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doc_第1页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doc_第2页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doc_第3页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doc_第4页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返回目录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第一节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用途与原理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 电 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 靠动作或发出信号。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端子接线图见图2.1.1。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式的,由公用一个线圈的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当继电 器的线圈通以交流电流时,则在铁芯的遮蔽与未遮蔽部分产生两个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 。圆 盘在此磁通的作用下,产生转矩。在20%40%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圆盘开始转动。此时由 于扇齿与蜗杆没有咬合,故障电器触点不动作。请看图片XX83,+60mm。60mm,BP#图2.1.1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端子接线图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至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转动,使扇齿与 蜗杆咬合,扇齿上升。在扇齿顶杆的推动下,使动铁动作,触点闭合。GL-11、12型继电器具有一副动合主触点。GL-15、16型继电器具有一副过渡转换主触点。保证了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中,电流互感器 的二次回路不开路。GL-13、14、16型继电器除主触点外,还有一副延时信号触点。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在一定范围内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即具有反 时限特性。当线圈中的电流达到瞬动元件的整定电流倍数时,电磁元件(动铁)瞬时动作。检验项目及要求 (1)一般性检查见第一篇检验通则。(2)继电器的技术数据见表2.1.1。(3)继电器的延时特性曲线见图2.1.2。请看图片XX84,+153mm。112mm,BP#图2.1.2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延时特性曲线(a)GL-11、12型;(b)GL-13、14型;(c)GL-15、16型 (4)机械检查。(5)始转电流应不大于40%整定电流。(6)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5%。返回系数GL-11、12型过流继电器应不小于085,GL-13-16型 过流继电器应不小于08。(7)速动时间:2倍速动电流整定值下的动作时间不大于015s。(8)速动电流误差应符合表2.1.2规定。(9)延时动作时间应符合表2.1.3规定。(10)延时一致性。在15倍动作电流整定值时,继电器的延时一致性应符合表2.1.4规定。表2.1.1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技术数据 型号 额定电流(A) 整 定 值动作电流(A) 10倍整定动作电流动作时间(s) 速 动电流整定倍数 额定频率(Hz) GL-11/10 GL-15/10 10 4、5、6、7、8、9、10 05、1、2、3、4GL-11/5 GL-15/5 5 2、25、3、35、4、4 5、5 05、1、2、3、4 GL-12/10 10 4、5、6、7、8、9、10 2、4、8、1 2、16GL-12/5 5 2、25、3、35、4、45、5 2、4、8、12、16GL-13/10 10 4、5、6、7、8、9、10 2、3、4GL-13/5 5 2、25、3、35、4、45、5 2、3、4GL-14/10 GL-16/10 10 4、5、6、7、8、9、 10 8、12、16GL-14/5 GL-16/5 5 2、25、3、35、4、4 5、5 8、12、16 2、4、6、8 50表2.1.2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速动电流误差 速动电流倍数 2 4 6 8平均误差(%) 12 14 14 2515 