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3第一节 工程说明3第二节 工程量清单10第二章 综合说明15第一节 编制依据15第二节 编写原则15第三节 编制说明15第四节 引用的主要施工规范标准16第三章 施工总体布置17第一节 施工总体布置条件及原则17第二节 施工供水17第三节 施工供电17第四节 施工通讯17第五节 办公及生活设施17第六节 材料供应17第七节 工地试验室18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19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19第二节施工管理机构图19第三节 项目部人员职责20第五章 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22第一节 施工进度目标22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22第三节 工期承诺22第四节 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22第五节 技术措施23第六节 组织措施23第七节 经济措施23第八节 管理措施23第六章 施工测量及放样24第一节 施工前仪器的检校24第二节 施工前控制点的检测及桩的保护24第三节 施工放样24第四节 测量人员应遵守的准则24第七章 大坝坝体工程施工26第一节 土方开挖26第二节 石方开挖27第三节土石料回填29第四节 混凝土施工30第五节 草皮护坡34第六节 观测设施35第七节 防渗工程35第八章 输水管道工程施工42第一节 工程施工测量42第二节 沟槽开挖工程施工方法42第三节 管道安装施工方案43第九章 施工临时房屋工程45第一节 概述45第二节 施工工艺及方法45第三节 质量保证措施50第十章 观测设备安装工程51第一节 设备安装工序及其工艺措施51第十一章 工程质量承诺及保证体系措施52第一节 质量管理责任制52第二节 质量组织机构52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53第四节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8第十二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61第一节 安全管理目标61第二节 安全管理制度61第三节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61第十三章 文明施工措施63第十四章 环境保护措施65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66附表二: 拟投入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67附表三: 拟投入本标段的劳动力计划表68附表四: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69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70附表六:临时用地表71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工程说明1.1.1 工程概况大跌水水库位于富源县竹园镇南部新街村委会齐鲁村上游,距竹园镇约6Km,距富源县城约4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806,北纬252244。大跌水水库位于块泽河右岸二级支流马卡小河上,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马卡小河是新街大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富源县、罗平县交界处的山麓(海拔2213m),河流大致呈东南西北向,流经马卡村、新街,于齐鲁村附近汇入新街大河。大跌水水库径流面积7.74Km2,坝址以上主河道长4.30Km,主河槽坡降68.5%。全县多年平均气温13.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8,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4.9(1963/5/31);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8,历年极端最低气温-11.0(1983/12/29);年温差14。多年平均降水1082.7mm,最大年降水1621.6mm,最小年降水800.4mm;20cm直径蒸发器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85.5mm;多年平均日照为1745h;多年平均无霜期为242天;历年最大风速为24m/s,最多风向WSW。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变化程度基本上决定了径流的情势。但由于下垫面的影响,径流的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比降水更为突出。径流年内分配与降水量相对应,510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8.7%,114月占21.3%。 大跌水水库是一座以人饮、农业灌溉为主水利工程,该水库的新建将大大缓降竹园镇的缺水问题,使规划区有效灌溉程度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极大的促进全县的经济发展。