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卷号1)试题册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慢性泄泻以疏调胃肠气机为主,针用泻法。( )2、郄穴多用于本经的急性病症。( )3、气会膻中,腑会中脘,分别是指肺气聚会于膻中,胃腑之气聚会于中脘。( )4、言语三区可治疗感觉性失语。( )5、胃痛选下脚端是按临床经验选穴。( )6、十二经五输穴和原穴,共计66穴。( )7、“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腧穴。( )8、腹泻选天枢,上巨虚是表里配穴法。( )9、中府是胃的募穴,梁门是大肠的募穴。( )10、隔盐灸多用于伤寒阴证,吐泻并作,中风脱证。( )二、A型题:11、募穴中的中脘是:( )A 脾之募 B 心之募 C 肝之募 D 胃之募 E 肺之募12、俞穴中的肺俞是:( )A 心的背俞穴 B 肺的背俞穴 C 肾的背俞穴 D 胆的背俞穴 E 肝的背俞穴13、属前后配穴法的是:( )A 大敦、大陵 B 太溪、中冲 C 期门、肝俞 D 涌泉、委中 E 以上都不是14、主客原络配穴法、脾经先病、胃经后病取穴是:( )A 太白、丰隆 B 太白、公孙 C 太白、冲阳 D 公孙、丰隆 E 冲阳、丰隆15、肺经的虚证,虚者补其母是:( )A 少商 B 鱼际 C 经渠 D 尺泽 E 太渊16、在三阴交处交会的经脉是:( )A 心、肝、肾经 B 肝、脾、肾经 C 肺、肾、心经 D 脾、胃、肾经 E 脾、肺、肾经17、督脉的络穴是:( )A 长强 B 腰俞 C 腰阳关 D 命门 E 悬枢18、腧穴分三类是指:( )A 十二经穴、天应穴、阿是穴 B 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 C 十四经穴、不定穴、阿是穴 D 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E 十二经穴、五输穴、阿是穴19、尺泽至太渊是:( )A 9寸 B 8寸 C 18寸 D 14寸 E 12寸20、阳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 )A 木、火、土、金、水 B 火、土、金、水、木 C 金、水、木、火、土D 土、金、水、木、火 E 水、木、火、土、金21、八会穴中的脉会是:( )A 中脘 B 阳陵泉 C 膈俞 D 章门 E 太渊22、素髎穴属于:(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 任脉 D 足太阳膀胱经 E 以上都不是23、宋代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 滑伯仁 B 王冰 C 王惟一 D 孙思邈 E 徐凤24、手三阴经的起始穴是:( )A 少商、中冲、少冲 B 中府、天池、天溪 C 少商、中冲、少泽D 中府、天池、极泉 E 少商、中冲、关冲 25、阴、阳脉交会于:( )A 额 B 目外眦 C 耳上角 D 目内眦 E 面颊26、针灸发展的昌盛时期是:( )A 唐朝 B 元朝 C 晋朝 D 明代 E 清代27、下列穴位定位错误的是:( )A 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B 鱼腰穴在眉毛的中央 C 人中穴在人中沟的中点 D 曲池穴在肘外横纹头与肱骨外上髁的中点 E 太溪穴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28、任脉旁开0.5寸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足阳明胃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阳膀胱经 E 足厥阴肝经29、定取神阙穴,应采用:( )A 固定标志定位 B 活动标志定位 C 骨度分寸定位 D 拇指同身寸 E 中指同身寸30、治疗疝气宜选穴位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足窍阴 D 大敦 E 至阴三、B型题A 合谷 B 外关 C 大陵 D 商阳 E 大包31、手少阳三焦经络穴( )32、手阳明大肠经原穴( )33、手厥阴心包经输穴,又是原穴( )34、脾之大络是( )A 清热 B 利湿 C 化痰 D 通乳 E 平肝35、曲池可( )36、三阴交可( )37、少泽可( )38、太冲可( )A 三棱针 B 梅花针 C 皮内针 D 电针 E 水针39、急性腰扭伤、癫狂、肾绞痛、针刺麻醉宜选用( )40、急性咽炎、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宜选用( )四、X型题:41、络脉作用是:( )A 蓄积渗灌十二经气血 B 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 C 机体卫外屏障 D 输布气血以濡养周身组织 E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42、耳针治疗腰痛可选:( )A 肾 B 脾 C 交感 D 脑 E 神门43、足三阳腧穴主治的相同点是:( )A 