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1页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2页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3页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4页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摘 要要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我国大部分院校或其它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籍是人 类精神食粮 尤其对一些学校 图书馆来说 非常重要 在软件开发中 以计 算机图书为主 称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能够为用 户实现借阅图书 管理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 其 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 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源信息进行管理 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 查阅迅速 安全性高 可靠性高 存储量大 保密性好 成本低等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单一定向计算机图 书方面 具有实用 精简功能等效率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 效率 也是企业 学校的科学化 正规化管理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 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是很有必要 本案例开发的是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 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经过分析 使用 Microsoft 公司的 Visual Basic6 0 为开发工具 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 平台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图形化的应用开发环境 尤其是它有 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集成环境提供级开发人员 使得开发人员可通过菜单 界 面 图形浏览工具 对话框以及嵌入的各种生成器来轻松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操 作 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在论文中详细讨论了 Visual Basic6 0 Access 的使用 以及其在计算机图 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对图书管理系统进行了系统总体设计 介绍了系统的总 体功能 模块划分和工作流程 为进一步开发系统奠定基础 在论文中通过 使用 Visual Basic6 0 Access 设计了一个数据库的系统 其中有数据浏览者 借书管理员 还书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四种权限不同的登录用户 实现借书 还书 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 图书查询 借阅查询 职工查询 帐号设置 读 者信息 使用帮助等功能 关键词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MIS 数据库 面向对象 Object 计算机图书 管理系统 II Abstrac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most of our institutions or other sectors essential part of the book is food for the human spirit especially in some schools libraries very important In software development computer based book called computer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Computer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can achieve for users to borrow books and management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inue to improve computer science increasingly mature and its powerful functions for the people deeply understand that it has entered the human society in various fields and is playing increasingly The more important role As par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the use of library resources compu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has the incomparable advantage of manual management For example access to rapid high security high reliability large memory capacity security and low cost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to a single computer oriented aspects of computer books with a practical streamlined functions of efficiency these benefits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ibrary management but also businesses schools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integration with the world Therefore developing such a management software is necessary This ca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s a typical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which mainly includes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 and front end application mainte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fter analysis the use of Microsoft s development tool Visual Basic6 0 for the use of its various kinds of object oriented visual development platform as a development tool object oriented