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42ICS备案号: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DB42/XXXXX2015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stem in Hubei Province(征求意见稿)2015-00-00发布 2015-00-00实施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 次前 言I1 范围12 总则13 术语14 基本规定25 规范性引用文件36 数据内容37 系统建设48 共享与服务79 验收与移交810 数据动态管理811 基础环境建设912 系统安全9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地下管线数据结构11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元数据15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和地下管线相关技术标准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本标准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城乡建设发展中心、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湖北省国土测绘院、武汉大学、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武汉科岛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 倩、谢 忠、邱儒琼、洪 亮、申传明、李建松、吴世林、卢贵清本标准参与单位:荆门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荆州市城乡建设档案馆、襄阳市城乡建设档案馆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江 东、郑 刚、魏 琼、郭艳平、曹永桃、陶彣君、邢大为、齐培培、 柳 琳、夏金儒I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建设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2 总则为推动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统一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要求,规范化数据采集、数据建库、数据更新和分析应用等有关内容,促进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满足城镇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中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管理的数据主要包括城镇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所使用的软件、网络、计算机、服务器和其他设备,应满足建设的要求。应采用开放式体系架构,建设具有集成、高效、可扩展的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确保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除执行本规范外,应兼容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同时满足补充和扩展需求。3 术语3.1地下管线 Underground Pipeline一般指敷设在地下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工业、综合管廊(管沟),以及地铁、隧道等配套管线设施。在城镇规划区内的地下管线称为城镇管线,在城镇之间的地下管线称为长输管线。3.2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System在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和网络的支持下,利用GIS技术实现对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进行输入、编辑、存储、统计、分析、维护更新和输出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3.3地下管线数据 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用于描述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的数据。3.4基础地理数据 Basic Geo_Spatial Data用于进行统一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的通用性强的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其中数字线划图主要由地貌、水系、植被及居民地、交通、境界、特殊地物、地名等要素构成。3.5元数据 Metadata用于描述数据库通用信息、数据时效信息、安全信息和数据库空间参考等信息的数据。3.6地下管线数据库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base用于组织、存储和管理地下管线数据的数据集合。3.7管线标识代码 Pipeline Identity Code用字符、数字或字符数字混合码对管线点、管线段赋予的唯一编码。3.8系统管理与维护 Syste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为保证软件系统正常运行,对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进行的定期检测、管理与优化。3.9信息共享与服务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Service指行政管理部门和各权属单位之间,对行业专题信息进行共建与共用。3.10数据动态管理 Dynamic Data Management当对地下管线进行增添、维修、废弃等变动时,对地下管线数据库中相应管线信息进行正确的实时或定期更新的一种数据管理模式。3.11系统安全 System Safety是指在系统生命周期内,采用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措施,辨识系统隐患,使系统在受到恶意攻击时依然能够正常运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4 基本规定4.1 建设目标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a) 推动城镇地下管线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b) 规范地下城镇管线数据采集、数据建库以及动态管理。c) 推动地下管线信息的共享与服务。d) 满足数字城市和数字湖北的应用需求。4.2 管理目标地下管线数据管理目标:a) 数据准确:应对外业探测成果进行检查和质量验收,成果数据建库和数据更新,应利用系统工具对数据进行检查,确保数据库中的管线数据准确性。 b) 数据完整:地下管线数据种类和数据内容应该齐全,管线属性应该能够完整描述各类管线的基本特征。c) 数据现势性强:地下管线现状变化时,必须及时更新管线数据,保持管线数据的现势性。d) 数据标准统一:地下管线普查探测和动态更新的数据成果按统一规定的数据格式提交,便于建立统一的地下管线数据库,方便数据的共享与服务。