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品-ppt】_第1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品-ppt】_第2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品-ppt】_第3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品-ppt】_第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与实践,周祥胜浙江省农业厅科教处 电话E-mail:,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什么要做? -当前形势规定做什么? -法律依据我们怎么做? -产地准出,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1.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造成巨大经济损失3.引发国际贸易争端4.影响政府公信力5.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三鹿奶粉”事件处置看形势要求,2008年9月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I级响应9月16日,石家庄市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畜牧水产局局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免职9月18日,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冀纯堂免职,9月22日,河北省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吴显国免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10月9日,国务院第536号令公布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9年03月20日 中央纪委监察部处分部分责任人 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王步步撤销党内职务、撤职工商总局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副司长卢艳刚撤职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王智才降级质检总局原副司长鲍俊凯、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卫生部局长赵同刚记大过工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孙文序、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协调司司长孙咸泽记过,三鹿系列刑案判决,2009年1月22日 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田文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玉军和张彦章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耿金平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浙江省“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2008年9月16日下午,王建满、郑继伟副省长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紧急部署工作;9月17日下午,吕祖善省长主持会议,王建满、郑继伟副省长参加,再次研究部署,决定成立应急指挥部;9月18日上午,省政府召开电视电话会议;9月18日下午,王建满副省长主持召开应急指挥部第一次会议。,9月28日,省政府召开加强生鲜牛奶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生鲜牛奶等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省农业、经贸、公安、卫生、工商、质监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全省奶站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省农业厅代拟稿浙江省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及问责暂行规定,2004年劣质奶粉事件与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应急处置比较,2004-04-21,安徽阜阳劣质奶粉致病171名婴儿13人死亡 1.领导问责重 2.影响范围广 3.监管要求高 4.反应时间快 5.生产经营者是第一责任人,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关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配套规章食品安全法省政府办公厅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若干意见浙江省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行政问责暂行规定,导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1.产地环境污染2.农业投入品使用不当3.生产经营管理粗放4.违规使用添加剂,1.调整的产品范围,本法所指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2.调整的行为主体,既包括农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也包括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者和相应的检测技术机构和人员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调整的管理环节,包括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农产品生产和产后处理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包装、标识、标志和市场准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确立一个管理体制和八项监管制度一个管理体制就是:政府统一领导,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其他关部门职责:质检: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发布,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食药(卫生):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要向食药局报告;工商:市场主体违法行为查处;另外,合作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由农业部门查处,工商部门处理。环保:产地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商务:生猪屠宰,八项监管制度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农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制度。,第一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强制性实施制度。五种禁止销售的农产品: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的;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第二项制度,农产品产地管理制度。 县级以上政府应当加强农产品产地管理,改善农产品生产条件。禁止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特性和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因素,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应当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第三项制度,农产品的包装和标识管理制度。 对国务院农业主管部门规定在销售时应当包装和附加标识的农产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方可销售;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应当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进行标识。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应当附具检疫合格的标志、证明。农产品在包装、保鲜、贮存、运输中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和添加剂等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销售的农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优质农产品标准的,生产者可以申请使用相应的农产品质量标志。包装或标识应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内容。,第四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监督检查制度。 