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 101 105 13 2008 QBQBQB 邹邹 县县发发电电厂厂 企企业业 标标准准 Q 101 105 13 2008 1000MW 机组集控运行规程 2008 02 01 发布2008 02 01 实施 邹 县 发 电 厂 发 布 Q 101 105 13 2008 前 言 本规程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T1 1 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规则 结合本厂的具体情况编写的 编写要求和表述方法与 GB T1 1 2000 完全一致 本规程适用于邹县发电厂 1000MW 机组的运行工作 本规程引用部颁 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 部颁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设备制造厂使用说明书 西北电力设计院设计技术资料 附录 W 都是本规程的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于 2008 年 2 月 1 日发布实施 本规程由厂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规程由运行部归口 本规程由运行部负责编写 本规程编写 本规程审核 本规程审定 本规程审批 本规程由运行部负责解释 Q 101 105 13 2008 I 目目 次次 第一章第一章 机组设备概况机组设备概况 1 1 1 机组设计概况 1 1 1 机组总体设计 1 1 2 机组主要设计指标 3 2 锅炉设备概况 3 2 1 锅炉总体概况 3 2 2 锅炉主要设计规范 3 2 3 锅炉本体主要部件性能参数 3 2 4 锅炉热力性能计算数据表 11 2 5 燃料特性 20 2 6 锅炉循环泵系统 22 2 7 吸风机 23 2 8 送风机 24 2 9 一次风机 26 2 10 磨煤机 29 2 11 给煤机 30 2 12 原煤仓 30 2 13 密封风机 30 2 14 空预器 31 2 15 火检风机 32 2 16 大气式疏水扩容器 32 2 17 冷凝水箱及疏水泵 33 2 18 二次风暖风器 疏水箱 34 2 19 二次风暖风器疏水泵主要技术参数 34 2 20 吹灰器 35 2 21 炉膛烟温探针 36 3 汽轮机设备概况 37 3 1 汽轮机本体主要技术规范 37 3 2 主要蒸汽参数 37 3 3 各级抽汽参数 38 3 4 旁路系统参数 39 3 5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临界转速 40 3 6 主机润滑油系统 40 3 7 主机 EHG 油系统 42 3 8 汽动给水泵组 43 3 9 电动给水泵组 45 3 10 高压加热器 46 3 11 低压加热器 47 3 12 除氧器 49 3 13 轴封系统 50 3 14 凝结水系统 51 3 15 机械真空泵 52 Q 101 105 13 2008 II 3 16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 53 3 17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 54 3 18 开式冷却水系统 56 3 19 闭式冷却水系统 56 3 20 循环水系统 57 3 21 综合水泵房设备 59 3 22 雨水泵房设备 59 4 电气设备概况 60 4 1 发变组设备规范 60 4 2 变压器设备规范 63 4 3 配电装置设备规范 64 4 4 UPS 系统设备规范 67 4 5 直流装置 67 4 6 柴油发电机组 69 第二章第二章 机组辅助设备启停机组辅助设备启停 7070 1 通则 70 2 空预器的启动 停用 71 3 吸风机的启动 停用 74 4 送风机的启动 停用 76 5 一次风机的启动 停用 78 6 火检风机启动 停用 80 7 密封风机启动 停用 80 8 炉前燃油系统投停 81 9 油枪投停 82 10 制粉系统启停 84 11 锅炉循环泵系统启停 88 12 冷凝水箱疏水泵启停 90 13 锅炉吹灰操作 91 14 暖风器投停 93 15 循环水系统投停 94 16 开式冷却水系统投停 97 17 闭式冷却水系统投停 98 18 凝结水系统投停 99 19 除氧器投停 101 20 电动给水泵启停 102 21 汽动给水泵组启停 104 22 加热器投停 107 23 主机轴封系统投停 109 24 真空系统投停 110 25 主机润滑油系统投停 111 26 主机冷油器投停 113 27 EHG 油系统投停 114 28 消防系统投停 116 29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投停 118 30 发电机氢冷系统投停 119 31 发电机定子冷却水系统投停 124 Q 101 105 13 2008 III 32 油净化装置投停 125 33 变压器投停 126 34 变压器有载调压装置和分接头的调整 127 35 变压器冷却装置投停 128 36 直流系统投停 130 37 UPS 投停 132 38 柴油发电机启停 136 39 配电装置刀闸闭锁 138 40 厂用电系统操作 139 41 发电机封闭母线微正压装置 142 第三章第三章 机组机组启启停停 144 1 机组启动前准备 144 2 机组禁止启动条件 145 3 机组状态规定 146 4 启动前的试验规定 147 5 冷态启动 148 5 1 系统投入 148 5 2 低压管路清洗 148 5 3 炉前高压管路清洗 148 5 4 除氧器加热制水 148 5 5 锅炉上水 149 5 6 锅炉冷态清洗 149 5 7 锅炉风烟系统投入 150 5 8 燃油泄漏试验 151 5 9 