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的开题报告.doc_第1页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的开题报告.doc_第2页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的开题报告.doc_第3页
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的开题报告.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论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院 系 商学院 专 业 经济学 姓 名 曹传东 班 级 09级经济学班 学 号 09119030159 指导教师 陈兆开 2012年11月2日1、 选题依据1、研究动态 伴随着世界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人们对海洋认识的深化,世界海洋强国更加强调海洋对国民经济的战略资源价值和对本国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而且,随着各国由传统的“海洋经济”发展观向可持续的“蓝色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以海洋经济为主体的“蓝色经济”正日益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领域。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此战略目标一经确立,山东省上下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立即展开积极行动。2011年1月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 理论意义 2001年,联合国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了“21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并进一步预言,海洋将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海洋经济被称为“蓝色经济”,我国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五”以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14.7%,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海洋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由上世纪80年代的0.7%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0.14%。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助于山东立足海洋资源优势,推进传统领域集约发展,进一步用好海洋资源优势;推进新兴领域快速发展,全方位拓展海洋资源优势;推进强势领域高端发展,深层次放大海洋资源优势;推进发展环境优化,全面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水平,全方位发展蓝色经济。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 问题的提出 海洋经济是在最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个全新的国民经济领域,发展区域海洋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如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全方位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迫在眉睫。2、 主要内容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总结发达国家在发展海洋产业、海洋法律法规设立、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综合等管理方面的经验,借鉴国际多样化的海洋开发政策与临海经济区发展战略,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启示和参考;着重分析并总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根据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目标定位,对山东半岛海洋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进行研究并据此制定出科学的战略。3、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立足山东半岛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沿海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战略要求,重点解决山东半岛海洋区位优势发挥、海洋管理与政策、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问题。3、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1、 研究框架和基本思路本文的大体框架及思路如下:1、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规划(1) 我国海洋经济近二十年的发展概况(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2、 发达国家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经验(1) 蓝色经济的国外研究进展(2) 主要发达国家建设蓝色经济区的经验3、 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区位优势(1) 区位优势总结1、 地理优势2、 交通优势3、 资源优势4、 产业集聚效应优势 (2) 区位优势分析4、 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对策建议(1) 发展蓝色经济,要树立蓝色发展理念(2) 大力实施“双轮驱动”,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动力(3) 做大做强临港经济(4) 培植壮大海洋优势产业(5)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五、总论2、 运用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文件细度法、比较法、综合分析法等3、 创新及预期成果通过借鉴国外蓝色经济发展的经验,深刻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区位优势,以及参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规划,为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提出建设性意见,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四、研究工作进度序号时间内容12012-10-16资料准备、外文翻译22012-10-18文献综述32012-11-20撰写论文(第一稿)42012-12-04撰写论文(第二稿)52012-12-20撰写论文(第三稿)62013-04-10撰写论文(定 稿)72013-05-15整理文档、准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 林强.蓝色经济区理论与实证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8-9.2 林仕厚.扶持“蓝色产业”,开发“蓝色财源”J.福建财会,1998,(2):12-13.3 孟平.进军“蓝色经济”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2):23-26.4 张开城.中国蓝色产业带战略构想J.时代经贸,2008,(6):11-16.5 车亭.科学发展,推动“蓝色经济”新跨越N.威海日报,2007-07-21(1).6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7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指导意见(鲁发200915号)J.山东政报,2009(15):8-13.8 胡孝权.产业生态与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31(01).9 姜大明.把握机遇 深化合作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蓝色经济高峰论坛10 潘林青.山东前3季度海洋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5.3%N.经济参考报,2009-11-03(02)11 魏东.山东发展的蓝色优势N.科技日报,2009-08-10(08)12 宫厚英.战略视角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对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王诗成副厅长的专访J.理论学习,2009(11):27-3213 闫俊岭.防控海洋溢油污染迫在眉睫-山东烟台长岛海域油污染事件解析N.环境保护,2009,(12):43-4514 孙建生.抓住率先发展机遇,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N.理论学习,2009(08):26-2715 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N.经济日报,2009-12-02(001)16 任伟,李强.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的内外因分析J.特区经济,2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