耳病 B 咽喉病 C 眼病 D 神志病 E 热病44、两穴间距离1寸的穴位是:( )A 翳风-翳明 B 复溜-太溪 C 神门-通里 D 外关-支沟 E 中脘-下脘45、治疗小儿疳积,主要选用:( )A 足三里、下脘 B 商丘、合谷 C 四缝、商丘 D 气海、肾俞 E 命门、肾俞46、下列各组中,三穴都在相同的水平线上:( )A 命门、志室、肾俞 B 承扶、髀关、伏兔 C 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D 带脉、大横、天枢 E 肺俞、风门、天宗47、面瘫一证,常取以下穴位治疗:( )A 合谷、地仓 B 承泣、头维 C 颊车、阳白 D 翳风、迎香 E 三阴交、足三里48、下列病症均宜用灸法:( )A 脾胃虚寒胃痛 B 鼻塞流清涕 C 癫痫 D 慢性泄泻 E 急性咽喉炎49、施灸的一般程序:( )A 先上后下 B 先阳后阴 C 先腹后背 D 先小后大 E 先少后多50、治疗大便秘结的常用穴是:( )A 天枢、三阴交 B 外关、阳陵泉 C 委中、足三里 D 天枢、大肠俞 E 支沟、上巨虚 试题册二一、填充题:(每题0.5分,共10分)1、俞募穴均分布躯干部,其中募穴分布于 部,俞穴分布于 二者配合应用称为 。2、章门、中脘、绝骨、大杼分别为、 、 、 、 。3、十五络穴是由十二经脉的络穴,加上 、 、 。4、配穴处方中处方组成规律 、 、 。5、十四经穴即归属于 及 、 二脉上的腧穴。6、遗尿取中极、次髎为 配穴法。7、乳少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 、 治疗均以取 经穴为主。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8、循经取穴9、主客原络配穴法10、针罐11、骨度分寸法12、奇经八脉三、问答题:(4小题,共20分)13、试述捻转补泻中补法的具体操作方法?(4分)14、腧穴的定位方法有几种?试以足太阴脾经的腧穴为例说明之。(6分)15、足阳明胃经为例,说明腧穴的主治作用?(6分)16、合谷与肩髃同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主治有何异同?(4分)四、病案分析(10分)龚,男,28岁,农民。1996年8月15日就诊。主诉:两膝关节肿痛病史:二月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遭暴雨,不久遂致两膝红肿,疼痛,昼轻夜重,午后发热,经某医院治疗,效果不佳来本院治疗。检查:两膝红肿,不能屈伸站立,查血沉30毫米/小时,抗“O”700单位,舌质红,苔微黄,脉数。试写出本病诊断、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并分析方义。 标准答案(0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12.B 13.C 14.A 15.E 16.B 17.A 18.D 19.E 20.C 21.E 22.E 23.C 24.D 25.D 26.D 27.C 28.C 29.A 30.D 31.B 32.A 33.C 34.E 35.A 36.B 37.D 38.E 39.D 40.A 41.BD 42.AE 43.CDE 44.ACDE 45.AC 46.AD 47.ACD 48.ABD 49.ABDE 50.DE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胸腹部 背腰部俞募配穴法 2、脏 腑 髓 骨 3、任脉上络穴鸠尾 督脉上络穴长强 脾之大络大包 4、近部取穴 远部取穴 随证取穴 5、十二经脉 任脉 督脉 6、前后 7、实证 虚证 足阳明胃经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8、答:即某一经络或脏腑有病,便选用该经或该脏腑的所属经络或相应经脉的远部腧穴来治疗。9、答:根据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的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的络穴。10、答:针刺留针时,将罐拔在以针为中心的部位上,约5-10分钟,待皮肤红润,充血或瘀血时 ,将罐起下,然后将针起出,此法能起到针罐配合作用。11、答:以骨节为主要标志,规定人体各部折算长度与宽度并定出分寸,以此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方法。12、答:是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 、阳 的总称。三、问答题:(4小题,共20分)13、答: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4分)14、骨度分寸定位法:根据人体各部的骨骼规定为一定的尺寸而定取穴位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肥瘦均可按这一标准测量。如足太阴脾经。大横。(1.5分)自然标志定位法:根据人体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如足太阴脾经,阴陵泉。