1.监督抽查和信息发布主体。 2.检测机构与收费。 3.检查方式和权限。 4.不合格产品处理。 5.监测制度规定。,第五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制度。第六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制度。第七项制度,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第八项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一是管理人员渎职行为给予行政处分;二是检测机构伪造检测结果、出具检测结果不实造成损失的,撤销检测资格,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三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未建立生产记录或伪造记录责令整改,逾期不改则罚款;四是销售企业销售不符合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追回、销毁、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等等。,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1.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调整范围包括食用用农产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 食用农产品管理主要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标准制定和信息发布适用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食用农产品管理主要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第29条排除农民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领取流通许可证;第35条有关投入品规定和生产记录直接引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第57条对检测检验机构认可规定法律另有规定除外,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制度农产品质量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管理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制定农产品及投入品监督抽查及结果公布,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制度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合作社生产记录农产品包装标识管理农产品检验机构考核与管理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有关违法行为查处,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2.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农业部负责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测和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6条卫生部负责食品风险检测和风险评估食用农产品风险检测和风险评估作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参考依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2.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专家委员会合作: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吸收农业专家;农药、肥料、兽药、饲料专家委员会吸收食品专家相互提供资料:农业部提供农兽药有关数据;卫生部提供膳食结构调查和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3.食品安全标准国家标准统一发布:标准委卫生部;两残标准卫生部、农业部取消食品安全行业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仅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农产品生产技术要求和操作规程农业部门发布,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3.食品安全标准整合现有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由卫生部整合并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农产品标准实施农业部门食品安全标准供公众免费查阅,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4.食品生产经营绝大多数规定调整的是加工食品的生产经营,而不直接调整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 农民个人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不适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4.食品生产经营35条规定: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业投入品;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生产记录;农业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投入品食用的管理和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四章,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4.食品生产经营产品召回:农业部门不能援引食品安全法,但可以引用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5.食品检验农产品检测机构考核省以上农业部门或其授权机构承担复检机构名录农业部门提供,多部门共同发布,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6.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接受报告和处置的机关为乡级政府和县级农业部门食品安全法:接受报告和处置的机关为卫生部门农业部门在卫生部门统一组织下处置,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7.食品信息发布卫生部统一发布: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警示信息、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以及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农业部门发布:农产品监督管理计划、监督检查结果、检验结果、查处违法行为等日常监管信息,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8.信息通报卫生部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农业部门:食用农产品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标准执行情况、食用农产品总体状况、获知的食品安全事故等,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9.有关违法行为处罚适用农业法律法规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行为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9.有关违法行为处罚适用农业法律法规经营未经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食品安全法有关衔接规定,10.继续执行的农业法律法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若干意见,2008年4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食安委办公室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核心:实施供证供票制度、索证索票制度,1.实施范围。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制度,指凡在本省生产加工和进入本省销售食用农产品,由生产加工者提供相关供货凭证,经营者索取相关进货销售凭证的制度。实施范围为本省行政区域内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种养殖基地,以及从事经营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餐饮业、集体食堂,重点是县级及以上政府所在地城市的商场、超市、批发市场。 ,2.职责分工。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政府有关部门按照省编委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职责分工有关问题的通知(浙编20053号)要求,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用农产品的监管工作,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管理。