炉膛吹扫 152 5 10 高压缸投预暖 152 5 11 旁路系统投入 154 5 12 锅炉点火 154 5 13 发变组恢复冷备用 以 7 机为例 156 5 14 热态清洗 156 5 15 锅炉升温 升压 157 5 16 高压主汽门 调门室预暖 157 5 17 汽轮机冲转 157 5 18 发电机并列初负荷暖机 160 5 19 机组升负荷至 25 额定负荷 161 5 20 锅炉由湿态转干态 163 5 21 升温 升压 升至额定负荷 163 5 22 机组启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63 6 温态 热态启动 166 7 机组停运 168 7 1 正常停运前的准备 168 7 2 机组减负荷 168 7 3 发电机解列 169 7 4 汽轮机停机 170 7 5 锅炉熄火 170 Q 101 105 13 2008 IV 7 6 机组停运后操作 170 7 7 正常停运的注意事项 172 7 8 停炉后的保养 173 7 9 冬季机组停运的防冻 174 第四章第四章 机组运行维护机组运行维护 176176 1 运行维护内容 176 2 运行调整 181 2 1 运行调整的目的和任务 181 2 2 汽温的调整 182 2 3 负荷的调整 182 2 4 燃烧的调整 183 3 机组运行方式 184 3 1 机组控制 184 3 2 机组保护 联锁运行方式 186 3 3 制粉系统运行方式 186 3 4 冷却水系统运行方式 186 3 5 辅汽系统运行方式 187 3 6 发电机密封油系统运行方式 187 3 7 氢气系统运行方式 187 3 8 发电机碳刷运行规定 188 3 9 励磁系统运行方式 189 3 10 变压器运行方式 191 3 11 瓦斯保护运行方式 194 3 12 交流系统的运行方式 194 3 13 电动机运行方式 198 3 14 直流系统运行方式 200 3 15 UPS 运行方式 201 3 16 发电机运行方式 203 3 17 配电装置运行方式 203 3 18 旁路系统运行方式 209 4 正常运行参数监视 209 4 1 锅炉正常运行主要参数限额 209 4 2 锅炉主要辅机运行参数限额 210 4 3 汽轮机运行参数限额 214 4 4 给水泵组运行参数限额 216 4 5 高低加 除氧器运行参数限额 220 4 6 发电机氢 油 水系统运行参数限额 220 4 7 汽机疏水联锁 221 4 8 汽机其它运行参数限额 222 4 9 发 变电系统运行参数限额 226 4 10 高频充电模块保护及报警功能 227 5 设备定期工作 227 5 1 正常运行定期工作 227 5 2 设备检修前后工作 232 第五章第五章 机组联锁保护及试验机组联锁保护及试验 234234 Q 101 105 13 2008 V 1 1 锅炉联锁保护 234 1 2 汽机联锁保护 248 1 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257 1 3 1 一般要求及规定 257 1 3 2 厂用系统继电保护 259 1 3 3 高备变装有下列保护配置 261 1 3 4 柴油发电机组保护设置 262 1 3 5 发变组保护 263 1 3 6 SID 2CM 型自动同期装置 271 1 3 7 故障录波装置 272 1 3 8 厂用电微机监测管理系统 ECS 273 1 3 9 厂用电切换装置 276 1 3 10 400V PC 母线备用电源自投装置 279 1 3 11 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280 2 机组试验原则 283 3 机组试验 285 3 1 电动门 风门 调节门及挡板试验 285 3 2 辅机联锁试验 285 4 锅炉典型试验 286 4 1 锅炉水压试验 286 4 2 锅炉安全阀校验 290 5 汽轮机典型试验 291 5 1 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 调节汽门活动试验 291 5 2 汽机主跳闸电磁阀动作试验 293 5 3 喷油跳闸试验 294 5 4 汽机后备超速保护 BUG 回路试验 294 5 5 汽机后备超速保护试验 294 5 6 汽机抽汽逆止门活动试验 295 5 7 汽机功率负荷不平衡继电器 PLU 回路试验 295 5 8 TOP EOP 和 MSP 低油压试验 295 5 9 机组定速后试验 296 5 10 主汽门 调门严密性试验 296 5 11 汽机真空严密性试验 296 5 12 注油升速试验 297 5 13 汽机超速试验 297 6 发电机大修后典型试验 299 6 1 在不同转速下测量发电机转子绕组交流阻抗及功率损耗 299 6 2 发变组短路特性试验 根据需要进行 299 6 3 发电机空载特性试验 299 6 4 测轴电压和残压 299 6 5 假并试验 以 7 机组为例 300 6 6 主厂房 10kV 厂用电切换试验 300 第六章 机组事故处理 301 1 事故处理原则 301 2 事故停机及停炉 301 Q 101 105 13 2008 VI 3 厂用电全部失去 304 4 仪用压缩空气失去 305 5 RUN BACK 306 6 给水流量突降或中断 307 7 高加解列 308 8 空预器故障 308 9 吸风机故障跳闸 309 10 送风机故障跳闸 310 11 一次风机故障跳闸 311 12 吸 送风机 一次风机喘振 312 13 锅炉受热面泄漏 313 14 锅炉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313 15 汽压异常变化 314 16 主蒸汽温度异常 315 17 再热蒸汽温度异常 315 18 制粉系统故障 316 19 锅炉循环泵事故处理 319 20 DCS 故障的紧急处理措施 321 21 汽轮机水冲击 322 22 循环水泵故障 323 23 闭式冷却水系统事故处理 325 24 凝结水系统事故处理 327 25 