technology and graphical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especially its there is an extremely powerful level of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to provide developers allowing developers through the menu interface graphical browsing tools dialog boxes and a variety of embedded generators to easily complete a variety of complex operations Development process constantly revised and improved until users are satisfied with it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e paper Visual Basic6 0 Access use as well as its library III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on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ystem described the overall functionality of the system module division and work flow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In the paper by using the Visual Basic6 0 Access designed a database system Which the data viewer library administrators but also the book administrator system administrator privileges are four different login users to achieve library but also books book entry staff input book information loan information employee information account settings the reader information use the Help function Key w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MIS database object oriented Object computer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IV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绪论 1 1 1 课题背 景 1 1 2 国内外发展状 况 2 1 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 的 3 1 4 论文的工作安排 4 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5 2 1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5 2 2 设计中用到的相关软件介绍 5 2 3 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0 2 4 小结 10 3 功能模块功能模块 12 3 1 需求分析介 绍 12 3 2 系统总体设计设计 14 3 3 数据设计 16 3 4 小结 20 4 功能模块实现及测试功能模块实现及测试 22 4 1 设计工程框架 22 4 2 系统主界面设计及登录模块 23 4 3 图书借阅管理模块的设计 26 4 4 用户管理模块的设计 28 4 5 次要部分的设计 28 4 6 测试 29 4 7 小结 34 V 5 全文总结全文总结 36 致致 谢谢 37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7 1 1 绪论绪论 1 1 课题背景课题背景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 这 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因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 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 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 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 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 系统的 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 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 包含很 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 现今 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 甚至尚未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 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 是基于文本 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 对于图书借阅情况 如借书天数 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 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 行 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 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 手抄进行 数据处 理工作量大 容易出错 由于数据繁多 容易丢失 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 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 但是尚未用于信 息管理 没有发挥它的效力 资源闲置比较突出 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 发的基于环境 基于这个问题 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使图书管理工作 规范化 系统化 程序化 避免图书管理的随意性 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 准确性 能够及时 准确 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随着数据库应用 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人员和爱好者了解并掌握开发数据库应用 程序的方法 图书馆管理系统是我国大部分院校或其它部门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籍是人类精神食粮 尤其对一些学校 图书馆来说 非常重要 在软件开发 中 以计算机图书为主 称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能 够为用户实现借阅图书 管理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 计算机科学日渐 成熟 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 