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篇为打过一阵儿台球,却又提高不快的人而写.本人将陆续介绍练球方法.怎样打台球?(一)首先,要打好台球,必须要做好准备:1.要有自己的专杆,每日用不同杆的人,台球水平必定一般.2.精神状态度要好,睡眠不足或心里有事儿,不要打台球.记住,台球是专注度要求极高的运动.3.做好艰苦奋斗思想准备.如果你不是一个有耐心和毅力的人,请远离台球!如果害怕失败,同样,远离台球.4.虚心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胜不骄,败不躁.一句话,绅士风度.不懂得赞美别人,太看重输赢的人,请远离台球.具备以上条件的人,可继续往下看我的文章.我将陆续介绍怎样从初学者成长为高手.怎样打台球?(二)众所周知,台球乃地球人十大难学体育项目之一.难在何处?打不进球呀!走不到位呀!解不到球呀!拿不到高分呀!清不了台呀!.别急!我慢慢教你.怎样打台球?(三)当你拥有了自己的球杆后,就要开始了解它和爱护它了.其实,首先应选一根适合你自己的球杆.有很多台球爱好者打了多年球成绩却不稳定,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他一直使用的球杆并不适合他,直到某一天用了一根非常好用的球杆才恍然大悟.那么,什么是所谓适合你自己的球杆呢?首先是球杆的长度和重量.身材高的人选长杆,身材矮的人选短杆.手臂力量大的人选重杆,手臂力量小的人选轻杆.在中国大陆打黑八的人最多,其次是斯诺克,然后是九球.打黑八既可用斯诺克杆,也可用九球杆.球杆的长短和重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关键是自己感觉合适.其次是球杆的材质.无论是白蜡木,还是枫木或是其他材质,色泽和纹理要纯正,弹性要好.球杆的硬度有偏硬的,也有偏软的.偏软的球杆对击球技能要求更高些.例如,特鲁母普使的杆偏软.硬杆稳定性更好,大多数职业选手偏好硬杆.然后是后把.后把很重要,为一般人忽视.手小的人应选后把细的杆,手大的人应选后把粗的杆.一根杆制作工艺好坏主要是后把.无论是通杆还是双节杆,后把的材质和重量与前截是否匹配相当重要!制杆大师做的杆,后把选材精良,杆身整体重量匀称,弹性好,通透力强.使用多年也不会变形.最后讲讲皮头.皮头有硬,有软.硬的球速快,准度高,塞力弱.软的球速慢,对击球的技能要求高,塞力强.好皮头一般是多层皮构成.皮头的型状要与杆相配.最好用粉巧,对皮头损伤小.球杆价格相差很大,根你自己打球的期望值相关.若想成为高手,就买好的!好了,下节将教你打球了.怎样打台球?(四.一)本节开始介绍怎样打台球.如真能按照我教你的方法练,必成高手.第一节 握杆 手架 运杆 击球关于握杆:关于握杆,可参考戴维斯,庞卫国,潘晓婷,马志宇等人的讲解.职业高手的握杆个自不同.亨得利,希金斯,奥沙利文,威廉娒斯都不一样.到底听谁的?究竟摹仿谁?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又在哪儿?最后要落实到最适合你的方法.在这儿,我要教你什么叫所谓不松不紧?什么叫实握,虚握?何谓内扣,外翻?你用锤子往墙上钉过钉子吗?你是怎样握锤子把呢?你应不会握的太紧!否则是死力,锤头的效力出不来!你也不会握的太松!否则锤子把会把你的手震疼,甚至从你手中滑出!台球的握杆有点类似.握太紧了是死力,体会不到是杆在击球!握太松了杆打到球时会震疼你的手指.并且,太松时出杆也不会稳,也不会直.由于大多数人学台球时都被告戒杆不可握死,所以现实的情况是矫枉过正,大多数人握杆太松.定义:公理一.所谓握杆不松不紧是指,运杆和出杆时确保球杆平直运动,没有晃动情况时的最小握力.具体操作:用四个手指的第二关节托住球杆,拇指和食指相扣,轻握球杆,手掌轻贴球杆,虎口贴球杆的力度略大于手掌.握杆不松不紧的验证方发:将白球放在离发球区库边10cm_20cm中点处,将非持杆手置于背后,持杆手单手持杆架于库边,运两三杆后,用杆将白球弹入中洞和底洞.出杆过程中,手指逐渐握紧球杆.击球完成后,手指紧握球杆的力度达到最大.击球完成后,身姿不动,杆头平直向前,向下并保持不动,直至白球进袋或停止方可起身.如果运杆和出杆过程中,球杆严重晃动,则是握杆太松.如果不是用杆将白球弹出,而是推出,则是握杆太紧.反复练习,直至轻松弹白球入中洞和底洞,则握杆不松不紧大功告成!(未完待续)怎样打台球?(四.二)上次教你握杆不松不紧的方法,你练了吗?练过的请回复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提出来,我兴许能帮到你.本教程是一个互动的教程.我不会一下教你所有的东西,让你吃的太撑而消化不了.我每次只教你一点点而已,让你觉得不过瘾.如果你看过我的,并按照我的方法去练了的话,你一定会发现问题了:一.球杆在库边左右晃动,不像有手架时稳.二.不容易打到白球的中点,击出的球基本上都带了旋转,也就是所谓加了塞.对初学者来说,以上两点很正常.如果你用单手高杆,中杆,低杆都能不带一点塞弹白球入洞,那你就有相当功力了.要想做到这样,除了正确的握杆方法外,站姿,小臂,大臂,运杆等诸多方方面面都得到位.以后会慢慢教你.在握杆这一节,你主要要学会用杆弹射白球,而非推射白球.要点是:在杆击到球之前,手指不可以抓紧球杆,击球完成后,手指一定要抓紧球杆.现在讲讲实握,虚握.实握即紧握,用力.虚握即松握,小力,虚搭.这是个相对的概念.实握不等于大力握紧,虚握不等于完全不加力.有人拇指和食指实握,其它手指虚握(例如,罗宾逊).也有人拇指和中指实握,其它手指虚握(例如,奥沙利文,潘晓婷).还有人拇指,食指和中指实握,无名指和小指虚握(例如,特鲁母普).这些实握,虚握的方法不存在好坏,但发力有一定区别.你可以尝试一下每一种实握和虚握的方法,看哪一种更适合于你.标准是:一.哪种握法更舒服.二.哪种握法能出杆稳,出杆直.三.哪种握法更能打出力量.总之,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绝对的.关键是适合于你,并把它固定下来.