1.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资料(1)水文气象1.1.1.1测站概况及资料分析大跌水水库坝址及其上、下游均无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属无资料地区。块泽河干流上设有河边水文站,补木河上设有三台、田边雨量站,附近分布有独木水库站,小柏树雨量站等。因此,本次设计依据的资料主要有上述站点水文气象资料。1.1.1.2径流 1.设计年径流计算大跌水水库坝址及其上、下游均无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属无资料地区。可研阶段根据周围站点分布及资料情况,大跌水水库设计年径流量采用水文比拟独木水库径流和查图表法估算,经综合分析比较后选用水文比拟法成果。本阶段仍采用可研阶段的计算方法,可研阶段径流计算使用的资料年限为19592010年,本阶段增加了20112013年径流资料对可研成果进行复核。(1)水文比拟法采用水文比拟独木水库径流面积、降水修正后估算大跌水水库设计年径流成果。查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水资源四级区),独木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00mm;大跌水水库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50mm。鉴于大跌水水库流域面积较小,Cv值参照独木水库成果、查图值成果,取为0.30。由此得到大跌水水库年径流设计成果,见表1.2-1。(2)等值线图法 大跌水水库流域缺乏实测水文资料,年径流估算除采用水文比拟法外,有必要依据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水资源四级区)中的年径流统计参数等值线估算年径流统计参数,成果见表1.2-1。表1.2-1 大跌水水库设计年径流成果表名称多年平均CvCs/Cv设计年径流(万m3)径流深(mm)径流量(万m3)P=5P=25P=50P=75P=95水文比拟6394950.32.00762585480388278等值线图6505030.32.007745954883952833.成果选取由表1.2-1可见,采用水文比拟法计算的成果小于等值线图查算成果,但相差不大(仅偏小1.6%),说明两种方法计算的成果均有一定精度。鉴于云南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水资源调查评价专题报告(水资源四级区)中的参数等值线主要依据较大测站综合分析而得,而大跌水水库集水面积较小,采用等值线图查算误差较大。其次,大跌水水库和独木水库距离较近,处于同一气候区,径流成因相同,且独木水库径流成果是依据实测资料还原分析得到的,虽然两者径流面积差异较大,但用降水进行了修正,虽然有一定的误差,但不会太大。鉴于此,大跌水水库年径流估算成果选用水文比拟法计算成果,见表1.2-2。表1.2-2 大跌水水库设计年径流成果表阶段均值(万m3)CvCs/Cv设计年径流(万m3)P=5%P=25%P=50%P=75%P=95%初设495.000.32.00762585480388278可研524.000.32.00806619508411295相比可研阶段,本阶段由于参证站独木水库站径流量略有减小,大跌水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减小了29万m3(5.8%),枯水年P=75%径流量减小了23万m3,差别不大。2.设计径流年内分配年内分配采用典型年法,典型年在独木水库站实测径流资料中选取。依据典型年选取的条件及相应的设计保证率,选取20102011年为丰水(P=25%)典型年,20122013年为平水(P=50%)典型年,20052006年为枯水(P=75%)典型年,20092010年为特枯水(P=95%)典型年,按各月所占比值计算得各月的相应径流于表1.2-3。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对枯季径流分配作了适当调整。表1.2-3 大跌水水库设计年径流成果表 单位:万m3频率月份678910111212345年值P=25%93.116910037.653.530.134.314.615.520.46.6110.9585P=50%88.510010263.749.712.510.012.29.296.528.3317.2480P=75%45.311348.266.556.812.87.996.396.056.034.8814.9388P=95%90.458.556.418.113.110.14.273.732.862.513.6314.82781.11洪水大跌水水库无实测洪水资料。根据资料条件,按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的规定,利用暴雨资料和经批准的暴雨洪水查算图表估算大跌水水库设计洪水。因邻近流域无可供暴雨洪水产汇流参数分析的水文站点资料,产汇流参数采用1992年云南省水利厅编制的云南省暴雨洪水查算实用手册计算。可研阶段,选取的参证站(河边站)暴雨资料年限为19592009年。本阶段增加了20102013年暴雨资料,据此对可研阶段暴雨洪水成果进行复核。当大跌水水库达到正常蓄水位时,水库水面面积为0.079Km2,占水库流域面积的1.02%,水面面积所占比例不大,因此水库水面洪水不再另作计算。一、流域设计点暴雨推求根据流域内及周围站点分布及资料情况,大跌水水库流域设计点暴雨采用查图表法和实测暴雨资料计算,经综合分析后选取。通过比较分析,由河边站实测暴雨资料推求的暴雨统计参数均小于由暴雨图集查算的暴雨统计参数。考虑到暴雨图表是经过地区综合分析后的成果,暴雨成果采用图表查算成果。建表1.2-4。