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 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源信息进 行管理 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 查阅迅速 安全性高 可靠 2 性高 存储量大 保密性好 成本低等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能够单一定向计 算机图书方面 具有实用 精简功能等效率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 管理的效率 也是企业 学校的科学化 正规化管理 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 开发这样一套管理软件是很有必要 本案例开发的是 计算机图书管 理系统 1 2 国内外发展状况国内外发展状况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末期 由于当时 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查找图书信息或统计 借阅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 第一代的图书借 阅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 用户非常少 它的出 现为图书借阅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代替 手工的巨大工作量 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 第二代 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出现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 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都为图书 借阅管理系统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可能 但未能系统地考虑图书借阅的需求和理 念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革命性变革出现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 随着信息爆 炸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使个人 单位 社会对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有了更高 的需求 同时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 数据库技术 客户 服务器技术 特别是 Internet Intranet 技术的发展 使得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出现成为必然 第三代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特点是从图书借阅管理的角度出发 用集中的数据 库处理几乎所有与图书借阅相关的数据 友好的用户界面 强有力的报表生成 工具 分析工具和信息的共享使得图书借阅管理人员得以摆脱繁重的日常工作 集中精力从战略的角度来考虑图书借阅规划和政策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 法有生命周期法 原型法和面向对象的开发等 生命周期法 Life Cycle Method 是 20 世纪 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管理系统 开发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系统的开发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 而系统开发出来后 并不意味着生命周期的结束 而意味着根据组织的需要对系统的修改和重建的开始 原型法 Prototyping Method 是 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起来的 旨在改变生命周期法的缺点的一种系 统开发方法 该法的开发思路是首先根据用户的要求 由用户和开发者共同确 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功能 利用系统快速生成工具 建立一个系统模型 3 再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 将模型不断补充 修改 完善 如此反复 最终直 至用户和开发者都比较满意为止 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 较为理想的管理信 息系统 面向对象 Object Oriented 的开发方法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兴起 的 是一种基于问题对象的自底向上的一种系统开发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 以对象为基础 对象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核心 1 3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 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经过分析 使用 Microsoft 公司的 Visual Basic6 0 为开发工具 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可视化开发 平台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图形化的应用开发环境 尤其是它有 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集成环境提供级开发人员 使得开发人员可通过菜单 界 面 图形浏览工具 对话框以及嵌入的各种生成器来轻松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操 作 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数据库系统本质上是一个用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 数据库本身可被看作 为一种电子文件柜 也就是说 它是收集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仓库或容器 系统 用户可以对这些文件执行插入数据 检索数据 更改数据 删除数据等一系列 操作 总之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存储记录的系统 即 它是一个计算机 系统 该系统的目标存储信息并支持用户检索和更新所需要的信息 一个现代化的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 书籍信息以 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 还书信息 面对图书馆数以万计的图书 纷 繁复杂的读者信息 频繁更替的借还书信息 传统的直接方法不但管理出现漏 洞 而且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有一个智能化 系统化 信息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十分重要的 充分利 用计算机的功能实现对读者管理 书籍管理 借阅管理等自动化控制 将会大 大减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方便友好的图形界面 简便的操作 完善的 数据库管理 将会使得图书馆系统极大限度地应用于现代化图书管理中 其中有数据浏览者 借书管理员 还书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四种权限不同 