表2.1.3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延时动作时间 型 号 动作电流整定值倍数 各整定点动作时 间及延时平均误差(s)GL-11 10 0501 101 202 30 2 40254 0.80.2 1.40.25 2.70.3 40.5 5.30.5 GL-12 10 20.5 40.5 80.6 120.75 1614 30.5 5.70.5 110.75 161 21.51.5 GL-13 10 20.2 30.2 40.254 2.60.3 3.80.5 5.10.5 GL-14 10 80.6 120.75 1614 10.20.75 15.61 211.5 GL-15 10 050.1 10.1 20.2 30.2 40.254 0.70.2 1.40.25 2.70.3 4.10.5 5.40.5 GL-16 10 80.6 120.75 1614 10.20.75 15.41 20.61.5 表2.1.4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延时一致性 继电器的最大延时整定值(s) 延时一致性(s)2 054 110 1516 2注:延时一致性=5次测量中最大值-5次测量中最小值。 检验与调试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试验电路如图2.1.3所示。请看图片XX85,+45mm。113mm,BP#图2.1.3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试验线路图KM交流接触器;TA仪用电流互感器,0.2级,0.550A/5A;PA交流电流表,05级,5A;PT401电秒表;R可调电阻(规格150A) 1机械调整 (1)主触点间隙不小于2mm。为了防止触点抖动,动触点在动合触点在动作前,或在动断触点 在动作后,应与限制器接触。(2)在触点刚刚闭合时,动铁与导磁体铜钉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2mm。触点接触后,动静触 点的偏心不大于05mm。(3)信号触点间隙不小于15mm,当信号触点刚刚闭合时,扇齿与蜗杆咬合应不少于2个齿。 (4)过渡转换接触系统见图2.1.4(以GL-15、16型为例),其具体要求为:请看图片XX86,+37mm。50mm,Y#图2.1.4 GL-15、16型过流继电器过渡转换接触系统示意图(a)动作前;(b)动作后 动断触点压力不小于7102N,用弯曲接触片5来达到,断开后的触点间隙不小于2mm;动合触点间隙不小于15mm;动作前,接触片3靠在止档1上,弹簧片2与接触片3间的距离为01mm。(5)框架与转盘的轴向活动量为0102mm。继电器在工作位置及倒置180的位置上,转 盘不应与永久磁铁及导磁体的极面相碰。(6)扇齿与蜗杆的咬合量为齿高的 1 3 2 3 。(7)动铁与导磁体接触时,极面超出应不大于08mm。动铁动作时信号牌应能可靠地掉下。 (8)扇齿的顶杆应接触于动铁顶板的中心,在最上位置时,把动铁右端按下,扇齿的顶杆与 动铁顶板间的距离应不小于2mm。(9)为了满足性能的要求,可以调整扇齿顶杆、动铁顶板、接触片、连接板、弹簧及调整片 。 2始转电流检验 继电器铝盘开始转动时的最小电流,称为始转电流,其值应不大于40%整定电流。过大时应 检查轴孔、轴尖是否清洁,转动过程摩擦是否大。3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检验 缓慢地通入电流,使扇齿与蜗杆啮合,并保持此电流直到动作,电流误差不大于5%。若满足 不了要求可调整感应片及弹簧。将继电器通入动作电流,在扇齿杠杆上升至将碰而未碰到动铁的杠杆以前,就开始减小电流 ,直至扇齿与蜗杆刚分开,此时的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要求返回系数GL-11、12型不小于0 85,GL-1316型不小于08。若满足不了要求可按下述步骤进行调整。 (1)扇齿与蜗杆啮合量;(2)感应片距离电磁铁太近,应适当调整距离;(3)框架转动不灵活,应调整其轴向活动量或更换轴尖;(4)扇齿与蜗杆因磨损而使表面光洁度不够时应更换。4速动电流及时间试验 调倍流旋钮至所需的值。向继电器突然施加动作电流整定值相应倍数的电流,继电器应瞬时 动作。当突然施加略小于瞬动电流整定值的电流时,继电器不应动作。动作电流应符合规定 。若满足不了要求可能由下述原因引起:(1)动铁轴孔与轴的摩擦大,轴弯,孔不同心或光洁度不符要求,影响动铁的动作一致性; (2)动铁的轴向和径向活动量大,应精心调整。 5延时动作时间 继电器的延时动作时间若满足不了要求,可调整永久磁铁的位置。把永久磁铁向圆盘外缘移 动,则时限增加,反之时限减少。另外,也可移动时间刻度盘来调整时间。此两种方法应互 相配合进行。6延时一致性 在最大延时整定值下,继电器通入15倍整定动作电流的稳定电流,继电器延时一致性就满 足规定。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第二节 GL-10E、GL-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 用途与原理 GL-10E、GL-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用于故障电流变化较大的电力系统中,作为电机、 变压器与输电线路的过负荷及短路故障保护。 