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实验-zcj.doc_第1页
C++实验-zcj.doc_第2页
C++实验-zcj.doc_第3页
C++实验-zcj.doc_第4页
C++实验-zcj.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一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掌握用VC+集成开发环境编辑源程序的方法。(2)掌握在VC+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译、调试与运行程序的方法。(3)理解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的概念。(4)学会使用cin进行数据输入操作。(5)学会用算术表达式、关系表达式、赋值表达式完成数据处理工作。(6)学会使用cout进行数据输出操作。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C+程序,输出以下信息: *Hello! *(2)设计一个C+程序,输入三个职工的工资,求工资总额。实验数据:1500,2000,2500(3)设计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一个矩形的长与宽,求其周长和面积。实验数据:50,40(4)设计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值,要求输出其对应的摄氏温度值。温度转换公式为:c=(f-32)*5/9。实验数据:33(5)从键盘输入一个四位整数n=abcd,从左到右用a、b、c、d表示各位的数字,现要求依次输出从右到左的各位数字,即输出另一个三位数m=dcba,试设计程序。实验数据:1234实验二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初步学会VC+开发环境中,单步执行程序的方法。(2)掌握if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方法,学会两路分支程序设计方法;(3)掌握嵌套if语句的格式与用法,学会多路分支程序的设计方法。(4)掌握switch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方法,学会编写多路分支程序。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单步执行程序(4)编译运行源程序(5)输入实验数据,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演示单步执行程序的方法;(2)设计一个程序,判断从键盘输入的整数的正负性和奇偶性。实验数据:-3 与 5(3)有下列函数: x+3.5 (x5)y= 203.5(x+3)2 (5x10) 3.5+sin(x) (x10)设计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x的值,输出y的值。实验数据:6 与 11(4)奖金税率如下:(a代表奖金,r代表税率)a100(元)r=0%100a200r=2%200a400r=4%400a800r=8%a800r=10%输入一个奖金数,求税率、应交税款及实得奖金数。实验数据:400 与 900实验三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掌握while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方法,学会当型循环程序设计方法;(2)掌握for语句的格式与用法,学会当型循环程序设计方法;(3)掌握dowhile语句的格式与使用方法,学会直到型循环程序设计方法;(4)学会求常用级数的编程方法;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实验数据,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输入一行字符,分别统计出其中英文字母、空格、数字字符和其它字符的个数。提示:用cin.get(c)函数从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给变量c,直到输入回车换行字符n为止。(2)设有一个数列,它的前四项为0、0、2、5,以后每项分别是其前四项之和,编程求此数列的前20项。(3)求近似值的公式为:其中,n=1、2、3设计一个程序,求出当n=1000时的的近似值。(4) 求出1599中能被3整除,且至少有一位数字为5的所有整数。如15、51、513均是满足条件的整数。提示:将1599中三位整数i分解成个位、十位、百位,分别存放在变量a、b、c中。然后判断a、b、c中是否有5。将三位整数i (设i=513)分解成个位、十位、百位的方法是:c=i%10; /c= i%10=513%10=3a=i/10; /a= i/10=51b=a%10;/b=a%10=51%10=1a=a/10;/a=a%10=51/10=5实验四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掌握一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赋值、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2)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赋值、数组元素的引用方法;(3)学会求数组元素中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的方法;(4)学会数组元素排序的两种编程方法。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实验数据,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某班第1组有10个学生,进行了C+考试,编写程序将考试成绩输入一维数组,并求出C+的平均成绩及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与不及格(059)学生的人数。