(1.5分)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足太阴脾经,三阴交。(1.5分)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简便易行的方法。足太阴脾经、血海。(1.5分)15、答:近治作用:腧穴均能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足阳明胃经的承泣穴治疗目疾。(2分)远治作用: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局部病症,而且还可以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如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治疗胃肠病。(2分)特殊作用:针刺某些腧穴,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整作用。如足阳明胃经的天枢穴既可以治腹泻,又可以治便秘。(2分)16、答:合谷、肩髃相同点都可以治疗上肢病症。(1分)合谷、肩不同点:合谷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病、热病、部分妇科病。而肩 穴以治疗局部病为主,如肩周炎。(3分)四、病案分析:(10分)诊断:痹症(热痹)或(风湿热痹)(2分)病因病机:阳盛之体,外感湿热,郁而化热,湿热痹阻经脉,气血不畅。(2分)治法:清热化湿,蠲痹通络,以局部取穴为主,或点刺出血,不灸。(2分)处方:犊鼻 梁丘 阳陵泉 膝阳关(或膝眼) 大椎 曲池(或阴陵泉) (2分)方义:犊鼻、梁丘、阳陵泉、膝眼、膝阳关-局部取穴以疏通膝部经气、蠲痹通络。大椎 曲池-清热。 阴陵泉-利湿。(2分)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卷号2)试题册一一、是非题:1、现有的361个经穴中,绝大部分是晋代以前发现的。( )2、腧穴分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三类。( )3、髂嵴相当于十二椎。( )4、犊鼻至髀枢为19。( )5、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会的腧穴称“交会穴”。( )6、八会穴即脏、腑、气、血、经、脉、骨、髓之精气聚会的8个腧穴。( )7、“一源三歧”是指任、冲、带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 )8、阴、阳脉起于足跟内外侧,分别上行至目内眦会合。( )9、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和十五络脉组成。( )10、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的特点是离、入、出、合。( )二、A型题:11、募穴中的中极是:A胆之募 B胃之募 C小肠之募 D三焦之募 E膀胱之募12、俞穴中的心俞是:A心的背俞穴B 肝的背俞穴 C 脾的背俞穴 D 肺的背俞穴 E 肾的背俞穴13、上下配穴法是指配穴:A上部 B左部 D右部 D上下部 E左右部14、主客原络配穴法,胃经先病,脾经后病取:A冲阳、丰隆B 冲阳、公孙 C 冲阳、太白 D太白、丰隆 E太白、冲阳15、肾虚证按“子母补泻法”宜取:A涌泉 B然谷 C太溪 D复溜 E阴谷16、在关元处交会的经脉是:A足三阴经 B 任脉、足三阴经C 手三阳经 D 手三阴经 E 任、督二脉17、任脉的络穴是:A巨阙 B中庭 C鸠尾 D膻中 E上脘18、大肠的下合穴是:A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委中 E委阳19、曲池至阳溪是:A12寸 B9寸 C10寸 D14寸 E13寸20、阴经五输穴井、荥、输、经、合分别配属五行:A金、水、木、火、土 B水、木、火、土、金 C 火、土、金、水、木D土、金、水、木、火 E木、火、土、金、水 21、八会穴中的髓会是: A大杼B太渊 C阳陵泉 D中脘 E绝骨22、上星穴属于:A足太阴脾经 B足阳明胃经 C足厥阴肝经 D任脉 E 以上都不是23、针灸大成的作者是:A杨继洲 B皇甫谧 C徐凤 D葛洪 E王惟一24、手三阳经的起始穴是:A前谷、二间、液门 B三间、后溪、中渚 C腕骨、合谷、阳池D商阳、关冲、少泽 E曲池、养老、外关25、阴、阳脉起于:A踝关节 B足趾 C足跟 D足背 E足底26、针灸甲乙经成书年代是:A汉朝 B宋朝 C晋代 D春秋战国时期 E元朝27、下列穴位定位错误的是:A少商穴在拇指桡侧指甲旁开0.1寸 B少冲穴在小指桡侧指甲旁开0.1寸C商阳穴在食指桡侧指甲旁开0.1寸 D关冲穴在第四指桡侧指甲旁开0.1寸E少泽穴在小指尺侧指甲旁开0.1寸28、在腹部任脉旁开2寸处的经脉是:A 足厥阴肝经 B 足少阴肾经 C足太阴脾经 D足阳明胃经E 足太阳膀胱经29、定取听宫穴,应采用:A活动标志法B 固定标志法C手指同身寸 D骨度分寸定位法E简便取穴法30、胎位不正的取穴是:A太冲 B内庭 C大都 D太白 E至阴三、B型题:A内庭 B曲池 C神门 D内关 