的登录用户 实现借书 还书 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 图书查询 借阅查询 职工查询 帐号设置 读者信息 使用帮助等功能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 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1 4 论文的工作安排论文的工作安排 在论文的第二章将对这次毕业设计的课题进行可行性分析 以及需要用到 4 的一些软件工具 在第三章将介绍如何进行交叉测试 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 案和相关功能模块 在第四章 将会详细描述各部分的参数配置 需要测试那 些参数列表 进行测试 分析和描述测试结果 在第五章 会对此次毕业设计 进行总结 分析探讨不足之处 并展望未来的改进和完善工作 5 2 技术分析技术分析 2 1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该系统界面友好 操作简便 能完成借书 还书 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 图书查询 借阅查询 职工查询 帐号设置 读者信息 使用帮助等一系列图 书管理功能 开发本系统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和自动化 帮助 管理人员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图书管理工作 本着实用性和介绍性的原则 整个 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 每个大的模块又包括三至四个小的模块 图书管理部 分 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和查询管理 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进行添加 修改 查询等操作 借阅管理部分 包括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 其功能是实现 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等操作 读者管理部分 包括读者信息管理和 读者类别管理 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修改等操作 系统管 理部分 包括修改系统用户密码和增加新用户两项功能 帮助部分 包括系 统设计前台和后台简概 退出系统等功能 系统具有高效 易操作 易维护等 特点 并且系统结构清晰 界面友好 功能较为齐全 能有效地协助管理人员 进行图书管工作 如果想真正把它用到图书馆的图书自动化管理中 还需要读 者对该系统进行一步的完善工作 2 2 设计中用到的相关软件介绍设计中用到的相关软件介绍 Visual Basic VB 是一种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的 事件 驱动编程语言 从任何标准来说 VB 都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不仅是盛赞 VB 的开发者还是抱怨 VB 的开发者的数量 它源自于 BASIC 编程语言 VB 拥有图形用户界面 GUI 和快速应用程序开发 RAD 系统 可以轻易的使用 DAO RDO ADO 连接数据库 或者轻 松的创建 ActiveX 控件 程序员可以轻松的使用 VB 提供的组件快速建立 一个应用程序 1991 年 微软公司推出了 Visual Basic 1 0 版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 轰动 这个连接编程语言和用户界面的进步被称为Tripod 有些时候叫做 Ruby 最初的设计是由阿兰 库珀 Alan Cooper 完成的 许多专家把 VB 的出现当做是软件开发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其实 以我 6 们现在的目光来看 VB1 0 的功能实在是太弱了 不过最近 VB6 0 VB NET 的功能相当大 但在当时 它是第一个 可视 的编程软件 这 使得程序员欣喜之极 都尝试在 VB 的平台上进行软件创作 微软也不失 时机地在四年内接连推出 VB2 0 VB3 0 4 0 三个版本 并且从 VB3 开始 微软将 ACCESS 的数据库驱动集成到了 VB 中 这使得 VB 的数据库编程 能力大大提高 从 VB4 开始 VB 也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VB 功能强大 学习简单 而且 VB 还引入了 控件 的概念 使得大量已经编 好的 VB 程序可以被我们直接拿来使用 VB1 0 的 DOS 版本 VB1 0 于 1991 年发布 这个连接编程语言和用户界面的进步被称为Tripod 有些时 候叫做 Ruby 最初的设计是由阿兰 库珀 Alan Cooper 完成的 2002 年 Visual Basic NET 2002 v7 0 问世 2003 年 Visual Basic NET 2003 v7 1 问世 2005 年 11 月 7 日 Visual Basic 2005 v8 0 问世 同 时间推出 Visual Basic 2005 的免费简化版本 Visual Basic 2005 Express Edition 给 Visual Basic 初学者及学生使用 VB 2005 的 显著 优点是 可以 直接编写出 XP 风格的按钮 以及其他的控件 但是其编写的小程序占用近 10MB 的内存 2007 年 12 月 微软推出了 Visual Studio 2008 Beta 2 v9 在代码输入上可比 VB2005 快很多 在非特殊的情况下 VB2008 会自动开启 自动完成关键字 而且支持最新的 NET Framework 3 5 Beta 2 通过几年的发展 它已成为一种专业化的开发语言和环境 用户可用 Visual Basic 快速创建 Windows 程序 现在还可以编写企业水平的 客户端 服务器程序及强大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VB 会吸引更多的赞誉和批评 也会继续为广大的用户和程序员使用 它非 常适合用来开发拥有友好界面的程序 比如针对终端的数据 但是不适合 开发其它程序 比如联合计算程序 现在还有某一些VB 软件的精简版 比如 VB6 的精简版 一个典型的 VB 进程 VB 的中心思想就是要便于 程序员使用 无论是 新手或者专家 VB 使用了可以简单建立应用程序的 GUI 系统 但是又可 以开发相当复杂的程序 VB 的程序是一种基于窗体的可视化组件安排的联 合 并且增加代码来指定组建的属性和方法 因为默认的属性和方法已经有 一部分定义在了组件内 所以程序员不用写多少代码就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 程序 过去的版本里面 VB 程序的性能问题一直被放在了桌面上 但是随着 计算机速度的飞速增加 关于性能的争论已经越来越少 7 窗体控件的增加和改变可以用拖放技术实现 一个排列满控件的工具箱 用来显示可用控件 比如文本框或者按钮 每个控件都有自己的属性和事 件 默认的属性值会在控件创建的时候提供 但是程序员也可以进行更改 很多的属性值可以在运行时候随着用户的动作和修改进行改动 这样就形成 了一个动态的程序 举个例子来说 窗体的大小改变事件中加入了可以改变 控件位置的代码 在运行时候每当用户更改窗口大小 控件也会随之改变位 置 在文本框中的文字改变事件中加入相应的代码 程序就能够在文字输入 的时候自动翻译或者阻止某些字符的输入 VB 的程序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窗体 或者是一个主窗体和多个子窗体 类似于操作系统的样子 有很少功能的对话框窗口 比如没有最大化和最小 化按钮的窗体 可以用来提供弹出功能 VB 的组件既可以拥有用户界面 也可以没有 这样一来服务器端程序就可以处理增加的模块 VB 使用参 数计算的方法来进行垃圾收集 这个方法中包含有大量的对象 提供基本的 面向对象支持 因为越来越多组建的出现 程序员可以选用自己需要的扩展 库 和有些语言不一样 VB 对大小写不敏感 但是能自动转换关键词到标 准的大小写状态 以及强制使得符号表入口的实体的变量名称遵循书写规则 默认情况下字符串的比较是对大小写敏感的 