(待续)怎样打台球?(四.三)怎么样?上次教你的各种实握,虚握方法你试了吗?试过的请回复.如果试过了,你发现有什么不同了吗?为什么职业选手会有三种实握,虚握的握杆方法,你想过了吗?如果你想知道答案,回复我后,我再告诉你.并非卖关子,而是本教程原本就是为那些打过一阵儿台球,而又苦于球技无法提高的人设立.只看不练又谈何提高?!如果你有梦想,我们设个简单的标准:黑八清台;高点的标准:斯诺克过百分关.你可跟随本教程边学边练,边练边学.直至你梦想成真.假如你真要跟我学,就得具备一定的条件,见.记着,要和我互动哟.现在讲讲内扣和外翻.所谓内扣是指握杆时,手腕向身体内侧倾斜.所谓外翻是指握杆时,手腕向身体外侧倾斜.说的更具体点,握杆时,应是手指的第二截冲下,即与地面基本平行.若第二截与第三截关节冲下,甚至是第三截冲下,则为内扣.若第一截冲下,甚至是指尖冲下,即是外翻.说的再简单点,握杆时,手背与小臂外侧应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手背与小臂外侧形成的角度大于一百八十度,则为内扣.小于一百八十度,即是外翻.正常内翻外翻为什么这么点事儿会讲的这么啰嗦,是因为有些球手压根就没有内扣和外翻的概念!也不知道他实际打球时一直是内扣或是外翻!,更不知道内扣或外翻对他打球的影响!有一个球友,出杆一直不直.只要发大力,就固定往一个方向偏.一度对台球失去信心.后来,我告诉他调整一下手腕和小臂的角度试试.现在他远台直线球特准,甭提多高兴了,见面就嚷着要请我吃饭.那么,内扣或外翻是不是特别不好呢?这还真不能一概而论!现有的台球教程,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无论是斯诺克,黑八,还是九球的;也无论是大师级的,专业级的,还是业余级的都一致强调握杆手腕不要内扣或外翻!我想说的是,他们说的是对的,但是应该是指不要严重内扣或外翻.难道一点内扣或外翻都不许有吗?他们自己打球没有一丁点的内扣或外翻?事实完全不是这样!其实,大多数球手多多少少都会有那么一点儿内扣或外翻,只是自己意识不到而已.威廉姆斯有点内扣,亨特有点外翻.他们可是公认的高手.那么,是不是就不用再管什么内扣,外翻这回事了呢?完全不是!恰恰相反,这是个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试想,如果威廉姆斯外翻,亨特内扣会怎样?我想他们应该照样能打球,但还能那么准吗?因此,首先要搞清楚人体生理结构的普便一致性及个体差异性之间的关系.每个人的胳膊,关节,手掌,手指等从结构上来说是相差不大的,这是普遍性.但每个人胳膊的粗细长短,关节的灵活度,手掌的大小,手指的粗细长短等等是相差很大的,这是差异性.反映在台球上,就是即要遵从标准,也要遵从个体差异.顺应自身的身体结构,则事半功倍.逆向,则事倍功半!到此,我想你应该明白了吧.但你必须去实践一下,到底是完全没有内扣或外翻适合于你,还是带一点内扣或外翻更适合于你.标准依然是:一.哪种握法更舒服.二.哪种握法能出杆稳,出杆直.三.哪种握法更能打出力量.现在,我们总结一下握杆方法:一.握杆松紧度要合适.既不可太紧,也不能太松;二.握杆手指有实握,有虚握.要固定自己的实握,虚握方法;三.手腕与小臂配合要协调.不能严重内扣或外翻.好了,在里开篇时,我提到职业选手握杆的方法各自不同.到底听谁的?到底模仿谁?现在,你是否有自己的答案了呢?你能否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握杆方法呢?要是有结果了,请告诉我.希望和你分享.要是依然困惑,也请告诉我,不过要练过以后喔!下节,我要介绍非持杆手.非持杆手是干吗使的?有人会说,手架呗.没错!但仅是手架那么简单吗?.?(待续) 怎样打台球?(四.四)本节介绍手架,非持杆手.没人规定打台球非得用双手.有人单手就打的很好.职业球手即便用单手,业余球手恐怕也不是对手.但要同等水平的两人对打,单手跟双手根本没法练.原因谁都知道:双手比单手稳!稳,这就是手架及非持杆手的作用!稳,包括两方面:一.身体稳固,平衡.二.球杆平稳伸缩,不晃动.在里,我介绍过一个练习:非持杆手置于背后,单手握杆,架于库边,弹射白球入洞.你要是试过,你就会有体会:不稳.在这儿,我要教你如何正确使用非持杆手及手架来稳固,平衡你的身体,以及为球杆提供一个稳定运行的平台.关于手架,以及根据白球在球台上各种不同的位置及各种障碍球的情况下,使用什么样的手架,已有不少教程介绍过,也是你必须要学习和参考的基础知识.但仅仅知道这些还是不够的.问题的关键是你在使用各种手架时,一.你的身体是否轻松,平衡和舒适.二.你的出杆是否能稳和直.三.你是否能打出力量及各种杆法.首先,讲讲手架的架杆点和身体平衡点.手架的架杆点,母球击打点和进球点要在一条直线上(先不考虑加塞情况).在这条直线上,根据架杆点和母球之间距离的远近,理论上有无数个手架的架杆点.一般的说法是,架杆点和母球的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还有一种说法是,手架距离母球应是十五公分到二十公分距离.这些说法不错,但你千万不可照搬!我们看到每个职业好手架杆点和母球之间的距离是不同的.你想过没有这是为什么.有人认为是习惯不同.是习惯不同,但习惯不同的背后又是什么呢?在里,我讲过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有差异的,要顺应自身的身体结构打球.这体现在非持手和手架上就是:定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一).公理二.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务必要能让身体轻松,平衡.换句话说,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不能明显地让你的身体前倾或后坐,也不能明显地左倾或右斜.一句话,要找准自身身体的平衡点,要稳!