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_第1页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_第2页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_第3页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_第4页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设男子100米和400米比赛 美国运动员布克分别以12 0和54 2获得两项冠军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第2届奥运会增设200米比赛项目 美国的邱克斯贝利以22 2的成绩取得冠军 女子100米 200米和400米比赛项目依次在1928年 1949年和1964年奥运会上设立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短跑技术的演变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古时赛跑的动作是上体前倾较大 大腿抬得较高 小腿前摆较大 两臂前后有力地大幅度地摆动 前摆幅度超过了头 手掌张开 后蹬腿有力地蹬地 整个身体表现出非常有力量的姿态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人们普遍采用的短跑技术是所谓的 踏步式 跑法 动作特点是躯干前倾角大 大腿抬得高 脚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近 步幅较小 步频较快 跑的动作较为紧张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后来 芬兰人克里麦特率先采用了 迈步式 的短跑技术 其技术特点是躯干较前倾 大腿高抬并前伸小腿 脚的着地点离重心投影点较远 步幅增大 步频稍减慢 整个短跑动作显得自然 从短跑技术上说 由 踏步式 向 迈步式 技术的发展是很大的进步 促使短跑项目的成绩明显提高 塑胶跑道的使用 20世纪60年代末期塑胶跑道的使用 使短跑技术和运动成绩产生了大的飞跃 1968年在墨西哥城举行了第19届奥运会 美国运动员海因斯以9 9的成绩打破了联邦德国运动员阿明 哈里创造并保持8年之久的100米10 o的世界纪录 塑胶跑道的使用 在200米和400米比赛中 美国的史密斯和伊万斯 分别以19 8和43 9的成绩获得冠军 并打破了世界纪录 短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并形成了现代的短跑技术 其特点是更加强调摆动腿高抬膝 前摆大腿时积极送髋 支撑腿着地积极 脚掌 扒地 动作轻快柔和 后蹬动作有力 蹬摆配合协调 摆臂动作幅度大而向前 其优点在于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 自然 步幅大 步频快 1938年起跑器被正式批准使用 在第11届奥运会以前 短跑运动员不使用起跑器 是在起点跑道上挖穴起跑 到1938年 起跑器才被正式批准使用 从那时起 体育研究人员和教练员对短跑的起跑技术和起跑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 还根据运动员的形态 技术和素质状况的差异 设计出如 普通式 拉长式 和 接近式 等起跑器的安装方式 使运动员在起跑时能够迅速 及时地摆脱静止状态 获得尽量大的起跑初速度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 田径规则 严格规定 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律采用 蹲踞式 的起跑姿势 在 预备 口令发出后运动员的四肢必须支撑地面 这种起跑姿势一直沿用至今 博尔特以9秒69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原世界纪录 短跑的发展 自1896年创造的第一个100米成绩12 0到2008年9月14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以9秒69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原世界纪录 将这一成绩提高到9 69 前后经历了112年 100米成绩提高2 31 其中1896 1928年 从12 0 10 8 提高1 2 1932 1991年 10 3 9 79 提高0 51秒 1991 2008年 9 79 9 69 提高了0 1秒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不同阶段100米成绩提高状况说明 运动水平越高 人体运动能力越来越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成绩提高的幅度也越来越小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运用科学技术的方法发挥人体潜在的功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短跑运动成绩 新的世界纪录一定会不断出现 第一阶段 1896 