E太渊31、手厥阴心包经络穴是( )32、手太阴肺经原穴是( )33、手少阴心经输穴,又是原穴的是( )34、手阳明大肠经合穴是( )A清热 B利湿 C化痰 D祛风 E止盗汗35、合谷穴可( )36、丰隆穴可( )37、复溜穴可( )38、风池穴可( )A梅花针 B三棱针 C皮内针 D电针 E水针39、急性咽喉炎,目赤肿痛,疳积,丹毒宜选用( )40、背脊疼痛,神经性皮炎,下肢麻木,腰痛宜选用( )四、X型题:41、耳针治疗腹痛时宜选:A脾 B大肠 C交感 D脑 E肝42、手三阳经腧穴主治的相同点是:A神志病 B耳病 C热病 D咽喉病 E鼻病43、可以用挑治方法治疗的病症有:A不寐 B痔疮 C遗精 D疳积 E麦粒肿44、两穴间距离为1寸的穴位是:A外关-支沟 B 关元-气海 C 中脘-建里 D神门-通里 E 太溪-水泉45、闭经一证,一般辨证分为:A肝郁经闭 B血枯经闭 C痰湿经闭 D血滞经闭 E血虚经闭46、针刺睛明穴要注意:A闭目 B眼球向外固定 C不提插不捻转 D针刺1-1.5寸 E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47、痹证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上常分为:A筋痹 B痛痹 C着痹 D冷痹 E行痹48、下列不宜用灸法的穴位是:A膻中 B迎香 C人迎 D颧髎 E睛明49、痢疾一证,根据其病因病机的不同,临床一般辨证分为:A赤白痢 B湿热痢 C寒湿痢 D噤口痢 E休息痢50、治疗牙痛常用穴位是:A尺泽,少海B足三里,公孙C鱼际、太冲 D合谷,颊车E 内庭,下关试题册二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八脉交会穴中八穴是指 、 、 、 、 、 、 、 。2、脾阳不振的腹痛,取脾、胃之募穴治疗,分别应取 、 。3、十五络由十二经脉别出的络,及 、 各自别出一络,加上 组成。4、气街有四,分别是: 、 、 、 。5、尺泽至 12寸。6、胃痛取脾俞,足三里为 配穴法。7、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于 穴。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8、前后配穴法9、指测等分定位法:10、交会穴:11、正经12、髀枢三、问答题:(4小题,共20分)13、试述捻转补泻中泻法的具体操作。(4分)14、试述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附子饼灸的操作及适应症。(8分)15、拔罐应注意哪些事项?(4分)16、试述“三阴交”、“太溪”穴的主治症。(4分)四、病案分析题:(10分)张,女,35岁,工人,1996年9月5日病史:先喉痒,后咳嗽,继而出现咽喉疼痛,吞咽不利,伴有口渴,发热,便秘,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数。检查:扁桃体肿大,悬壅垂及咽后壁充血明显,体温38.5。试写出本病诊断、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并分析方义。 标准答案(02)1. 2. 3. 4. 5. 6. 7. 8. 9. 10. 11.E 12.A 13.D 14.B 15.D 16.B 17.C 18.B 19.A 20.E 21.E 22.E 23.A 24.D 25.C 26.C 27.D 28.D 29.A 30.E 31.D 32.E 33.C 34.B 35.A 36.C 37.E 38.D 39.B 40.A 41.ABCDE 42.CD 43.BDE 44.ACDE 45.BD 46.ABCE 47.BCE 48.BCDE 49.BCDE 50.DE一、填充题:(每空格0.5分,共10分)1、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2、章门、中脘 3、任脉、督脉、脾之大络 4、胸、腹、头、胫(气街) 5、太渊 6、上下 7、三阴交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8、答:是以躯干前后部所在的腧穴配伍成处方的方法。9、答:是按取穴部位骨度的全长,用手指划分为若干等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10、答:是指二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11、答:即十二经脉,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正经。12、答:即股骨大转子。三、问答题:(4小题,共20分)13、答:得气后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共4分)14、答: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直径2-3毫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适应症:因寒引起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2分)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公分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适应症:瘰疬、肺痨、初起的肿疡。