有人打球一天也不累,职业选手可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有的人打球没多会儿就腿酸胳膊疼的.为什么?有人说姿势不对造成的.完全正确!打台球打的就是个姿势!姿势对了,万事具备,姿势不对,万事皆休!现在回到架杆点上来,职业好手们的架杆点的不同,都是根据自身身体的平衡点的不同来确定的,进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并将之固定下来.你现在应该明白了:最适合你的架杆点和母球间的距离是能让你的身体最舒服,最稳固,最平衡的那个距离.它可能是十五公分,也可能是二十公分,还可能是三十一点五公分,谁知道呢?用不着精确测量.但你需要去试,去感觉,手架和母球间什么样个距离,才舒服,才不累呢?!(待续)怎样打台球?(四.五)上节介绍了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要让自己的身体平衡.你是不是已经做到了呢?如果已经做到了,下一步就要考虑手架的稳固性了.能让身体平衡的手架置放点不是唯一的.实际上,有很多个手架置放点都能让身体保持平衡.但这些个点中有许多点不能让手架稳固.这个问题在实战中往往被忽视.很多球手在手架不很稳固的情况下匆忙击球,结果打歪了,丢下一句:唉,手架不舒服.以示没办法或可原谅.实则谬矣!手架不稳,出杆必不稳!出杆不稳,不打歪才怪!定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的必要条件(二).公理三.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务必要能让手架稳固,为运杆和出杆提供一个稳定的运行平台.其实,这点儿道理很多球手不是不知道,只是在实战中往往做不到,或不知道怎样做到.举个例子,当母球和目标球都靠近非持杆手一侧边库时,要将目标球发力低杆打进同侧底洞,并且是中远台.这种情况下,什么样的手架才稳固呢?很多球手都采用斯诺克式手架,将小指,无名指,甚至中指放置库边,仅用食指或食指加中指支撑于台面,拇指和拇指一侧手掌悬空.这种手架不是很稳,要想稳,要经过很好的训练.其实,这种情况下,封闭式手架(又称凤眼手架)是最稳的.但很多球手懒得学习封闭式手架,又不能很好的训练稳固的斯诺克悬空式手架,遇到这种球对他们来说就很难了.对于这个我深有体会, 由于没图, 特意拍了照片. 封闭手架不仅更稳, 而且不需要像开放手架那样把后手抬的很高.再举个例子,母球距离库边三四十公分左右,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应是怎样呢?此时,至少有四种架杆方法:一.斯诺克悬空式;二.斯诺克提肘式;三.库边斯诺克封闭式;四.库边凤眼式.第四种多见于九球或黑八选手.前三种为斯诺克和黑八所用.下面重点谈谈前三种.第一种 斯诺克悬空式这种架杆手臂置于库边上,四指撑于台面,拇指和手掌悬空.这种方法不是很稳.职业球手也有用的,但要历经长期训练才稳.第二种 斯诺克提肘式正常标准斯诺克手架,但需将肘部弯曲并提高.这种方法最稳.第三种 库边斯诺克封闭式将球杆放在库边上,拇指贴住球杆,食指从上面扣住球杆.这种方法和前两种方法相比,手臂和身体会舒服一些,架杆的稳固度介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我给这三种架杆方法起个别名:第一种叫懒汉式;第二种叫追求式;第三种叫自然式.不管你采用哪种,最后一定要落在一个稳字上.你一定要试试,究竟你用哪种,才能达到你自己的稳固式手架.最后讲讲母球贴库情况时的手架.母球一贴库,心里就打怵.别说业余球手,职业球手有时也打不好母球贴库球.但高手不会.在高手眼中,母球贴不贴库没多大影响,顶多就是杆法有点受限,准度不会有所下降.为什么?我告诉你吧,关键在手架.水平一般的球手打母球贴库球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经常打滑杆二.打点不纯,不正,打成加塞球三.只能轻推,打不上力量出现以上问题主要是手架不正确或不稳造成的.母球贴库时的手架主要有三种:一.将五指放在库边上,手掌在台外,手腕略低于库边,食指和拇指略分开,架杆于食指和拇指之间.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或食指和中指指尖放在库边上,其他部位均在台外悬空且略高于库边,食指和拇指夹紧,架杆于食指和拇指之间.这图很难找, 而且我本人也从来没用过三.整只手放在库上,标准斯诺克手架.这个不需要图了吧第一种用的最多,其特点是稳.缺点是运杆距离短.第二种运杆距离长,能发大力,但不稳.其要领是手臂尽量伸直,指尖用力抵住库边,以便平稳运杆.第三种出杆方向与库边呈小角度时采用,手掌尽量放平.母球贴库时的手架练习方法:一.短边贴库练习将短边两底洞之间均匀摆放十颗贴库球,1.将左边五颗发力打进右边中洞,将右边五颗发力打进左边中洞.2.将十颗球的每一颗分别发力打进对面两底洞.这样,总共有三十种情形.二.长边贴库练习将长边两底洞之间均匀摆放二十颗贴库球,将二十颗球的每一颗分别发力打进对面两底洞及中洞.这样,总共有六十种情形.图中省略中间部分虚线你要能将上面介绍的三种手架合理应用,并且要会举一返三.在这九十种情形中,哪种失误了,就重点练哪种.直至你能连续五次击打九十种情形而不失误,即总共四百五十次击打必须一次成功.只要你做到了,母球贴库时的手架就算练成了.到时,面对母球贴库,你就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恐惧了.只要你肯练,早晚有一天,你也能像高手一样:就算你贴库,我也不打怵.并最终有一天你要能自豪地说:母球贴库,照准不误怎样打台球?(四.七)上节教你的手架距母球的最佳距离你找到了吗?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可能还没去试过吧!我估计你还是继续沿用你以前的手架距离,因为你已经习惯了.习惯很难改.