氢气系统异常和事故处理 327 26 定子冷却水系统故障 329 27 EHG 油系统故障 330 28 主机润滑油系统故障 331 29 密封油系统异常和事故处理 332 30 汽机叶片断落 334 31 主机轴向位移异常 335 32 汽机轴承温度高 335 33 机组负荷晃动 336 34 机组甩负荷 337 35 凝汽器真空下降 337 36 机组振动大 339 37 辅助设备故障 339 38 汽泵反转 341 39 周波不正常 341 40 电动机故障 341 41 厂用电系统故障 343 42 直流系统故障 346 43 发电机异常运行及事故处理 348 44 励磁系统故障 355 45 变压器故障 360 46 配电装置故障 363 47 汽轮机跳闸后主汽门或调门卡涩 367 48 火灾 367 Q 101 105 13 2008 VII 49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措施 368 50 防止发电机损坏事故 379 51 防止电气误操作措施 380 52 保厂用电措施 383 附录 A 锅炉性能曲线 385 1 锅炉效率曲线 385 2 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温度曲线 386 3 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减温水流量曲线 387 4 平行烟气调节挡板调节再热汽温性能曲线 388 5 省煤器进口至过热器出口的压降曲线 389 6 再热器进口至再热器出口的压降曲线 390 附录附录 B B 锅炉锅炉启启动曲线动曲线 391391 1 锅炉冷态启动曲线 391 2 锅炉温态启动曲线 392 3 锅炉热态启动曲线 393 4 锅炉极热态启动曲线 394 5 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表 395 附录附录 C C 汽轮机启动曲线 冷态启动 长期停机 汽轮机启动曲线 冷态启动 长期停机 396396 附录附录 D D 汽轮机启动曲线 冷态启动 停机汽轮机启动曲线 冷态启动 停机 7272 小时 小时 397397 附录附录 E E 汽轮机启动曲线 温态启动 停机汽轮机启动曲线 温态启动 停机 3232 小时 小时 398398 附录附录 F F 汽轮机启动曲线 热态启动 停机汽轮机启动曲线 热态启动 停机 8 8 小时 小时 399399 附录附录 G G 汽轮汽轮机机启动曲线 极热态启动 停机启动曲线 极热态启动 停机 1 1 小时 小时 400400 附录附录 H H 汽轮机正常停机曲线汽轮机正常停机曲线 401401 附录附录 I I 高压转子寿命曲线高压转子寿命曲线 402402 附录附录 J J 中压转子寿命曲线中压转子寿命曲线 403403 附录附录 K K 主汽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主汽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 404404 附录附录 L L 汽轮机调节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汽轮机调节阀阀壳内外壁允许温差 405405 附录附录 M M 中压进汽室及高压调节级缸体内外壁允许温差中压进汽室及高压调节级缸体内外壁允许温差 406406 附录附录 N N 主蒸汽温度允许值主蒸汽温度允许值 407407 附录附录 O O 高压缸预暖程序高压缸预暖程序 408408 附录附录 P P 高压缸预暖闷缸时间曲线高压缸预暖闷缸时间曲线 409409 附录附录 Q Q 机组惰走曲线机组惰走曲线 410410 附录附录 R R 给水泵流量曲线给水泵流量曲线 410410 附录附录 S S 发电机容量曲线发电机容量曲线 413413 附录附录 T T 发电发电机机 V V 型曲线型曲线 414414 附录附录 U U 发电机饱和及同步电抗曲线发电机饱和及同步电抗曲线 415415 附录附录 V V 发电机定子线圈出水温度测点与铁芯对应关系发电机定子线圈出水温度测点与铁芯对应关系 416416 附录附录 W W 发电发电机机定子线圈温度测点与铁芯 线圈对应关系定子线圈温度测点与铁芯 线圈对应关系 417417 Q 101 105 13 2008 1 1000MW 机组集控运行规程 第一章 机组设备概况 1 机组设计概况 1 1 机组总体设计 邹县电厂四期工程两台 1000MW 燃煤汽轮发电机组 电力通过 500kV 输电线路送入山 东电网 主要设备为 锅炉由东方锅炉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BHK BHDB 制造 汽轮机由 东方汽轮机厂 日立公司制造 发电机由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日立公司制造 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 采用单炉膛 一次中间再热 平衡通风 运转 层以上露天布置 固态排渣 全钢构架 全悬吊结构 型锅炉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兖矿煤和济北煤矿的混煤 制粉系统采用正压直吹式 设有两台 50 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 式一次风机提供一次热 冷风输送煤粉 采用两台静叶可调吸风机和两台动叶可调送风机 喷燃器共 48 只 采用油枪与煤粉燃烧器一体的旋流筒体式结构 分三层前后墙对冲布置 每台锅炉配有 6 台双进双出 单电机驱动钢球磨 锅炉蒸汽温度调节方式为 过热蒸汽采用燃料 给水比和两级喷水减温 再热蒸汽利 用锅炉尾部烟道出口烟气挡板来调整汽温 且在低温再热器至高温再热器间连接管道上设 有事故喷水以备紧急事故工况 扰动工况或其它非稳定工况时投用 锅炉装有吹灰器共 138 