但是可以关闭这个功能 VB 使得大量的外界控件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间 大量的第三方控件针对VB 提 供 VB 也提供了建立 使用和重用这些控件的方法 但是由于语言问题 从一个应用程序创建另外一个并不简单 在讨论 Visual Basic 时 经常可以听到以下这些术语 因此对这些术 语的基本理解十分有帮助 控件 简单的说 控件就是构成或者说建造 Visual Basic 应用程序的图形化工具 包括窗体 按钮 复选框 列表框 数据控件 表格控件和图片控件等等 事件 由用户或操作系统引发 的动作 事件的示例有击键 单击鼠标 Click 双击鼠标 DblClick 一段 时间的限制 或从端口接收数据 方法 嵌入在对象定义中的程序代码 它定义对象怎样处理信息并响应某事件 例如 数据库对象有打开纪录集并 从一个记录移动到另一个记录的方法程序的基本元素 它含有定义其特征的 属性 定义其任务和识别它可以响应的事件的方法 控件和窗体是Visual Basic 中所有对象的示例 对象 一个控件 窗体等都可被看作一个对象 过程 为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而编写的代码段 过程通常用于响应特定的 事件 也可以当作应用程序的用户自定义函数来使用 属性 属性是组 成用户界面的各对象的性质的具体描述 例如上述 对象 中所提到的尺寸 8 位置 颜色 宽度 高度等等都称为控件的 属性 属性决定对象的外观 有时也决定对象的行为 对象的属性绝大部分是VB 中已经事先定义好的 但也有的属性是需要在应用 过程中才去定义的 属性即可为对象提供数据 也能从对象取回信息 Visual Basic 也有其局限性 VB5 和 VB6 都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但是不包含继承特性 VB 中提供了特殊的类的功能 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程 序员的需求 VB net 包含了所有面向对象的特性 多线程支持 VB Net 2002 以及之后的版本 都支持多线程技术 异常处理 VB net 中使用了 Try Catch Finally 来处理异常 而 VB 中只有 On Error Goto line 语句 对指针的支持非常有限 VB 只能支持 8 到 32 位的整形 很多语言都有无 限制的支持 VB 不允许在任何数组内存在不变的变量 VB 不支持以上特 性 程序员需要自己建构方法来实现相似的功能 办公软件 Office 套件中 最为广大用户熟悉的是 Word 和 Excel 因为它 们功能强大且方便易用 更因为它们不仅可用于办公 还可用于个人写作和家 庭记帐理财等 同为 Office 套件中一部分的 Access 虽然有着同样强大的功 能 但使用的人却相对少些 不像 Word 和 Excel 那样广泛 事实上 真正用 过 Access 的用户 对其强大功能和灵活应用均称赞有加 Access 数据库管 理系统是 Microsoft Office 套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适用于小型商务活动 用以 存贮和管理商务活动所需要的数据 Access 不仅是一个数据库 而且它具有 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 它可以方便地利用各种数据源 生成窗体 表单 查 询 报表和应用程序等 有结构的数据集合 它与一般的数据文件不同 其 中的数据是无结构的 是一串文字或数字流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是文字 图 象 声音等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 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 法 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 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 是通过研究数 据库的结构 存储 设计 管理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 并利用这些 理论来实现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 分析和理解的技术 即 数据库技术 是研究 管理和应用数据库的一门软件科学 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 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解决了计算机信息处理过程中大量数 据有效地组织和存储的问题 在数据库系统中减少数据存储冗余 实现数据共 享 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数据和处理数据 数据库技术研究和管理的对象是数据 所以数据库技术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9 主要包括 通过对数据的统一组织和管理 按照指定的结构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和数据仓库 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挖掘系统设计出能够实现对数据库中 的数据进行添加 修改 删除 处理 分析 理解 报表和打印等多种功能的 数据管理和数据挖掘应用系统 并利用应用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数据的处理 分析和理解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是当今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 一 它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 农业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已经被 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作为自己赶超世界潮流的标志之一 而数据库技术 则是信息技术中一个重要的支撑 没有数据库技术 人们在浩瀚的信息世 界中将显得手足无措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从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开始 计算机应用从科学研究部门扩展到企业管理及政府行政部门 人 们对数据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968 年 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商品化的 信息管理系统 IM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从此 数据库技术 得到了迅猛发展 在互联网日益被人们接受的今天 Internet 又使数据库 技术 知识 技能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放大 现在数据库已经成为信息 管理 办公自动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应用的主要软件工具之一 帮助人 们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数据 Access 一种关系式数据库 关系式数据库由一系列表组成 表又由一系 列行和列组成 每一行是一个记录 每一列是一个字段 每个字段有一个字段 名 字段名在一个表中不能重复 举一个 产品 表的例子 产品 表由 10 个记录组成 一个记录占一行 每一个记录由产品 ID 产品名称 库存量 订货量 单价和折扣率 6 个字段组成 产品 ID 是字段名 其下面的 1 2 等是字段的值 表与表之间可以建立关系 或称关联 连接 以便查询相关 联的信息 Access 数据库以文件形式保存 文件的扩展名是 MDB Access 数 据库由六种对象组成 它们是表 查询 窗体 报表 宏和模块 1 表 Table 表是数据库的基本对象 是创建其他 5 