表1.2-4 大跌水水库设计时段暴雨成果表 时段(h)均值(mm)CvCs/Cv设计暴雨量(mm)0.33%0.5%2%3.33%5%10%20%140.40.423.50111.0105.385.978.672.762.451.7668.00.50220.6207.7164.3148.2135.2112.990.22492.00.45271.1256.4206.7188.1173.1147.1120.1二、设计洪水计算根据流域特征参数和产汇流系数即可推求流域设计面净雨过程和瞬时单位线,进而计算其设计洪水过程线和相应的洪峰流量及最大24小时洪量,洪峰流量及洪量成果见表1.2-5。表1.2-5 大跌水水库洪水计算成果表 单位:m3/s、万m3项目设 计 峰 量P=0.33%P=0.5%P=3.33%P=5%P=10%P=20%Qm10196.370.564.855.145.6W2416915911010083.364本阶段新增了河边水文站2010-2013年暴雨资料,经计算,河边站短历时暴雨统计参数仍小于查图值,因而大跌水水库暴雨仍采用查图值。因此计算参数、计算方法相比可研阶段未发生改变,故而本阶段洪水成果与可研阶段一致。 三、洪水峰量成果的合理性分析采用实测暴雨资料对暴雨统计参数进行复核,由实测暴雨推求的设计暴雨小于查图表成果。采用其推求洪水对工程更为不利,亦符合规范要求。因此,作为基础资料的设计暴雨成果是基本可靠的,依据其推求的设计洪水成果是合理的。通过比较大跌水水库设计洪量模数由于流域面积小,河道比降大,易于产汇流,较独木水库及“区间”偏大,是合理可靠的。四、施工洪水大跌水水库无实测洪水资料,无法由实测资料推求分期洪水。根据流域实际情况,采用“类比法”计算分期洪水,移用河边水文站枯期洪水与年洪水的比值来概算枯期洪水。施工导流标准根据有关规范,确定为5年一遇。经计算,大跌水水库枯季5年一遇洪峰量为5.16m/s。1.1.1.3 泥沙大跌水水库无实测泥沙资料,采用云南省水利厅和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年2月联合编制的云南省2004年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报告中的相关图表估算多年平均入库沙量。水库集水区主要为微度侵蚀区,局部为轻度侵蚀区。微度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小于500t/km。轻度区土壤侵蚀模数在5002500t/km之间。根据大跌水水库流域实际情况,微度侵蚀区土壤侵蚀模数取500t/km,轻度区土壤侵蚀模数取1500t/km。大跌水水库坝址集水面积为7.74km,经量算,微度侵蚀区集水面积为7.02km,轻度区为0.72km。由此估算得大跌水水库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590t,则年均悬移质沙量为3825t,推移质沙量为765t(推悬比为20)。1.1.1.4 蒸发1.水面蒸发根据周围水文气象站点分布及其资料情况,大跌水水库蒸发采用河边水文站资料计算。河边水文站由19591965年80蒸发器观测资料,19782013年E601蒸发器观测资料。根据同期对比观测资料分析得80口径蒸发皿观测资料与E601观测资料的折算系数为0.70,以此折算系数将80蒸发皿观测值换算为E601型蒸发器观测值。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02)的规定,采用0.93的折算系数即得大跌水水库水面蒸发成果,见表1.26。表1.26 水面蒸发量成果表 单位:均值(E601)水面蒸发蒸发增损备注10409681572.蒸发增损量大跌水水库多年平均降水量1450,多年平均径流深639,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811,则大跌水水库多年平均水面蒸发增损为157,见表2.71。水面蒸发增损多年平均年内分配成果见表1.27。表2.72 水面蒸发增损多年平均年内分配成果表 单位:月份678910111212345年值增损量14.214.114.111.89.49.27.88.81117.620.618.1157(2)工程地质1.1.2.1 区域地质概况 1.地层岩性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前震旦系、泥盆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库区地层出露较单一,以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地层为主。 2.地质构造程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曲靖台褶束构造单元内,北北东向云南“山”字型构造东冀(弥勒师宗断裂)之北,库区距该断裂构造组直线距约25.0。区内构造形迹以断裂为主,且区内断裂构造西部较发育,东部(水库所处区域)无断裂构造形迹。依其展布方向可归纳划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及北西向三组。据云南省地震志记载,工程区域周围发生有感地震十余次,最大达5.5。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基本地震烈度VII度。1.1.2.2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拟新建大跌水水库库盆位于长轴向北西南东的窄长型侵、溶蚀谷内,谷地库段长轴向长约1.0,最宽0.20,两岸山顶谷地间相对高差100m。库盆谷地下游约700m段地形较开阔,一般谷低宽2070米,两岸地形对称性较差,一般自然地形坡度左岸4015(下坡上缓),右岸3020(下坡上缓);库盆谷地上游约300m段地形较狭窄,一般谷底宽25米,两岸地形基本对称,一般自然地形坡度左岸2035,右岸3040。