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毕业论文 设计 论 文 设计 题 目 羊肚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羊肚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学 生 姓 名 陈燕 指 导 教 师 李峰 专 业 园艺技术 年 级 班 级 06 级生物班 2008 年 12 月 摘摘 要要 本论文是以名贵菌种羊肚菌为研究对象 通过深层发酵培养对不同培养条 件下羊肚菌菌丝生长和胞外多糖生成量进行探索 主要目的就是确定羊肚菌深 层培养的培养基配方和最适培养条件 主要方法是通过测定羊肚菌深层培养的 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浓度来确定羊肚菌深层培养的最优条件 经过一系列对比 研究和正交试验 得到种子培养基配比为 蔗糖 3 蛋白胨 0 2 土豆 10 KH2PO40 15 MgSO4 7H2O0 1 酵母膏 0 5 发酵培养基最适宜的 配比是 蔗糖 4 NH4NO30 3 麸皮 2 酵母膏 0 8 KH2PO40 15 MgSO4 7H2O0 1 另外 pH 值 摇床转速 接种量 温度也是影响羊肚菌深层培养的重要因 素 通过对比实验得出 pH5 6 为羊肚菌深层培养最适 pH 范围 转速在 180rpm 时生长最好 接种量的影响相对比较小 选定 10 接种量 利用固体平 皿培养确定最适培养温度为 23 关键词 羊肚菌关键词 羊肚菌 深层培养深层培养 菌丝菌丝 多糖多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noble spawn Morchella esculenta was discussed The fermented conditions and optimum carbon sources nitrogen sources and inorganic salt were studied by studying the submerged fermentation of Morchella esculenta The two indexes in culturing the dry mycelia and exopolysaccharide yield rate of Morchella esculenta submerged fermentation The optimum medium for growing seeds were sucrose 3 peptone 0 2 potato juice10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0 15 magnesium sulfate 0 1 yeast extract 0 5 and 150ml liquid medium put in 500ml flask The optimum 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was listed as follows sucrose 4 ammonium nitrate 0 3 wheat bran 2 yeast extract 0 8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0 15 magnesium sulfate 0 1 In addition pH vale the shaker rotation speed the amount of inoculumand temperature are all the important elements of influenced Morchella esculenta Submerged ferm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fermented conditions of Morchella esculenta were pH5 0 6 0 180r min 23 inoculum quantity 10 Keywords Morchella esculenta submerged fermentation mycela polysaccharide 第一章第一章 前言前言 羊肚菌 Morchella esculenta 又叫美味羊肚菌 是世界公认的一种珍贵的食 药用高等真菌 该菌体味鲜 营养丰富 含有丰富的氨基酸 烟酸 泛酸 生 物素等多种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同时 由于羊肚菌含有多糖这一药用成分 使得它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对羊肚菌的开发研究一直是真菌学家们努力的课 题 野生羊肚菌因受气候 海拔 湿度 温度 土壤等环境因素影响 其产量 很少 因而价格十分昂贵 要充分开发这一资源 将这一极富保健价值的菌类 资源提供广大消费者 1 1 羊肚菌及羊肚菌的发展史羊肚菌及羊肚菌的发展史 早在 本草纲目 中就有羊肚菜即羊肚菌的记叙 甘寒无毒 益肠道 化痰理气 广菌谱 随园食单 素食说略 宋氏养生部 