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产道血肿的原因及预防.doc_第1页
产后产道血肿的原因及预防.doc_第2页
产后产道血肿的原因及预防.doc_第3页
产后产道血肿的原因及预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产道血肿的原因及预防作者:刘元珍单位:咸宁市咸安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 咸宁 437000【关键词】 血肿 产道血肿最常见的部位为阴道,常因发现不及时,而致血肿局部出血过多,血肿过大,给血肿的缝合造成困难,同时可因失血而致贫血或休克,甚至危及产妇生命。 1 临床资料 从2004年至今我院发生产道血肿12例,产妇年龄2132岁,均为足月分娩,10例为初产妇,2例为经产妇。其中4例为妊娠高血压,3例妊娠合并阴道炎,2例为急产,1例为第二产程延长,1例为正常分娩,1例为巨大儿。经对症处理和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2 发生原因 2.1 妊娠合并症 妊娠高血压疾病常因全身小动脉痉挛、管腔狭窄而导致组织缺血、缺氧,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分娩时组织易损伤而发生血肿。妊娠合并阴道炎因阴道组织充血、水肿,组织脆性增加,也易发生血肿。 2.2 助产技术及责任心欠佳 助产师产后未仔细检查软产道情况,未及时发现损伤部位或对组织及血管损伤部位未进行有效缝扎,是血肿形成常见的原因。缝合技术欠佳、缝合止血不彻底、留有死腔以及缝合时缝针穿破较大的血管、缝线未扎紧等均可导致阴道血肿发生。 2.3 产程异常 产程异常,特别是急产或第二产程延长者易发生产道血肿。急产时因软产道未经充分扩张,胎头下降过快可造成组织损伤及组织深部血管撕裂而发生血肿。而第二产程延长时,软产道深部血管可因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坏死破裂出血。 2.4 妊娠次数 初产妇因会阴及阴道较紧,产时急剧阴道扩张,易致阴道深部血管绷断破裂形成血肿。 3 预防措施 3.1 产前护理 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对肝炎及肝内胆汁淤积症等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等。对胎儿巨大者及早行剖宫产处理。 3.2 产时护理 (1)做好产妇心理护理。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指导产妇在第一产程中正确运用呼吸放松技术,同时指导产妇在第一产程中不能向下屏气用力,以防宫颈受压水肿。在第二产程中正确运用腹压,积极和助产人员配合,以防胎头娩出过快,致会阴撕裂,导致血肿。 (2)正确观察和处理产程。避免不恰当地干预产程,避免滥用催产素而致宫缩过强。对宫缩乏力产程进展较慢者,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产程延长。对会阴紧弹性较差、会阴体高或会阴水肿充血的产妇以及估计胎儿较大者,要适时行会阴切开术,同时要注意保护会阴,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腹部加压。 (3)胎儿及胎盘娩出后,要认真仔细检查软产道情况,对有损伤的部位要充分暴露,创面有明显的小动脉出血点,要先给予结扎止血,再行缝合。缝合时首针应超过伤口顶端0.51.0cm,以防断裂的血管回缩漏扎而发生血肿,同时缝针注意要深达伤口底部,不留死腔。缝针密度要适中,缝线松紧要适宜。缝合完毕,应再次检查软产道及缝合处有无渗血及肿胀。常规肛查,如阴道可疑有血肿时,应以左手示指和中指置于阴道内,右手示指置肛门内作对应检查,以排除血肿。必要时阴道内填塞纱布卷,协助止血,术后遵医嘱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4)对已发生的血肿,如表面黏膜完整,血肿直径<4cm,可用0号或1号肠线作连续或间断缝合;对>4cm的血肿,要充分切排,清除血块,然后按解剖层次分层缝合,确保止血和关闭死腔;对原有缝合部位发生的血肿,要拆除缝线,清除积血,重新止血缝合。根据失血情况及时补液、输血抗休克治疗。同时遵医嘱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 3.3 产后护理 产妇分娩后常规在产房观察2h,在此期间,要经常观察并询问产妇的情况,如有肛门坠胀,便意感或疼痛加重,应及时作阴道及肛门检查,排除阴道血肿,如不能确诊,应及时请示或报告医生。确认无异常后,才可在规定时间后将产妇转出产房,并与病房护士交班。回病房后,也应继续加强观察。 对已发生阴道血肿的产妇要做好心理护理,以消除紧张、恐惧情绪。会阴要保持清洁,用0.5%碘伏作会阴擦洗,每日2次,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会阴。勤换会阴垫,指导产妇体位应侧向会阴健侧,以防恶露污染伤口引起伤口感染。如外阴水肿者,应给予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