(2分)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适应症: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2分)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适应症:命门火衰所致的阳萎、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2分)(本题共8分)15、答:选择适当体位与肌肉丰满部位。(1分)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的火罐。(1分)勿烫伤皮肤,烧坏衣服,水泡较大要处理,以防感染。(1分)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及大血管分布部位不宜拔罐,孕妇腰骶部及腹部不宜拔罐。(1分)(共4分)16、答:三阴交:主治:肠鸣腹胀,泄泻,疝气、失眠,脚气,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遗尿遗精,阳萎。(2分)太溪:月经不调、遗精、阳萎、小便频数、便秘、消渴、咳血、气喘、咽喉肿痛、齿痛、失眠、腰痛、耳聋、耳鸣。(2分)四、病案分析(共10分)答:诊断:咽喉肿痛(实热症)(2分)病因病机:肺胃二经郁热上壅,薰灼咽喉部。(2分)治法:清泄肺胃,取手太阴、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不灸。(2分)处方:少商、尺泽、关冲、合谷、陷谷。(2分)方义:少商:点刺出血,清泄肺热。尺泽:泻肺经实热,实则泻其子。合谷、陷谷:疏泄阳明之郁热。关冲:点刺出血,消肿清咽。加强清泄肺胃二经之热。(2分)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卷号3)试题册一一、是非题:1、治疗风疹在清泄血热时可取血海、委中、膈俞等穴治之。( )2、下合穴是指手三阳经气下合于足三阳的六个腧穴。( )3、六阳经的原穴,排列在五输穴的“输穴”之前。( )4、远道取穴即指取本经上的远离病变部位的腧穴。( )5、电针的密波用于痿证,疏波用于止痛、镇静。( )6、腧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无定位,定名、定位及系统分类等阶段。( )7、痛痹宜选用关元、肾俞等穴治疗。( )8、手三阳经腧穴均可治疗热病。( )9、膈姜灸可治疗瘰疬、肺痨、肿疡初起、毒虫(蛇)咬伤等症。( )10、针刺印堂穴宜采用舒张进针法。( )二、A型题:11、八会穴中的血会是:( )A血海 B心俞 C肝俞 D膈俞 E脾俞12、直上头顶的经脉是:( )A肺经 B肾经 C肝经 D心包经 E心经13、脾之大络是:( )A公孙 B丰隆 C大包 D章门 E脾俞14、肝经的荥穴是:( )A大敦 B太冲 C曲泉 D行间 E阴谷15、手少阴经的合穴是:( )A小海 B少海 C通里 D神门 E阴郄16、阳跷脉的郄穴是:( )A阳交 B筑宾 C飞扬 D光明 E跗阳17、温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 )A郄穴 B合穴 C荥穴 D原穴 E输穴18、申脉通于:( )A督脉 B任脉 C阳跷脉 D阳维脉 E以上都不是19、肩井穴可治疗:( )A阴挺 B脱肛 C尿闭 D乳痈 E喉痹20、针灸大成是撰写的A皇甫谧 B孙思邈 C杨继洲 D王惟一 E滑伯仁21、下列何者敆不属于十五络脉?A任脉络 B督脉络 C手厥阴络 D足太阳络 E阴跷络22、下列何者不属于十四经?A手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督脉 D任脉 E带脉23、下列何者敆不符合经别循行特点?A离 B行 C出 D入 E合24、下列何者有错误?A头气街 B颈气街 C胸气街 D腹气街 E胫气街25、下列何者有错误?A前后发际间为12寸 B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 C腋以下至季胁为12寸 D歧骨至横骨上廉为12寸 E臀纹至憖憖中为14寸26、两乳中间取膻中穴是:( )A固定标志取穴法 B活动标志取穴法C简便取穴法D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E骨度分寸取穴法27、属于胆经的穴位是:( )A头维 B阳白 C攒竹 D风府 E翳风28、复溜穴在:( )A太溪穴上2寸 B太溪穴上3寸 C内踝上2寸 D内踝上3寸 E以上都不是29、下列五输穴中,五行属水的穴位是:( )A阴陵泉 B阳陵泉 C神门 D太渊 E足三里30、灸至阴矫正胎位,成功率最高的孕期是:( )A5个月 B6个月 C7个月D8个月E9个月三、B型题:A太渊 B太白 C太冲 D太溪 E太阳31、肾经输穴是( )32、肾经原穴是( )33、“脉会”是( )34、敆不属于原穴的是( )A清热B利湿C化痰D通乳E祛风35、大椎可( )36、丰隆可( )37、阴陵泉可( )38、风池可( )A三棱针 B梅花针 C皮内针 D电针 E水针39、痛经、斑秃、顽癣、近视宜选用( )40、高热、疳疾、久痹、顽癣宜选用( )四、X型题:41、孕妇禁针的腧穴是:( )A三阴交 B合谷 C太溪 D昆仑 E至阴42、捻转补法的操作要点是:( )A捻转角度小 B操作时间长 C用力轻 D频率慢 E慢出针43、下列穴位中,应该平刺的有:( )A膻中 B天枢 C百会 D阳白 E解溪44、耳聋是指:( )A耳道流脓 B耳后压痛 C听力下降 D听力消失 E耳鸣如蝉45、痢疾的主症是:( )A腹痛 B里急后重 C痢下赤色脓血 D痢下白色粘胨 E腹肌紧张46、肝气犯胃宜选用哪些穴位治疗?