只 以保持各受热面的清洁 吹灰器能实现远程操作 锅炉带基本负荷并参与调峰 且能满足锅炉 RB 50 和 100 甩负荷试验的要求 点火 及助燃燃用 0 轻柴油 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时 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不大于锅炉的 30 B MCR 并在最低稳燃负荷及以上范围内满足自动化投入率 100 的要求 本工程设有烟气脱硫系统 在锅炉尾部烟道 位于省煤器出口和空气预热器的入口之 间 上还设有脱硝装置的安装布置条件 脱硝装置按采用氨触媒法方案考虑预留 在 B MCR 工况下 脱硝效率大于 75 即锅炉出口的 NOx 排放量小于 75mg Nm3 O2 6 汽轮机为超超临界 一次中间再热 单轴四缸四排汽 凝汽式 设计额定功率为 1000MW 最大连续出力 1044 1MW 汽机中 低压缸均为双流反向布置 通流级数 45 级 高压缸为一个双列调节级 8 个压力级 中压缸为 2 6 个压力级 低压缸为 2 2 6 个压 力级 机组轴系由汽轮机高压转子 中压转子 低压转子 A 低压转子 B 及发电机转 子所组成 各转子均为整体转子 无中心孔 各转子间用刚性联轴器连接 汽轮发电机组 Q 101 105 13 2008 2 轴系中 1 2 3 4 轴承采用可倾瓦式轴承 可倾瓦轴承采用 6 瓦块结构 对称布置 5 10 轴承采用椭圆形轴承 椭圆轴承为单侧进油 上瓦开槽结构 轴承合金结合面采用 燕尾槽结构 各轴承上瓦的 X Y 向装有轴振测量装置 下瓦装有测温元件 推力轴承位 于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的 2 轴承座 采用倾斜平面式双推力盘结构 机组共设有三个死点 分别位于中压缸和低压 A 缸之间的中间轴承箱下及低压缸 A 和低压缸 B 的中心线附近 死点处的横键限制汽缸的轴向位移 同时 在前 中 轴承箱及两个低压缸的纵向中心线前后设有纵向键 它引导汽缸沿轴向自由膨胀而限制横 向跑偏 锅炉给水系统配置有 2 台 50 BMCR 容量的汽动变速给水泵 一台 25 BMCR 容量的变速 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 小机设计有高低压两路汽源 自动切换 其中高压汽源为冷再蒸汽 低压汽源为四段抽汽 厂用辅汽作为启动和调试汽源 小机排汽至主机凝汽器 凝汽器设计为双壳体 双背压 单流程 可在机组最大出力 循环冷却水温 33 背 压不大于 4 5 5 7 kPa 工况下长期运行 循环水系统为闭式循环 水源为城市中水 一 二期深井水及三期深井水 地表水作为备用水源 主机控制油系统采用高压抗燃油 与润滑油系统完全分开 机组设计为高压缸启动方式 旁路系统采用一级启动旁路 容量为 25 B MCR 只能满 足机组启动需要 不具备保护功能 发电机为隐极式 两极 三相同步交流发电机 发电机采用水 氢 氢冷却方式 定子 绕组为直接水冷 定 转子铁芯及转子绕组为氢气冷却 密封油系统采用单流环式密封瓦 励磁系统为静止自并励励磁方式 励磁电源直接取自发电机出口 设有分相式励磁变 启 励电源取自本机汽机 MCC 段 主变采用分相式 其出口通过 3 2 接线接入 500kV 系统 7 8 机共用两台高备变以 提供备用动力电源 各有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保安电源 发变组保护采用 ABB 公司 生产的微机保护 每套保护均设双 CPU 整个发变组保护为双套配置 四期两台 1000MW 机组 采用炉 机 电 网集中布置控制方式 两台机组合设一个集 中控制室 电子设备间与集中控制室集中布置 各外围辅助系统也采用集中控制的策略 将 污水处理系统 弱酸处理及综合水泵房控制系统设置水集中控制点 制氢站与化学制水系 统则在原来三期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 吹灰系统 循环水系统 汽水取样 凝结水精处理 和加药系统纳入机组 DCS 控制 同时在就地设置凝结水处理监控站 并可实现就地和集控 之间的操作权切换 DCS 控制系统采用艾默生 EMERSON 过程控制有限公司基于 WINDOWS XP 的 OVATION 系统 两台单元机组的控制分别由两套 DCS 实现 两台机组公用部分凝结水 Q 101 105 13 2008 3 精处理再生系统 仪用 厂用空压机系统 电气公用厂用电系统等连接在 7 机组内 通过 通讯的方式与 8 机组进行信息传输 可通过 7 8 机组进行操作 DCS 系统从功能上主要包括 DAS SCS MCS CCS FSSS 等系统 汽轮机 DEH 控制系统采用日立公司的 HIACS 5000M 该系统除了进行汽轮机的自启动 应力 转速控制以及在线试验等功能外 还实现与 ETS 的通讯 并可以在 DEH 系统对 ETS 逻辑进行修改 给水泵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 MEH 采用西门子 W505 系统进行控制 其 TSI 监视系统 采用与主汽轮机相同的本特利 3500 产品 同时还配置有给水泵汽轮机超速监控装置 对于机组中的胶球清洗 空预器间隙等程控系统采用 PLC 控制 1 2 机组主要设计指标 1 2 1 汽轮机在热耗率验收 THA 工况的热耗率值 7354 kj kW h 1 2 2 锅炉在额定蒸发量时的热效率 93 8 设计煤种 1 2 3 管道效率 98 估计值 1 2 4 机组绝对效率 48 95 1 2 5 发电厂热效率 45 1 2 6 发电标准煤耗率 272 9 g kW h 2 锅炉设备概况 2 1 锅炉总体概况 锅炉型号 DG3000 26 15 1 型锅炉 锅炉型式 锅炉为高效超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炉 采用单炉膛 一次中间再热 平衡 通风 运转层以上露天布置 固态排渣 全钢构架 全悬吊结构 型锅炉 制粉系统 正压直吹式 