库区岩层走向与谷地走向大角度斜交,地层从老至新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二迭系下统茅口组(P1m),分布于库区谷地水库回水线上游约100m以上地段;二迭系上统峨眉上玄武岩组(P2),岩性为黑灰、紫色薄至中层状玄武岩、凝灰岩,分布于库盆(含坝址区)基底及两岸山体;第四系(Q)为残坡积层杂色砂质粘土;砾质土、碎石土;冲洪积层杂色粉砂质粘土及砂、卵砾石、淤泥质土;该地层物质结构松散,中等至强透水。 2.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评述(1)库区渗漏评价经地质勘查,在原小(二)型水库老挡水坝以上游主岔约550米段,库盆基底地层为厚度65595米的峨眉山玄武岩组(P2)黑灰、紫色薄至中层状玄武岩、凝灰岩等一套弱透水性岩体,库区两岸山体宽厚(5)且山体同为峨眉山玄武岩组(P2)弱透水性岩岩,无低邻谷存在,正常蓄水位以上两岸冲沟内均有裂隙水渗出并流向库内,属地下水补给河水,无断层破碎带穿越库盆形成导水通道,因此不存在库水向库外永久性渗漏问题。原小(二)型水库老挡水坝以上游主岔约550米处(谷底高程1911.10m)至以上山岔尾,山谷谷底及及进谷底两侧山坡茅口组(P1m)中厚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出露(厚度330m),据ZK5钻孔揭示,孔内地下水位位于地表下37.40m(相应高程1859.55m)的茅口组(P1m)灰岩、白云质灰岩可溶岩层中,远远低于水库正常蓄水位1907.70m,该岩组岩溶发育,存在岩溶地下水向地下深部的渗漏问题。但本次新建水库规模主要以该渗漏带的出露位置为控制,所以水库新建后不存在库区渗漏问题。(4)库岸稳定性评价库区两岸山坡自然地形坡度躲在1530,地表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砂质粘土覆盖,局部出露全强风化基岩;天然岸坡大部基本稳定。左岸山坡范围仅限于浅表层小体积松散堆积体,不存在较大规模坍塌,不会影响库岸整体稳定及水库的正常运行。1.1.2.3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1.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坝址所在河流自南东流向北西,河谷狭窄,坝址地段河流两岸地形呈不甚对称的“V”字型,河床宽约60m,正常蓄水位高程(1910.8m)处谷宽约220m,最大谷深40m。坝址区出露二跌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薄至中层互层状玄武岩、凝灰岩,近地表处岩体,风化裂隙发育,玄武岩强至弱风化;凝灰岩全风化。2.地层岩性及构造坝址区地层总体呈一走向近北西、倾向南西的单斜构造,岩层产状连续稳定,无断层构造穿越坝址枢纽区;主要发育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及走向北西倾向南西两组陡倾角节理,地质构造相对简单。坝址区地层单一,仅出露二迭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薄至中层互层状玄武岩、凝灰岩,河床第四系洪冲积(Qpal)褐黄色砂砾石层。两岸坡残坡积(Qedl)褐黄色含碎石砂质粘土。 3.水文地质条件坝址区含(透)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全、强风化岩体。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为含孔隙水透水层。强风化及弱风化上部岩体属含裂隙透水层。 4.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评述坝址河床所处位置河谷狭窄,左岸坡上段为第四系松散层最厚12m左右,右岸坡上段第四系松散层最厚3.0m左右,两岸基岩强风化带下限埋藏较深,左岸5.0m12.0m,右岸6.0m15.0m。 (1)岸坡稳定左岸自然地形上段自然地形坡度3050。地表第四系残坡积砂质土覆盖铅直厚度1220.0m;下伏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自然地形坡度1025,岩层产状总体倾向左岸(山内),岩层倾角较缓(1015),岩层倾向与岸坡坡向大角度斜交或近于直交,清除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层后,该岸岸坡基本稳定。右岸坡近河床段地表基岩出露,岩层产状总体倾向左岸(山外)倾角1015,上段地形较缓(05),该岸岸坡基本稳定,近河床段地形处风化及卸荷裂隙发育,开挖后可能产生小体积浅层岩体崩塌。 (2)坝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表层分布的第四系残坡积松散堆积砂质粘土、粘土夹碎石层,河床冲洪积砂、砾石,砂质土层,基岩全强风化散体结构岩体强度低,易压缩变形及不均匀沉陷,需清楚。弱风化中上部岩体为致密状玄武岩,强度较高,可满足重力坝基础建基强度要求,不会产生压缩变形问题。坝址区坝基岩层倾向左岸偏下游,岩层倾角较缓(10-15),岩体内不存在抗滑不稳定结构面组合,因此坝基抗滑稳定。 (3)坝基渗漏及绕坝渗漏坝基下分布的松散土体孔隙水含水层;强风化岩体因节理裂隙发育形成裂隙含水层,透水性中等强,存在坝基及绕坝渗漏问题。据钻孔压(注)水试验成果进行渗漏量估算。坝基及绕坝渗漏量约为65.7万m/年,建议作帷幕灌浆防渗处理,防渗底界由基层岩弱透水层下带上限(q5Lu)确定,两岸防渗边界由水库正常蓄水位线与基岩弱透水层下带上限(q5Lu)线交点确定。