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陋室铭(刘禹锡 唐)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出名灵:灵验,神奇2、斯是陋室:斯:这。 3、惟吾德馨:德馨:品德高尚。4、无丝竹之乱耳: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5、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6、何陋之有?:何:什么。提宾的标志 调素琴:弹奏 ,不加装饰的琴 鸿儒:大儒,博学的人。二、译句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三、回答下列问题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点明全文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用典故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9、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0、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何陋之有。它的前一句:君子居之。出自论语 子罕。言外之意是: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贫乐道,所居陋室也就不陋了。用它结尾作用: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开头“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1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1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如: 马说,五柳先生传,西游记13、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试对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作辩证的分析。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独傲的思想倾向,这是不足取的。1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15、古代的高雅之士常在诗文中表现他们对居室环境之美的追求,请举一个这样的例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七:爱莲说(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多。2、益:副词,更。3 、植:树立。4、鲜:少。 5、亵:亲近而不庄重。6、宜:应当7独:只,仅8、濯清涟而不妖: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重。9、不蔓不枝:蔓:生藤蔓。枝:长冗枝。不染:沾染。予谓菊:认为。花之君子:的,品德高尚的人。二、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喜爱莲花,(因为它)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并不显得妖媚。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藕梗)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在远处就更显得清香,笔直而洁净地立在那里。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只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啊。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三、“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四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 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 (2) 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 (3) 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思想感情)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五、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莲“不染”“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的特征所代表的可贵品质。答:莲花代表的可品质是:质朴、高洁,胸怀豁达,品行无邪;美德广布四方,独立自主,威严不可亵渎。六、本文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句子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全文的中心句是:花之君子者也。七、本文所用的修辞有:排比、设问、比喻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表现手法有:象征、衬托(或托物言志)理解背诵: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补充说明: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菊正衬莲,用牡丹反衬莲。文章的最后一段运用了多种句式:分别有感叹句(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设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陈述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这还可以从白居易的买花中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看出周敦颐,字茂叔,宋哲学家,谥号元公,作品周元公集,说是一种文体,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八、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莲,花之君子者也。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出淤泥而不染。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八:马说唐 韩愈 唐宋八大家之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按照;方法 。 2、执策而临之。握;鞭子;到(它)跟前 3、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语气4、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语气,恐怕。5、一食或尽粟一石:吃;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6、食之不能尽其材:食同饲,喂养;通“才”指才能。7、是马也:这样。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尚且;等同,一样9、才美不外见:通“现”显现,表露。10、故虽有名马:即使。鸣之:音节助词,无意义1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日行千里。或尽粟一石:有时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的马来喂养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一石粮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驱使它却不能按照正确的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愿。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也就显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三.阅读理解。1、(1)本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把人才比作千里马,把愚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伯乐”比喻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也表达作者渴望被赏识,被重用的心理。(2)开头点明千里马与伯乐的依赖关系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原因)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根本原因)指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4)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并扬言天下无马,生动地揭露了统治者的 愚妄无知。(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马也。2. 当今社会怎样做才能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3.文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我要毛遂自荐,展示自己的才能。或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或我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举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7、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答: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8、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9、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10、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济宁市任城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教育类)(12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海南定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就业见习基地见习生招录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广东南粤银行资金运营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4月18日四川内江市招聘会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上半年内江市部分学校公开考试招聘教师、部分事业单位公开考试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南娄底市娄星区人民医院公开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年宝鸡文理学院硕士招聘(2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辽宁省生态环境厅直属事业单位赴高校现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引进高层次人才9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西藏介绍课件
- 新高考地理备考策略
- 会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考试试题(附答案)
- 高级心理咨询师考试试卷及答案2025年
- (2025)社区网格员笔试考试题库及答案
- 简约风共青团团支书竞选自我介绍
- 降铬剂使用管理制度
-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社会工作行政(第三版)课件全套 时立荣 第1-11章 社会服务机构- 社会工作行政的挑战、变革与数字化发展
- 慢性糜烂性胃炎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