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属正常.doc_第1页
专家: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属正常.doc_第2页
专家: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属正常.doc_第3页
专家: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属正常.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汇返佣网 qwe UHIJ专家: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属正常随着夏粮收获即将结束,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再获丰收。然而,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农产品今年以来持续呈现净进口态势,尤其是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全部转为净进口。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进口大豆预报到港832.28万吨,创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进口100万吨,同比增83.6%。在国内粮食持续增产的情况下,为什么进口量还在不断激增?中国大量进口农产品是否会造成国际粮价飞涨?就此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农业问题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粮价倒挂导致进口激增问:有媒体称,我国粮食进口去年全年超过了7000万吨,是历史上粮食进口量最多的一年,显示出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90%以下。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粮食进口不断创出新高?答:“粮食进口7000万吨”这个说法并不准确,这涉及对粮食统计口径的界定。因为它是分两个方面来看的:一是谷物进口,我们通常所说的粮食主要是指谷物,去年进口量接近1400万吨;二是大豆进口,作为油脂的大豆进口是5838万吨,这两个加起来才是7100万吨。但是这里面有一个没有达成共识的地方,就是大豆究竟是粮食还是油料,因为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是榨油用的油脂大豆,所以并不能把这两者简单地相加。尽管如此,1400万吨谷物确实是新世纪以来粮食进口量最高的。但是究其原因,却不是国内粮食供需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是因价格的问题。由于国内粮食的价格高于国际价格,这就具备了粮食进口的商业条件。为什么?因为对于谷物市场,我国是可控制有管理的开放,粮食进口实施关税配额管理,是有进口管理措施的,因此粮食很难随便就能进来。但是因为是关税配额管理,那么每一种粮食它都有一个对进口开放的口子,比如说小麦是970多万吨,大米是532万吨,玉米是720万吨。只要在这个配额内进口的粮食都只有1%的低关税,所以只要国外粮价低于国内价格,粮食贸易商觉得能够挣钱就可以从国外进口。去年的进口本质不是粮食供需出现了问题,而是由于国内外的差价导致了进口的商业条件。进口数量占比较小问:我国粮食进口量的激增会导致国际粮价不断飙升吗?答:对国际市场不会产生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大米,去年我国进口了232万吨,只相当于国内大米产量的1.8%,而全球市场去年大米及稻谷贸易量是3572吨,我国进口只占到6.6%。相比之下,玉米、小麦的进口量的占比更小,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国粮食进口对全球市场的影响有限。考虑到环境保护以及要留一些良田好地给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国必须明确今后粮食安全战略目标。因此适度地进口粮食对国内和国际市场来说都不是坏事。像东南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农业的繁荣阶段,加强和他们的国际农业合作,不仅可以增强我国粮食供应保障,也可以繁荣这些国家的农业经济,对双方来说是双赢的。利用境外农业资源难免问:尽管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收,尚无近忧,但是从长远考虑,您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构建起粮食安全战略?答:今年夏粮有可能继续丰收,但是我们有一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就是我们13.6亿人口吃饭问题,仅仅靠国内耕地和水资源显然是没有办法解决的。目前中国土地资源自给率只有80%,只能满足国内90%的谷物、油料等农产品消费需求。