一旦你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姿势,即便你想改,顽固的思维及身体惯性却总是要把你拉回到以前.下面要教你的运杆和击球则更是如此.要想做到正确的运杆和击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得做好与你以前的习惯动作做斗争的思想准备.在讲运杆和击球之前,先讲讲握杆的位置.关于握杆的位置,一般的说法是:先找到球杆的重心,然后向后(杆尾)移二十至三十公分左右即是常规握杆的位置.根据母球的位置,手架的位置及发力的大小,握杆位置再做适当调整.那么,这种握杆位置的说法对不对呢?结论是:以上关于常规握杆位置的说法是模糊的,是不对的,对初学者更是严重的误导!上节我讲过,每个球手都存在一个常规击球时手架距母球距离的问题.这个距离每个人可能会不一样.如果这个距离对你来说,在最佳距离见怎样打台球?(四.六)附近最好.若远于最佳距离,则稳定性没有保障.在确定了手架最佳距离后,方可确定最佳握杆位置!注意:是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决定持杆手握杆的位置!而决非先确定握杆位置,再摆放手架!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先确定握杆的位置,至于手架则是根据握杆位置和站姿随便一放.任意走进一个球房,握杆位置不对的人满眼皆是.有的人身材不高,却握在杆尾,手架离母球老远;有的人一米八几的大个,握杆却离杆尾很远,手架很随意,站着打球.但个个玩的都挺开心的.所以,台球这东西,看你想怎么玩.要是只是简单玩玩而已,怎么打都行.但你要想追求提高球技,想成为高手,就得下苦功,精益求精,并要该掉一些不太好的习惯.定义.最佳握杆位置公理六.最佳握杆位置是指手架距母球为最佳距离时的握杆位置.当然,不用我说你也知道,握杆时小臂与大臂间夹角大约为九十度,小臂与大臂构成的平面垂直于地面.当你找到适合你的最佳握杆位置后,记住它,常规击球就用这个握杆位置.根本无须考虑握杆位置距离球杆重心有多远.要是你个头高,没准握在杆尾就是你的最佳位置.一般,杆尾距离球杆重心超过三十五公分,甚至超过四十公分,那又怎样?本来你就该握在那儿嘛!以后只要握杆的位置对了,手架的位置就也对了(当然,这是在正确的站姿前提下.关于正确的站姿以后会教你.).手架和握杆位置是紧密关联的,是相互呼应的.两只胳膊,两只手,尽管我分别做了阐述,但它们其实又是一整体,需要很好的配合和协调.(待续)如果某个球需要拼准度, 我的顺序是: 放球杆-站位-放手架-趴下-可能需要调整脚的位置-调整握杆位置, 看了作者的文章, 我再练球中试图把这个顺序加到每一击上去, 稳定性果然大大提高.怎样打台球?(四.八)本节讲讲运杆.打台球可不可以不运杆?当然可以!事实上,有的职业球手有时面对特简单的球时,就是不运杆,一杆直接搞定!但绝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水平多高的选手还是要运杆的.有的人运杆甚至还运起来没完,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了,接着,又趴下去了,再运.这时候,你可能会想:他究竟想要干吗?在那儿磨蹭什么呢?其实,他到不是故意磨蹭,只是觉得没准备好,击球没把握,所以才翻来覆去的.这倒也说明他是个认真的球手,没准备好就不出杆!只是观众看他打球太累.快枪手碰到这样的对手也得受折磨!但话还得说回来,他也并无大错!并且他把运杆的目的展示的特别明白:定义.运杆的目的和作用公理七.击球之前的运杆过程是必要的,目的是为准确击球做最后的准备.正确的运杆能减少击球失误.现在,就来讲讲运杆过程中为击球做哪些准备.首先,将杆头指向母球击打点,杆头离母球能多近就多近,只要不碰到球就行.整个球杆要放在和击球线(瞄准线)在一条直线上(这意味着手架的架杆点也必须在这条线上).持杆手指,手腕,小臂及肘关节均要放松.慢慢拉杆,拉至手架距母球的距离一半左右即可,此时要用心感受:1.手指,手腕,小臂及肘关节是否是处于放松的状态.2.握杆的力度是否合适.3.握杆的位置是否合适.然后,再送杆至母球击打点最近处,再慢慢拉回,重复这个过程,将上述1,2,3调整至最佳状态.其次,在前面运杆的同时,眼睛要盯住球杆,看球杆有没有上下和左右的晃动.要是有晃动,尤其是左右晃动那是必须要调整的.直到调整到运杆走直线并与击球线重合.过程中,眼睛要来回看袋口,目标球,母球和瞄准线.如果感觉瞄准线不对,则需微调后手重新确认杆头指向,母球击打点及瞄准线.若微调后,仍感到没把握或不舒服,则需起身重趴.关于最后一点,有人可能会不认同,有人认为趴下了,后手就不能再动了.其实,这太绝对了.你可以看看塞尔比打球,他上身晃来晃去的在干吗?他是在确认瞄准线呢!然后他微调后手,将杆对准瞄准线!第三,运杆过程中要感受非持杆手和手架的置放是否舒服和稳固.食指,无名指,小指等指肚及手掌后部要紧压台面.此时,中指指肚会下意识地轻击台面.然后,进入运杆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将杆头指向母球击打点最近处停住.屏住呼吸.双眼紧盯母球击打点片刻,然后是目标球和击球线,余光扫视袋口.双眼重复以上过程两三遍,并努力记忆,直到完全确认,就可做最后一次拉杆了.这个过程就叫前停.前停的目的主要是瞄准.根据巴甫洛夫理论,前停时,人的大脑会形成一个瞬间记忆.这个瞬间记忆会指挥你的出杆打在母球的击打点上并沿击球线延伸.最后,也就是运杆的最后一步,慢慢拉杆至你预期的位置(根据你预期的击打力度及杆法),比如说,拉满,准备满弓大力击球.这时你要有一个瞬间停顿,也就是所谓的后停.就像弓箭手拉满了弓弦准备发射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两件事情.1.向后拉杆时,你要看清球杆是否偏离了击球线,此时,后手手指从小指到中指要根据需要依次放松,甚至放开,以便确保球杆平直运动,仍在击球线上.2.最后拉杆完成后,眼睛要从母球过渡到目标球,并最终盯住目标球,准备以你预期的杆法和速度出杆.