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西中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1页
上海市市西中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2页
上海市市西中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3页
上海市市西中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4页
上海市市西中学10-1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会员独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满分110分 时间120分钟)一、阅读部分(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0分)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 根本没用! ”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活,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有人认为第一段笔调轻松,描写了一段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与后文很不吻合,你认为作者写第一段有什么特别作用? (2分)2、体会文中划线句 ,说明其中蕴涵的“我”对母亲的情感。 (3分)3、文章上半部分以“我”的命运遭际写母亲,下半部分才写合欢树,从散文“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角度,说一说上下两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分)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儿子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B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C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至有点迷信了。D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学、比获奖更重要。E“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二、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寻人启事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荫牢牢地笼罩着椅子,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来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外,最大的偏好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着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 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到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睡已经成了女孩离家后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11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里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12合同期总算满了,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回A市。近家情怯,女孩颤抖的手按响了门铃,开门的却是个陌生人。 13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14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母速归。5.第3段中“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这句话会让我们想起哪一句俗语?(1分) 6、第3段“没有温暖的家”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意来回答。(2分) 7、第6段运用了 和 两种描写手法,(2分)并请你揣摩一下女孩这时的心情。(2分) 8、从女儿三次读“寻人启事”到给母亲打电话之后,请概括女孩心理变化的过程。(2分) 女孩的心态变化说明了什么?(2分) 9、本文注重通过人物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从边城中举例赏析小说刻画翠翠心理变化的艺术。(3分) 三、名句默写(6分)(8句中选6句)10、(1)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_,_。(2)_,英俊沉下僚。(3)此中有真意,_。(4)无为在歧路,_。(5)阡陌交通,_。(6)明月松间照,_。(7)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8)潭中鱼可百许头, 。四、诗词鉴赏,完成题目(6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1、“卜算子”是_“送鲍浩然之浙东”中的“之”的意思是 .(1分)12、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句用水波比喻眼睛的明亮澄澈,山峰比喻眉毛的攒聚匀净。B.“眉眼盈盈处”一语双关,既指友人所去浙东的秀丽山水,又指送别时脉脉含情的神态。C.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直抒胸臆,重点写惜春之意,寄托对友人的祝愿。D.这首词写得情意眷眷,又不悲悲切切,显得格调明快、轻盈,与一般送别词相比,有其独到的特色。13、请结合“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试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2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瘘,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1)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2)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1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_(2分)A.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虽曰爱之,其实害之B. 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缲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C. 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虽曰爱之,其实害之D. 有类橐驼者/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15.翻译下列句子(6分)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_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_16.第四段说“以子之道,移之官理”,那么文中最能概括郭橐驼种树之道的一句话是“_”。(2分)17.在文中两处划线句中任选一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2分)选(_)句,表达效果是_ _18.本文名为人物传记,实际是一则_。它借由郭橐驼介绍种树之道,展开类比联想,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_(3分)六、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1分)南宫生传南宫生,吴人。伟躯干,博涉书传。少任侠,喜击剑走马,尤善弹,指飞鸟下之。有二军将恃武横甚,数殴辱士类,号虎冠。其一尝召生饮,或曰:“彼酗,不可近也。”生笑曰:“使酒人恶能勇?吾将柔之矣。”即命驾往,坐上座,为语古贤将事。其人竦听,居樽下拜起为寿,至罢会,无失仪。其一尝遇生客饮,顾生不下已,目慑生而起。他日见生独骑出,从健儿,带刀策马踵生后,若将肆暴者。生故缓辔当中道路,不少避。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明旦介客诣生谢,请结欢。生能以气服人类如此。19、解释加点词(2分)(1)带刀策马踵生后( )(2)知生非懦懦,遂引去( )20、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A. 指飞鸟下之 B. 吾将柔之矣C.非有能硕茂之也 D.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21、翻译句子(2分)知生非懦懦,遂引去,不敢突冒呵避。 22、本文中揭示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2分) 23、南宫生对待两位将军的事情中说明南宫生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3分) 二、作文(40分)提示:生活中,我们的眼睛常常会含满泪水。悲伤,感动,激动,兴奋,震惊当各种情感撞击着人的心灵时,常常令人热泪盈眶。请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2010.11)一、(本题10分)1、(2分)对比,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1分) 展现母子俩曾经拥有过一段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的压抑气氛形成对照。(得1分)两种都可以。 2、(3分)我的一切都是母亲给予的,我为母亲不能看到我的成绩而感到遗憾、伤感;我对母亲在我重病期间承受着体力和精神上双重煎熬感到心痛与愧疚。(2分) 感恩和自责交织在一起,对母爱的更深厚的理解,将激励作者更珍惜生命,更坚强地活下去,这就是母爱更深刻的意义(1分)。3、(3分)文章上半部分借助回忆,抒发对亡母的缅怀和忏悔,歌颂了母爱的执着和恒远;下半部分通过交代树的来历和成长, 运用象征手法,渲染了母爱的伟大,含蓄而蕴藉。(2分)前者为“合欢树”的意义作足够的铺垫,奠定了感情基调;后者则是前者的进一步的意义的提升和感情的渲染。(1分) 4、(2分)A C二、本题12分5.恨铁不成钢6、母亲只顾挣钱,忽略了对女儿的精神关爱7、心理、动作 很叛逆希望母亲难过后悔8、开始得意开心,后来觉得惭愧,最后理解和思念。这一心态变化说明女儿一步步理解了母亲,加深了对母亲的感情。9、例如翠翠感觉在爷爷身边的日子没有变化,想离家出走,小说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处于感情萌动期的少女项王又害怕外面世界的微妙心态。三、名句默写6分10、(1)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2)世胄蹑高位(3)欲辨已忘言(4)儿女共沾巾(5)鸡犬相闻(6)清泉石上流(7)道阻且长(8)皆若空游无所依四、诗词鉴赏6分11、往;送别诗12、A13、“若到江南”二句作者发挥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表达了惜春之情及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五、本题(15分)14、(2分)C15. (3分)(1)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为官治民)与我的职业之间大概也有些相似吧?(得分点:若、省略、其)我们小百姓不吃早晚饭来慰劳官吏还来不及,又靠什么来增加我们的生产、安定我们的生活呢?(得分点:且、倒装、使动)16. (1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17. (2分)(1)本句是郭橐驼对种树方法的详细说明,以排比手法展开,条理分明,交代周详。(2)本句是对小吏的语言记录,以排比手法展开,淋漓尽致地刻画俗吏扰民、鸡犬不宁的景象。18. (3分)寓言故事 希望官员顺应民意,减少对其生产生活的干扰,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