1931年 100多年来 短跑的发展大致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896 1931年 这个阶段的特点 主要是靠人的天资 凭运动员的天分素质能力 创造当时的短跑纪录 在训练方面主要受俄国身体练习体系的奠基人列斯加夫特关于 只有当完全掌握长时间正确的跑 才能进行快跑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逐渐提高普通跑的跑速 使之达到约15秒跑100米的速度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练习者非常疲劳 和早期运动学者邱别隆关于 短跑运动员首先和主要的训练必须始终以最小的用力进行 运动员在训练时不应全力以赴 的理论影响 每周仅训练3次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这一阶段 短跑成绩发展缓慢 从第2届奥运会100米成绩10 8到第8届奥运会100米成绩lO 6 前后相隔24年 成绩仅提高0 20 这一阶段最有名的运动员有第5届奥运会100米和200米冠军库 克雷格 以及第8届奥运会100米冠军亚伯拉罕 第二阶段 1932 1950年 第二阶段 1932 1950年 这个阶段开始进入了有计划的安排全年训练 即科学训练的初级阶段 出现了把全年训练划分为三个主要训练阶段 准备期 竞赛期和过渡期 在训练实践中列出了 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是短跑走向科学系统训练的开始 短跑运动员每周训练课增加到5次 并首先采用一天训练两次的安排 在准备期经常出现接近极限负荷的训练 完成较大的运动量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在训练实践中列出了 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 是短跑走向科学系统训练的开始 短跑运动员每周训练课增加到5次 并首先采用一天训练两次的安排 在准备期经常出现接近极限负荷的训练 完成较大的运动量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在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上有较明显的进步 促进了短跑运动水平的提高 从第9届奥运会的10 8到第14届奥运会100米冠军成绩10 3 前后相隔20年 100米成绩提高O 5 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在20世纪30 40年代里 著名的美国短跑运动员杰西 欧文斯 是现代奥运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员 他身高1 78米 体重71千克 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 一人独得4个项目的金牌 它们分别是100米 10 3 200米 20 7奥运会纪录 跳远 8 06米 和4 100米接力 39 8世界纪录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在20世纪30 40年代里 著名的美国短跑运动员杰西 欧文斯 是现代奥运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员 他身高1 78米 体重71千克 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 一人独得4个项目的金牌 它们分别是100米 10 3 200米 20 7奥运会纪录 跳远 8 06米 和4 100米接力 39 8世界纪录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他在这4个项目的预 次 复 决赛中 共平或破奥运会纪录12次 1935年5月25日的密执安州的一次大学生运动会上 欧文斯在一天里 确切地说是45分钟内 100码 9 4 平世界纪录 并保持了19年 跳远 8 13米 创世界纪录 保持了25年 220码 20 3 创世界纪录 这是到目前为止惟一能在一天之中 创造田径史上最多的世界纪录的运动员 杰西 欧文斯 为了纪念这位现代体育史上不朽的运动家 美国设立了 杰西 欧文斯奖 体坛诺贝尔奖 以表彰和嘉奖那些为体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 荷兰女运动员布兰克尔斯 科恩 也是这一时期杰出的典范 第三阶段 1951 1968年 第三阶段 1951 1968年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进入大运动量训练阶段 在短跑训练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 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其中最富有影响和权威的是三位著名的教练员和教授 H T 奥卓林 H T 奥卓林 田径运动员的训练 一书的出版 推动了短跑运动的迅速发展 他的许多理论观点 至今还在短跑运动训练实践中广泛地采用 他的著名的论断是 发展动作速度的训练主要应以最快的速度来重复练习 每次发展速度的训练 都必须在运动员主观感到疲劳时或成绩下降时停止练习 