实验数据:90、85、80、75、70、65、60、55、50、45(2)某班第1组有10个学生,进行了C+考试,编写程序将考试成绩输入一维数组,并将C+成绩用冒泡法、选择法两种排序算法,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后输出。实验数据:90、85、80、75、70、65、60、55、50、45(3)输入一个5行5列的二维数组,编程实现:求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其对应的行列位置;求出对角线上各元素之和。实验数据:1234523456345674567856789(4)设A、B、C为m行n列矩阵。设计矩阵加法程序,能完成C=A+B的操作。并输出C的元素值。m与n用define定义为常量,取值3、3。A、B矩阵的元素值如下:3 2 1 B= 6 5 4 9 8 71 2 3 A= 4 5 6 7 8 9实验五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初步掌握有序数组的查找、增加、删除的编程方法;(2)初步掌握字符数组的定义、赋初值与字符串处理函数的使用方法;(3)初步掌握字符串复制、连接、测长等程序的编写方法;(4)学会打印杨辉三角形的编程方法;(5)学会二维数据表的排序编程方法。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5)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已有一按从小到大次序排序好的数组,现输入一数,要求用折半查找法找出该数在数组中的位置。实验数据:数组值为:10,12,14,16,18,20,22,24,26,28输入数: 16(2)编写程序,实现str=str1+str2的操作,此处运算符“+”表示将两个字符串str1、str2连接成一个字符串str。用键盘将两个字符串输入字符数组str1与str2中,连接后的字符串存放在字符数组str中,并输出连接后的字符串str。1)用C+提供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完成上述要求。2)不用C+提供的字符串处理函数完成上述要求。实验数据:abcde fghij(3)设计一个程序,按习题4.12的要求打印杨辉三角形。(4)在表4.4中求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及每门课的最高分与最低分,对学生成绩表用擂台法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序后输出。表4.4 学生成绩情况表学 号数 学语 文外 语平均成绩10019080851002707580100365707510048550601005809070最高分最低分实验六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初步掌握函数的定义方法,及函数的三种调用方法;(2)理解参数传送过程中,值传送与传地址的过程与区别;(3)初步学会用递归编写程序方法;(4)学会用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编程方法。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5)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分别用冒泡法(升序)、选择法(降序)、擂台法(升序)编写三个对一维数组进行排序的函数,函数名为sort1()、sort2()、sort3()。再定义一个输出数组元素值的函数print()。在主函数中定义一维整型数组aN(N=10),用键盘输入10个整数给aN数组。依次调用sort1()、print()、sort2()、print()、sort3()、print(),进行升序、降序、升序的操作,并输出每次排序后的结果。输入十个实验数据:10,25,90,80,70,35,65,40,55,5(2)编写一个函数px(float x,int n)用递归的方法求下列级数前n项的和s。 在主函数中定义变量x与n,用键盘输入x与n的值,调用px()函数计算并返回级数前n项和s。最后输出s的值。输入实验数据:x=1.2 n=10(3)编写一个字符串连接函数str_cat(char s,char s1,char s2),完成s=s1+s2的字符串连接工作。具体要求为,先将字符串s1复制到s中,然后再将字符串s2连接到s后面。在主函数中定义三个字符串数组str80、str140、str240,将两个字符串输入到str1与str2中,调用字符串连接函数str_cat(),将str1与str2连接到str中,最后输出连接后的字符串str。要求用两种方法编写str_cat()函数。方法一,用字符串复制与连接函数。方法二,用while语句编程实现。输入实验数据:str1=”I am student” str2=”And You are student too”(4)编写一个计算sin(x)的函数,在主函数中输入x,调用sin(x)函数计算并输出y值。 y=要求:在sin(x)函数内,将级数中各项值累加到和变量s中去,直到最后一项绝对值小于0.00001为止。输入实验数据:x=3.14159(5)编写计算组合数的函数cmn(int n,int m),实现如下杨辉三角形的输出。111121133114641151010511615201561实验七1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1)掌握一维、二维数组指针变量的定义格式与引用方法;(2)掌握字符串指针变量的定义格式与引用方法;(3)学会用数组指针变量完成数组元素的数据处理,如求和、求最大值、最小值等;(4)学会用字符串指针变量处理字符串的比较、连接与测长度;(5)掌握指针与数组作为函数参数的程序编写方法。