配 6 台双进双出钢球磨 制造厂家 东方锅炉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2 2 锅炉主要设计规范 最大连续蒸发量时锅炉主要参数 锅炉蒸发量为 3033t h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为 26 25MPa 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为 605 再热蒸汽流量为 2469 7t h 再热器进口蒸 汽压力为 5 1MPa a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为 4 9MPa a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为 354 2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为 603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为 302 4 额定蒸发量时锅炉主要参数 锅炉蒸发量为 2888 5t h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为 26 11MPa a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为 605 再热蒸汽流量为 2347 1t h 再热器进口蒸 汽压力为 4 841MPa a 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为 4 641MPa a 再热器进口蒸汽温度为 Q 101 105 13 2008 4 347 8 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为 603 省煤器进口给水温度为 298 5 2 3 锅炉本体主要部件性能参数 名 称相 关 参 数 1启动分离器 1 1数量2 个 1 2外径 壁厚 1064 122mm 1 3总高度4 765 m 1 4水容积每个分离器 2m3 1 5水进口数量 外径 壁厚2 6 个 298 5 53 mm 1 6疏水出口数量 外径 壁厚2 1 个 660 4 109 mm 1 7蒸汽出口数量 外径 壁厚2 1 个 482 6 80 mm 1 8材质SA 336F12 2储水罐 2 1数量1 个 2 2外径 壁厚 1104 127mm 2 3总高度24 12m 2 4正常运行水位线标高49500mm 2 5水容积12 5m3 2 6材质SA 336F12 2 7锅炉水容积水冷壁 90 8m 3 过热器 278m 3 再热器系统 518 7m3 3炉膛 3 1炉膛尺寸 H W D 64000 33973 4 15558 4mm 3 2顶板支撑面标高84400mm 3 3冷灰斗角度55 3 4除渣口喉口宽度1 2897m 4下水连接管 4 1根数2 根 两侧墙各 1 根 4 2管径 壁厚 406 4 62mm 4 3材质SA 106C 5下水连接管分配集箱 Q 101 105 13 2008 5 名 称相 关 参 数 5 1数量2 个 左右侧各一个 5 2管径 壁厚 457 2 88mm 5 3材质SA 106C 6螺旋水冷壁入口集箱 6 1数量2 个 前后侧各一个 6 2管径 壁厚 190 7 42mm 6 3材质SA 106C 7炉膛下部水冷壁 7 1形式螺旋盘绕膜式管圈 六头 上升角 60 内螺纹管 7 2根数778 根 7 3管径 壁厚 倾角 38 1 7 5mm 23 578 7 4材质SA 213T2 双面坡口膜式式扁钢厚 6 4mm 15CrMo 7 5螺旋水冷壁出口集箱 190 7 47mm SA 335P12 7 6前墙螺旋水冷壁出口连接管10 根 141 3 26mm 2 根 114 3 21mm SA 335P12 7 7侧墙螺旋水冷壁出口连接管10 根 127 23mm SA 335P12 7 8后墙螺旋水冷壁出口连接管10 根 127 23mm 2 根 101 6 18mm SA 335P12 8过渡段水冷壁 8 1过渡段水冷壁混合联箱2 个 558 8 130mm SA 335P12 8 2过渡段水冷壁侧墙 前墙 内螺纹管 38 1 7 5mm SA 213T2 垂直管 31 8 7 5mm SA 213T12 8 3过渡段水冷壁后墙 内螺纹管 38 1 7 5mm SA 213T12 垂直管 31 8 6 4mm SA 213T12 9炉膛上部水冷壁 9 1形式垂直上升膜式管屏 9 2管子根数 前墙 536 根 侧墙 2 244 根 凝渣管 66 根 后墙折焰 角及水平烟道底部共 534 根 水平烟道侧墙前 2 43 根 9 3前墙垂直水冷壁进口连接管 10 根 127 23mm 2 根 101 6 18mm 20 根 101 6 18mm SA 335P12 9 4侧墙垂直水冷壁进口连接管10 根 127 23mm 20 根 101 6 18mm SA 335P12 Q 101 105 13 2008 6 名 称相 关 参 数 9 5后墙垂直水冷壁进口连接管 10 根 141 3 26mm 2 根 114 3 21mm 20 根 114 3 21mm SA 335P12 9 6垂直水冷壁进口集箱 190 7 43mm SA 335P12 9 7垂直水冷壁前 侧墙管规格 31 8 7 5mm SA 213T12 双面坡口膜式扁钢厚 9mm 12Cr1MoV 9 8后墙水平烟道以下管规格 31 8 6 4mm SA 213T12 双面坡口膜式扁钢厚 9mm 12Cr1MoV 9 9后墙水平烟道底部管规格 31 8 6 4mm SA 213T2 膜式扁钢厚 6 4mm 15Cr1Mo 9 10凝渣管规格 76 2 20mm SA 213T22 9 11水平烟道侧墙前管规格 31 8 6 4mm SA 213T2 不开坡口直条膜式扁钢厚 6 4mm 15CrMo 9 12 垂直水冷壁出口集箱 前 侧 