e) 数据安全:必须具备完善的网络和系统安全保密管理措施,及时对管线数据备份,并保证管线数据共享与服务的安全。f) 共享与服务:应建立开放的共享与服务体系,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管线权属单位实行信息共享和应用服务。4.3 数据建设要求用于进行城镇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建库的地下管线探测成果,参考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T 875)的相关要求。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的平面坐标系和高程基准应与当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坐标系统一致,宜使用CGCS 2000 大地坐标系,未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城镇应与当地测绘主管部门提供的基础地形图的坐标系统一致。基础地形图可选择1500、11000 或12000 比例尺地形图。城镇数字线划图数据的要素分类应符合现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的相关规定,地物要素表示应符合现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20257.1)的相关规定。数据库应采用通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空间数据引擎统一管理地下管线图形及属性数据。数据的存储可采用分区域、分专题、分要素相结合的方法。4.4 系统建设要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应包含功能需求、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实现与测试、数据入库、系统试运行、系统管理与维护等内容。应建立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的方法,方便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线数据的利用。应组织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提供系统开发成果及文档资料。应建立有效的地下管线数据更新机制,及时更新管线数据。5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3705-2009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 20257-2007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 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9710-2005 地理信息元数据GB/T 18578-200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GB/T 17798-2007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4395-2009 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 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9000.3-2001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第3部分:GB/T 19001-1994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供应、安装和维护中的使用指南GB/T 14394-2008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GB/T 12504-1990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 11457-2006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GA/T 387-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网络技术要求CH/Z 9001-2007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技术规范CJJ 100-2004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范DB42/T 875-2013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6 数据内容6.1 一般规定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内容包含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元数据及其他相关数据。其他相关数据包含三维模型、规划数据、行政区域、道路中心线、地名等数据。见表1。表1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数据库内容序号内容取舍原则1地下管线数据必选2城镇基础地理数据数字线划图必选数字高程模型可选数字正射影像必选3元数据必选4其他相关数据可选6.2 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地下管线数据是指深埋地下或地面架空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工业、综合管廊(管沟)等管线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地铁、隧道纳入地下管线数据管理范畴。地下管线数据的精度应满足现行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T 875)的相关要求。地下管线数据编辑处理应符合以下要求:a) 空间数据包括各类管线点、管线段的平面位置、埋深和走向等信息。b) 地下管线按管线的几何中心投影位置表示,附属设施按实际中心位置用相应符号表示。c) 管线点、管线段要素的属性信息正确完整。d) 管线点关联准确,管线段没有错误连接。e) 管线数据分类、分层正确,不得有重复或遗漏。f) 管线注记表示正确。地下管线数据结构包括管线点数据结构、管线段数据结构、综合管廊(管沟)点数据结构、综合管廊(管沟)段数据结构等,具体见附录A。各类地下管线数据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扩展。同类管线的属性结构应保持一致,通过属性值对不同管线段、管线点进行区分,不同类型管线的属性结构应根据类型特征设置相应的属性字段。城镇地下管线信息分类编码可详细参考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T 875)。6.3 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应采用测绘部门最新的电子地形图及测量控制点数据,依据数字城市和数字湖北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标准,建立城镇基础地理数据库,包括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图。各地形要素的分类与代码,应符合现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的相关规定。城镇数字高程模型的网格尺寸不大于2 米,相邻数字高程模型需要进行接边处理,接边的DEM 格网不应出现错位现象。