1.1.3 施工条件(1)交通条件施工对外交通:本工程对外交通运输方式主要采取公路运输。本工程所需物资,钢筋、钢材、水泥、木材和生活物质等均由省内供应,主要在昆明、曲靖、富源采购。本工程对外交通路线为:昆明富源竹园镇坝址,昆明至富源县为高速公路,距离199,富源县至竹园镇为县级公路,距离39,竹园镇至坝址县级公路,为砼路面,距离4。场内施工交通:1.永久公路:从新街村旁新建进场道路进入大坝和隔水坝左坝肩,长2.3;进场道路路面为风化料路面。2.临时施工道路:由承包工人自行修建。(2)工程条件本工程的主体建筑物,由埋石混凝土坝、输入管道及渠系管道工程组成。坝址所在河流自南东流向北西,河谷狭窄,坝址地段河流呈两岸地形不甚对称的“V”字型,河床宽约60m,正常蓄水位高程(1910.8m)处谷宽约180m,最大谷深31m。大坝坝型为C15埋石砼重力坝,坝长265m,坝顶高程1914.7m,最大坝高54.7m,坝顶宽4.0m,石栏杆高1.0m。大坝从左至右共分为113#坝段,各坝段长1923m。其中15#、713#为左右岸非溢流坝段,6#坝段内布置8m宽WES溢流堰,9#坝段内布置DN1000坝内输水管,29#坝段内设灌浆廊道,廊道尺寸2.53.5m城门洞型。大坝坝坡:大坝上游面1882.0m以上为铅直面,1882.0m以下坝坡为1:0.15,大坝下游面1908.462以上为铅直面,1908.462以下坡度为1:0.78。溢流堰净宽8.0m,堰顶高程1910.8m(正常蓄水位),堰型采用WES实用堰,消能方式采用底流消能,消力池长32m,消力坎高1.7m。输水孔长58.3m,其中过坝段长20.0m,坝后明管段长38.3m,进口底板高程1887.9m(泥沙淤积高程),采用DN1000的钢管。进口设拦污网,出口设4.56.5m闸阀房出口设三叉,一叉接DN500的干管、一叉接DN1000的放空管,一叉接DN200的生态供水管。(3)市场条件1、施工队伍与施工设备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民工可就地招用。工程设备可由承包方负责采购运输,施工设备、劳动力及生活物资由承建单位自行组织。2、建筑材料及生活供给工程施工所需的主要材料有水泥、钢材、砂石料、木材及炸药等。除设计要求的特种水泥由昆明购进外,其它常用水泥均在曲靖、富源县内采购;炸药需由当地物资部门进货供给;钢材、木材可由当地生产厂家直接供给;油料均可由当地石油公司供应供应。施工队伍所需的生活物资可从富源县或竹园镇购进。第二节 工程量清单合同编号:FY-DDS-SG-04工程名称:富源县大跌水水库工程大坝及隔水坝工程施工招标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计(万元)第一部分 建筑工程一主坝工程(埋石混凝土重力坝)(一)坝体工程1土方开挖(弃渣运距6Km)m986262石方开挖(弃渣运距6Km)m657503回填土石m434784模板282245溢流面模板5276C25防渗面板砼(常态)m112807C15埋石砼(埋石率25%,掺粉煤灰25%)m1203898C20坝基混凝土m123399C20坝顶砼m67910C35溢流面硅粉混凝土(硅粉掺量为水泥用量的3%)m97211C30消力池边墙砼m129612C30消力池底板砼m27813C25交通桥砼m1914C25廊道砼m136915C20砼塞m105016钢筋制安t251.317C20框格砼m3918植草护坡45919腐殖土回填m2320边坡喷C25砼(厚10cm)m106921边坡锚杆(L=3.5m,221500)根262622基础锚杆(L=5m,252000)根122023挂网钢筋t15.8224石廊杆(高1.2m)m53025651橡胶止水m57526铜止水(1.2mm)m75627150排水管(聚乙烯绕丝管)m142928坝基150排水孔m8332975PVC排水管m643075排水孔(消力池)m2213175排水孔(边坡)m79932沥清砂m15033聚乙烯泡沫板612834风化料拆除(弃渣运距6Km)m2123035双脚手架39785(二)坝基防渗工程1帷幕基岩造孔(廊道内灌浆段)m16352帷幕基岩造孔(廊道内非灌段)m6213帷幕灌浆(廊道内灌段)m16354帷幕基岩造孔(廊道外灌浆段)m38915帷幕基岩造孔(廊道外非灌段)m25566帷幕坝土造孔(廊道外非灌段)m3487帷幕灌浆(廊道外灌段)m38918帷幕灌浆洞外检查孔钻孔m6459帷幕灌浆洞内检查孔钻孔m22610帷幕灌浆检查孔封孔灌浆m87011帷幕灌浆检查孔压水试验段17412固结灌浆砼造孔m137913固结灌浆基岩造孔m743814固结灌浆m743815固结灌浆检查孔钻孔m44116固结灌浆检查孔封孔灌浆m44117固结灌浆压水试验段8818非灌段封孔m4903(三)输水管道工程1土方开挖(就地堆放回填)m6092石方开挖(就地堆放回填)m4063土方回填m11044C20进水口砼m36.415C20镇支墩砼m626C20基础砼m61.677钢筋制安t8.398闸阀房(含内外墙装饰及门窗等)609模板282(四)观测工程1综合工作基点个112起测基点个43校核基点个44水准点个15量水堰个16渗流、绕坝检测管m4277四芯屏蔽电缆(含PE套管)m68008钻孔(基岩变形计)m30二隔水坝工程1土方开挖(弃渣运距6Km)m6952石方开挖(弃渣运距6Km)m4633土石方回填m2784C20砼垫层m1155C15埋石砼(埋石率25%,掺粉煤灰25%)m5636C25砼防渗面板(W6F50 厚1m)m1407钢筋制安t5.298锚杆(25长3.5m)根489铜止水(1.2mm)m9210喷锚C25砼(厚10cm)m3011平面钢模板846第二部分: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一观测工程1渗压计支112水位计支23多点位移观测计台14测缝计支185裂缝计支66基岩变形计支67四向应变计组108无应力计支109读数仪台1第三部分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一输水管道工程11000钢管(壁厚10mm,含管材及防腐处理)t36.922止水环(10mm钢板)t131000闸阀个241000伸缩节个25500闸阀个16500伸缩节个17200钢管(壁厚10mm,含管材及防腐处理)t4.48第四部分 