生产企业、基地及超市、商场、市场等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担第一责任人职责。,3.供证供票制度。凡进入食品生产企业、超市、商场、市场和餐饮业、集体食堂的食用农产品均实行供证供票制度。供货方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其身份和产品质量的相关材料,并出具有效销售凭据。分别对包装食用农产品、散装初加工食用农产品、鲜活类食用农产品等提出入市管理要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的食用农产品,在证书有效期限内,实行入市免检。,4.索证索票制度。对入市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实行索证索票制度。经营者必须索取能够证明供货方身份和产品质量的相关证明材料。分别规定了包装食用农产品、农贸市场经营蔬菜、果品、水产品等鲜活类食用农产品、自产自销食用农产品入市及餐饮业、集体食堂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采购食用农产品的索证索票内容。食用农产品批发商对所经营产品,必须建立详细的进货台账。对经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要立即下柜,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集中销毁,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三、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要求,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职责 履行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职责; 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做好管理工作。,案例1:嘉兴食物中毒事件报道和处置,2008年11月10日20:34:43 新华网浙江嘉兴11月10日电(记者 屈凌燕):浙江嘉兴中茂塑胶实业有限公司70名员工午饭后出现手脚发麻、心率加快、呕吐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集体入院治疗。 出现症状的员工都吃了红烧大肉,怀疑是肉出问题。记者从嘉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当天午饭留样已送到该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检验,最终结果3天后才能知晓。,11月11日 14:54 浙江嘉兴70人食物中毒原因查明 罪魁为瘦肉精 中新社杭州11月11日电(汪恩民)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处长*今天告诉记者,浙江嘉兴一企业70人食物中毒的原因已经查明。罪魁祸首是猪肉里面一种叫“瘦肉精”的兴奋剂。*处长表示,引发这起食物中毒案的元凶,是猪肉里残留的兴奋剂。相关人员已经被嘉兴公安机关控制起来。,11月11日 19:35 嘉兴紧急追查问题猪肉 瘦肉精惹祸说法被否认 浙江在线嘉兴11月11日讯(见习记者 廖小清) 针对疑是食物中毒事件原因为猪肉里面含有“瘦肉精”的报道,今天19时43分,记者采访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处长*,他表示,目前有关方面正在进一步检测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需待检测结果出来后才能确定。,11月14日16:32 浙江一公司70员工因食用含瘦肉精猪肉中毒 新华网浙江嘉兴11月14日电(记者 屈凌燕)新华社记者14日从嘉兴市中茂公司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处置领导小组了解到,食物中毒确诊为食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红烧肉所致。 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后,嘉兴市委市政府,秀洲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立即组成领导小组,全力做好救治及查处工作。嘉兴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农业部门及时对猪肉的供应情况进行了溯源调查,封存剩余猪肉,相关存栏生猪尿样已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留存饲料送浙江省兽药检测所检测。 事件发生后,秀洲区食药监局调查,发现病人的午餐中都有同一个菜红烧肉,没有吃肉的同事未出现中毒症状。据了解,该企业食堂的猪肉由一位姓陶的肉摊老板提供,陶某是从倪姓中间商进的货,倪某则直接向养殖户收购猪肉。,11月14日晚18:00,农业部领导打电话到我厅,要求查实有关情况。省农业厅组成调查组,连夜赶到嘉兴。嘉兴市调查结果:事件发生后,卫生部门对秀洲区送验样品立即开展定性、定量检测。其结果为“瘦肉精”中毒,测定数值:红烧肉16155.92微克/公斤,呕吐物0.06748-1800.79微克/公斤,鲜肉129.07微克/公斤。,案例2:鸡蛋三聚氰胺事件案例分析2008年10月25日,香港检出大连韩伟养鸡有限公司所产“佳之选新鲜啡蛋”三聚氰胺4.7ppm。10月28日,检出湖北京山鹏昌农产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鸡蛋三聚氰胺2.9ppm。10月29日,湖北荆州双港畜禽养殖加工有限公司所产鸡蛋检出三聚氰胺含量3.1ppm。10月29日,媒体报道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样检测显示,山西省长治市绿色生物发展中心生产的“慈云祥”牌土鸡蛋被检测出残留三聚氰胺,每公斤含量3.5mg。,启 示,启示1.残留检验应急处置 介入点选择、专家组启示2.监管要求监管能力 监管责任单位、检测手段条件启示3.分段监管协调配合 迅速反应、积极处置,启示4.政务公开舆论导向 举一反三、排查隐患,内紧外松启示5.质量追溯责任追究 质量安全事故个案行业影响,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的理解,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是农业生产主体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体现。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过程)产地准出(行为),产地准出管理要求,按照“有管理制度,有专门人员、有生产记录、有质量检测、有产品标识”(简称“五有”)和开展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的要求,规范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1.建立管理制度。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制定并严格实施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动植物疫病防控、生产记录审核和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方面因素,明确标准化管理要求,实行制度化管理。,产地准出管理要求,2.落实管理人员。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实施各项管理制度,组织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并督促整改。农产品生产单位应加强对从业人员培训,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负责质量安全管理人员要掌握全面的业务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承担本单位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和产地准出放行审核工作。,产地准出管理要求,3.建立生产记录。真实全面记录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操作和质量控制情况及产品销售对象,严格记录管理,规范记录内容,并保存二年。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品”获证单位全面建立生产记录。农产品销售前,应当对即将出售的农产品的生产、用药等记录进行审核,确认符合生产标准和停药期规定的,经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审核签字后放行准出。,产地准出管理要求,4.开展质量检测。农产品生产单位实行上市农产品检测制度。对有快速检测方法标准的质量指标,生产者应自行或者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批检测;目前尚无快速检测方法的质量指标,生产者应委托相关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检测,并按照生产规模和重要质量指标监控的要求,确定检测批次;对未按规定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上市销售。生产单位具有检测条件,可自行开展质量安全检测的,应配备质检员,并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产地准出管理要求,5.规范包装标识。上市销售的农产品,按照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包装标识。除鲜活畜、禽、水产品以外,获得“三品”认证的农产品,应经包装或者附加标识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