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1页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2页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3页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4页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马献中 第一作者:马献中(1963),男,甘肃平凉人,副教授,从事中医保健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何培宇 王保平 甘发旺 梁金玲(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甘肃 平凉 744000)【摘 要】 目的 了解入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问卷,对某医学校2244名新生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所有因子在心理健康各水平均与全国青年常模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同性别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同类别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三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文科生、理科生和转段生,文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科生;在学生家庭出身方面,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不存在差异。结论 某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为此采取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 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迅速发展与成长时期,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纷繁复杂,近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约有10%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未来人生的奠基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我校对200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为学校有针对性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提供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整群抽取2009级新生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244份,其中,男生人数为372人,占16.6%,女生人数为1872人,占83.4%;学生家庭出身是城市的有261人占11.6%,农村的有1983人占88.4%;学生类别共有4类,文科生有540人,占24.0%,理科生有1168人,占51.9%,转段生有282人,占12.5%,三职生有260人,占11.6%。1.2 方法本调查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160分为临床界限,超过160分,或任一因子2分,说明测试人可能存在着某种心理障碍,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或任一因子3时,便认为被试者的该因子症状已达中等以上严重程度。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2 结果与分析2.1 样本分布与全国常模的比较对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各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所有的因素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见表1。表1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比较表样本分布S(n=2244)全国常模S(n=1388)tp躯体化1.350.421.370.48-1.9580.05强迫1.900.591.620.5822.2990.00人际敏感1.750.571.650.617.8780.00抑郁1.690.601.500.5914.9460.00焦虑1.580.531.390.4316.660.00敌对1.520.541.460.555.3720.00恐怖1.500.511.230.4124.8270.00偏执1.540.521.430.5710.2120.00精神病性1.470.451.290.4218.5440.002.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检验不同性别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2。表2 不同性别学生心理健康各水平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表S nFp男1.5480.4183724.9590.026女1.6020.4321872对学生性别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F(1,2242)=4.959,p.05,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2.3 不同学生类别之间的检验不同类别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3。表3 不同类别学生心理健康各水平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表S nFP文科1.6100.4535387.1070.000理科1.5650.4021165转段生1.5780.419281三职生1.6960.491260对学生类别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F(3,2240)=7.107,p.01。进行事后多重检验(LSD)发现,三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文科生、理科生和转段生,文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科生。2.4 家庭出身不同家庭出身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的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结果见表4。表4 不同家庭出身学生心理健康各水平描述统计及差异性检验表S nFP城市1.5940.4632610.0040.951农村1.5930.4261983对学生家庭出身进行单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差异,F(1,2242)=0.004,p.05,家庭出身为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不存在差异。3 讨论对我校学生心理健康各水平与全国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各水平都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差异,除躯体因素低于全国常模外别的因素水平均高于全国常模,这一结论与在我省地方性院校的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1】。原因可能在于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要面临新的生活挑战,如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人际关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可能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应激源,再加之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的选择和判断缺乏相对稳定性,极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心理矛盾加剧【2】。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状况不容乐观。我校位于西部地区三线城市,作为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在保障学生就学和就业方面一直名列全省前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示范效应。近年来也随着国家加大对西部社区和农村卫生医疗队伍建设,吸收了越来越多考生到我校就读。其中,新生中有88.4%的学生来自农村,作为西部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全国其它地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对我校新生申请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情况统计,发现有351人申请,占了新生总数的15.6%。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需要获得助贷的比例比较高,由于各种原因使许多新生无法申请到助贷,不能充分保证相当一部分困难家庭学生上学的后顾之忧,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在相关研究中,发现家庭经济因素,如年平均总收入、贫困生中个人月平均消费等是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3-5】。