如果继续训练将会是发展耐力 H H 雅科夫列夫 H H 雅科夫列夫教授 揭示了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理论 短跑运动员功能的生理基础和生化过程 并准确地研究了短跑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及动作速度变化的运动学原因 确定了影响短跑成绩的诸因素 B H 伏佐洛夫 B H 伏佐洛夫教授 在 100米训练理论与方法中的新观点 一书中 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理论方面进行研究 并论证了短跑运动训练中的阶段性和确定运动训练中每次快跑之间的休息间隔的重要意义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他指出 积极减少休息间隔的训练可导致糖元储备的增长和改善速度耐力素质 以5 8分钟的间隔进行重复跑 可以在工作能力提高的阶段 超量恢复阶段 开始进行新的负荷 可以发展速度素质 在训练负荷量的安排中 运动员承担着很大的运动负荷 甚至接近人体承受能力的最大负荷量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20世纪50 60年代 在短跑技术结构研究和运动训练中 广泛利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了世界短跑运动水平迅速提高 这个时期最具有影响的短跑运动员有四人 联邦德国男子短跑运动员阿明 哈里 从1960年6月以10 0的成绩创造了世界100米纪录 并在第17届罗马奥运会上以10 2获得金牌 他在奥运会上首先采用 火箭式 起跑技术 开创了科学起跑技术的先例 詹 海因斯 美国男子短跑运动员詹 海因斯 1968年在第19届奥运会 墨西哥城 上 以9 90成绩获得金牌 并打破100米世界纪录 成为打破10 0的第一名运动员 海因斯还是第一个正式以电子计时100米世界纪录的创造者载入史册的运动员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美国女子短跑运动员维 鲁道夫 1960年在第17届奥运会 罗马 上 一人获得100米 200米和4 100米接力的3枚金牌 是美国运动员中获金牌最多的女运动员之一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波兰女子短跑运动员 伊伦娜 谢文斯卡是女子短跑项目的全才 她4次参加奥运会 从第18 21届 共获得7枚奖牌 3枚金牌 2枚银牌 2枚铜牌 并8次打破女子100米 200米和400米的世界纪录 成为世界最有影响的女子短跑运动员之一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自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 这个阶段30多年 是从 经验型 训练向全面科学训练的发展阶段 是短跑成绩迅速提高的阶段 发展的特点是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一 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短跑训练理论和方法 近30年来 最有影响的科学训练理论和方法有 玛克训练理论体系 沃克尔训练理论体系 苏联训练理论和方法 民主德国女子短跑训练方法 和 美国计算训练法 等 这些科学的短跑训练理论和方法 深深地影响着短跑乃至整个田径运动的发展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二 科学选材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在选材工作方面逐渐摆脱了 经验选材 的落后状况 根据短跑项目的性质 特点 提出了短跑运动员形态 运动素质和机能的选材参考标准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三 多学科的科研成果和手段在短跑项目中广泛运用 短跑技术不断发展 目前用肉眼或低格速度的摄影 100 200格 秒 都不足以诊断与评价现代短跑技术 短跑的发展与研究概况 多学科的理论和科学手段的渗透 运动生物力学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医学等众多专家的投入 先进科技仪器的运用 如每秒1000格的摄影机问世及电子计算机配套分析定量材料系统 为高水平短跑运动员的技术诊断 提供准确的时间 空间 步数 步长 步频 速度等运动学参数 八道肌电遥测系统 的采用 对于了解在快跑过程中 人体运动器官的运动变化状态 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研究肌肉用力与运动动作的相关关系发挥了作用 三维动态力值测试仪 的运用 能精确地研究短跑支撑阶段技术的动力学关系 此外 还普遍采用了电子遥测技术 心率 心电和肌电 牵引装置 活动跑道 液压斜坡道 液压组合练习器械 影像解析仪以及运动后的恢复措施等科学仪器和训练设备 促进了短跑科学化训练的发展 在第四阶段约三十多年的时间里 先后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短跑运动员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美国的卡 