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doc_第1页
四年级科学.doc_第2页
四年级科学.doc_第3页
四年级科学.doc_第4页
四年级科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分组实验及演示实验计划2、我们的营养实验名称: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的现象。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把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这说明花生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回闻道一股难闻的、烧焦羽毛的气温,说明瘦肉内含有蛋白质。4、水变咸了实验名称:1溶解实验实验目的:认识溶解的特点,理解溶解的定义。实验材料:三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实验过程:1、先在三个烧杯中倒入月三分之二的清水。2、用药匙非别去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先观察着三种材料的醒转、颜色等,再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再搅拌时,药注意按顺时针的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壁。3、搅拌后,静置一会,再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沙子在水中没有变化。实验结论:象食盐、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的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无论怎么搅拌,仍然没有变化,这种现象叫做不溶解。注意事项:烧杯可先用中号的,沙子事先一定要在水中洗干净,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药品取量要适宜,搅拌时,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杯壁,实验做完后要及时的整理仪器,把水倒掉,将烧杯清洗干净。实验名称:2、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判断不同材料在水中是否溶解。实验材料:烧杯(根据材料种类准备)、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粘土、木屑。实验过程: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二的清水。2、用药匙去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粘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分别搅拌。在搅拌时注意,要注意按顺时针方向,玻璃棒不要碰触玻璃杯的杯壁。3、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溶解的情况。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粘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实验结论: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有的物体在水中不能溶解。注意事项:要注意观察材料在水中的变化,药品取量要适宜,搅拌时,玻璃棒不要碰杯壁,实验后腰及时的整理仪器,把水倒掉,将烧杯清洗干净。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盆、小木板、橡皮、水。实验过程:1、 将木板和橡皮组装成跷跷板。2、 玻璃杯内盛满水,在跷跷板翘起一端的上方半米处对着跷跷板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以刚刚能引起跷跷板翘动为准。3、 再在玻璃内盛满水,仍然在跷跷板翘起一端的上方半米处对着跷跷板倒水,这次水量要比上次大。4、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跷跷板的状态。实验现象:水流量小时,跷跷板另一端不能翘起,水流量大时,跷跷板另一端能翘起。实验结论: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注意事项:倒水的高度要保持一致,要对着跷跷板翘起的一端冲水,每次冲水时,水量尽量保持均匀。实验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实验材料: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实验过程:1、 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3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保持不变。2、 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60厘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保持不变。3、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观察小水轮转动的情况。实验现象:水位低时,小水轮转的慢,水位高时,小水轮转的快。实验结论: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注意事项:每次倒水的流量大小要保持不变,小水轮转动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每次冲水时,水量尽量要保持均匀。实验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人数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实验材料:玻璃杯、水盆、小木板、橡皮、水。实验过程:1、 玻璃杯内盛满水,在跷跷板翘起一端的上方30厘米处读者跷跷板倒水,水量以刚刚能引起跷跷板稍动为准。2、 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跷跷板翘起一端的上方60厘米查对着跷跷板倒水,两次的水量要保持不变。3、 重复以上两个步骤,两次的水量要保持不变。实验现象:水位低时,求求你另一端不能翘起,水位高时,跷跷板另一端能翘起。实验结论:水位越高,水流的力量越大。注意事项:每次倒水的流量大小要保持不变,要对着跷跷板翘起的一端冲水,每次冲水时,水量尽量保持均匀。5、怎样加快溶解实验名称:1物体溶解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药匙、冰糖、小锤、冷水、热水、白砂糖(食盐)实验过程:实验一:1、 在两个烧杯内倒入等量的冷水。2、 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3、 用玻璃棒搅拌其中一个烧杯中的水,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搅拌的烧杯中冰糖探究的快,不搅拌的烧杯中的冰糖溶解的慢。