为此,一方面,学校为了减轻困难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采取了分期缴纳学费的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并建立健全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减免学费工作体制,从制度上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同时,学校提供了心理学选修课来提高学生应对挫折、改善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控制、缓解学业压力、树立正确的恋爱观、进行职业规划等心理困扰。但是,作为新生要一下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角色转换,这与中学时的思维模式及其人生价值观相冲突,造成了短期的适应不良。因此,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辅导和咨询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我校新生男女生比例为1:5,男生占了总数的16.6%,在调查中发现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男生心理健康水平。在相关研究中,许多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2】【6-7】。一方面,是由于男女个性特征的差异,女生心理感受比较敏感、情感丰富细腻、情绪多变,独立性及环境的适应能力稍差、依赖性较强;而男生容易冲动、相对易激怒、争强好胜;女生往往较男生胆小、敏感、心思缜密,从而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另一方面,是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女生在社会结构中人们对其社会期望偏低,但是现实生活中又遭受到激烈的社会竞争,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她们不像男生那样采取一些较强烈的手段来充分宣泄压力,而更容易将这些压力逐步累积,故而产生焦虑、精神病性等症状。第三方面,对于医学校的女生来说,由于受到个性特征以及社会期望的影响,尤其是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日趋激烈,其心理影响的承受力要比男生大。我校学生类别中存在统招生、三职生以及从省内几所卫校转段过来的转段生,对学生类别进行的检验中,三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文科生、理科生和转段生,文科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科生。三职生和转段生作为特殊人群参加高考,从他们的身份来说是初中生完成了中等专科职业教育后,一部分学生为了继续提高而进行的选择。这些学生经过三年的职业教育,一方面专业技术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另一方面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当他们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时,其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观、兴趣爱好以及观察社会的视角等诸方面都带有深刻的社会体验,对比普招生则后者就缺少这方面的社会认知。三职生和转段生二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别,转段生是有相关医学专业训练的中专生,三职生则是在相关的职业技术学校接受训练的中专生,转段生相比三职生则有专业方面的优势。虽然这两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养成没有统招生好,统招生是学习第一位,但是转段生有更明确的职业定位,三职生则存在人生的重新规划,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也感到很茫然。为此,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医学类学校,理科生就比文科生更具学科优势。在对2009级某一文科班43名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调查中,有7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医用化学、解剖学课程上存在困难,23%的学生在生物学、遗传学课程上有困难,全班仅有7%的学生认为自己在以上课程学习中没有困难。从而可以看出,文科生由于缺少理科基础知识背景,导致出现学习焦虑、学习压力等心理障碍。根据以上出现的情况,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法方面的辅导。学生在家庭出身方面,其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差异,这一结果与部分研究结果相反【8】,这些因素不是影响地方性院校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我校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其经济方面的压力很大,相同的生活背景感同身受,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都需要面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人际交往、学习压力、情绪情感诸方面的问题,因此所造成的心理困扰也大致一样。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未来人生的奠基时期,其心理健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才。为此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来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人格、良好的适应能力,使其身心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钟为民,罗文俊,唐光旭.甘肃省地方性大学学生心理问题及健康教育对策研究.医学与社会,2006,19(10):35-372 刘春梅.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对新乡市4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87-903黎光明,郑红勇,聂景春,等.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素及特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8(6):642-6444 平卫伟,张建斌.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长治医学院学报,2007,21(4):254-2565 王波,孙业桓, 张蕊,等.某医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8,29(11):976-9776 王延伟,许刚东.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与分析以重庆交通大学2006级学生为例.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5):139-1417 朱庆庆,花静,古桂雄.320例文理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7,8(2):95-978吴敏,时松和,杨翠萍.父母文化程度、职业、期望值及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6):1184-1187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Gender Medical Students of Mental HeathMa Xianzhong; He Peiyu; Wang Baoping; Gan Fawang; Liang Jinling(Pingliang Medical College, Gansu Pingliang,744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studentsmental health status of a medical college, it provides the bas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carrying ou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of symptom checklist SCL-90 questionnaire, 2244 of a medical school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data analysis of variance.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tween all factors i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level and the National Youth norm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among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differences, women mental healt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mental health of boys; different students in men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