此时的你仍在屏吸状态,瞬间的你积聚了势能,异常安静,全神贯注,蓄势待发,那是你最神彩的一刻!如果你要照张打台球的照片,非次刻莫属!好了,你瞧,击球前要做这么多准备,不运杆哪行?所以,你也不用怪某些球手打球慢.他想的多呀.他非得把上述步骤做完美才行.完美主义者未必一定值得欣赏,但至少值得同情吧.其实,打台球运杆是本能.不信,你可以试试,你要是一点不运杆,你一定会感到很别扭.就像飞镖手掷飞镖一样,总得比划比划,找找手感,瞄瞄准.没见那个飞镖手比赛时直接把镖仍出去的.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要不要运杆,而是怎样运杆才能达到要求!那么,运杆对次数有什么要求吗? 前停和后停时间有什么要求吗? 有没有最佳的运杆节奏呢?你应该看过不少职业选手和业余高手打球吧.你看他们运杆次数一样吗?前停,后停时间一样吗?是不是不太一样,甚至差别很大吧?丁俊辉运杆四,五次;亨得利运杆三,四次;希金斯运杆两,三次;奥沙利文运杆一,两次.并且,他们运杆拉杆的长短和节奏及前停和后停的时间也不太一样.职业球手尚且如此,业余高手则差别更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球型和击球难易程度及自身特点,合理安排运杆次数,前停和后停时间.并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一种打球节奏.丁俊辉也有运杆一两次的时候,奥沙利文也有运杆五,六次的时候,个别情况时,奥沙利文后停时间还挺长的.但他总体比一般人快不少,当今台坛,火箭的称号非他莫属!定义.最佳的运杆节奏公理八. 所谓最佳的运杆节奏是指,根据自身特点及各种不同情形,采用最合理的运杆次数,最合理的拉杆长短和速度及最合理的前停和后停时间,在确保运杆为击球已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节奏,最终建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对稳定的一种节奏.如果站在比赛的角度,运杆节奏的快慢各有利弊.慢稳定性好一点,快容易失误.但慢比快也多耗费体力和精力,长局制比赛到后期失误也会增多.但站在观赏的角度,谁又愿意看至少运杆七八次的选手打球呢?谁又愿意和那些奇慢无比的人打球呢?一项运动,要是不能给人带来快感,那还不如趁早,歇了吧!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喜欢奥沙利文和特鲁母普的主要原因之一吧.看他们俩打球,就一个字:痛快!所以,建立并形成你自己的最佳运杆节奏是蛮重要的.你需要自己对照一下,在运杆方面和高手相比,是否还有差距呢?运杆方面的每个环节你是否都做到位了呢?运杆直接关乎击球的稳定性,在你学习正确击球之前一定要过运杆这一关!(待续)怎样打台球?(四.九)上节教你的运杆方法试了没有呢?也许你觉得运杆挺简单的吧.其实,你可千万别不重视运杆.即使是像奥沙利文,特鲁母普这样的顶尖高手也有运杆不充分而打丢简单球的时候.而像丁俊辉,希金斯这种高度重视运杆的选手,难球准度不是最佳,但简单球失误率却是很低的.如果你打台球时间不算太长的话,学习一种良好的运杆节奏正是时机.正所谓一张白纸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下面讲讲怎样培养一种良好的运杆节奏.运杆过程中,前停和后停是最重要的.为了培养良好的前停和后停感觉,并形成一种稳定的习惯,需要强化练习.具体练习方法是:对比试验一.按照你现在运杆方法满弓打五分点直线球,记录一下你进了多少个.补个5分点的图,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意思, 小台为例吧二. 同样打五分点直线球,每次击球不运杆,直接前停,瞄准,屏气,慢慢拉回,拉满,后停,击球,静止不动,起身,呼吸.一开始,你可能有点不习惯.但为了提升你的运杆节奏感,你一定要坚持.每天练五分点直线两小时,坚持一周,前停和后停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一周后,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你的击球稳定度将大大提高.那可真叫立竿见影!三. 一周后,你就可以尝试运杆一,两次再前停.这时你主要是找后手的感觉,再练一周.一周后,你再打一百个五分点直线看看你的准度提高了多少.到那时你就尝到甜头了.最重要的是:你养成了一种又快又稳的运杆节奏!你应该知道,打台球提高观赏度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良好运杆节奏不仅能提高你的击球稳定性,同时也能让你的台球更具观赏性.不久前,北京云渡台球俱乐部举办了乔式黑八北京站比赛.前三名,季军王云,亚军邱炮谋,冠军王岩可以说是运杆节奏的典范.那真是一个比一个认真,一个比一个稳定.尤其是王岩,不管是多简单的球,运杆绝不偷懒,永远是同样的节奏,永远同样认真.连续两年获得乔式黑八天王自是情理之中.我在云渡和他聊了一会儿.他说现在打球压力比以前大,厉害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跟他说,没事儿,不管别人多厉害,你是稳定先生嘛!哈哈!.(待续)怎样打台球?(四.十)本节开始讲讲击球.如果你没接触过台球,给你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你能用它来干吗?你可能会用它把床底下的东西拨弄出来;你可能会用它凉衣服;你可能会用它赶牛,赶羊,或赶鸡;你可能会在上面挂面旗帜摇;你可能会在上面装个网兜,用来兜蜻蜓,或捞鱼;你还可以把它当拖布杆或扫把杆使;你甚至还可以用它来打人和防身.生活中你可以用根棍子干很多事,但你就是不会趴在桌子上,用它的杆头对着个小圆球打!自从有人发明了(目前认定是西欧)这个后来被称为台球(英文叫billiard)的运动项目,几百年来,喜爱它的人是越来越多.