城镇数字正射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应优于1米。6.4 元数据元数据应包括数据库通用信息、数据时效信息、安全信息、数据库空间参考信息等。元数据应完整地描述地下管线数据、城镇基础地理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的信息,在修改或扩展时应不影响整体结构。元数据内容见附录B。7 系统建设7.1 建设流程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流程如图1所示:项目启动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系统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探测与建库系统开发硬件准备系统测试合格 用户培训系统试运行系统验收 成果资料归档,系统上线运行系统完善系统设计是 否 通过 不通过 图1 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流程7.2一般规定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进行开发,提供数据入库、更新、管理、分析以及信息共享等功能。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投入。系统功能应充分满足用户需求。系统应预留与本地地理共享服务平台的接口,应提供对外数据共享与应用服务的接口。系统应界面友好、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系统运行的软硬件配置应合理。系统安全应符合国家关于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相关要求。7.3功能需求7.3.1 数据浏览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放大、缩小、全屏、漫游、图层控制功能。7.3.2 数据入库及编辑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普查成果导入功能。b) 应具有DXF格式数据导入功能。c) 应具有管线点、管线段的新增、删除、复制、拷贝、撤销、回退功能。d) 应具有单个及多个管线点、管线段的属性编辑功能。7.3.3 查询统计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指定管线点、管线段的属性查询。b) 应具有根据空间范围的属性查询。c) 应具有根据道路名称、管线材质及规格等条件的属性查询。d) 应具有根据空间范围、属性条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应以饼状、直方图方式进行表达。e) 应具有查询、统计结果导出功能。f) 宜具有指定起点、终点的属性查询。7.3.4 分析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碰撞分析功能。b) 应具有纵、横剖面分析功能。c) 应具有连通分析功能。d) 宜具有三维立体分析功能。e) 宜具有流向分析功能。f) 宜具有最短路经分析功能。g) 具有事故处理分析功能。h) 宜具有模拟开挖分析功能。7.3.5 输出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符合制图标准的各种规格专题图输出功能。b) 应具有矢量图输出的功能。c) 宜具有数据格式转换功能,能输出DXF、SHAP、Geodatabase格式数据。d) 应具有数据加密和记录的功能。7.3.6 三维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三维管线浏览功能。b) 应具有二维、三维数据联动功能。c) 宜具有三维场景显示功能。d) 宜具有三维管线垂距调整功能。e) 宜具有三维剖面分析功能。7.3.7 系统维护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用户管理功能。b) 应具有图例、符号库等参数设置功能。c) 应具有日志管理功能。d) 应具有数据备份及恢复功能。7.3.8 系统接口包含并不限于以下功能:a) 应具有开放的系统接口,在线访问本地地理共享服务平台的基础地形图数据。b) 应具有开放的数据服务和功能服务接口,与数字湖北、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进行无缝对接。7.4 系统设计 应具有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应具有系统模块设计及模块关系设计。应具有系统的功能设计。应具有系统信息共享服务接口设计。应具有系统容错性设计。应具有软硬件配置和网络设计。7.5 数据库设计地下管线数据的分类编码应按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T875)的规定执行,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合理扩充。地下管线空间分层可按管线种类、几何类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地下管线数据除综合管沟外,各类管线至少包含管线点、管线段2个图层。各类地下管线的数据表结构见附录A,可根据需要扩充。7.6 系统实现与测试系统设计完成后,编写系统代码、用户手册和安装维护手册。系统应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系统设计说明书所描述的各项功能和业务进行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形成测试报告。7.7 数据入库及系统试运行应对探测成果等数据进行检查并入库。应在完成软硬件环境配置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及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整体联调。应组织人员进行系统使用、系统管理的培训。系统试运行应不少于三个月,试运行完成,形成试运行报告。7.8 系统管理与维护应设定专门的系统管理岗位,指定专人对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应严格分配数据修改、查询及导出的系统功能权限。应制定数据备份机制,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有条件的宜采用异地备份,保障数据安全。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与服务管理机制,严格规范外部系统对地下管线数据的安全访问。在免费维护期内,系统承建方应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免费维护以及系统的升级。应逐步建立管理、运行维护等相关制度,包括系统日常维护、系统应用、安全管理、共享与服务管理等制度。8 共享与服务8.1 一般规定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应符合信息安全、信息保密的相关要求,并建立合理有效的用户权限管理与控制。地下管线信息共享与服务宜接入本地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满足服务接口标准、元数据标准。8.2 信息共享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可采用离线或在线共享的形式a) 离线共享: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实现数据的共享,应执行保密规定。b) 在线共享:利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数据的共享。管线数据库应分为专业、政务和公众三类版本。