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从国际市场进口国内10%的农产品需求,以弥补20%的耕地资源缺口。从战略上看,今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进口国外农产品、利用境外农业资源将不可避免。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应该建立一个结构战略。即立足国内,全球供应,突出重点,有保有放,立足国内就是要立足于国内的农业资源及有限的水土资源,来确保我们的水稻和小麦的供给,这一点是不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的;全球供应指的是非口粮供应,对于像大豆、棉花,还有植物油等其它农产品,应该是要利用国外丰富的农业资源;突出重点就是我们要抓的是解决两个结构问题,一个是我们的品种供需结构不平衡,另一个更重要是地区结构不平衡;有保有放就是我们应该对重点的口粮产品要力保,要确保国内供应,有放就是对那些非口粮的产品应该是能够放开市场,能够提高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的能力。 隨著夏糧收獲即將結束,今年我國糧食產量有望再獲豐收。然而,包括糧食在內的大宗農產品今年以來持續呈現凈進口態勢,尤其是三大主要糧食作物全部轉為凈進口。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進口大豆預報到港832.28萬噸,創月度最高水平;1至4月稻谷和大米進口100萬噸,同比增83.6%。在國內糧食持續增產的情況下,為什麼進口量還在不斷激增?中國大量進口農產品是否會造成國際糧價飛漲?就此問題,本報記者專訪瞭農業問題專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糧價倒掛導致進口激增問:有媒體稱,我國糧食進口去年全年超過瞭7000萬噸,是歷史上糧食進口量最多的一年,顯示出中國糧食自給率已經下降到90%以下。請您分析一下為什麼糧食進口不斷創出新高?答:“糧食進口7000萬噸”這個說法並不準確,這涉及對糧食統計口徑的界定。因為它是分兩個方面來看的:一是谷物進口,我們通常所說的糧食主要是指谷物,去年進口量接近1400萬噸;二是大豆進口,作為油脂的大豆進口是5838萬噸,這兩個加起來才是7100萬噸。但是這裡面有一個沒有達成共識的地方,就是大豆究竟是糧食還是油料,因為我國進口大豆主要是榨油用的油脂大豆,所以並不能把這兩者簡單地相加。盡管如此,1400萬噸谷物確實是新世紀以來糧食進口量最高的。但是究其原因,卻不是國內糧食供需不足,需要從國外進口,是因價格的問題。由於國內糧食的價格高於國際價格,這就具備瞭糧食進口的商業條件。為什麼?因為對於谷物市場,我國是可控制有管理的開放,糧食進口實施關稅配額管理,是有進口管理措施的,因此糧食很難隨便就能進來。但是因為是關稅配額管理,那麼每一種糧食它都有一個對進口開放的口子,比如說小麥是970多萬噸,大米是532萬噸,玉米是720萬噸。隻要在這個配額內進口的糧食都隻有1%的低關稅,所以隻要國外糧價低於國內價格,糧食貿易商覺得能夠掙錢就可以從國外進口。去年的進口本質不是糧食供需出現瞭問題,而是由於國內外的差價導致瞭進口的商業條件。進口數量占比較小問:我國糧食進口量的激增會導致國際糧價不斷飆升嗎?答:對國際市場不會產生影響。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大米,去年我國進口瞭232萬噸,隻相當於國內大米產量的1.8%,而全球市場去年大米及稻谷貿易量是3572噸,我國進口隻占到6.6%。相比之下,玉米、小麥的進口量的占比更小,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我國糧食進口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有限。考慮到環境保護以及要留一些良田好地給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國必須明確今後糧食安全戰略目標。因此適度地進口糧食對國內和國際市場來說都不是壞事。像東南亞等一些發展中國傢正處於農業的繁榮階段,加強和他們的國際農業合作,不僅可以增強我國糧食供應保障,也可以繁榮這些國傢的農業經濟,對雙方來說是雙贏的。利用境外農業資源難免問:盡管我國糧食產量連年增收,尚無近憂,但是從長遠考慮,您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構建起糧食安全戰略?答:今年夏糧有可能繼續豐收,但是我們有一個不能改變的事實,就是我們13.6億人口吃飯問題,僅僅靠國內耕地和水資源顯然是沒有辦法解決的。目前中國土地資源自給率隻有80%,隻能滿足國內90%的谷物、油料等農產品消費需求。這意味著,我們不得不從國際市場進口國內10%的農產品需求,以彌補20%的耕地資源缺口。從戰略上看,今後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進口國外農產品、利用境外農業資源將不可避免。為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應該建立一個結構戰略。即立足國內,全球供應,突出重點,有保有放,立足國內就是要立足於國內的農業資源及有限的水土資源,來確保我們的水稻和小麥的供給,這一點是不需要通過國際市場來解決的;全球供應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