施工临时工程一导流工程1开挖土方(弃渣运距6Km)m5552开挖石方(弃渣运距6Km)m893800mm钢管(壁厚10mm)m1474C20支墩砼m465DN800闸阀个16C20砼m117模板1298钢筋制安t1.24二施工临时房屋工程1施工临时房屋工程项1施工作业环境和安全文明措施费1施工作业环境和安全文明措施费项1第二章 综合说明第一节 编制依据1、本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图纸。2、现行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规程和标准,水利部有关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规定。3、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有关文件,我公司现有施工力量和技术装备情况和我公司在其他类似工程施工中总结的经验。4、我公司合作技术力量和行业资源、专业厂商、材料供应商。5、根据项目部进场以来对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的更进一步了解及对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的进一步分析。第二节 编写原则1、遵照招标文件各项标准和条款要求,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2、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严格执行施工程序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工期,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3、采用流水交叉施工方法和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坚持先进性、科学性、经济性与实际结合。4、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在安全生产的原则下,推行标准化管理和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对施工过程严密监控、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5、实行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造价、工期、质量目标效果。6、实行监理、施工、设计和建设单位四结合,做好施工部署,一切忠实业主,一切听从监理的指挥;言必行,行必果,兑现我公司在投标书中的承诺。7、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合理布置好施工现场,组织好文明施工。8、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扩大机械化施工范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实现质量、工期和造价的控制。第三节 编制说明1、在认真、全面系统地阅读招标文件的基础上,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踏勘、了解及业主、监理对承建商的各项要求。2、在认真采集信息和收集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本工程特点,并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同类或类似工程中的施工实践,本着实事求实的科学态度,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不仅是为了本工程施工管理的需要,而且也将是为控制具体的施工生产提供重要依据。4、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各章、节为一有机的整体,互为联系、互为依存、互为解释、互为补充。第四节 引用的主要施工规范标准1、防洪标准GB50201-94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3、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398-20075、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400-20076、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SL52-19937、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L174-19968、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19949、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10、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11、