并缺乏感恩之心现在的孩子很少有帮父母做家务,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的。他们三餐饱食、四肢不勤,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辛勤劳碌的成果,同时还在一旁颐指气使地指责埋怨父母的不周全之处。6.未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例如生活中互相攀比,学习上好逸恶劳,对同学、朋友缺乏宽容心,对弱势群体缺乏同情心。当我们对着父母的无奈喟叹唏嘘不已时,我们是否能寻根溯源,去探寻当代孩子形成种种不良心理行为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去寻找一把更好地开启孩子心灵大门的钥匙,以期更好地引导这些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孩子们能更顺利地找到通向求真向善爱美之路的路标。二、对策和建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在孩子一生中永不解任的终身教师。在孩子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时,是家长教会了孩子发第一个音,是家长搀扶着自己的孩子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同样,在孩子走出了童稚的乐园,在纷繁扰攘的茫茫人海中,在走向成熟的路口茫然盼顾时,我们的家长,也需要在孩子最需要搀扶牵引时,适时地伸出温暖宽厚的手掌。1.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要想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实现和孩子的有效沟通,家长首先要深入了解未成年人,根据儿童的天性来进行教育,学会尊重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家长们常常习惯于从成人的理性角度考虑问题的利弊得失,而忽视了孩子的兴趣、能力、个体差异,使孩子成为了被动地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育成了说教,孩子们会背会写会说,却不会做。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还表现在要正视孩子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许做,在爱的名义下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做,一方面过分限制了孩子的能力发展,另一方面,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孩子就难以培养良好习惯,形成高尚品格。家长们需要采取适宜于孩子的、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孩子们在做中学,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接受锻炼,在生活中求成长,真正参与体验,积极地进行自我教育,才能让孩子们在真切感受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升华道德情感。2.培养孩子正确的人格意识,切实改变重智轻德的思想在升学指挥棒的作用下,智育教育被畸形强化,学校重视分数,家长也将成绩作为评估孩子优劣的标准,殊不知,在那些习惯了赞誉之辞的骄傲自负的“好学生”背后,站着的是更多的谦逊随和、朴实善良、真诚宽厚而学习一般的“普通学生”。他们中不乏人格健全、心灵纯真的人,难道我们就能因为“分数”这一杠杆而将孩子们推向了成败、荣辱的两极吗?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和学校教育相配合,找到有效的切入口或生长点(如关心同学、孝敬父母、严于自律、富有正义感、责任心等等),着力培育孩子们健全的人格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在18岁之前所塑造的道德素质,对其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是一个人长大成人后立身处世的根本。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仍有必要对未成年的孩子进行传统道德教育,让“孝、礼、勤、诚、耻”等信条重新走进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中。让孩子们拥有感恩心、学会尊重人、勤勉劳作、重信守诺、明辩荣辱。给在困顿中帮助过你的人真诚地鞠一个躬,给辛苦劳作了一天的父母夹一筷子菜让他们能够为在考场上力争上游而挑灯夜读,赴约准时到达约定的地点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普通的话语,无不是良好素质的流露。3.培养学习型家庭氛围,抵制不良媒介成长中的孩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他们既易于接受正确教育而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又易于受到不良影响而被腐蚀和扭曲。白纸,既可画上最新最美的图案,也可染上肮脏的颜色。校园暴力案件不时有所耳闻,少年犯罪“低龄化”现象让人忧虑不已,这些社会疾病常和泛滥成灾的不良媒介的影响息息相关:哗众取宠、肢解歪曲历史的“戏说”连续剧,恶俗堕落的非法出版物,充斥色情、暴力的不良网站,号称电子鸦片的网络游戏,无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致命的陷阱。“开卷”未必有益!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孩子,对魔幻和恐怖类“文化垃圾”还没有多大的辨别能力。书海茫茫,“天网”恢恢,良莠杂陈,珠石兼有。不种植稻谷的心灵必然会稗草丛生。因此,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要开展读书活动,让教师、家长和孩子共同读书、共同进步,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尤其是家庭对孩子们的冲击力度可能会更强一些,为此,家长可以尽量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自由徜徉在浓浓的书香气息中,让优秀的书刊滋养发育成长中的心灵,让阅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好书成为孩子一生的伴侣。如果能让孩子一生与好书为伴,那他的灵魂就不会空虚,他的头脑就不会愚笨。与孩子们在一起学习,会使枯燥的学习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生机。家长的行动,将影响孩子的一生。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与孩子们共读好书,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标志。4.让孩子从日常细节开始,养成道德行为当我们在公交车上听到人们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当我们看演出时听到剧院里手机铃声此起彼伏,当我们在食堂吃完饭时面对着前人留下的满桌狼藉的盘盏残羹,当我们来到公共洗手池前发现有人洗过手后仍让水笼头细水长流时,你会做何感想?你身边的孩子会做何感想?文明,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个小细节里。文明和道德,最简单的诠释就是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人是从细节中接受教育,也是在细节中展示自己。对于细节的不懈敲打,人们的整体文明才经得起考验。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