实验结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实验二:1、 在两个烧杯内分别倒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2、 将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热水中冰糖溶解的快,冷水中冰糖溶解的慢。实验结论: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实验三:1、 在两个烧杯内倒入等量的冷水。2、 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冰糖,将其中一块研成粉末,然后分别同时放入两个烧杯中。同时搅拌十秒钟,观察比较实验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的快,未研成粉末的冰糖溶解的慢。实验结论:把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7、水里有什么实验名称:沉淀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沉淀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能除掉水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实验材料:烧杯2个,玻璃棒2根、明矾、浑浊水。实验过程:1、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大半杯浑浊水。2、 用药匙取适量的明矾放入其中一个烧杯中,同时搅拌两个烧杯中的浑浊水,然后静置。观察两杯水变清的速度和清澈程度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两杯水中都有沉淀现象,但加入明矾的水中的杂质沉淀的快,水清澈透明。实验结论:沉淀有分离水中不溶解杂质的作用,但不能全部除去,明矾可以加快沉淀。注意事项:加入明矾的量课前教师要实验好,按统一标准分发给各小组。实验名称:2过滤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过滤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实验材料:铁架台(含漏斗架)、玻璃棒、漏斗、烧杯、滤纸、待过滤的水和纯净水。实验过程:1、 将烧杯分组铁架台底座上,再将漏斗放入漏斗架,调节高度和位置,是漏斗颈下口直面贴在烧杯内壁上。2、 将滤纸对着两次成四层,卡带,使其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成漏斗状。3、 将滤纸放入漏斗内,使滤纸上边略低于漏斗口,用纯净水浸湿,再用手按一按,使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4、 将滤纸放入漏斗内,(大约45度)。下端轻轻抵在三层滤纸的一边。5、 将带过滤的水用上边沿着玻璃棒慢慢倒入漏斗内,水不要没过滤纸的上边沿。6、 过程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有什么不同?滤纸上留下了什么?实验现象:浑浊的水经过过滤变成了无色透明的水,滤纸上留下了细小的杂质。实验结论:用过滤的方法能除去水中不溶解的细小的杂质,使水变清。注意事项:过滤用浑浊水必须是经过沉淀后的沉淀水,对玻璃棒的倾斜程度、漏斗颈下口直面接触杯壁、倒水速度等操作要领要加强指导。11、植物的叶(二)实验名称:分离叶绿素实验目的: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含有叶绿素的缘故,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把叶绿素分离出来呢?实验材料:2个烧杯(一大,一小)、新鲜的绿叶,浓度为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三角架,石棉网,火柴。实验步骤:1、 把一片绿叶放入小烧杯中,在倒入百分之九十五的酒精到淹没叶片为止。2、 把小烧杯放入大烧杯中,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3、 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然后把大烧杯放在上面,点燃酒精灯加热。4、 过一会儿,会看到小烧杯中无色酒精完全变成绿色,这些绿色物质就是叶绿素。实验分析:叶绿素能溶解在酒精中,将它加热煮沸,叶绿素就会跑到酒精中,所以酒精变成了绿色。12、植物的茎实验名称:1茎输导水分的实验实验材料:凤仙花、水、滴入基地红墨水的水、矿泉水瓶、刀片等。实验步骤:1、 剪取一枝凤仙花枝条。2、 把凤仙花插入装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3、 将插好凤仙花枝条的矿泉水瓶放在较强的阳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染液上升到叶脉。4、 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再制成切片观察。实验现象: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注意事项:做此实验时时间不宜过长,就会因为经的横向运输,使茎内不只导管染成红色,其他部分也染上了红色,这样,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了。实验名称:茎输导养分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预先准备的一段长有瘤状物的树枝,了解茎有输导养分的作用。实验步骤:1、把生长健壮的树枝,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2、国一段时间后,伤口上方的树皮逐渐膨大,就形成了瘤状物。实验分析:这个实验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后,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那里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就膨大起来,于是形式了瘤状物。13、热气球上升的秘密实验名称:热气球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会上升。实验材料:塑料袋,木块,瓷盘,酒精实验过程:1、 将瓷盘放在木块上,网瓷盘里倒入适量的酒精。2、将塑料袋展开,罩在木块上方。3、点燃瓷盘中的酒精。4、 过一会,塑料袋膨胀起来,当感觉有种向上的冲力时,轻轻放手,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点燃酒精后,先看到塑料袋充满气,膨胀变鼓,然后上升。实验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变轻,热空气会上升。注意事项:塑料袋和瓷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一面烧坏塑料袋,熄灭酒精灯烧坏不要用嘴吹,要用铁片或玻璃瓶盖灭。实验名称:2 纸蛇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会上升。实验材料:纸片,支架,蜡烛,火柴,剪刀。实验过程:1、在纸片上先用铅笔画出螺旋纹,然后用剪刀眼纹路剪出一条纸蛇。2、把纸蛇挂在支架上。3、点燃蜡烛,放在纸蛇下面。4、观察纸蛇的变化。实验现象:悬挂的纸蛇旋转转起来。实验结论:热空气会上升,带动纸蛇旋转。注意事项:蜡烛和纸蛇之间要保持一段距离,以免烧坏纸蛇。