等 典籍中也都有关于它的记载 因其覆盖凹凸不平 状如羊肚而名 羊肚菌是一 种稀有的野生食 药用菌至今未能进行商品人工栽培 由于它的功能齐全 香 味独特 食效显著 目前收购价一直稳定在每公斤 400 500 元 特别是西欧国 家十分紧俏 价格更加昂贵 需要大量的货源 关于羊肚菌的研究迄今已有一 百多年的历史 我国有许多学者对羊肚菌进行研究报道 羊肚菌子实体 菌丝 体生理特性研究 羊肚菌细胞亚显微结构电镜学分析 羊肚菌的生态调查 驯 化栽培等研究 我国 40 年代期间 主要作资源调查和野生菌种驯化工作 后转 入菌种选育 生化遗传工作 早在 1947 年 美国人首先提出深层培养蘑菇菌丝 体 1958 年深层发酵羊肚菌 本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 美 法等国成功地 进行了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 并发展为大规模菌丝发酵工业化生产 作为调味 品投放市场 1960 年我国陈泽润对几种食用菌进行深层发酵 80 年代初 美国 Ron ower 1 首次报道栽培 M esculenta 获得成功 90 年代初报道了羊肚菌生活 史细胞学研究成果 综观国内外食用菌三种研究状况 多以药品配式出现 而 对营养保健饮品类研究甚少 开发菌种也较单一 要采用羊肚菌深层发酵技术 强化微量元素及其他营养成分 研制一种营养均衡 全面 又具保健功能的饮 品 北京市食品研究所科研人员自 1983 年以来 开始研究该菌营养饮品 多年 以来逐步完善该项制品药理 药效 部分临床试验资料 以及毒理学鉴评 建 立了该菌发酵生产工艺 近年来 细胞外代谢产物的研究 发酵制品提高免疫 功能及抗肿瘤功能的研究 使液体培养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百年来 人工 栽培羊肚菌一直是生物学界最感兴趣的课题之一 至今 羊肚菌子实体仍不能 进行商品性生产 为了使这一珍贵食药用菌能大面积人工栽培 保护野生资源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羊肚菌属真菌的分布及生态习性加以了解常握 为采用科学 方法大面积栽培生产羊肚菌奠定基础 实践已经证明栽培羊肚菌并不复杂和神 秘 我们倡导城乡广大栽培者和爱好者 用科学方法 大面积栽培羊肚菌 为 国家创外汇增加经济效益 这是致富的重要途径 对羊肚菌这类珍贵的药 食 两用真菌进行开发和利用 研制一种营养丰富 全面 色泽宜人 气味香甜 口感良好 且又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液 相信作为羊肚菌口服液和保健饮料的 开发研制 定有良好的市场前途和发展潜力 1 2 羊肚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羊肚菌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1 2 1 羊肚菌的食用价值羊肚菌的食用价值 羊肚菌作为名贵食用菌 一直被奉为宴席上的美味佳肴 其子实体和菌丝 体均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高级营养滋补佳品 据调查 目前市场价格高达 800 1000 元 kg 国际市场更加昂贵且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但是这类菇菌不可生食 因为鲜品含有血溶素 也不宜大量或连续几天食用 菌盖中锋巢状曲凹陷内必须用白酒或盐水有效清洗 于 45 干燥箱中缓缓烘干 后方可食用 对子实体的食用还只是局限于野生的羊肚菌 人工培养的报道也 有不少 但要象栽培蘑菇那样商业化大规模生产羊肚菌子实体尚为时过早 因 此 60 年代以来 科学家们主要着重于菌丝体深层发酵培养的应用开发研究 对 于羊肚菌菌丝体的加工 曾提出了许多方法 包括新鲜菌丝加工 冰冻鲜菌丝 菌丝干燥 干菌丝粉碎和香味浓缩剂等 在美 法等国已大规模生产菌丝体 制造调味品 颇受消费者青睬 我国最近几年对羊肚菌的开发利用也已经是达 到了一定的水平 不断有关于对羊肚菌的研究利用的报道 研制一种营养丰富 全面 色泽宜人 气味香甜 口感良好 且又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液 相信作 为羊肚菌口服液和保健饮料的开发研制 定有良好的市场前途和发展潜力 1 2 2 羊肚菌的药用价值羊肚菌的药用价值 羊肚菌又是著名的药用真菌 2 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我国最早记载于 本草纲目 它具有补肾 壮阳 补脑 提神的功能 主治精肾亏损 阳萎 不举 性欲冷淡 对头晕失眠 肠胃炎症 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 饮食不振有 良好的治疗作用 据现代研究表明羊肚菌富含多糖 蛋白质 核酸以及多种微 量元素和维生素 常服羊肚菌 有促进生长发育 促进造血 增强免疫功能 治疗脾胃虚弱 消化不良 益智美容 抗疲劳 抗衰老 抑制癌症 抗诱变 降血脂等多种功效 羊肚菌含有多种药用成分 最主要的是羊肚菌的多糖 有 