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doc_第1页
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doc_第2页
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保证采掘作业能够实现在灾变时期为井下被困人员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按照矿关于建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要求,特制定供水施救系统管理制度。一、矿井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按规定设置三通及阀门。1、永久性防尘水池容量必须满足用水量要求,并设有备用水池。2、井下在用巷道均敷设钢质供水管路,管径符合规定要求,长度超过50m的巷道均安设供水管路,管路(龙门架)新安装永久管路采用焊接,吊挂不超强度平直稳、不漏水,定期除锈,刷天蓝色漆。管路在巷道汇合或分岔处标明长度和供水方向。3、主要硐室门口、其它巷道每隔100m、运巷每隔50m设置一个固定手柄三通球阀,运巷控制球阀引到人行道一侧。三通阀门连接不少于20米的冲尘软管上架或进箱。4、在采掘迎头工作面门口安设水质过滤器,末端设置标准分水器和压力表,供水分支管路直达在采煤工作面作业地点和掘进迎头,并设置三通及阀门。5、在采掘作业地点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三通及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应急供水。三、加强隔爆设施供水管理,实现自动加水装置。矿井两翼与井筒相连通的主要大巷、相邻采区之间的集中运输巷和回风巷、相邻煤层之间的运输石门和回风石门按规定安装主要隔爆水槽棚,逐个水槽编号管理,并设自动加水装置。工作面两巷设置隔爆水袋棚区,巷长小于300m设一个棚区,300-500m设两个棚区,大于500m设三个棚区,首棚距离为60200m。掘进期间首棚距工作面迎头符合规定。每个水槽袋编号管理,隔爆水槽棚区悬挂编码管理牌板。四、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规定要求。矿井井下使用水质定期经山东粉尘监测中心鉴定悬浮物含量、粒度、PH值等,悬浮物含量不得超过150mg/L;悬浮物粒度直径不大于0.3mm;水的PH值在69.5范围内。五、加强供水管路维护,不得出现跑、冒、滴、漏现象,保证阀门灵活。结合三个亮点,每周对供水系统完好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问题落实责任人,限期整改,做到闭合管理。六、完善供水系统图纸等资料,根据井下采掘系统变化情况,及时补充完善。七、矿每年开展一次供水安全避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