( )A中脘 B关元 C内关 D足三里 E阳陵泉47、痛经实证宜选用哪些穴位治疗?( )A足三里 B中极 C次髎 D地机 E至阴48、胆道蛔虫症宜选用哪些穴位治疗?( )A迎香 B偏历 C阳陵泉 D至阳 E胆囊穴49、哪些证敆不宜施灸?( )A实热证 B虚热证 C实寒证 D虚寒证 E本虚标实证50、古代九针是:( )A针 B毫针 C圆利针 D皮肤针 E皮内针试题册二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1分)1、关于针灸治疗原则,灵枢经脉说:“ 、 、 、 、 、 、 。2、针灸处方的腧穴选取,以 选穴为主,具体方法又可分为 选穴、 选穴和 选穴。3、我国最早的针灸铜人由 设计。4、从上而下排列的五脏背俞穴是 、 、 、 、 。5、按头痛部位进行分经辨证,巅顶部属 头痛,前头部属 头痛,侧头部属 头痛,后头部属 头痛。6、拔罐法古称 法。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7、天行赤眼:8、得气:9、天灸:10、手指同身寸取穴法:11、蛇丹:三、问答题(共19分)12、具体说明两种定取合谷穴的操作方法。(5分)13、试述睛明穴、中极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6分)14、试述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8分)四、病案分析题:(10分)鲁,男,56岁,工人,1994年12月8日就诊家属代诉: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一天。病史:平素经常头晕头痛,自觉近半月来日渐加重,胸部憋闷,精神不爽。昨日晨六时起床时突然晕倒,神志不清。检查:口角歪斜,昏迷不醒,牙关紧闭,喉中痰鸣,面部潮红,呼吸音粗,左侧上下肢偏瘫,舌质暗,苔黄燥,脉弦滑。血压28/13.3KPa。试写出本病的诊断、病机、针灸治法、处方并分析方义。标准答案(03)1. 2. 3. 4. 5. 6. 7. 8. 9. 10. 11.D 12.C 13.C 14.D 15.B 16.E 17.A 18.C 19.D 20.C 21.E 22.E 23.B 24.B 25.D 26.A 27.B 28.A 29.A 30.C 31.D 32.D 33.A 34.E 35.A 36.C 37.B 38.E 39.B 40.A 41.ABDE 42.ACD 43.ACD 44.CD 45.ABCD 46.ACDE 47.BCD 48.ACE 49.AB 50.ABC试题册二一、填空题:(每题0.5分,共11分)1、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2、循经近部远部随证(对证、辨证) 3、王惟一 4、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5、厥阴阳明少阳太阳 6、角法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7、目赤肿痛(流行性角结膜炎)8、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9、属自然发泡疗法,是用刺激性较强的中药敷贴穴位后促使发泡的一种疗法。10、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来定取穴位的方法。11、即带状疱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三、问答题(共19分)12、(1)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2)以一手拇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指尖下是穴。13、睛明穴: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禁灸。中极穴:直刺11.5寸。尿潴留时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防刺伤膀胱。14、(1)阴经不上头面,但足厥阴肝经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2)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规律是:阴明经在面部,少阳经在侧头部,足太阳经在后头项部。