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是什么?是人类用来改造世界,发展社会阶段的一种手段。科学让我们有了车,有了房,有了电,一切自然不能“自我”形成,而必须通过人类某种手段形成的东西,都是人类的科学技术。自然又是什么?自然是一棵树,一束花,一片云,以及我们脚下所踩的大地。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同理,那么人类发明的科学也是自然的一部分。科学离不开自然,科学是顺承着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进步改造自然规律。比如车得轱辘是圆的,自然规律是圆的转的快,要比方形更适合转动,人类运用了这一自然规律,发明了车,车得轱辘就是圆的而不是方的。自然为科学提供环境。任意一种科学可以说都要借助于自然。科学实验也好,生活用品也罢,都要从自然中寻找材料,甚至于寻找灵感。木材,木炭,石头,铁矿,一切的一切,都是从自然中取到的。可是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人类又在用科学破坏着自然。我们可以把科学与自然的关系分成三个阶段: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中依靠自然,比如原始社会要钻木取火,借助洞穴居住。改造自然,比如开垦荒地,变废为宝等。而征服自然,是由于人类的野心。由于是地球上唯一的高智商动物,人类长期处于食物链顶端,由于科学技术的运用以及对工具的依赖性,已经使人们忘却了自然的威力,自然的重要性。科学技术让我们有了电,这是自然不能给予的,但是电厂长期的废水废气排放,已经造成了水、空气的污染,影响了自然环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泰晤士河的污染,废水横流;工厂的废气排放加重了伦敦上空的大气层,使伦敦成为名副其实的“雾都”。人们就在糟糕的环境中生活,发展,却全然不知,还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征服自然。自然的威力是一切科学技术不能比拟的,科学技术可以让我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发展一个民族,发展一个社会,发展一个城市,但是自然却能让这一切在顷刻间毁灭。玛雅文明、巴比伦文明,以及许许多多在历史长河中曾辉煌一时,称霸一世的文明,终究都败在了自然的手里。有人会问,自然到底是什么?难道就只是生物、植物,那么简单?自然并不神秘,只是由于我们身在其中,不能自知。自然就是发展,就是时间的流逝就是各种微生物的组成。由最早的单细胞海底生物,到现今的多物种并存,神秘的大自然孕育着无数生命,它给了人类,也给了其他生物生活的空间。给了人类科学的启迪。而科学呢?科学无数次的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什么?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什么?是社会文明。这一切看似都与自然无关,自然就像一个看客,远远地用望远镜对我们的发展进行观望,时不时的提醒一下,时不时的打击一下,而我们好像全无自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畏惧着自然,认为自然是神,而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这一学科的产生,自然的真相也在一步步揭露。自然与科学的关系也由此改变,彼此相依自然科学含括了许多领域的研究,自然科学通常试著解释世界是依照自然程序而运作,而非经由神性的方式。自然科学一词也是用来定位“科学”,是遵守科学方法的一个学科。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认识的对象是整个自然界,即自然界物质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及运动形式。认识的任务在于揭示自然界发生的现象以及自然现象发生过程的实质,进而把握这些现象和过程的规律性,以便解读它们,并预见新的现象和过程,为在社会实践中合理而有目的地利用自然界的规律开辟各种可能的途径。科学可以说是对自然的延续,顺承,随着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科学正在帮助我们一层一层的揭开自然那神秘的面纱。相对于自然科学而产生的社会科学,则是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科学,它阐述着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互相渗透,相互联系的趋势日益加强。看似两门本应彼此不相干的科学,却在发展中慢慢的相互渗透,彼此促进。这也印证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大自然中最简单的蒸汽原理,却能让牛顿发明出改良的蒸汽机,促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秦始皇开创封建王朝之时,谁又能料到这一制度居然在中国延续千年之久。我们一定可以再创造出千千万万个科技发明,可以诞生下一个,乃至很多的科学家,但是我们始终无法走出自然,走出规律,也不能改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更迭。这就是客观规律,我们只能运用而无法改变。我们或许可以在社会中约定俗成一些不同的规定,规则,可没办法用我们骄傲的“科技”去征服自然。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正受到我们所谓科技的反噬。所谓:自然界创造科技,而科技却又反作用与自然界。科技可以促进自然界的繁荣,比如促进植物生长等;反之,也可以破坏自然界平衡。你用或不用,科技就在哪里,不来不去。科技本无好坏,只看谁去运用。大自然既然是孕育万物之始,就也是人类的“母亲”,辛辛苦苦的为了我们的未来而提供着许许多多的资源,可人类居然还忍心继续破坏着自然。黄土原来是森林草原,秦始皇时候建设宫殿,大量砍伐树木,后来那也是各朝代与少数民族的战场,环境植被进一步破坏,加上土质疏松,暴雨集中,人们为了生产不合理开荒,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千沟万壑,黄土漫天。这就是我们从自然中取材的合理性吗?自然是伟大的,科技是年轻的。21世纪是一个科技高速发达的时代,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利用自然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去发展所谓的科技,我们更需要的是思考,思考什么?思考22、23、24乃至更远更远的世纪。当现在这一辈人离去,子孙后代们还能看到自然吗?可能他们可以借助科技生活的更幸福,生活的更省力,可是也可能再也看不到美丽的天空,广阔的草原,深蓝的海水。21世纪承上启下,承20世纪战争疮痍之恢复,启日后千百年之幸福。历史的创造者不是爱因斯坦,不是希特勒,不是伟人,而是一个个普通人。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的决定都会对自然产生影响,或好或坏。摆正对自然的态度,摆正运用科技的态度,不仅仅是对自然的呵护,更是对人类未来的决策。摆正态度远比创造科技更值得人们去深思。大自然诞生人类,说明它是尊重人类的行为,相反人类更应该尊重大自然。从表面看人是父母所生,事实上是大自然有了人的光子信息,人体胚胎才能吸收来自大自然的这个光子信息,将胚胎长大成人,是父母所生,同时又是大自然完成对胚胎暗物质的激发。大自然有脊椎动物45336种,其中鸟类1244种,鱼类3862种。现有300 余万种昆虫,已经确认的种类仅100 余万种。大自然是天然资源,人与大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保持珍惜和爱惜心态,适度使用自然,不让大自然遭破坏,使生活环境美好、自然资源无耗尽,就像是母子一样亲密、和谐!国富论曾说,人无不自私,可能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人对大自然的反噬才如此的剧烈。可换个角度讲,爱护大自然,依靠大自然,大自然才能为我们提供资源,提供生存的环境,就从我们人最“自私”的角度讲,有什么能比活着更重要呢?如果有一天,连生存,就连活着都成为一种奢望,一个遥不可及的梦,那么科技又有什么用呢?科技又要谁来做?可能我们更希望人类能够长久生存在地球,而对自然的反噬,一定要减小,再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天地万物周而复始,循环罔替。我们从惧怕到依赖到改造再到征服,一路走来千百年已过,现在我们有了要与自然共和谐的意识,可能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开始,我们再不久的将来,就会和自然和谐共处,再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谨防溺水,珍爱生命》心得体会
- 煤基高端新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含解析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口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概论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概论(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室内设计水电安装失败案例分析
- 心理学技能课件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行为学(工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word版)体检报告单模版
- 警示片制作策划方案
- 掌握认知重构的基本技巧
- 新能源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
- 针织内衣项目融资计划书
- 《数据可视化》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环境社会学考试必考点
-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
- 2023发电企业运行管理办法
- 清理坡面危石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