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ppt【精品-ppt】_第1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ppt【精品-ppt】_第2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ppt【精品-ppt】_第3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ppt【精品-ppt】_第4页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ppt【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书法艺术欣赏讲座之一 汉字与书法,安徽水院 赵向军,汉字的起源与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 中华民族有四五千年的文明史,汉字的成熟与定型也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许慎说文解字记载汉字始于庖牺(伏羲)作易八卦和神农结绳记事,皇帝的史官仓颉造字。,汉字是我国先民的独特创造。在距今约50007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期的考古发掘中,在部分陶器上发现了某些具有文字性质刻画或图形符号,这可能是汉字的萌芽,也是中华文明的滥觞。尚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书之一,其中有“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多士篇)的记载。这里所说的“册”和“典”,都是指有关历史的文字记录。殷人祖先已有典册,这就说明在商朝建立以前,汉字已经形成体系并且进入实用阶段。据此可以推测汉字起码形成于前此的夏代中期,即大约距今4000年以前。这个时间虽然略晚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圣书文字的产生年代,但是那两种古代文字,早在公元初期就先后消亡了,只有汉字作为同样代表人类早期文化的重要文字流传至今,成为世界文字历史上的奇迹。,大汶口文化遗存 山东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仰韶文化 年代约为公元前4500前2500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南部和甘肃东部,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地带。对裴李岗磁山文化有继承和发展。陶器基本为手制,出现了慢轮修整技术;陶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灰陶、黑陶较少,出现白陶;陶质松软,烧成温度约9001000。彩陶艺术是仰韶文化的杰出成就,烧前彩画,不易脱落,以黑彩为主、兼用红色。主要器型有碗、钵、杯、罐、瓮、瓶、釜、甑、尖底瓶等。陶器常饰以线纹、绳纹、弦纹和附加堆文等。,仰韶文化“文字”,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5000年左右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1928年首次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城子崖发现。主要分布于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东起海滨,南到江苏、湖北,西至陕西甚至甘肃,北抵辽东半岛一带。中国专家认为,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有明显的继承关系。专家认为,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应有文字存在。,龙山文化陶杯,龙山文化陶鬵,龙山文化 陶豆,龙山文化陶鼎,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一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二里头文化青铜器一般无纹饰,但有些爵的杯体正面有一排或二排圆钉状纹饰。有的腹有圆饼状突起,当是二里冈期上因纹的滥觞。虽然二里头文化青铜礼器上未见动物形纹饰,但二里头出土的青铜戈的内部,已有变形的动物纹饰,因而不能排除青铜礼器上出现动物纹的可能。,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刻划符号表,结论一般学者认为,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中应有文字存在。郭沫若:半坡仰韶文化中的刻画符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火种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音:节)遗(残存、残留)。”裘锡圭:“大汶口文化象形符号已经不是非文字的图形,而是原始文字了。”鲁迅:“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官吏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书法艺术的起源郭沫若:中国书法至殷代才有“艺术风味”,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或者把文字本身艺术化或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