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doc_第1页
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doc_第2页
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射频介入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分析【关键词】 子宫肌瘤 多年来,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多以手术为主,非手术治疗报道较少,且效果不太满意。近年来,国内首创的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满意,病人痛苦小,无副作用,开辟了采用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新途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3年1月2003年12月在我院门诊经妇科检查及盆腔彩超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且有手术指征者30例,年龄3550岁,平均(44.776.23)岁,子宫肌瘤25.7 cm,单发肌瘤28例,多发2例;贫血7例,血红蛋白6090 g/L,占23.3,黏膜下肌瘤3例,肌壁间肌瘤27例。 1.2 方法 射频消融是指在B超动态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经过阴道、宫颈等自然腔道进入宫腔,用射频电极直接穿刺到肌瘤体内,自动精确的控制射频的功率、时间,使肌瘤组织产生热效应,从而发生凝固、变性和坏死,最后吸收。穿刺过程要在B超引导下,刀尖横看呈一线,纵看呈一点,肌瘤直径3 cm时,穿刺点在肌瘤的中间,肌瘤3 cm时穿刺点应在瘤体中心或1/3处穿刺,先穿刺肌瘤一侧或一极,然后穿刺肌瘤另一侧或一极,这是因为自凝刀每治疗一次变性凝固范围直径为3 cm,如果是5 cm肌瘤应穿刺2点,穿刺肌瘤的1/41/3深度时要横切观察,进一步确定自凝刀是否在肌瘤合适部位。因子宫肌瘤硬度不一,一般在不开机的情况下,自凝刀可直接穿入肌瘤中间,如肌瘤太硬,不易穿刺时,可将自凝刀尖先顶住肌瘤,然后启动开关约10 s停止,缓慢插入一部分,然后开→停→穿,直至理想深度为止。最后观察刀尖是否在治疗的位置。 1.3 临床观察 临床检查及B超检测子宫体积及肌瘤径线。(1)妇科检查子宫体积明显缩小。(2)B超检测子宫体积及肌瘤径线,肌瘤逐渐减小直至消失。 2 结果 2.1 患一般资料与治疗结果 治疗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与治疗效果无关。 2.2 治疗效果观察 治疗效果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表1):治疗后子宫肌瘤明显缩小,其中15例患者平均直径为3.5cm的子宫肌瘤,治疗后经B超检查证实肌瘤已完全消失。(2)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治疗30例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未做处理。(3)随访:治疗后按期随诊者30例,占治疗人数的100,分别在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9例患者月经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1例患者偶发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表1 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 3 讨论 自凝刀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属国内、外首创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多为子宫切除,不仅丢失子宫、改变盆腔结构,还对卵巢功能有一定影响,导致提前绝经,创伤大、痛苦大。此技术自然腔道放置一针式的治疗刀至病灶可达治疗目的,一次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对机体影响小,无明显不良反应,可重复应用,是一种可保留子宫且避免手术的新型微创技术,临床证实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不良反应小、创伤小、毁损范围可控制的肿瘤治疗方法,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安全性和一次性治愈率高,医患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