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学案.doc_第1页
勾践灭吴学案.doc_第2页
勾践灭吴学案.doc_第3页
勾践灭吴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勾践灭吴导学案老师赠言:“自学是高中阶段非常重要的能力,这好比我们吃苹果,自己去细细咀嚼它的滋味,总比别人吃过后才告诉你那是什么味道要好。”学习目标 1、解国语的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握文言词“知”、“复”、“既”、“劝”、“遂”、“当”等实虚词在本文中的用法。 3、掌握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提高直译课文的基本能力。 准备好了吗? 一 关于国语 国语中的“国”,指的是周王朝和鲁、齐、晋、郑、楚、吴、越七个诸侯国。“语”就是语言的意思。因为这部书是人物语言记载来反映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和外交活动的,所以称作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_. 背景:春秋末年,地处长江下游的吴越两国经常发生磨擦。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攻越,结果受伤而死,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一定要报仇。夫差练兵3年,于公元前494年大败越国。勾践是春秋末越国国君,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时,只剩下五千人。本文叙述的就是勾践退守到会稽山后,卧薪尝胆,富国强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报仇雪耻,灭掉吴国。勾践灭吴是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一件事。勾践忍辱负重,报仇雪恨,夫差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对后人都有深刻的启示。 二、易错读音 句()无疾疹() 会稽( ) 水犀( ) 贾人( ) 败吴于囿( ) 爪牙( )仇雠( ) 冬则资絺( ) 吴子胥( ) 寡人请更( ) 国之孺子( )三:现在你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1、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划上着重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它们的意思.也许你觉得有点麻烦,可是想想每天都要吃饭也是件麻烦的事,可每天都在做,所以加油吧,我们要开始吃知识大餐了,快抢啊! 1. 栖2昆弟3退4.知5.资6.乏 7.虽8.然9.爪牙10.养11.时雨 12.无乃乎?13.子大夫 14.何后之有?15.行成 2、现在动脑筋,想一想: a.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后,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提示:画出原文,并试图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_- b.大夫种用什么方式论述了什么道理? 提示:他好像用了几个比喻,呵呵.什么道理自己想:_ 3、除了这些,你还有疑问吗?赶紧写下来,上课时与老师同学交流吧。老师的话:你已经把第一自然段搞定了,胜利的号角已经吹响,乘胜追击吧! 四、学习第二-三自然段(有点长,就当它是日本鬼子,不怕!) 第二自然段:1、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划上着重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它们的意思. 执仇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什么句式?) 吊有忧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 宦士三百人于吴前马 2、文意提示:勾践一方面忍辱负重“卑事夫差”,争取保存越国。一方面则努力争取百姓的理解,准备休养生息,恢复和发展经济(取得民心)。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勾践为取得民心作出了哪些具体努力,并标注出来? 3、质疑第三自然段:1、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划上着重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它们的意思. 至于广运致誓蕃 与之饩当室者释其政纳宦其子 2、“所”字结构: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性短语,翻译为“动词+的+(人或事物)”,如所见:译为看见(动词)+的+人或事物所种:所织: 3、找出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 将免者以告 当室者死,三年免其政而摩历之于义无不餔也无不歠也 4、下列加点字属于词类活用现象,找出它们的意思。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必庙礼之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说说它在古代的意思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将帅二三子以蕃 6、质疑继续努力! 五、第四、五自然段:1、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划上着重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它们的意思. 夫差耻吾今越国已节矣请报之 请姑无庸战昔者之战,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乃致其众而誓之 不患而患: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欲其旅进旅退如此,则有常赏;如此,则有常刑 2、第五自然段:在文中找到这些词划上着重号,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找到它们的意思.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 翻译: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是故败吴于囿: 又郊败之 3、第四-五自然段文意导学 想一想:通过采取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越国强大起来了.越王是不是主动下令攻吴呢?他是怎么做的呢?(试着在找出原文) 答:_ 4、质疑七、思考这篇文章我么已经学得差不多了,现在让我们最后来总结一下: 1、文章的题目是“勾践灭吴”,那么文中是否突出了“灭吴”的战争场面? 答:_ _ 2、越国终能灭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分条概括。 答:_ _ _ 3、文章叙写了勾践为灭吴所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在叙事中揭示了勾践灭吴的道理,同时也勾画了勾践的形象。勾践的形象是什么? 答:_ 4、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从勾践身上学到了什么?用一两百字写出你的体会 八、积累(一)、古今异义的几种情况 1词义的扩大。如:“江”本专指长江,后成为河流的通称。“河”本专指黄河,后成为河流的通名。 2词义的缩小。如:“谷”本是谷物的通称,现在在南方专指稻谷,在北方专指小米。(唐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新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中的“舅”古时有两个意思:“母亲的哥哥或弟弟”及“丈夫的父亲”;“姑”也有两个意思:“父亲的姐姐或妹妹”和“丈夫的母亲”。现在都只有一个意思了。) 3词义的转移。如:“诛”,开始时指责备,例如成语“口诛笔伐”。后来成了“杀戮”的意思。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下、见识浅薄,无贬义,现指品质恶劣,变为贬义词了 练习:比较下列词在现代汉语和古汉语中的不同: 乃号令三军。(古: 今: ) 大夫种进对曰。(古: 今: ) 然谋臣与爪牙之士。(古: 今: ) 以暴露百姓于中原。(古: 今: ) 将不可改于是。(古: 今: ) 生丈夫,二壶酒。(古: 今: ) 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古: 今: ) 果行,国人皆劝。(古: 今: ) .南至于句无 (古: 今: )(二)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A. 名词活用为动词 B名词作状语 2、动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B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活用 A活用为名词 B.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 2、省略句 3、倒装句 A 介宾短语后置 B 宾语前置 八、再给大家加点餐:1、赏析这首诗。 越中览古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1、这首诗的体裁是: 2、这首诗用了什么典故: 3、这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哪些句子是写夕,哪些写今: 4、说说最后一句话在表达感情上的妙处: 2、记一记:名句链接: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蒲松龄:“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老师的话:同学们,走到这一步需要我们的坚持精神,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同学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