(3)在躯干部:阴经行于胸腹部,足阳明经亦行于胸腹部,足少阳经行于侧身部,足太阳经行于背腰部。四、病案分析题:(10分)15、诊断:中风(中脏腑闭证)。病机:肝阳上亢,化火动风,痰随风动,上蒙清窍,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之气逆乱。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毫针刺用泻法,或点刺出血。处方:水沟、十二井穴、太冲、丰隆、劳宫方义:取水沟及十二井穴可开闭泄热、醒脑开窍;泻太冲以平熄肝阳;取丰隆以蠲化浊痰;劳宫为手厥阴心包之荥穴,荥主身热,泻之以清心泄热。本方可奏平肝熄风,清火豁痰,开窍启闭之功。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针灸学试卷(卷号4)试题册一一、是非题:1、奇经八脉的腧穴均寄附于十二经脉。()2、“腧穴所在,主治所在”,此仅是十四经腧穴的主治共性。()3、十二经筋主要是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4、通里穴至少海穴为11寸。()5、根据经络学说的标本根结理论,四肢部为根为本,头面躯干部为结为标。()6、十二经筋、十二经别都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7、胃、腹疼痛取耳穴交感是根据中医理论选穴。()8、施行瘢痕灸时,每壮艾炷均须燃尽。()9、三棱针刺法,即可适用于实热证,又可用于实寒证。()10、手足阳明经依次分别入上齿中和下齿中。()二、A型题:11、在目内眦会合的经脉是:( )A手足阳明经 B手足太阴经 C任督脉 D阴阳跷脉E阴阳维脉12、手三阳经筋结于“角”,其“角”是指:( )A头 B手 C胸 D腹 E足13、光明穴的命名是依据:( )A腧穴所在部位 B特殊治疗作用 C 中医基础理论 D腧穴局部形象 E利用地貌天体14、既是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是:( )A中府 B中脘 C中庭 D中渎 E中渚15、太医署中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的朝代为:( )A春秋战国B 五代十国C 隋唐D 宋元E明清16、横指同身寸算作:( )A1寸 B2寸 C 3寸 D4寸 E5寸17、拘挛、抽搐、强直是病候:( )A络脉 B经脉 C经别 D经筋 E皮部18、秩边穴属:( )A胆经 B胃经 C膀胱经 D脾经 E肝经19、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为:( )A13寸B14寸C 16寸 D 18寸E19寸20、我国第一位绘制彩色针灸挂图的医家是:( )A华佗 B扁鹊 C孙思邈 D王焘 E王惟一21、十四经现共有穴名数为:( )A365个B 361个C 359个D 352个E 309个22、腹部前正中旁开第二侧线是:( )A脾经 B胃经 C肾经 D肝经 E胆经23、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 )A经筋 B经别 C皮部 D络脉 E奇经八脉24、中风左下肢瘫痪,头针刺激区当选:( )A右运动区的下2/5 B左运动区的下2/5 C右运动区的中2/5 D左运动区的上1/5 E右运动区的上1/525、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的穴位是:( )A内分泌B交感C皮质下D肾上腺E肺26、耳前听会、听宫、耳门三穴,所属的经脉依次分别为:( )A胆经小肠经三焦经 B三焦经小肠经胆经 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 D小肠经胆经小肠经 E三焦经小肠经胆经27、足阳明经的荥穴是:( )A至阴B厉兑C足窍阴D隐白 E以上都不是28、“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是指下肢经气多汇集在少腹部的:( )A冲门 B气冲 C府舍 D气穴 E归来29、“面口合谷收”的主要机理是:( )A辨证取穴 B对症取穴 C循经取穴 D经验取穴 E根据现代医学的神经传导30、初起的肿疡,宜选:( )A隔姜灸B 隔蒜灸C 隔附子饼灸 D 隔盐灸E 瘢痕灸三、B型题A起于小指外侧端 B起于胸中C起于足大趾内侧端 D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E起于无名指尺侧端31、足太阴脾经( )32、手少阳三焦经( )A至阴 B偏历 C大椎 D百会 E肩髎33、能升阳举陷治疗脱肛的穴位是:( )34、发热性疾病常用的穴位是:( )A鼻旁 B目内眦 C目外眦 D耳上角 E颧骨35、手足少阳经交接于:( )36、手足太阳交接于:( )A胃 B肾上腺 C皮质下 D神门 E大肠37、耳轮脚消失处的耳穴是:( )38、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的耳穴是:( )39、对耳屏内侧面的耳穴是:( )40、耳轮脚上方内1/3处的耳穴是:( )四、X型题:41、下列穴位中,属于原穴的有:( )A神门 B阳池 C太渊 