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蛋白质含量极为丰富 高含量的锌 铁以及多种矿质元素 并含有多种维生素 羊肚菌含有游离的稀有氨基酸 如顺 3 氨基 L 脯氨酸 2 氨基异丁酸及 2 4 2 氨基异丁酸 风味奇鲜 有别于其它药用真菌 国外关于 羊肚菌开发利用的报道已有很多 国内在应用开发羊肚菌保健品方面亦有较大 进展 且已见到相关的不少报道 1 3 羊肚菌深层培养的意义羊肚菌深层培养的意义 实现羊肚菌子实体商业化大规模生产无疑是真菌学家们一直努力的目标 但对其固有的医药价值和特殊的药理功效却重视不够 有必要从医药学角度进 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合理利用子实体资源的同时 着重菌丝体的应用开发 将羊肚菌资源的开发研究真正列入科研的重要日程 二二 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与方法 2 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 2 1 1 菌种菌种 菌种 羊肚菌菌种 编号 AS 5 620 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提供 2 1 2 培养基培养基 1 种子固体培养基制备 土豆削皮 去芽眼 切成小块 约 1cm 大小 200g 加水在 100 下煮 1 小时 注意要温火 不要煮干 不要糊 纱布将土豆煮 出汁过滤出 滤汁中加入 20g 葡萄糖 3g 蛋白胨 1gKH2PO4 0 5gMgSO4 7H2O 补水至 1000ml 加入 30g 琼酯 做 200ml 按 比例缩减用药量 2 固体平皿培养基 土豆 20 蛋白胨 0 3 琼脂 2 5 加无机盐和维 生素 pH 自然 3 种子液体培养基 蔗糖 2 酵母膏 0 5 KH2PO4 0 05 MgSO4 7H2O 0 05 玉米浆 0 05 pH 值自然 4 液体发酵培养基 酵母膏 0 5 KH2PO40 05 加碳源 蔗糖 4 和氮 源 尿素 0 2 pH 值自然 2 1 3 主要试剂主要试剂 土豆 市场上购买 葡萄糖 东北制药种厂一分厂 蔗糖 市场上购买 蛋白胨 浙江玉环精细化工厂 批号 89027 酵母膏 北京市海淀区微生物培养基制品厂 批号 910625 玉米浆 沈阳红梅集团 尿素 北京红星化工厂 批号 851104 1 琼脂 福建泉州市泉港化工厂出品 批号 020412 KH2PO4 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 批号 811206 MgSO4 7H2O 湖北省医药公司化玻站分装 批号 890104 ZnSO4 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厂 批号 950512 95 乙醇 大连酒精厂 浓硫酸 大连华中试剂厂 批号 960429 蒽酮 上海五联化工厂 批号 970408 2 1 4 主要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 721 分光光度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离心机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HZQ R 振荡器 中国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电热恒温培养箱 上海跃进医疗仪器厂 电子调温万用电炉 龙口市先科仪器公司 电冰箱 Haier 集团 BC 145 2 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2 2 1 PDA 及其他培养基的制备及其他培养基的制备 1 PDA 培养基制备 土豆去芽 去皮 去掉黑块 切成 1 立方厘米小块 200g 土豆加水煮 水要适量 不能煮干 更不能糊底 煮透后用纱布将土豆汁滤出 备用 土豆渣加少许水再煮 再滤出土豆汁 连续煮过三次 将滤汁中加入 20g 葡 萄糖 3 g 蛋白胨 1gKH2PO4 0 5gMgSO4 7H2O 补足水到 1000ml 加入 30g 琼脂 把琼脂溶化 补足蒸发的水份 装入试管 包扎 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 20 分钟 灭 完菌后趁热将试管摆成斜面 备用 2 其他培养基 如液体种子培养基 发酵培养基 按照配比制作 2 2 2 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 将培养基装瓶放置于蒸汽灭菌锅中 0 15MPa 下灭菌 20 分钟 注意蒸汽灭 菌锅的使用 包扎的纸不能接触器壁 锅底要有足够的水 但也不能太多 排气管 要放在凸槽内 盖上锅盖 拧紧螺丝 接通电源 打开排气阀 排净锅内不凝空气 待排气均匀后关上排气阀 安全阀第一次喷气是记时 20 分钟后断电 自然冷却 切勿浇水 等压力降到零 打开排气阀 取出试管 就热摆成斜面 2 2 3 菌种活化菌种活化 将保存于冰箱中的羊肚菌斜面拿出来 放置于培养箱中 1 个小时 接在 PDA 培养基上活化 接种时菌丝体可能易挂在接种针上 要在原菌中挣脱 再轻 轻挑起脱离的小块菌丝 