a)面向专业部门共享信息,使用专业版数据库,在线共享使用专网,采用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方式;b)面向政府部门的共享信息,使用政务版数据库,在线共享使用政务网,采用服务的方式,不采用直接访问数据库方式;c)面向公众的共享信息,使用公众版数据库,做好数据脱密工作。在线共享采用服务的方式。8.3 信息服务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宜向外提供管线数据服务、应用功能服务。管线数据服务是指以服务的形式对外共享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应用功能服务是指以服务的形式对外提供管线数据应用功能。9 验收与移交9.1 一般规定系统应根据要求组织系统验收与成果移交,办理交接手续。交接过程应遵守相关保密规定,移交清单应由系统使用单位签字确认。9.2 系统验收系统验收应由项目主管单位组织业内专家对系统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验收时应提交的资料包括:a) 合同书。b) 系统总体设计规格说明书。c) 系统测试报告。d) 系统试运行报告。e) 成果展示。9.3 成果移交移交成果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内容:a) 系统安装软件包。b) 地下管线数据库。c) 所有实施过程文档。系统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包括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系统测试报告:包括性能测试报告、功能测试报告;系统试运行报告;系统培训计划;用户手册。10 数据动态管理1234567810.1 一般规定应授权或指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负责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管理。应制定地下管线数据动态管理机制。应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10.2 动态管理机制应建立地下管线动态管理机制,规定地下管线竣工成果提交、数据库更新流程。应加强地下管线日常维护的监督管理,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管线产权或者管理单位应在工程完成后一个月内,将有关地下管线的更改、报废、漏测的信息资料,按要求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建设档案管理机构报送。10.3 数据库更新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管理单位应及时收集地下管线变化信息,并获取相应数据。管线产权或者管理单位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时,应预留数据交换接口。管线产权或者管理单位提交的地下管线数据,应符合现行湖北省城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DB/T 875)的相关规定。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支持外业探测数据、交互式编辑录入、电子格式转换等方式的管线数据维护与更新。11 基础环境建设11.1 一般规定城镇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应配置相应的基础环境,保证网络化在线服务。基础环境包括系统软件和硬件环境。11.2 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a)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b) 操作方便,采用中文界面,采用多媒体技术;c) 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d) 具有可扩展性。操作系统的选择应从系统的可靠性、并发性等方面来考虑,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Windows、Linux、Unix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满足管线数据管理要求,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SQL Server、Oracle等数据库管理软件。GIS平台应支持地下管线数据管理、分析和应用,提供WebGIS服务,支持通用编程语言进行二次开发。11.3 硬件环境硬件环境应具有如下基本要求:a) 具有开放性、兼容性、可扩展性、安全性。b) 符合国家现行标准。c) 涉密计算机必须与互联网物理隔离。d) 建立完善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制度。e) 网络带宽应满足系统数据传输、交换、分发与服务的需要。f) 符合地下管线信息三维可视化显示的需要。硬件环境应包括机房、网络环境、服务器、服务窗口等。硬件环境应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并具有兼容性和扩充性。12 系统安全12.1 一般规定为保障系统和数据的安全,应建立集防入侵、防病毒、加密、安全认证和访问控制于一体的安全体系。安全体系包括安全机制、网络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12.2 安全机制应对系统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安全手段、人员行为等实行集中、全方位、动态的安全管理,建立安全机制。12.3 网络安全应综合采用专用网络、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保证网络安全。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运行网络应与公共网络进行物理隔离。12.4 软件安全应配置防毒杀毒软件,提高整个系统的病毒防范能力。12.5 数据安全采用备份管理软件和数据库数据备份技术,制定定期数据备份机制,有条件的宜采用异地备份,保障数据安全。对涉密数据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管理。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下管线数据结构A.1 管线点数据结构序号中文名称类型宽度精度备注1管线点号文本10应保证编码唯一2X坐标双精度1533Y坐标双精度1534管线点类型文本4管线点分类描述5附属物文本206特征文本207道路名称文本20所在道路名称8地面高程双精度1239权属单位文本5010建设年代日期10yyyy/mm/dd11符号旋转角度双精度83点符号显示的旋转角度(单位:十进制)12井底深双精度12313探测日期日期10yyyy/mm/dd14探测单位文本5015监理单位文本5016状态字符型4“在用”或“废弃”17偏心井位双精度12318备注文本128A.2 管线段数据结构序号中文名称类型宽度精度备注1管线段号文本10应保证编码唯一2起点号文本10起始管线点号3止点号文本10终止管线点号4管线段类型文本4管线段分类描述5管线材质文本206管线规格文本20管线口径7埋设方式文本20直埋、矩形管沟、圆形管沟、拱形管沟、架空、管块、套管、其他8起点埋深双精度1239终点埋深双精度12310起点管顶高程双精度12311终点管顶高程双精度12312权属单位文本50权属单位名称13建设年代日期10yyyy/mm/dd14道路名称文本20所在道路名称15探测日期日期10yyyy/mm/dd16探测单位文本5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