14、充气玩具里的科学实验名称:1压缩空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实验材料:注射器,橡皮实验过程:1、 将注射器活塞抽出,吸进空气。2、 将注射器出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出口,放在桌子上。3、 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4、 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5、 反复重复3、4步骤。实验现象: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当松开手时,活塞又弹回来。实验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注意事项:手压活塞时,用力要均匀,不要猛压。实验名称:气球的反冲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反冲现象。实验材料:气球、铁丝、塑料管、细线。实验过程:1、 选择适当的位置拉上铁丝。2、将塑料管套在气球口处,用细线扎紧。3、用细铁丝做两个挂钩,一端固定在塑料管上,另一端挂在铁丝上。4、把气球吹足气,然后松手,观察气球的运动情况。实验现象:松手后气球开始滑动,方向与空气喷出的方向相反。实验结论:气球是依靠气体的反冲力运动的。注意事项:铁丝要尽量拉直,气球不易吹得太大。16、瓶吞鸡蛋的秘密实验名称:瓶吞鸡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实验材料:火柴、熟鸡蛋、广口瓶。实验过程:1、 将鸡蛋壳剥掉。2、 用火柴点燃一张纸,放到广口瓶中。3、 迅速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小头朝下迅速塞住瓶口,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4、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实验现象:鸡蛋被吞进瓶子。实验结论: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降低,大气压力将鸡蛋推进瓶子里。注意事项:要选择瓶口略小于鸡蛋腰围的瓶子,实验名称:3 瓶吐鸡蛋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实验材料:内装熟鸡蛋的广口瓶(续前面实验)、凉水、热水。实验过程:1、在广口瓶里加入凉水,摇晃广口瓶,使整个瓶内空气冷却下来。2、将凉水倒出,将瓶口朝下放置在支架上(自制),使鸡蛋正好堵在瓶口处,把瓶口堵严不要漏气。3、从广口瓶上不浇热水。4、注意观察鸡蛋位置的变化。实验现象:鸡蛋被吐出瓶子。实验结论:瓶中的冷空气遇热膨胀,瓶内压强增大,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将鸡蛋推出瓶子。注意事项:广口瓶放置好后要迅速浇热水,浇热水时要注意安全,瓶口倒置时要让鸡蛋的大头朝外。实验名称:大气压力实验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大气又压力。实验材料:大可乐瓶、热水。实验过程:1、先往可乐瓶里灌入热水,摇晃,是内部空气受热。2、将水倒出,迅速拧紧瓶盖。3、往可乐瓶上浇冷水,观察可乐瓶子的变化。实验现象:可乐瓶逐渐被压憋。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注意事项:可乐瓶子的盖子要严,不漏气,热水水温要在60度以上,注意安全,方烫伤。实验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实验材料:易拉罐、铁条、酒精灯、凉水。实验过程:1、在易拉罐口缠上铁丝固定,并将铁丝拧成柄状(要有一定的长度和强度)。2、往易拉罐中加入少量的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并继续加热数十秒。3、迅速(持铁丝柄)将易拉罐倒扣入到冷水中,观察发生的现象。实验现象:易拉罐发出巨大的响声,变瘪了。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注意事项: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将易拉罐放入冷水时要迅速。实验三: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实验材料:玻璃杯、纸板、水。实验过程:1、先在玻璃杯中倒满水。2、将纸板该在玻璃杯上,杯口不要有气泡。3、先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慢慢松开手,观察现象。4、将倒过来的玻璃杯口朝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将杯子倒过来松手,纸板不会掉下来,水不会流出来,将杯口朝向四面八方,纸板也不会掉下来,水不会流出来。实验结论: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注意事项:玻璃瓶口要平滑无损,纸板不要太硬,实验前腰选好纸板,要保证盖上纸板后瓶口没有气泡,操作过程要尽量慢慢做。17、水流有力量实验名称:水流有力量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流有力量。实验材料: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实验过程:1、在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处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均匀的倒水。2、观察小水轮的变化,做好记录。实验现象:当用水冲小水轮时,小水轮转到起来。实验结论:水流有力量。注意事项:小水轮转到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水量尽量保持均匀。实验名称:影响水流力量大小的因素实验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实验材料:小水轮、玻璃杯、水盆、水。实验过程:1、将玻璃杯内盛满水,在小水轮上方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水量要小而均匀。2、再在玻璃杯内盛满水,仍然在小水轮上方半米好对小水轮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倒水,这次水量要大而均匀。3、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过程小水轮转到的情况。实验现象:水流量小时,小水轮转的慢,水流量大时,小水轮转的快。实验结论:水的流量越大,水流的力量越大。注意事项:倒水的高度要保持一致,小水轮转到要灵活,要对着小水轮的叶片冲水,每次冲水,水量要尽量保持均匀。18、杯子变热了酒精灯的使用:1、 拿开灯冒,放在一边。2、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酒精灯。3、用外焰加热物体。4、使用完毕,用灯冒盖灭酒精灯,盖灭后打开,在盖上。注意事项:1、酒精灯内的酒精容量不能超过酒精灯的三分之二。2、点燃酒精灯时,不能拿着酒精灯到另一盏酒精灯上引燃,以免发生危险。3、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必须用灯冒盖灭,要连盖两次。实验名称:热传导实验实验器材:铜棒、支架、火柴、凡士林。方法一:实验步骤:1、 将铜棒固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