接在菌种斜面培养基上 在 22 或者稍微高些的温度下 培养 进行活化 试管中可能有水 培养时斜面倒置 扩培养 10 天 然后接入种子 液体培液中摇瓶培养 3 4 天 液体种子活化 2 2 4 羊肚菌菌丝干重羊肚菌菌丝干重 用纱网过滤发酵液 得到的菌丝用清水冲洗干净 放置于 50 干燥箱中烘 干 用分析天平称量 干菌丝得率 m v 1000 m 干菌丝重量 g v 发酵液量 ml 2 2 5 胞外多糖得率的测定胞外多糖得率的测定 1 方法 乙醇沉淀多糖 蒽酮 硫酸试剂法 发酵上清液经过乙醇沉降多糖 12 小时 用乙醇离心两次 把沉淀用蒸馏水定容 100ml 0 3ml 溶液加 0 7ml 蒸馏水和 3ml 蒽酮试剂 测定 OD 值 方法同葡萄糖 OD 值的测定 利用葡萄糖曲线方程 求得多糖的浓度 2 原理 a 多糖沉淀方法 多糖不溶于乙醇 乙醇为常用多糖沉降剂 浸提液浓缩比和乙醇加量是影 响沉降率的关键因素 林宗野对多糖沉淀工艺进行了实验 表明将浸提液浓缩 4 倍是多糖沉淀的必要条件 因为沉降剂加量对沉降率具有两个方面影响 一 个方面 它降低多糖溶解度促进沉降 另一方面 有使溶液总量增加不利于沉 降 当乙醇添加量为浸提浓缩液 3 倍量时 可以得到多糖的最高沉淀得率 98 2 b 蒽酮试剂反应原理 1 糖经浓硫酸水解 脱水 生成的糠醛及其衍生物与蒽酮 10 酮 9 10 二氢 蒽 反应生成蓝 绿色复合物 酮基本身并没有还原性 只是在变为烯醇式后 才显示还原作用 于 620nm 处最大光吸收显色与多糖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2 具体的操作 a 配制蒽酮试剂 0 2g 蒽酮溶解于 100ml 浓硫酸 A R 比重 1 84 含量 95 中 当时配制当时使用 b 配制葡萄糖溶液 将 0 1g 的精确的干燥过的葡萄糖溶于 1L 去离子水中 c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定 取配制好的葡萄糖溶液 0 0 05 0 1 0 2 0 3 0 4 0 6 0 8ml 于试管中用蒸馏水补到 1 00ml 浸入冰 水浴分别加入 3ml 蒽酮试剂 加试剂时移液管不能接触试管壁 冷却一会 全加好 后摇匀 一起放入沸水浴中 试管口加盖玻璃球防止水分的进入 精准计时 10 分 钟 取出 冰水浴冷却 稳定 10 分钟 721 分光光度仪 620nm 处 0ml 葡萄糖的溶液 为空白进行比色 读取 OD 值为纵坐标 糖浓度为横坐标 EXCEL 作图 得到计算糖 浓度的方程式 三三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 3 1 葡萄糖标准曲线葡萄糖标准曲线 先每只试管加入适量的去离子水 再加入对应的葡萄糖液 注意不要洒在 试管壁上 把试管放在冰水浴中加蒽酮 硫酸试剂 按试管号从小到大的顺序逐 一填加 尤其注意 一定要先加空白管 加硫酸时移液管更不能与试管壁接触 要悬空加液 因为接触的话 可能有糖粘在移液管上 造成污染 全加好后 放 入沸水浴中 10 分钟 再放入冰水浴稳定至少 5 分钟 用 721 分光光度仪测定 OD 值 EXCEL 制得标准曲线和曲线方程 表表 3 1 硫酸硫酸 蒽酮法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结果蒽酮法葡萄糖标准曲线测定结果 葡萄糖浓度5102030406080 吸光值0 0690 1350 2360 3390 4550 6600 859 注 葡萄糖浓度单位为 g ml 图3 1 硫酸 蒽酮比色法葡萄糖标准曲线 吸光值 0 0106 葡萄糖浓度 0 018 R2 0 9989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1 020406080 浓度 mg L 吸光值 3 2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3 2 1 发酵培养基碳源的选择发酵培养基碳源的选择 碳源选择试验培养基营养成分为 0 2 硝酸铵 0 1 KH2PO4 0 5 酵母 膏和 4 的不同碳源 发酵液 100ml 实验结果见表 3 1 表表 3 1 发酵培养基碳源选择试验菌丝干重和多糖得率及生长情况发酵培养基碳源选择试验菌丝干重和多糖得率及生长情况 碳源菌丝干重 多糖得率生长情况 葡萄糖 40 01850 47生长点很小 生长缓慢 蔗糖 40 55950 481小球上均有菌丝 生长良好 玉米粉 40 04530 51没有小球 少量生长点 粘结 麸皮 40 47740 296培养基有浑浊 小球上有少量菌丝 米糠 40 03030 41培养基 浑浊 生长缓慢 未见到小球 麦芽汁 40 00960 418生长缓慢 未形成均匀小球 米糠 2 蔗糖 30 6080 299小球有粘性 球上有菌丝 麦芽汁 2 蔗糖 20 43840 604多个小球上有菌丝 生长比较好 注 碳源浓度单位为 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得率单位为 g L 经菌丝 多糖含量 生长状况多方面比较发酵培养基最好碳源为蔗糖 3 2 23 2 2 发酵培养基氮源的选择发酵培养基氮源的选择 氮源选择试验培养基营养成分 蔗糖 4 KH2PO40 1 酵母膏 0 5 发 酵液为 100ml 接种量每瓶 15ml 