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12、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1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14、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15、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1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1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199418、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19、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200620、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2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2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2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5、安全标志GB2894-2008第三章 施工总体布置第一节 施工总体布置条件及原则1、布置条件根据招标文件以及现场踏勘获得的地形、地貌等资料,在施工现场根据地形进行适当开挖或回填平整后作为生产辅助设施用地。2、布置原则(1)在招标文件规定的场地范围内进行规划布置。 (2)根据工程规模、施工强度及已往施工经验,布置办公生活设施及生产辅助设施的种类和规模,力求简化。(3)场地布置本着有利施工、方便生活、易于管理的原则进行布置。(4)道路布置要满足设备能快速安全进场并保证施工运输的连续性。 (5)施工布置要做到能充分发挥各施工工厂设施的生产能力,满足施工总进度、施工强度和质量要求。(6)根据现场地形情况,尽量做到挖填平衡,尽量减少临建工程量。(7)尽量不占用良田好土,做好区域排水并配有环境保护措施。第二节 施工供水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踏勘获得的资料,生产用水主要抽取库区库水,生活用水可安装自来水管接就近村庄自来水管道。第三节 施工供电本工程施工用电采用电网的电源,可就附近村庄的输电线路接用,在施工区搭设一台变压器,并设配电房。电经变压器变电后分两条低压输电线路外供电,一条通向生活区,一条通向生产区的各施工点供电。为了防止临时停电,不影响施工,由施工单位自备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所有施工现场及生活区都装设电气照明,混凝土搅拌系统采用大功率镝灯照明,其它位置照明主要采用碘钨灯和白炽灯照明。为了保证安全施工用电,各用电设备需作好接地处理,各配电房均埋设接地装置一套,其接地电阻应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第四节 施工通讯采用手机联络,负责整个工程的生产、调度以及各个施工点之间的联络通讯。第五节 办公及生活设施办公、生活、生产设施需修建临时用房。第六节 材料供应砂、碎石、块石在附近石料场采购,水泥、钢材采用市场上出售的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可靠,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的。第七节 工地试验室本工程在工地内设试验室,用于做一般性试验,在工地试验室不能做的,送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进行检测。总体布置具体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根据招标文件所介绍的情况,结合我公司的实际管理水平,为切实有效地组织工程的施工管理,针对本工程项目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对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作专题研究,抽调公司精英、骨干人员,组织一支既符合本工程实际,又做到机构精简、责任明确、相互协调、分工合作、高度统一、管理有序、办事效率高的施工管理机构。第一节 施工组织机构的设置1、我公司一旦中标,立即组建“工程项目部”,实施工程的全面管理工作。 2、项目部下设工程部、质量安全部、机械部、物资采购部及综合办公室。对各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区、作业队伍、后勤保障、服务机构等进行全面的统一协调,调度管理,检查监督。3、项目部是本工程在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决策层,每件水库设经理1人,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总经济师1人,总会计师1人,总共5人组成项目经理部,二部一室为项目经理部的管理职能部门,即管理层。工程部:技术部的主要职能负责工程总体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及安全管理。组织生产、调度协调、工序组织、机械调度及人员安排分设技术组、测量组。