190 7 47mm SA 335P12 9 13水平烟道水冷壁出口集箱 190 7 44 mm SA 335P12 9 14垂直水冷壁出口集箱 后 190 7 42 mm SA 335P12 9 15前墙垂直水冷壁出口连接管10 根 127 23mm 2 根 101 6 18mm SA 335P12 9 16侧墙垂直水冷壁出口连接管2 根 141 3 26mm 10 根 127 23mm SA 335P12 9 17后墙垂直水冷壁出口连接管10 根 73 15mm SA 335P12 9 18水冷壁出口混合集箱 558 8 114mm SA 335P12 9 19汽水分离器进口混合集箱 711 2 142mm SA 335P12 10顶棚及包墙过热器 10 1顶棚过热器入口集箱1 个 495 3 118mm SA 335P12 10 2炉膛顶棚过热器296 根 63 5 10 7mm SA 213T12 扁钢 12mm 15CrMo 10 3 水平烟道顶棚过热器 前段 296 根 63 5 10 7mm SA 213T12 扁钢 12mm 15CrMo 10 4 水平烟道顶棚过热器 中段 296 根 63 5 10 7mm SA 213T12 296 根 57 9 3mm SA 213T2 分界为凝渣管后 300mm 扁 钢 9 mm 15CrMo 10 5后竖井区域顶棚过热器296 根 57 9 3mm SA 213T2 扁钢 6 4mm 15CrMo Q 101 105 13 2008 7 名 称相 关 参 数 10 6顶棚过热器出口集箱1 个 355 6 84mm SA 335P12 10 7顶棚至中隔墙连接管30 根 141 3 26mm SA 335P12 10 8顶棚至后井前包墙连接管6 根 114 3 21mm SA 335P12 10 9顶棚至后井后包墙连接管12 根 127 23mm SA 335P12 10 10中隔墙入口集箱1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1后井前包墙入口集箱1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2后井后包墙入口集箱1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3后井后包墙出口集箱1 个 190 7 44mm SA 335P12 10 14后井前包墙出口集箱1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5中隔墙出口集箱1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6 后井侧包墙出口集箱 左右 2 个 190 7 42mm SA 335P12 10 17前包墙至混合集箱连接管21 根 141 3 26mm SA 335P12 10 18后包墙至混合集箱连接管23 根 127 23mm SA 335P12 10 19侧包墙至混合集箱连接管2 根 101 6 18mm SA 335P12 10 20包墙出口混合集箱2 个 571 5 115mm SA 335P12 10 21包墙混合集箱引出连接管2 根 508 83mm SA 335P12 10 22水平烟道侧包墙管 左右 2 43 根 31 8 6 4mm SA 213T2 扁钢 15CrMo 10 23后井前包墙管297 根 38 1 6 5mm SA 213T2 扁钢 15CrMo 10 24后井后包墙管297 根 38 1 6 5mm SA 213T2 扁钢 15CrMo 10 25后井中隔墙管297 根 38 1 6 5mm SA 213T2 扁钢 15CrMo 10 26后竖井侧包墙管 左右 2 129 根 38 1 6 5mm SA 213T2 扁钢 15CrMo 10 27后井前包墙拉稀管3 排 光管 最后排承载 57 16 5mm SA 213T12 10 28后井中隔墙拉稀管2 排 光管 最后排承载 45 8 9mm SA 213T12 11低温过热器 11 1数量 屏 根 水平段 296 屏 3 根 垂直段 148 屏 6 根 11 2管径 壁厚 57 9 4 水平段下组 57 10 4 水平段上组下 段 57 12 2 水平段上组上段 50 8 11 3mm 垂直段 Q 101 105 13 2008 8 名 称相 关 参 数 11 3材质SA 213T12 SA 213T22 11 4低温过热器进口集箱1 个 635 143mm SA 335P12 11 5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1 个 711 2 155mm SA 335P12 11 6进口集箱吊挂管14 根 50 8 11 4mm 57 18 3mm SA 213T22 11 7低温过热器出口连接管2 根 660 4 129mm SA 335P12 12屏式过热器 12 1数量 屏 根 2 排 19 屏 21 根 12 2管径 壁厚 mm 最外圈 48 6 8 6 第二圈 45 7 9 内圈 45 7 9 12 3材质Super 304H HR3C 外三圈 12 4屏式过热器进口连接管2 根 533 4 95mm SA 335P12 12 5屏式过热器进口混合集箱1 个 571 5 109mm SA 335P12 12 6屏式过热器进口分配集箱19 个 325 71mm SA 335P12 12 7屏式过热器出口分配集箱19 个 325 71mm SA 335P92 12 8屏式过热器出口混合集箱1 个 660 4 114mm SA 335P92 12 9屏式过热器出口连接管2 根 609 6 93mm SA 335P92 13高温过热器 13 1数量 片 根 36 片 24 根 13 2管径 壁厚入 出口采用不同壁厚 内外圈管采用不同规格 13 3材质Super 304H HR3C 外三圈 13 4高温过热器进口连接管2 根 571 5 84mm SA 335P91 13 5高温过热器进口混合集箱1 个 584 2 91mm SA 335P91 13 