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经济地理中文版.doc_第1页
重塑经济地理中文版.doc_第2页
重塑经济地理中文版.doc_第3页
重塑经济地理中文版.doc_第4页
重塑经济地理中文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世界发展报告 重塑经济地理报告一览距离、密度与分割前言 不断壮大的城市,更多的流动人口,和日益专业化的产品,它们对于发展缺一不可。这些变化在北美、西欧和东北亚表现得最为突出。但是东亚、南亚和东欧的国家正经历着与它们的能力范围和速度相似的变化。2009世界发展报告重塑经济地理表明,这样的转变,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功发展的贡献仍然是最基本的,并且应当予以鼓励。从3-D来看发展尽管这些转变带来了繁荣,但是同时风险和代价也是如影随形的。看看世界上最繁华的3个地方第一个是东京,世界最大的城市,它拥有3500万人口,在不到4%的领土集中了它总人口的1/4;第二个是美国,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许同时也是流动性最大的地方,在这里,每年有大约3500万人口更换居住地;第三个是西欧,当今世界地区联系最紧密的大陆,在这里国际贸易占到了GDP的35%,超过了邻国的一半。到东京的旅行者可以看到,这里的人们被火车上专门的“列车打包员”塞进火车,成千上万的人却愿意接受这种拥挤带来的不愉快。一幅日本的经济密度地图显示了为什么东京产生了日本财富的一大部分。为了从这笔财富中分一杯羹,人们不得不居住在离它近点的地方。这幅图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密度东京和大阪的财富高度集聚。Map G0.1 Densitywhy it pays to be close to Tokyo Economic production per square kilometer in Japan在美国,每年感恩节的前夕,大约3500万人试图回到他们家人和朋友身边。某些地区时值冬初,常常会有航班取消。但是美国人愿意忍受远离与家人和朋友的痛苦,离开家乡,因为经济活动只集中在这个国家的几个地区。为了分得一杯羹,你不去离它近点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每年有800万美国人更换他们所在的州,迁移是为了缩短他们与就业机会的距离。横穿大西洋,到达西欧,另外一种每天都发生着巨大的活动不是人,而是产品。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空中客车公司,它生产飞机的零部件,然后到法国、德国、西班牙和英国等地进行组装。飞机的绝大部分都会被海运和空运到能实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不同部件的地区。这些在一个被分割不久的地区中的国家,为了结成一个更加一体化的欧洲联盟,如今也与曾经的敌人贸易。因为这种一体化程度加深,会减少经济的分割,使得专业化和规模化成为可能。 这种痛苦带来的回报是什么呢?一幅为了反映GDP对这个国家的地区的大小进行了重新调整的经济地图,显示了大城市、流动人口,和能互通有无的国家的好处。从图中可以看出美国、西欧和日本主导者世界经济。Source: WDR 2009 team using 2005 GDP (constant U.S. dollars).Note: The cartogram was created using the method developed by Gastner and Newman (2004). This map shows the countries that have the most wealth when GDP is compared using currency exchange rates. This indicates international purchasing powerwhat someones money is worth if spent in another country.城市,迁移和贸易在发达国家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已经成为发展进步的催化剂了。这些故事现在正发展中国家最有活力的经济中重现孟买不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但是是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并且仍在壮大;中国不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但是拥有最快的发展速度,还可能拥有最大的流动性;东南亚也许还没形成向欧洲那样的政治联合体,但是他们也像欧盟那样来回地进行一部分产品贸易。人们冒着失去生命或断肢的危险拥挤在孟买的火车上为了利用经济密度的优势。尽管这些人中通勤者和居住在像达拉维这样的贫民区的人们已经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孟买的人口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还是翻了一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千上万的中国工人为了更加接近谋生机会纷纷迁移并集中到沿海地区。就像美国在感恩节期间出行一样,中国每年过年期间有超过2亿人口出行。东亚区域间的产品构成的网络比西欧的空中客车公司延伸得更为宽广。东亚国家或许没有飞机零部件贸易,但是它们现在正以与西欧国家相当的频率和速度进行汽车和计算机零部件贸易,尽管它们曾经是敌国。那么这种回报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再一次从世界经济地理地图中辨认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形状,并与在图上呈现出一个狭长半岛的非洲大陆的上的强国对比一下。这份世界发展报告认为一些地区做的很是因为它们沿着经济地理的三维度实现了更好的转变更高的密度,就像在城市壮大中看到的那样;更短的距离,就像工人和商业迁移到离密集区更近的地方那样;更少的分割,就像国家间弱化经济界线,融入世界市场,利用规模化和专业化的优势那样。美国和日本沿着它们过去的发展轨迹重塑了经济地理。中国也正在重塑它的经济地理。这份报告指出,世界会发生生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能帮助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不平衡的成长,包容性的发展那就是这份世界发展报告提出的,并且从结构上要传达出的信息第一部分从密度、距离和分割三维度描述了一些变化,总结了过去大约一个世纪的历程;第二部分分析了这些变化的驱动因子,即集聚的市场驱动力、迁移、专业化和贸易,它提取了过去大约一代人对政策研究调查结果的精华;第三部分讨论这段历程和前两部分的分析的政策启示。