D太溪 E太冲42、中风之中经络:( )A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 B辅以太阳少阳经 C一般刺病侧穴位 D上肢取手阳明经穴为主 E下肢取足阳明经穴为主43、十二经别:( )A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B 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 C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 D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分的联系更趋周密E 扩大了经穴主治范围44、十二皮部( )A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 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 C以经脉为纪 D居于人体最外层 E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45、合谷穴可主治:( )A头面病B 妇科病C 大肠病D 汗症E 热病46、咽喉肿痛阴虚证应选:( )A照海 B鱼际 C太溪 D少泽 E肩井47、取阳明经穴为主,适用于:( )A中经络的治疗B面瘫的治疗 C痿证的治疗D小儿麻痹后遗症(瘫痪期) E耳鸣、耳聋的治疗48、下列穴位中采用固定标志取穴的是:( )A攒竹 B天突 C素髎 D风市 E孔最49、下列穴位特定穴所属正确的是:( )A公孙、脾经荥穴B 飞扬、膀胱经络穴C 足通谷,肾经输穴 D足临泣,胆经输穴 E大杼,髓会50、孕妇禁针的部位或腧穴是:( )A腹部B 腰骶部C 通经活血的腧穴D 胸部E 头部试题册二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艾灸分为 、 、 、 四种。2、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经的络穴分别是 、 、 。3、痿证以取 经穴为主,其中上肢多取 经穴,下肢多取 经穴。4、外感咳嗽取列缺、合谷为 配穴法。5、经络系统主要由 、 、 、 、 、 等组成。6、太白属 经,太渊属 经,太溪属 经。二、名词解释:(每词2分,共10分)7、灸焫8、气街9、十二皮部10、奇穴11、休息痢三、问答(共20分)12、试述足太阴脾经的体表循行线。(4分)13、分别举例说明大椎、中极穴的功能主治。(6分)14、以痰热壅盛型实证哮喘针灸处方为例,说明针灸处方配穴方法的临床应用。(6分)15、任脉经腧穴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阶段的关键点
- 氧化铝生产线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国泰君安港股通开通测试题及答案
- 设备备份应急预案
- 2024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 骑鹅旅行记(节选)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城市交通拥堵缓解与公共交通改善方案
- 第四节 我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与方法教学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全一册-人教版
- 笔迹鉴定合同
- 2025年新能源绿色制造工艺在新能源产业绿色制造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报告
- 顺昌县加固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肝疫苗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作文写作(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贵州专用)
-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股东出资合作框架协议
-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课件 - 探索数字化时代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资源管理
- 异麦芽糖酐铁注射液-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制造业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方案
- 农村宅基地转让协议书
-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 警校生未来职业规划
- 《国歌法》、《国旗法》主题班会
-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