因为这项运动真是既有趣又有挑战性.拿根棍子(我们称之为球杆)打一个球(我们称之为母球,主球或白球),让它去撞另一个球,让后一个被撞的球(我们称之为目标球或子球)按预想的方向前进,最终落入袋中(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还有传球,借力,翻袋等多种).而在目标球落袋的同时,又能让母球停到预想的位置,以方便打下一个目标球.或让母球去碰撞另一颗球或一堆球,以方便未来击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既要打的准还要能控制母球走位.我们看到高手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而你却不行.但你如果学会了正确的击球,再加上长期苦练,你也一样能行.没准哪一天,你也能成为高手.在这儿,我要教你如何正确的发力,如何控制力度,以及怎样打旋转球(加塞).首先,讲讲台球的发力.一说到发力,有人就会想到使劲.发大力使大劲,发中力使中劲,发小力使小劲.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台球的发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使劲的!换句话说,持杆手小臂肌肉要放松,肘关节和腕关节也要放松,握杆不能死,手指也要放松.用球杆打球和用拳头打人可大不一样.拳击手出拳时务必绷紧肌肉和关节,并要握紧拳头.台球出杆正相反,全部都要放松.为什么?原因如下:一.球杆的重量很轻,分担在持杆手上的重量不到一斤,用手指托住球杆后,根本用不到肌肉的力量.二.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球杆打到母球时的速度.手臂放松出杆才快,绷紧出杆反而变慢.三.放松出杆,靠球杆的惯性击打,入力才纯,出杆才会稳,才会直.使劲只会添加无用的外力,导致出杆不稳不直,或无谓带塞(明明没想加塞,却加了很强的塞).有人说,打台球最好的发力就是不发力.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不要用肌肉的力量,不要使劲.还有人说,打台球使的是巧劲,而不是蛮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么,击球的力量来自何处呢?定义.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公理九.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是通过手指带杆,并由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及手指的抓挤来完成的.小臂摆动过程中,肘关节,腕关节和小臂肌肉的放松是必须的.在球杆击到球的瞬间,手腕的抖动(或甩动)和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是重要的.击球完成后小臂和大臂夹紧.解释一下:一.所谓常规击球是指,通常大多数情况下,小力,中力及大力击球.若是超大力击球,则需用到大臂,甚至腰腹的力量.二.手指带杆: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不松不紧吧,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实握虚握吧,如果你已经固定了你实握虚握的方法,次时,你就用你的实握手指带杆,运杆及出杆.要是你仍然搞不清你该怎样实握虚握,我再教你一个方法:你仅用三种实握虚握方法中的实握手指握杆,其它手指松开,看哪一种你运杆和出杆稳且直,你就采用那一种实握虚握方法.三.小臂的摆动:关节和肌肉放松情况下,小臂摆动的出杆更像什么呢?1.更像是把球杆悠出去;2.更像是把球杆荡出去;3.更像是把球杆甩出去;4.更像是把球杆射出去.5.但不像钟摆(尽管很多人这样形容,后面再告诉你为什么)6.更不像把球杆推出去(某些人甚至还动用大臂和身体推着球走)你放心大胆地去悠,去荡,去甩,去射吧,你不必担心球杆会从你手中脱出,那件事不会发生!四.抖腕(甩腕):打乒乓球要抖腕,说再见要抖腕,剁肉要抖腕,扔手榴弹也要抖腕吧.人的手腕相当灵活,上下左右均可发力.唯打台球这种抖腕生活中鲜有参照.其腕力的方向有其特殊性.你可以去看一下马志宇的教程,关于甩腕,他讲的还算清楚.会使腕力很重要,有人打球多年也不会.细腻和犀利的杆法是要靠腕力的.五.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要顺着球杆惯性方向去延伸击球,并抓挤球杆,以确保球杆准确击打到母球击球点并直线延伸.母球对球杆的反作用力,有时会让球杆偏离击球线,手指抓挤球杆,一方面是加大击球力度,另一方面是强制球杆保持直线延伸射出.六.常规击球的力量来自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如果你的击球有以下几种倾向之一,那你可得坚决纠正.第一种 小柔杆,又称小尿推.发力很轻,永远中杆或中高杆.母球慢速滚动撞击目标球.多见于业余黑八玩家.其理论依据是:1.目标球速度慢,进球点宽,即使打偏一点,也能进球.2.就算打不进,也能养到袋口,下一杆再进.第二种 暴杆清一色大力击球,能多大劲就多大劲.母球满场乱飞.一杆打完,往往非但目标球不进,其它球也被撞的球位全变.第三种 点射拉杆距离永远很短,击球无延伸.第一种:打球无自信.单纯追求赢.胜弱屈强.第二种:单纯追求痛快,偶尔打进几个大力响袋球,就感到挺爽.第三种:由于拉杆短,出杆就会比较直,母球打点也会比较精确,所以比较准.但打不出真正的杆法.比如,远台低杆,强烈高杆都打不出来.碰到难度大一点的走位就不会了.好了,现在你可以去试试了.看看你用正确的发力能不能把杆出直.如果一开始,不准没关系.但有几条得做到:一.你是否比以前更放松了?你的击球是不是更轻松了?