种对象的基础 表由记录组成 记录由字段组成 表用来存贮数据库的数据 故又称数据表 2 数据查询 Query 查询可以按索引快速查找到需要的记录 按要求筛选记录并能连接若 干个表的字段组成新表 3 数据窗体 Form 窗体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浏览 输入及更改数据的窗口 还可以创建子窗体显示相关联的表的内容 窗体也称 表单 4 数据报表 Report 报表的功能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类汇总 然后打 10 印出来 以便分析 5 数据宏 Macro 宏相当于 DOS 中的批处理 用来自动 执行一系列操作 Access 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操作供用户选择 使用起来十分 方便 6 数据模块 Module 模块的功能与宏类似 但它定义的操作比宏更 精细和复杂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写程序 模块使用 Visual Basic 编程 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式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 表 关系 域和业务规则 数据库模式是一种设计 数据库和应用正是建立在此基础上 的 域是一列可能拥有的值的集合 必须为每一个表的每一列确定域 除了数 据的物理必填字段外 还需要确定是否有些域对表来说是唯一的 计算机管理 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模式的最后一个要素是业务规则 它是对需要反映在 数据库和数据库应用程序中的业务活动的允许空字符串 业务规则是模式的一 个重要部分 因为他们指定了无论什么数据变化到达 DBMS 引擎 允许的数 据值必须满足的允许空字符串 不管无效的数据变化请求是来自窗体的用户 查询 修改请求还是应用程序 DBMS 都应该拒绝 遗憾的是 不同的 DBMS 产品用不同的方法实施业务规则 在某些情况下 DBMS 产品不具备实施必 要业务规则的能力 必须以代码形式把它们编入应用程序 在 ACCESS 数据 库中不需要创建数据连接 因为它是 VB 中默认的数据库形式 这里的数据库 采用 Access 用 ADO 作为连接数据对象 2 3 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 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经过分析 使用 Microsoft 公司的 Visual Basic6 0 为开发工具 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可 视化开发平台作为开发工具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图形化的应用开发环境 尤 其是它有一个功能极其强大的集成环境提供级开发人员 使得开发人员可通过 菜单 界面 图形浏览工具 对话框以及嵌入的各种生成器来轻松地完成各种 复杂的操作 开发过程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其 中有数据浏览者 借书管理员 还书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四种权限不同的登录 用户 实现借书 还书 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 图书查询 借阅查询 职工查 询 帐号设置 读者信息 使用帮助等功能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 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具有可行性 11 2 4 小结小结 本章节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从 而证明我这个设计的现实意义 然后从我要用到的两个软件 分析此设计的可 行性极强 从而得到此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同时也提出了设计的大概任务 即有数据浏览者 借书管理员 还书管理员 系统管理员四种权限不同的登录 用户 实现借书 还书 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 图书查询 借阅查询 职工查 询 帐号设置 读者信息 使用帮助等功能的一个计算机管理系统 12 3 功能模块功能模块 3 1 需求分析介绍需求分析介绍 本设计的主要功能 可以让普通读者查询书籍信息 借阅信息以及读者信 息 可以让借书还书管理员借书还书 查询书籍信息 借阅信息 职工信息以 及读者信息 最后可以让系统管理员额外有图书录入 职工录入以及帐号录入 的强大功能 经过以上详细的用户调查 在现行业务流程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基本可以确定系统设计必须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图书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1 新进图书的登记功能 对于购进的新书 系统必须具备图书信息资料的 录入功能 2 图书的查询修改功能 当图书资料发生变化 如图书丢失或有错误信息 输入时 则应能够及时对数据进行修改和补充 3 借阅的登记 归还的登记功能 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 供本校学生借阅 图书 归还图书 并进行登记 4 用户信息的增加 删除和修改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之一 建立用户信息 并对其进行维护 以下是图书管理系统必须具备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 安全 稳定 可靠 高效的运行 图书管理系统 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 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 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 能够满足学校对信息处理的需求 2 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图书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 例如用户查 询的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 所有这些 都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 功能的调整和扩充 而要实现这一点 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 既系统应 是一个开放系统 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 13 配置系统的硬件 通过软件的修补 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 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图书管理系统是直接面对使用人员的 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并不时非 常熟悉 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 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 要实 现这一点 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 针对 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 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 