实验结果见表 3 2 表表 3 2 发酵培养基氮源选择实验的菌丝干重 多糖含量和生长情况发酵培养基氮源选择实验的菌丝干重 多糖含量和生长情况 氮源菌丝干重 多糖得率生长情况 黄豆芽 20 1490 4566小球有菌丝 蛋白胨 0 20 5220 749小球 部分球上有菌丝 尿素 0 20 19580 5434有一个大块 少量的分散菌丝 硫酸铵 0 20 37910 6433小球撒上均有分散菌丝 蛋白胨 0 1 NH4NO30 10 30410 5208少量小球 菌丝较少 黄豆芽 2 NH4NO30 10 2780 8906多个菌球上均有菌丝 生长良好 NH4HO30 20 55950 481小球上均有菌丝 生长良好 注 氮源浓度单位为 菌丝干重单位为 g L 胞外多糖得率单位为 g L 根据菌丝干重 多糖含量以及菌丝生长情况选择最佳氮源为 NH4HO3 3 2 3 发酵培养正交试验选定辅助碳源 蔗糖浓度 氮源发酵培养正交试验选定辅助碳源 蔗糖浓度 氮源 通过发酵培养正交试验对辅助碳源 蔗糖浓度 氮源进行筛选 正交试验 设计如表 3 21 根据 L9 34 安排发酵培养筛选辅助碳源 蔗糖浓度 氮源的正 交试验 利用极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 结果见表 3 22 所取数据是两个平行 试验的平均值 表表 3 3 发酵培养基正交试验设计表发酵培养基正交试验设计表 因素 水平 A 辅助碳源 B 蔗糖 C 氮源 1玉米粉 1 2蛋白胨 0 2 2米糠 1 4 NH4 2SO40 2 3麸皮 1 6NH4NO30 2 表表 3 3 发酵培养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发酵培养正交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因素ABC 菌丝干重 g L 多糖得率 g L 11111 3270 929 21222 4173 028 31334 9892 646 42122 051 704 52233 0640 759 62312 5121 476 水 平 73131 9610 58 83211 9691 717 93324 8153 934 K18 7335 3385 808 K27 6267 459 282 K38 74512 31610 014 K1平均2 9111 77931 936 K2平均2 5422 4833 094 K3平均2 9154 10533 338 优水平A3B3C3 Rj0 3732 3261 402 菌 丝 得 率 主次顺序B C A K16 6033 2134 122 K23 9395 5048 666 K36 2318 0563 985 K1平均2 2011 0711 374 K2平均1 3131 834672 88867 K3平均2 0772 68531 3283 优水平A1B3C2 Rj0 8881 61431 5603 多 糖 得 率 主次顺序B C A 由极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菌丝为目的主次顺序为 B C A 选定蔗糖 6 NH4NO30 2 麸皮 1 以多糖含量为目的主次顺序为 B C A 选择 蔗糖 6 NH4 2SO40 2 玉米粉 1 3 3 羊肚菌培养条件的选择羊肚菌培养条件的选择 3 3 1 羊肚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羊肚菌发酵培养基的最佳 pH 值选定值选定 发酵培养基的 pH 值分别调为 4 5 6 7 8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为 蔗糖 4 蛋白胨 0 3 酵母膏 0 5 MgSO4 7H2O0 05 KH2PO40 1 麸皮 1 250ml 的锥形瓶 每瓶发酵液量为 100ml 实验结果见表 3 27 pH 对菌丝 生长和多糖生成的影响的趋势见图 2 表表 3 4 不同不同 pH 值条件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的浓度值条件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的浓度 pH 值45678 菌丝干重 g L 0 8534 7362 5791 9352 237 多糖得率 g L 0 21070 20130 54090 33960 2925 图1 pH值对菌丝生长和多糖生成的影响 0 0 5 1 1 5 2 2 5 3 3 5 4 4 5 5 45678 pH值 菌丝得率 g l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多糖得率 g l 菌丝得率 g l 多糖得率 g l 以菌丝为目的选择 pH 值为 5 以更多提取多糖为目的选择 pH 值为 6 所以 pH 值 5 6 是最适宜的 pH 值范围 3 3 2 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中摇床转速选定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中摇床转速选定 此试验的发酵培养基的营养成分是 蔗糖 4 麸皮 1 酵母膏 