6高温过热器进口分配集箱18 个 355 6 68mm SA 335P91 13 7高温过热器出口分配集箱18 个 355 6 78mm SA 335P92 13 8高温过热器出口混合集箱1 个 711 2 137mm SA 335P92 13 9高温过热器出口连接管2 根 540 85mm SA 335P92 14低温再热器 14 1 数量 排 根 水平段 296 排 6 根 垂直段 148 排 12 根 14 2管径 壁厚 57 4 2 水平段下三组 57 4 2 水平段最上组 Q 101 105 13 2008 9 名 称相 关 参 数 下部 57 5 7 水平段最上组上部 50 8 6 垂 直段 14 3材质SA 213T22 垂直段及水平段最上组上部 SA 209T1a 14 4低温再热器进口连接管2 根 812 8 26mm ASTM A672 B70CL32 14 5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1 个 812 8 44mm SA 106C 14 6低温再热器出口分配集箱74 个 267 36mm SA 335P12 14 7低温再热器出口混合集箱2 个 1016 101mm SA 335P12 14 8低温再热器出口连接管2 根 812 8 55mm SA 335P12 15高温再热器 15 1数量 片 根 98 片 12 根 15 2管径 壁厚 50 8 3 2mm 15 3材质Super 304H HR3C 外三圈 15 4高温再热器进口混合集箱1 个 889 93mm SA 335P12 15 5高温再热器进口分配集箱49 个 298 5 36mm SA 335P12 15 6高温再热器出口分配集箱49 个 298 5 36mm SA 335P91 15 7高温再热器出口混合集箱1 个 965 2 75mm SA 335P91 16过热器一级减温器 16 1数量2 个 16 2型式多孔喷水混合式 16 3安装位置低温过热器出口连接管 16 4管径 壁厚 材质 660 4 129mm SA 335P12 16 5减温水源省煤器出口连接管 16 6设计喷水量114t h 17过热器二级减温器 17 1数量2 个 17 2型式多孔喷水混合式 17 3安装位置屏式过热器出口连接管 17 4管径 壁厚 材质 609 6 93mm SA 335P92 17 5减温水源省煤器出口连接管 Q 101 105 13 2008 10 名 称相 关 参 数 17 6设计喷水量152t h 18再热器减温器 18 1数量2 个 18 2型式多孔喷水混合式 18 3安装位置低温再热器出口连接管 18 4管径 壁厚 材质 812 8 55mm SA 335P12 18 5减温水源给水泵中间抽头 18 6设计喷水量74t h 19省 煤 器 19 1省煤器进口联箱 584 2 116mm SA 106C 19 2省煤器出口联箱 558 8 90mm SA 106C 19 3数量 屏 根 水平段 296 4 上下两组 垂直段 148 4mm 19 4管径 壁厚水平段 57 8mm 垂直段 57 8 6mm 54 8 7mm 19 5材质SA 210C 20喷燃器 20 1型式低 Nox 旋流式 HT NR3 煤粉燃烧器 20 2数量2 3 层 8 列 48 只 20 3布置方式前后墙对冲布置 20 4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 14 20 5燃烧器区域过量空气系数设计值 0 8 推荐范围 0 75 0 9 由燃烧调整确定 20 6总一次风量 含密封风 182 8kg s 20 7总二次风量 含燃尽风 735 5kg s 20 8燃尽风量273 9 kg s 20 9燃烧器投运层的二次风风量单层 76 9kg s 20 10燃烧器一次风侧阻力1 25kPa 20 11燃烧器二次风侧阻力1 87kPa 20 12二次风温347 20 13一次风温70 20 14实际煤耗量111 5kg s Q 101 105 13 2008 11 名 称相 关 参 数 21燃尽风喷口 AAP 21 1数量2 1 层 8 列 16 只 21 2布置方式前后墙布置 22侧燃尽风喷口 SAP 22 1数量2 1 层 2 列 4 只 22 2布置方式前后墙布置 23油 枪 23 1数量2 3 层 8 列 48 只 23 2布置位置每个喷燃器中心 23 3燃料0 轻柴油 23 4雾化形式机械雾化 23 5工作压力3 5 MPa g 23 6油枪行程500mm 23 7调节方式进油调节方式 调节阀设置在进油母管上 23 8油路参数系统进油量为 72 3t h 系统入口处油压为 4 0 MPa g 23 9吹扫压缩空气压力0 35 MPa g 23 10油枪出力1350kg h 大油枪 800kg h 小油枪 2 4 锅炉热力性能计算数据表 2 4 1 性能数据汇总表 设计煤种 负荷 项目 单位 TRL70 THA50 THA30 BMCR 高加单列 切除 高加全切 1 蒸汽及水流量 过热器出口 t h 2888 51833 61289 8909 92566 42350 0 再热器出口 t h 2347 11554 61115 4797 52304 32321 9 省煤器进口 t h 2888 51833 61289 8909 92566 42350 0 过热器一级喷水 t h 86 755 038 727 377 070 5 过热器二级喷水 t h 115 573 351 636 4102 794 0 再热器喷水 t h 000000 2 蒸汽及水压力 压降 过热器出口压力 MPa 26 1119 7014 0310 0125 8725 73 低温过热器压降 MPa 0 370 200 140 100 290 25 Q 101 105 13 2008 12 屏式过热器压降 MPa 0 490 260 200 140 390 32 高温过热器压降 MPa 0 230 130 090 060 180 15 包墙出口到过热器出口压 降 MPa 1 090 590 430 300 860 72 顶棚和包墙压降 MPa 