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_第1页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_第2页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_第3页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比较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各版本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据称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之世传抄本,历来未见于世。直至清末,世居岭南的张仲景六十四世孙张绍祖方始传书予其徒桂林左盛德,左再传予其徒罗哲初。尔后于1934年罗哲初借予黄竹斋抄写成白云阁藏本(略称白云阁本),1939年由张伯英资助而方校刊公世。因为本书在民国之前未见记载,学者对此版本的真伪,仍有争议。现在通行版本包括了:1939年黄竹斋白云阁本。1956年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将世传抄本(直排)原稿献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出版不完全简体字化的直排版;1980年出版简体字横排版。1980年由黄竹斋高足米伯让,补刻三页书版“勘误表”,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依原黄竹斋所刻之白云阁藏本版重印二百部,称“白云阁本重刻版”。1986年,台湾正体字版书籍与电子档(直排)是由中医整合研究小组赖鹏举医师等人所推行,主要参考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本。2006年由民间自动发起校正的民间中医网校正版本(横排),以广西人民出版社的1960年版和1980年版为底本,参以中医整合研究小组版本、白云阁本重刻版、黄竹斋会通本等,各版本不一致处均保持正文与广西人民出版社版本一致,另加注脚说明不一致处。特色编辑根据桂林古本刊行序文,称仲景撰有一十三稿;现存宋本之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为第七稿,而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为第十二稿,共十六卷。一至二卷,为脉学;三至五卷,讨论温病。六至十六卷,除了少数文字略有改动,与后世传本大致相同。桂林古本与传统版本最大的差异是加入了温病的内容,就完整度及一致性(条文不矛盾)上来说,桂林古本较为齐全,故得到一些人的支持,认为它才是真正善本。桂林古本较通行本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者合参,多出篇章:“平脉法第一”、“平脉法第二”共两卷奇经八脉病脉证并治,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二“平脉法第二”篇。温病脉证并治六淫病脉证并治伤暑病、热病、湿病、伤燥病、伤风病、寒病条目差异:金匮要略中的黄疸病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篇。处方差异:补宋本所缺之五藏结处方,出现在桂林古本卷九“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篇。与宋本不同:宋本四逆散在桂林古本的名称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出现在桂林古本卷十一“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篇。版本差异:桂林古本卷三伤寒例前有“六气主客”一篇,黄竹斋1935年手抄罗哲初珍藏原本,无此内容。故于1939年所刊白云阁藏本及1948年自印伤寒杂病论会通,均无此篇。早于此前(1932)公世之长沙古本亦无此篇。不知何时何人补入“桂林本”中,目前无法查考。争议编辑现代中医学者,如刘渡舟,认为桂林古本乃伪书,写作时间不早于明清二代,是后世伤寒派医家增补伤寒论条文而成。因为有以下疑点:方剂差异:以汤、散,剂型的使用上,桂林本的散剂是药物打成散而煮汤,而后去滓服之(如五苓散),变成所谓的“煮散”。煮散在宋朝时相当盛行,梦溪笔谈说:“汤、散、丸,各有所宜。古方用汤最多,用丸、散殊少。煮散古方无用者,唯近世人为之。”若梦溪笔谈所说为真,从剂型来看,桂林古本的时代可能不早过宋朝。存在类似后世医家的治方:桂林古本卷十六“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篇【黄耆当归汤方】类似金元四大家李杲的【当归补血汤】,惟桂林古本黄耆:当归=6:1,而李杲所用比例为5:1。药名差异:今版伤寒论或是康平本伤寒论,乃至杨绍伊先生根据千金方与脉经等书所考的伊尹汤液经这三个版本中的当归四逆汤(在康平本为当归回逆汤),皆是以通草为名;唯独桂林古本以木通为名。木通之名最早是在唐朝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中才出现,故桂林古本的著作时间可能不早于唐朝。方名差异:玄武汤在宋真宗年间,因避讳而改称真武汤。唐本及康平本伤寒论皆称玄武汤,但是桂林古本则沿用传统真武汤之名1。病名差异:大量使用温病学派的病名。如在吴鞠通温病条辨举出的八种温病病名及分类,全部被承袭使用。浅田惟常伤寒论识:“宋史云:真,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诏天下避圣祖讳玄为元。寻以玄、元声相近,改玄为真,玄武为真武。宛委余篇云:玄武,避宋宣祖讳,故名真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