0 5 NH4NO30 3 KH2PO40 1 MgSO4 7H2O0 05 250ml 的锥形瓶 每瓶发 酵液量为 100ml pH 值 5 在快速 200rpm 中速 180rpm 慢速 90rpm 三 个不同的转速下发酵培养羊肚菌 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浓度都是两个平行样的 平均 结果见表 3 5 表表 3 5 不同转速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浓度不同转速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浓度 瓶号123 转速 rpm210180100 菌丝得率 g l 3 23854 17553 665 多糖得率 g l 0 6570 6730 484 图2 转述对菌丝生长和多糖生成的影响 0 0 5 1 1 5 2 2 5 3 3 5 4 4 5 210180100 转速rpm 菌丝得率 g l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多糖得率 g l 菌丝得率 g l 多糖得率 g l 由表 3 5 很明显的可以看到转速为 180rpm 的培养基产生的菌丝和多糖量最 多 3 3 3 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中接种量的选择羊肚菌深层发酵培养中接种量的选择 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为 蔗糖 4 MgSO4 7H2O0 05 酵母膏 0 5 麸皮 1 KH2PO40 1 NH4NO30 3 250ml 的锥形瓶 每瓶发酵液量为 100ml pH 值 5 摇床转速为 180rpm 在发酵培养基中进行接种量分别为 5 10 15 20 对照 10 NH4NO3由蛋白胨 0 3 代替 的发酵培养 数据取两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见表 3 6 表表 3 6 不同接种量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的浓度不同接种量下的菌丝干重和胞外多糖的浓度 瓶号1234 接种量 5101520 菌丝得率 g L 1 9484 0282 7222 774 多糖得率 g L 0 4690 6860 3650 208 图3接种量对菌丝生长和多糖生成的影响 0 0 5 1 1 5 2 2 5 3 3 5 4 4 5 5101520 接种量 菌丝得率 g L 0 0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多糖得率 g L 菌丝得率 g l 多糖得率 g l 接种量 20 的菌丝和胞外多糖浓度虽然都很高 但其本身的基数就大 生 长的不是很好 10 的菌丝很多 多糖的生成量不是很多 但对照 10 的多糖 含量尤其高 菌丝也很多 所以综合选定接种量 10 是最终选定结果 3 3 4 羊肚菌固体平皿培养基中选择最适宜温度羊肚菌固体平皿培养基中选择最适宜温度 不同温度下以固体平皿培养基培养羊肚菌 由于受室内温度和仪器的限制 只能做 18 23 26 27 30 温度培养 生长情况见表 3 30 表表 3 7 不同温度下培养菌落直径不同温度下培养菌落直径 mm 天数温 度 1234567 18 14233138475368 18 18273440506068 18 18273444536470 23 21 5304055697682 23 22293954677986 26 19293950606981 26 23343951606779 27 14263954677687 27 19334458707884 30 4799 30 3 染菌 由表 3 7 根据固体平皿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 取平均值比较 30 下的菌 落在长了三天后就不再生长 26 下的菌落第 4 天的时候长的还很好 但在最 后几天长的不好 18 下的菌落直径长的一直都是不很快 但长势均匀 菌丝 是乳白色 稀疏 28 下的菌落不是很粗壮 培养基变成淡黄褐色 两个平 皿全都长满 23 下的菌落直径很大 菌丝粗壮 为黄褐色 有一个平皿最先 长满 另一个也马上要长满 综合各方面最终选定的是 23 为最适宜的培养温 度 四四 结论结论 1 羊肚菌深层培养发酵培养基营养物质配比为 蔗糖 4 NH4NO30 3 麸皮 2 酵母膏 0 8 KH2PO40 15 MgSO40 1 培养液量为 150ml 接种量 10 2 羊肚菌深层培养的培养条件为 pH 值 5 6 摇床转速 180rpm 温度 23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Ower R 1982 No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red ascocarp Morchella esculenta 1974 1 142 143 2 沙业雄 羊肚菌研究进展 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