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5)写出实验输入数据与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用4种方式求整型一维数组a10的平均值。4种方式是指4种不同的数组元素表达方式。实验数据:10,20,30,40,50,60,70,80,90,100(2)编写程序,用表7.1中的数组元素表示法中的第一种求实型二维数组a33两条对角线元素之和。实验数据:10,25,90,80,70,35,65,40,55(3)用指针变量编写下列字符串处理函数:l 字符串拼接函数,void str_cat( char *p1,char *p2)函数体l 字符串比较函数,int str_cmp( char *p1,*char *p2) 函数体l 取字符串长度函数,int str_len( char *p)函数体在主函数中输入两个字符串,对这两个字符串进行比较,并输出比较结果。然后将两个字符串进行拼接,输出拼接后的字符串及其长度。实验数据:Visual C+ ,Visual Basic(4)用指针与数组作为函数参数,按如下四种情况用擂台法对一维实型数组a10进行降序排序。 l 函数的实参为数组名,形参为数组。l 函数的实参为数组名,形参为指针变量,。l 函数的实参为指针变量,形参为数组。l 函数的实参为指针变量,形参为指针变量。实验数据:10,25,90,80,70,35,65,40,55,5实验八1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指针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2)了解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的概念,能用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按行处理二维数组的问题。(3)理解返回指针值函数的概念、定义格式,学会用返回指针值函数处理字符串问题。(4)理解函数指针与函数指针变量的概念,学会用函数指针变量处理不同函数数学计算问题。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5)写出实验输入数据与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定义一个二维字符数组s380及指针数组p3,用cin.getline(si,80) 输入3个字符串到二维数组3行中,然后用指针数组p对字符串进行降序排列(要求用擂台法),最后用指针数组p输出排序后的结果,用字符数组s输出排序前的三个字符串。实验数据:Visual C+ ,Visual Basic ,Delphi(2)输入一个二维数组a33,设计一个函数,用指向一维数组的指针变量和二维数组的行数作为函数的参数,求出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并输出。实验数据:10,25,90,80,70,35,65,40,55(3)设计程序,用函数指针变量完成两个操作数的加、减、乘、除、取余运算。实验数据:10 + 20 10 - 5 10 * 15 10 / 2 10 % 3 (4)设计一个用梯形法求定积分的通用函数,被积函数的指针、积分的上限、积分的下限和积分的区间等分数作为函数的参数。分别求出下列定积分的值。 实验九1实验目的(1)初步学会用枚举类型变量处理有限元素组成的集合问题。(2)掌握结构体类型、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数组的定义格式。(3)学会使用结构体变量与结构体数组处理如职工档案、职工工资等问题。2实验要求(1)编写实验程序;(2)在VC+运行环境中,输入源程序;(3)编译运行源程序;(4)输入测试数据进行程序测试;(5)写出运行结果。3实验内容(1)从A、B、C、D四个字母中任取3个不同的字母,共有多少种取法?编写程序,输出所有取法中字母排列。(2)定义职工工资结构体类型,描述职工工资的信息有:工号(num)、姓名(name)、基本工资(base_salary)、岗位工资(post_salary)、医疗住房基金(fund)、税金(tax)与实发工资(fact_salary)。用工资结构体类型定义工资结构体变量。用初始化方式输入职工工资各数据成员内容,然后输出职工工资内容。实验数据:1001,张明,1200,1800,300,100,2600(3)用实验(2)中的职工工资结构体类型定义某车间职工工资结构体数组。编写四个函数分别用于: 输入全车间职工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医疗住房基金与税金。 计算每一个职工实发工资,计算公式:实发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医疗住房基金-税金。 按实发工资降序排序。 输出全车间职工的工号、姓名、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医疗住房基金、税金与实发工资。在主函数中定义职工工资数组,调用四个函数完成输入、计算实发工资、排序、输出工作。实验数据:1001,张明,1200,1800,300,1001002,周明,1300,2000,310,1101003,李明,1400,2200,320,1201004,陈明,1500,2400,330,1301005,赵明,1600,2600,340,140(4)定义描述复数的结构体类型Complex,编写加法函数Add()完成两个复数的加法运算。在主函数中定义复数类型变量sum与数组c5。用循环语句给数组c的5个元素输入复数值,并调用Add()函数完成sum=c0+c1+c2+c3+c4的操作,最后输出数组c的5个复数值,及其复数sum的值。实验数据:c0=10+10i,c1=20+20i,c2=30+30i,c3=40+40i,c4=50+50i(5)定义描述矩形的结构体类型,该结构体类型的数据成员为矩形的左上角坐标(x1,y1),矩形的长length与宽wid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