0 720 40 290 20 550 47 过热器总压降 MPa 1 810 990 720 51 411 19 再热器进口压力 MPa 4 843 202 301 614 754 78 低温再热器压降 MPa 0 090 050 040 020 080 09 高温再热器压降 MPa 0 100 060 040 030 100 10 再热器出口压力 MPa 4 653 092 221 564 574 59 启动分离器压降 MPa 0 360 190 140 10 30 24 启动分离器压力 MPa 28 2820 8814 8910 6127 5827 16 水冷壁压降 MPa 1 320 640 410 241 010 81 省煤器压降 不含位差 MPa 0 020 010 010 010 010 01 省煤器重位压降 MPa 0 200 200 200 200 200 20 省煤器进口至启动分离器 进口压降 MPa 1 540 850 620 451 221 02 省煤器进口压力 MPa 29 8221 7315 5111 0628 8028 18 省煤器进口至过热器出口 总压降 MPa 3 712 031 481 052 932 45 3 蒸汽和水温度 过热器 高过 出口 605605605605605605 过热汽温度左右偏差 5 5 5 5 5 5 再热器进口 349 8347353 3356350354 3 低温再热器出口 512518527502515512 高温再热器出口 603603603573603603 再热汽温度左右偏差 5 5 5 5 5 5 省煤器进口 298 5269 4248 8229 6260 1192 1 省煤器出口 338306283276309267 过热器减温水 338306283276309267 再热器减温水 186 169 156 145 187 189 启动分离器温度 424390366358414402 4 空气流量 空预器进口一次风 含旁 路 kg h 700902600702504080467202734542820422 Q 101 105 13 2008 13 空预器进口二次风 kg h 265014018108401426560115724025380002588140 一次风旁路风量 kg h 26725621366816006892826251030216936 空预器出口旁路混合后 一次风 kg h 552002419602314100213802545002549002 空预器出口二次风kg h259880017753001398400114570024922002550300 一次风漏到烟气 kg h 149760164260167780202260172720220200 一次风漏到二次风 kg h 8601684022200511401682051220 二次风漏到烟气 kg h 504805238050360626806262089060 总的空气侧漏到烟气侧 kg h 200240216640218140264940235340309260 5 烟气流量 炉膛出口 m3 h 123350008021700590870044428001180320012107600 高温过热器出口 m3 h 124416008076300594660044777001190600012222000 高温再热器出口 m3 h 113563007393100550870041725001086870011154300 省煤器出口 m3 h 376810021883001312700127240033358003346400 前烟井 挡板调温 m3 h 271490022225002195000141600027600002527100 后烟井 挡板调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0231:2025 EN Motorcycle tyres - Test methods for verifying tyre capabilities
- GB 46028-2025建筑装饰石材安全技术要求
- 俄语职业考试题及答案
- 消费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文五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少儿朗读测试题及答案
- java逻辑运算面试题及答案
- 诸城科目四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事业单位面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公路考试题库及答案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云南省安全员A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徽万合佳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胍基乙酸、28500吨二甲酸钾、5000吨三甲胺乙内酯及三甲胺乙内酯盐酸盐、15000吨复合制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网络传播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重点160题)
- 新高三开学第一课(共29张ppt) 老师分享
- JJG 966-2010手持式激光测距仪
- GB/T 16657.2-1996工业控制系统用现场总线第2部分:物理层规范和服务定义
- GA/T 150-2019法医学机械性窒息尸体检验规范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头位难产识别和处理
- (完整版)文献调研报告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