二.你的手指能否感觉到球杆击到球时的回传力?三.你能否听到击球时,球杆发出的颤音?如果你的球杆够好的话,那是很好听的声音.好了,这次就先教你这些.下次教你如何在正确发力情况下,把杆出稳,出直.如何练习把球打准.(待续)当前位置:主页 台球技巧 -教你怎样打台球 为那些球技停滞不长的球友而写(6)来源:百度贴吧 作者:准_你就没招 时间:2012-07-30 20:46 -本节开始讲讲击球.如果你没接触过台球,给你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你能用它来干吗?你可能会用它把床底下的东西拨弄出来;你可能会用它凉衣服;你可能会用它赶牛,赶羊,或赶鸡;你可能会在上面挂面旗帜摇;你可能会在上面装个网兜,用来兜蜻蜓,或捞鱼;你还可以把它当拖布杆或扫把杆使;你甚至还可以用它来打人和防身.生活中你可以用根棍子干很多事,但你就是不会趴在桌子上,用它的杆头对着个小圆球打!自从有人发明了(目前认定是西欧)这个后来被称为台球(英文叫billiard)的运动项目,几百年来,喜爱它的人是越来越多.因为这项运动真是既有趣又有挑战性.拿根棍子(我们称之为球杆)打一个球(我们称之为母球,主球或白球),让它去撞另一个球,让后一个被撞的球(我们称之为目标球或子球)按预想的方向前进,最终落入袋中(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常见的.还有传球,借力,翻袋等多种).而在目标球落袋的同时,又能让母球停到预想的位置,以方便打下一个目标球.或让母球去碰撞另一颗球或一堆球,以方便未来击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既要打的准还要能控制母球走位.我们看到高手可以轻松做到这一点,而你却不行.但你如果学会了正确的击球,再加上长期苦练,你也一样能行.没准哪一天,你也能成为高手.在这儿,我要教你如何正确的发力,如何控制力度,以及怎样打旋转球(加塞).首先,讲讲台球的发力.一说到发力,有人就会想到使劲.发大力使大劲,发中力使中劲,发小力使小劲.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台球的发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使劲的!换句话说,持杆手小臂肌肉要放松,肘关节和腕关节也要放松,握杆不能死,手指也要放松.用球杆打球和用拳头打人可大不一样.拳击手出拳时务必绷紧肌肉和关节,并要握紧拳头.台球出杆正相反,全部都要放松.为什么?原因如下:一.球杆的重量很轻,分担在持杆手上的重量不到一斤,用手指托住球杆后,根本用不到肌肉的力量.二.击球力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球杆打到母球时的速度.手臂放松出杆才快,绷紧出杆反而变慢.三.放松出杆,靠球杆的惯性击打,入力才纯,出杆才会稳,才会直.使劲只会添加无用的外力,导致出杆不稳不直,或无谓带塞(明明没想加塞,却加了很强的塞).有人说,打台球最好的发力就是不发力.他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不要用肌肉的力量,不要使劲.还有人说,打台球使的是巧劲,而不是蛮力.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那么,击球的力量来自何处呢?定义.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公理九.台球常规击球正确的发力,是通过手指带杆,并由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及手指的抓挤来完成的.小臂摆动过程中,肘关节,腕关节和小臂肌肉的放松是必须的.在球杆击到球的瞬间,手腕的抖动(或甩动)和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是重要的.击球完成后小臂和大臂夹紧.解释一下:一.所谓常规击球是指,通常大多数情况下,小力,中力及大力击球.若是超大力击球,则需用到大臂,甚至腰腹的力量.二.手指带杆: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不松不紧吧,还记得我在里讲过什么叫握杆实握虚握吧,如果你已经固定了你实握虚握的方法,次时,你就用你的实握手指带杆,运杆及出杆.要是你仍然搞不清你该怎样实握虚握,我再教你一个方法:你仅用三种实握虚握方法中的实握手指握杆,其它手指松开,看哪一种你运杆和出杆稳且直,你就采用那一种实握虚握方法.三.小臂的摆动:关节和肌肉放松情况下,小臂摆动的出杆更像什么呢?1.更像是把球杆悠出去;2.更像是把球杆荡出去;3.更像是把球杆甩出去;4.更像是把球杆射出去.5.但不像钟摆(尽管很多人这样形容,后面再告诉你为什么)6.更不像把球杆推出去(某些人甚至还动用大臂和身体推着球走)你放心大胆地去悠,去荡,去甩,去射吧,你不必担心球杆会从你手中脱出,那件事不会发生!四.抖腕(甩腕):打乒乓球要抖腕,说再见要抖腕,剁肉要抖腕,扔手榴弹也要抖腕吧.人的手腕相当灵活,上下左右均可发力.唯打台球这种抖腕生活中鲜有参照.其腕力的方向有其特殊性.你可以去看一下马志宇的教程,关于甩腕,他讲的还算清楚.会使腕力很重要,有人打球多年也不会.细腻和犀利的杆法是要靠腕力的.五.手指抓挤球杆(逐渐握紧球杆):要顺着球杆惯性方向去延伸击球,并抓挤球杆,以确保球杆准确击打到母球击球点并直线延伸.母球对球杆的反作用力,有时会让球杆偏离击球线,手指抓挤球杆,一方面是加大击球力度,另一方面是强制球杆保持直线延伸射出.六.常规击球的力量来自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如果你的击球有以下几种倾向之一,那你可得坚决纠正.第一种 小柔杆,又称小尿推.发力很轻,永远中杆或中高杆.母球慢速滚动撞击目标球.多见于业余黑八玩家.其理论依据是:1.