它提供了关于重构城市化、国内滞后地区、区域化和全球化三种政策的争论的一种通用框架。这份报告组织和编写时采用的是这样一种方式只对其中一种争论感兴趣的人只能解读其中的一部分。一就是说,它是纵向组织的。关于密度、集聚和城市化的章节应该会让所有国家感兴趣,包括大的、小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关于距离、生产要素流动性和区域发展的章节可能会使较大的中等收入国家感兴趣;而关于分割、交通成本和区域一体化的内容可能让低收入国家和小国更感兴趣。 运动中的地理中的四个亮点检验了北美、西欧、东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国家的市场力量和政府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突出三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也连接了报告的不同部分。 从另一种方式看,报告从地方到国家再到国际三个层次检验了经济地理中最重要的政策问题。从地方看,在诸如尼日利亚南部的拉各斯这样的地方,它的政策问题主要是怎样管理城市化。从国家的角度看,尼日利亚的政策问题主要是怎样管理南北资源分布与生活水平的不一致。同样从国家的角度看,西非国家的政策问题主要是怎样创造一个更好的经济联盟,从而使内陆和沿海的、最穷的和比较发达的国家都受益。随着地理尺度从地方到国家再到国际,具体的政策问题也发生变化。但是基本的问题是相同的,即一些地方发达,一些地方贫穷;并且让很难任何人接受这种问题是必然的这种观点,都是很困难的。报告的要点是经济发展将会不平衡,分散经济活动就是阻止经济活动。但是发展仍然可以是包容性的,因为即使在远离就业机会的地方生活的人们也可以从少数几个财富日益集中的地方受益。能同时获得不平衡增长和包容性发展的利益的方式就是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地方、国家和国际报告明确了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它一方面指的是统一发展农村和城市,贫民区和城市其他部分;另一方面指在一国内统一发展落后地区和领先省份;它同样也指一个孤立的国家和与它有良好联系的国家的统一发展。这些经济一体化的观念,是关于发展的三种争论的核心,这三种争论分别是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全球化。城市化2009世界发展报告的争论和证据可以给不同阶段的城市化发展政策设置优先权,主要是为城市化政策提供原理。一个国家内部每个区域都有特殊的地理环境,但是这些原则是相当普遍的在农村较多的地方,政府应该尽可能中立,并应当为可能出现的城市化的地区建立制度基础。一种好的土地政策是工作中心,为每个人提供公共服务的政策也非常重要。哥斯达黎加在这方面就是一个典范;在城市化比较迅速的地区,政府应当落实到位,除了制度,还应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这样提高经济密度的优势才能更广泛地共享。中国的重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城市化程度已经相当高的地区,除了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外,对贫民区实行有目的的干预是必要的。但是这些干预一定是在土地政策和基本服务相当高效,并且交通运输设施齐全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很好的例子是哥伦比亚的波哥大。区域发展这些原则同样可以重塑区域发展的争论。地理的工具可以识别哪些地方时贫穷的,即发展落后的地方;哪些大多数穷人居住得地方。这两者常常会不一致,因为穷人有最多的理由从贫穷的地方搬迁出去。报告讨论了政府怎样通过因地制宜制定政策来使整个国家综合发展,同时又能减少各地的贫困。所有落后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距离太远。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的经济地理环境是不一样的在一些国家,如中国,落后地区的人口是稀疏的,那么在这些地方投入高成本的基础设施,或鼓励企业搬到这里显得没有多大意义。而重要的是为各地提供公共服务,即使花比较大的代价到达这些边远地区。优先考虑的应该是鼓励人们迁移和提供制度保障,使土地市场更好地运行,提供安全设施、学校、街道,环境卫生设施应当成为这些一体化政策中的支柱;在其他国家,如巴西,落后地区人口很密集。像中国一样,穷人们大批大批地从东北迁移到东南。由于语言统一,国内迁移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许多穷人仍然住在东北地区。鼓励人们从东北迁移出去很重要,但是能够进入充满活力的东南市场也很重要。像这样的情况,制度和连接两个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内综合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在第三种类型国家,比如印度,落后地区人口密集,几乎印度穷人的60%都居住在这些落后地区,并且人们很难迁移到发展比较好的地区,比如首都地区和南部地区。语言和文化的差别在一些地区是可以包容的。像这样的情况,可以通过鼓励生产者在落后地区选址来完善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但是这些鼓励措施应该仔细设计,从而避免分散制度和基础设施统一的效果。一种非常有望的做法是在最落后的农村地区鼓励农业生产和与农村相关活动。区域一体化最后,这份报告提出的原则告诉我们关于怎样为全世界做好全球化的工作。应用到当地和国家各级的逻辑同样也可以应用到国际层次,以便可以通过各个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困难程度来进行世界区划。各区域面临的相同问题是分割,分割强化了经济界线。除此之外,区域一体化的任务在发展中国家因地而异那些离世界市场较近的国家,如中美洲、北非和东欧等国家,面临着一个相对简单的区域一体化任务,普遍制度可以帮助它们扩展这些巨大的市场;那些远离世界市场,但是又有可以吸引投资者的巨大国内市场的国家,面临着一个更加艰难的挑战。好的制度和区域基础设施可以帮助它们进入市场。例子包括东亚,还有南亚。南非和南美同样可以通过区域制度和基础设施建设使国内市场扩大和更加专业化来实现全球化;对于一个区域分割,又远离世界市场,缺少一个巨大的当地经济体来提供经济密度的国家,一体化显得尤为艰难。这些国家包括那些所谓的“底层十亿”,即东非、中非、西非、中亚,和太平洋岛屿国家。对于这些国家,三种工具都是必要的,即弱化经济界线的区域制度,连接国家间的基础设施,和进入世界市场的优惠鼓励措施,可能这些措施是以确保所有国家加强区域合作为条件的。在城市化、区域化和全球化政策的争论上有一点是共同的,在现行的形式上,他们都注重强调地理定位,即在农村或贫民区该做些什么,在落后和边远地区该做些什么,在最贫穷和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