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 程 4 系统的标准性 系统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 软件 所有这些 都要符合主流国际 国家和行业标准 5 系统的先进性 目前计算系统的技术发展相当快 做为图书管理系统工程 在系统的生命 周期尽量做到系统的先进 充分完成企业信息处理的要求而不至于落后 这一 方面通过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 不断改善系统的功能完成 另一方面 在 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 应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当前主流并先进且 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产品 6 系统的响应速度 图书管理系统系统在日常处理中的响应速度为秒级 达到实时要求 以及 时反馈信息 在进行统计分析时 根据所需数据量的不同而从秒级到分钟级 原则是保证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速度问题而影响工作效率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据模型即 E R 图来理解和表示问题的信息域 通过对 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 可以得出该系统涉及三个实体 读者 图书 管理员 画出如下 E R 图 如图 3 1 所示 14 图书读者 职工系统管理员 借阅 归还 管理 管理 编号读者类型 性别 工作单位 地址 登记日期电话号码已借数量 姓名名称作者 出版社 入库时间 入库数量 编号 性别 工号 地址姓名电话 1n mn m n 3 1 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 E R 图 3 2 系统总体设计设计系统总体设计设计 本节将对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设计 介绍系统的总体功能 模块 划分和工作流程 3 2 1 系统功能描述系统功能描述 1 图书基本信息管理功能 为了便于对库存的图书进行管理 需要对图书进行分类 图书基本信息管 理模块可以实现一下功能 添加图书基本信息 修改图书基本信息 删除图书 基本信息 查看图书基本信息 2 图书借阅管理功能 这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功能 实现如下功能 图书借阅管理 图书归还管理 3 用户管理功能 有一下功能 添加系统用户信息 修改系统用户信息 删除系统用户信息 查看系统用户信息 15 3 2 2 系统模块划分系统模块划分 根据上一节介绍的功能 可以设计出系统的总体功能模块 如图 3 1 所示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功能 图书基本信息管理功能 图 3 2 功能模块示意图 在本系统中 用户管理模块的功能是比较简单 在系统初始化时 有一个 默认的 系统管理员 用户 admin 有程序员手动添加到数据库中的 admin 用户可以创建用户 修改用户信息以及删除用户 普通用户则不能 3 2 3 系统流程分析系统流程分析 节将对系统进行系统流程分析 所谓系统流程就是用户在使用系统时的工 作过程 对于多类型用户的管理系统来说 每一类用户的工作流程都是不相同 的 多用户系统的工作流程都从用户登录模块开始 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 身份认证可以分为以下两个过程 确认用户是否是有效的系统用户 确认用户 的类型 第一个过程决定用户是否进入系统 第二个过程根据用户的类型决定 用户的操作权限 从而决定用户的工作界面 本系统的流程分析如图 3 2 所示 进入系统后 不同类型的用户所能进行的操作也不同 这些操作可以笼统 地分为用户管理模块和图书借阅管理模块 16 开始 用户登录 读取用户类型 图书基本信息管 理功能 图书借阅管理功 能 管理普通用户 admin 成功 普通用户 用户管理模块 图书借阅管理模块 图 3 3 系统流程分析图 3 3 数据设计数据设计 该设计是利用 ACCESS 数据库 操作方便 简单 在 ACCESS 数据库中 不需要创建数据连接 因为它是 VB 中默认的数据库形式 这里的数据库采用 Access 用 ADO 作为连接数据对象 以归纳为以下几步 1 建立 Access 数据库 启动 Access 建立一个空的数据库 ComputerBookmanage 设计器建立系统 需要的表 其中有图书表 读者表 还借书表 用户表以及员工表 图书表有 管理人员 图书编码 图书名称 作者 出版社 入库数量以及入库时间 读 者表有 读者姓名 读者编号 性别 读者单位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电话 号码 登记日期以及已借书数量 还借书表有工号 图书编码和借阅时间 用 17 户表有登录名 密码 身份以及权限 员工表有管理员级别 工号 姓名 性 别 电话以及住址 a 基本表 书籍书籍 book 表 3 1 表 book 的结构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允许空字符串 管理人员文本50否是 图书编号文本12是否 图书名称文本16否是 作者文本8否是 出版社文本20否是 库存量数字小数是是 入库时间日期 时间自动否无 b 基本表 用户表用户表 user table 表 3 2 表 user table 的结构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允许空字符串 登录名文本16否是 密码文本16否是 身份文本50否是 权限数字1否是 c 基本表 读者表读者表 reader 表 3 3 表 reader 的结构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允许空字符串 读者姓名文本8是主键 读者编号数字50是否 性别文本2否是 读者类别文本50否是 工作单位文本50否是 家庭地址文本50否否 电话号码文本50自动自动 登记日期日期 时间自动自动自动 已借书数量数字自动自动自动 d 基本表 职工信息职工信息 worker 18 表 3 4 表 worker 的结构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允许空字符串 管理人员文本50否是 工号数字50是否 姓名文本8否是 性别文本2否是 电话数字13否是 住址文本50否是 e 基本表 借阅信息借阅信息 record 表 3 5 表 recoed 的结构 字段类型字段大小必填字段允许空字符串 序号自动编号 长整 型 20是主键 读者编号文本250是否 图书编号文本250是否 借阅时间日期 时间长时间是否 2 连接数据 在 Visual Basic 环境下 选择 工程 引用 命令 在随后出现的对 话框中选择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2 0 Library 然后单击 确定 按钮 引用 ADO 连接数据库 在程序设计的公共模块中 先定义 ADO 连接 对象 语句如下 Public conn As New ADODB Connection 标记连接对象然后 在子程序中 用如下的语句即可打开数据库 Dim connectionstring As String connectionstring provider Microsoft Jet oledb 4 0 data source ComputerBookmanage mdb conn Open connectionstring 然后设置 ODBC VB 的 ADO 对象是通过 ODBC 来访问数据库 所以还要建 立 ODBC 数据引擎接口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 管理工具 数据源 ODBC 出现添加等操作的对话框 单击 添加 按钮 出现 创建新数据 源 对话框 创建成功 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 选择 Microsoft Access Driver mdb 单击 完成 按钮 完成 设置连接数据源 在 数据源名 文本框中添加一个名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