刘易斯 格林 格里菲斯 乔伊娜和中国台北的的纪政 此外 还有美国的史密斯 贝利 约翰逊 米契尔 伯勒尔 马什 苏联的鲍尔佐夫 英国的克里斯蒂 意大利的门内阿等 女子短跑运动员中有美国的琼斯 阿什福德 民主德国的科赫 斯特歇尔 牙买加的博特尔 奥蒂等众多的著名短跑运动员 在1984 1988 1992和1996年四届奥运会上 美国的卡尔 刘易斯在男子短跑以及跳远项目上总共夺得10枚奖牌 其中包括9枚金牌 刘易斯还曾八夺世界冠军并8次刷新世界纪录 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 加拿大短跑名将本 约翰逊在男子100米决赛中取得第一名 但他没有通过赛后的兴奋剂检测 从此 兴奋剂问题便成了田径运动的又一焦点话题 2008年第29届雅典奥运会 田径比赛项目已达到47个 成为各项竞技运动中单项最多 金牌数最多的体育运动 得田径者的天下成为共识 2008年北京奥运会100米比赛 博尔特以9秒69夺得金牌并打破9秒72的原世界纪录 北京时间8月16日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田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中 牙买加选手博尔特以9秒69的成绩轻松打破9秒72的原世界纪录 夺得金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选手汤普森和美国选手迪克斯分别以9秒89和9秒91的成绩获得银牌和铜牌 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19秒30夺得金牌 奇迹 不可思议 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在200米决赛中再度让鸟巢为之疯狂 以19秒30刷新了迈克尔 约翰逊保持了12年的19秒32的世界纪录 成为奥运会男子100米和200米的双冠王 而且在同一届奥运会刷新这两个项目的世界纪录 牙买加飞人博尔特庆祝胜利 男子4x100米接力 在男子4x100米接力比赛中 由卡特 弗雷特 博尔特和鲍威尔组成得牙买加队 最终以37秒10的成绩打破了由伟大的卡尔刘易斯带领的美国队创造在巴塞罗那创造得的37秒40的世界纪录 男子4x100米接力 真是太精彩了 今晚的鸟巢又见证了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博尔特在今晚创造了他的第三个世界纪录 神奇的牙买加人在今晚成功地改写了一个沉睡16年的世界纪录 卡特 弗雷特 博尔特 鲍威尔 让我们记住这些伟大的名字吧 我国短跑发展概况 旧中国1910年在南京举行了第1届全国运动会 上海代表黄灏和韦宪章分别获得100码和220码的第一名 成绩分别是10 8和25 0 440码的第一名为华南组代表郭兆仁获得 成绩58 0 1933年在南京举行第5届全运会时 刘长春以10 7成绩创造100米全国纪录 该纪录曾保持25年之久 我国女子参加短跑项目比赛是从1930年第4届全运会开始 只有50米和100米跑两个比赛项目 哈尔滨运动员孙桂云分别以7 4和13 8的成绩获得冠军 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田径运动得到普遍的发展 1958年梁建勋以10 6打破了10 7的全国纪录 进入60年代之后 我国男 女短跑项目水平迅速提高 1965年我国短跑项目进人世界先进行列 短跑运动员陈家全以10 0的成绩平了联邦德国阿明 哈里保持的世界纪录 女子短跑运动员贺祖芬以11 5的成绩打破了全国100米纪录 近些年来 随着国际间体育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应用的更加频繁 我国田径工作者在认真总结我国短跑运动教学 训练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地改进短跑运动技术 使我国短跑运动水平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最具代表的短跑名将是广东运动员袁国强 几乎独占100米 200米的鳌头近10年 曾创手计时10 2和电计时10 51的全国纪录 紧接着浙江运动员郑晨以10 28打破了这一全国纪录 同期四Jif选手李涛又将这一纪录提高到10 26 1998年江西选手周伟创10 17的全国纪录 1996年广东选手韩朝明以20 54创男子200米全国纪录 1997年第8届全运会上 韩朝明再以45 46的成绩创400米全国纪录 90年代 同一时期还涌现出了逼近全国纪录的广西选手陈文忠 林伟等优秀短跑运动员 女子100米进展更为迅速 80年代出现了浙江选手张新华以11 35创全国纪录1997年第8届全运会上四川选手李雪梅将100米全国纪录提高到10 79和200米22 0l同期还创造了亚洲100米纪录 还涌现了刘晓梅 田玉梅等一批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 二 现代短跑技术的发展趋向 一 更加重视短跑技术的规范结构动作短跑技术动作的规范化结构 主要表现在跑的技术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和解剖的原理 使短跑技术表现出更明显的经济性和实效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