目标球速度慢,进球点宽,即使打偏一点,也能进球.2.就算打不进,也能养到袋口,下一杆再进.第二种 暴杆清一色大力击球,能多大劲就多大劲.母球满场乱飞.一杆打完,往往非但目标球不进,其它球也被撞的球位全变.第三种 点射拉杆距离永远很短,击球无延伸.第一种:打球无自信.单纯追求赢.胜弱屈强.第二种:单纯追求痛快,偶尔打进几个大力响袋球,就感到挺爽.第三种:由于拉杆短,出杆就会比较直,母球打点也会比较精确,所以比较准.但打不出真正的杆法.比如,远台低杆,强烈高杆都打不出来.碰到难度大一点的走位就不会了.好了,现在你可以去试试了.看看你用正确的发力能不能把杆出直.如果一开始,不准没关系.但有几条得做到:一.你是否比以前更放松了?你的击球是不是更轻松了?二.你的手指能否感觉到球杆击到球时的回传力?三.你能否听到击球时,球杆发出的颤音?如果你的球杆够好的话,那是很好听的声音.好了,这次就先教你这些.下次教你如何在正确发力情况下,把杆出稳,出直.如何练习把球打准.(待续)上节教了你正确的发力方法,你可去试过?练过?没见你回贴谈谈体会,估计你没怎么练.要是你练了有效果了,回个贴让大家分享一下,不仅能帮到很多朋友,对你自己也同样有帮助.你说呢?要是你练过了,有什么问题没有呢?你听到球杆撞球时发出的颤音没有呢?你的球杆发出的声音和公杆有没有不同呢?要是没啥大区别,你花钱(没准还挺多)买支自己的球杆意义何在呢?是为了炫耀吗?还是随大流呢?在里,我讲过要想台球玩得好,就要有自己的专杆.要成为高手,就要有好杆.古人云,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你拥有一支好杆,你一定能听到它撞球时发出的悦耳的声音.当然,你一定不能把它抓的太死,否则,你听到是很闷的声音,而不是那种自然的和谐的声音.能不能听到球杆的颤音很重要吗?是的,很重要.通过它就能判断出你是用杆打球,还是用手打球.一支好杆,一定要充分发挥它的效力,否则与公杆无异.有一次,我在给我的学生讲课,我刚好讲到不要用手打球,旁边路过一位仁兄,给我丢了句:不用手打球,难到用脚打球吗?我的学生笑了,而我则无语.过了一阵儿,这位仁兄又跑到我这儿,问这儿,问那儿.我说,噢,.噢,是吗?.嗯,.嗯,是这样?.噢,.噢,也许吧,.嗯.嗯,可能吧,.噢,.噢,差不多吧,.对一个喜欢抬杠的人,除此之外,还能做什么呢?这位仁兄人称杠哥,特爱抠字眼儿,最喜辩论,时常不懂装懂,开个冷玩笑什么的.这是题外话了.言归正传,上节我教你打台球正确的发力,小臂,肘关节,腕关节等一定要放松,手指握杆也务必放松,像是把球杆悠出去,用球杆的惯性击球.如果你试过了,那么你的准度是提高了呢?还是下降了呢?你的杆法是比以前更强呢?还是不如以前呢?要是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恭喜你了!你的发力有感觉了,以后的事也就好办了.要是你的回答是否定的,你也不必沮丧.下面,我就教你怎样把杆出稳,出直,怎样练习把球打准.上节我讲过,球杆击球的力量来自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我们知道,球杆本身是很直的.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小臂的摆动,手腕的抖动和手指的抓挤能否很平直的将球杆走在击球线上.首先,讲讲小臂的摆动.抬起你的大臂,直至你肘关节能充分放松.此时,摆动你的小臂,你会发现你的小臂能够很轻松快速的摆动.同时你会发现,你的肘关节很灵活,小臂可摆动的方向不只一个,但有一个方向你是最自然,最灵活,最舒服的.这个最自然,最灵活,最舒服的方向就叫你的小臂摆动的臂向.这个臂向每个人并不会完全一样.一定要找准你自己的臂向,使得出杆方向和你的臂向方向吻合!定义,出杆稳,出杆直的必要条件(一)公理(十)只有小臂摆动的臂向与出杆方向保持一致,方可出杆稳,出杆直.臂向与出杆方向是否一致的验证方法:闭目击球法打五分点直线球,在瞄准和前停后,闭上双眼,最后一次拉杆,后停,出杆,击球在闭眼下进行,用心体会小臂的摆动,用小臂最舒服的方向摆动出杆.要是你能打进,恭喜你了;要是你打不进,甚至歪的很离谱,那你就要调整了.反复练习,直至成功.有人可能会说,我睁眼都打不进,你还教我闭眼打?!或说,我睁眼打不进,闭眼反倒能打进!你还别笑,以前还真有人这么说,那么,我只能无语.有人为了出杆直,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新《安全生产法》及其他安全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卫生监督骨干人才能力提升培训试题(附答案)
- 设备点检润滑考试试题(附答案)
- 护理核心制度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版轻工产品展览展示承包合同书
- 2025版物流运输安全合作协议下载
- 2025年汽车融资租赁合同定制版
- 2025年版店铺转让附带未来增值权益合同范本
- 2025仓储与运输安全监管服务合同
- 【完整版】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实务》考试真题及答案
- 水库维修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2025年广西中考道法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民检察院公开招聘用制书记员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学小升初试卷真题打印版
- 医院学术委员会组织职责
- 国际经济法课件马工程版
- 重庆临时摊点管理办法
- 3.4中国的海洋资源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商务星球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