质安部:质安部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和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下设质检组、安全组和试验室。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财务管理、工程预决算,进行合同管理、实施成本管理、进度统计。对外联系、行政人事管理、工会、宣传、生活后勤保障等工作。施工作业劳务层根据本工程规模及施工布置情况拟定划分为九个作业组,土石方开挖组、钢筋组、模板组、混凝土组、砌筑组、灌浆组、房屋建筑组、设备安装组。各作业组按项目经理部的总体计划安排具体负责本组的施工工作。为保障工程机械正常运行,设立现场施工机械维修中心,负责整个工地机械维修工作。维修中心配备机械修理员2人,配套加工修理机械设备。第二节 施工管理机构图质安部工程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办公室机械部物资部模板施工组土石方开挖组灌浆组设备安装组砌体施工组钢筋施工组房建施工组混凝土施工组第三节 项目部人员职责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部全面工作的主持者,项目经理的选择对工程能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本工程项目经理的委任,依据我公司对项目经理考核成绩确定。根据对以往主管工程的项目成本、文明施工、业主及监理和社会的评价、项目工作人员的评价和对以往工程的竣工审计资料。我公司最后选派拥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管理水平、具有项目经理资质的同志担任本工程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副经理是项目经理及常务副经理的助手,参与经理部决策,根据项目经理和常务副经理的安排分管项目经理部部分工作。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作为项目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主管者,项目总工程师与工程的质量、安全、成本、进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我公司的考察结果,委派拥有丰富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本工程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管理层人员:根据我公司项目管理文件的有关规定及现有管理人员情况,拟由参加过类似工程施工的骨干人员组成项目现场管理班子,该部分施工人员具有成熟的类似工程经验。工程部人员负责编制施工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控制、技术交底,补充和完善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技术资料管理,制定新技术、新工艺的方案。计财部人员负责施工图预算及竣工决算、办理项目增减帐、对外结算、进行工程变更的成本控制、控制定额用工、提供人工分析表、核发工资、奖金等。安质部人员负责质量检查、验收、控制质量成本、提供质量统计报表及返修、奖惩资料及场容整洁、检查班组落手清工作、安全宣传教育,落实安全措施,预防事故发生。物资设备部人员负责编材料、机械需用量计划,建立材料、机械的管理台帐及报表。做好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调转、运输、保管等工作。提供周转材料、机械的租赁结算单。机械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各类机械台班使用计划、提供各类机械实际使用台班资料及机械租赁结算单、提高机械完好利用率和红旗设备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机械租赁的控制。办公室人员负责文明施工计划、宣传工作、并做好与外部的协调工作、职工培训工作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施工工长直接负责人工用量、材料用量、机械使用台班、其它直接消耗的控制。第五章 工期承诺及保证措施第一节 施工进度目标本工程招标计划工期为730日历天,若我公司有幸中标,将计划于2017年2月23日正式开工(实际开工时间以监理工程师颁发的开工令为准),于 2019年2月23日竣工,总工期为730日历天。第二节 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合同及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执行建设基本程序,遵照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程规范,采取积极有效的技术措施满足业主对施工总工期的要求。通过对影响总工期的关键项目作重点研究,将各项目的施工程序合理衔接,寻求资源平衡,注重均衡生产和文明施工;通过该工程的现场踏勘,对招标文件的反复研究并经过多项施工技术方案的比较和论证,结合我公司工程施工经验和先进的计算机工程管理软件安排本项目施工进度,确保本工程优质按期完成。2、由于本工程的任务重,首先制定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方案;另外,要充分考虑本工程的地形条件,合理统筹安排施工程序,提高工作面的工作效率,节省直线工期,使工期各项目协调,有序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