GL-10E、GL-10EH系列继电器的背后端子接线图分别见图 2.2.1和图2.2.2。请看图片XX87,+68mm。76mm,BP#图2.2.1 GL-10E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背后端子接线图 I反时限元件; i 瞬动元件; S反时限元件信号指示 器;441端子作为单独检查 I 或 i 的试验用的端子 请看图片XX88,+76mm。110mm,BP#图2.2.2 GL-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背后端子接线图I 反时限元件; i 瞬动元件; S 反时限元件信号指示 器;35端子作为单独检查 I 或 i 的试验用端子 反时限元件是根据感应式原理构成的。它由装有短路环的铁芯形成的移动磁场,在圆盘上产 生驱动转矩克服游丝的反力矩,使圆盘转动,经 过预定时限,触点闭合。为了使圆盘转动平稳,还装有制动磁铁。继电器上有调整动作值的插孔,通过改变线圈匝数来整定动作电流,可带负荷电流进行整定 。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可以通过动作时间调整杆来调整。根据动作时间的不同,有10条反时限特 性曲线供用户选择,反时限特性曲线见图2.2.3。带信号指示器的瞬动元件根据电磁式原理构成。当输入电流大于整定电流时,即瞬时动作, 两副动合触点闭合,信号牌落下(由黑色变成黄色)。信号牌可通过继电器外壳下方的复位杆 进行复位。动作电流通过改变弹簧拉力的大小,连续可调。反时限元件信号指示器根据电磁式原理构成,具有指示明显的(黑色和黄色)信号牌,信号牌 可通过继电器外壳下方的复位杆进行手动复位。检验项目及要求 (1)一般性检查见第一篇检验通则。(2)继电器的各型号技术数据见表2.2.1。表2.2.1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型号与技术数据 型 号 GL-11EGL-11EH GL-12EGL-12EH G L-13EGL-13EH GL-14EGL-14EH反时限元件起动电流(A) 4 0/16 40 50 60 8.0 10 12 162.5 3.0 4.0 5.0 6.0 8.0 101.5 2.0 2.5 3.0 4.0 5.0 6.01.0 1.25 1.5 2.0 2.5 3.0 4.00.8 1.0 1.2 1.6 2.0 2.4 3.20.5 0.6 0.8 1.0 1.2 1.5 2.00.2 0.25 0.3 0.4 0.5 0.6 0.8 瞬动电流整定范围 1040A或2080A连续可调 并调至无穷大 续表型 号 GL-11EGL-11EH GL-12EGL-12EH G L-13EGL-13EH GL-14EGL-14EH反时限元件信号指示器 种 类 带两副动合触点 不带触点 带两副动合触点 不带触点线圈额定值 DC:0.2、0.3、0.5、 0.8、1、1.5、2、3、4A DC:0.2、0.3、0.5、0.8、1.1、1.5、2、3、4ADC:100/110、125200/220V DC:0.2、0.3、0.5、0.8、1、1.5、2、3、4A DC:0.2、0.3、0.5、0.8、1、1.5、 2、3、4ADC:100/110、125、200/220V(3)起动电流:反时限元件的启动电流等于启动电流的整定值,见继电器型号与技术数据(表 2.2.1),其平均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5%。起动电流平均误差(10次测量平均值整定值)/整定值100%。(4)返回系数:反时限元件返回系数不小于09。(5)延时动作时间:反时限元件在10倍和3倍启动电流整定值时,各延时整定动作时间误差 t 应符合表2.2.2规定。请看图片XX89,+85mm。65mm,BP#图2.2.3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反时限特性曲 线 表2.2.2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延时动作时间及误差 时间刻度点 各起动电流倍数时的动作时间 3倍 10倍 时间刻度点 各起动电流倍数时的动作时间3倍 10倍 1 6.2s12% 3s7% 0.4 2.48s 8% 1.2s5%07 4.34s10% 2.1s6% 0.1 0.62s6% 0.3s4% 动作时间误差 t 的公式为t ( t n nt 1) t 1100% (1)式中 t n 时间刻度点为 n 时的实测动作时间;t 1 时间刻度点为1时的标称动作时间 ;n 时间刻度点。(6)瞬动电流:其平均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7)信号元件动作电流和动作电压:信号元件动作电流不大于90% I n;信号元件动作电压不大于70% U n 。检验与调试 GL-10E、10EH系列继电器试验接线图见图2.2.4。请看图片XX90,+55mm。90mm,BP#图2.2.4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试验接线图KM交流接触器;T1变压器,220/36V、2kVA;PT电秒表;T2自 耦调压器,2kVA;T3仪用互感器,50/5A 1启动电流 将指针置于时间刻度的“1”位置上,调整调压器,使电流逐渐增大,圆盘开始缓慢转动, 即为起动电流。如不符合要求,可通过调整游丝力矩大小来达到,同时使游丝在各种转角下 ,圈与圈之间不允许接触。2返回系数 按上述方法测定起动电流和返回电流,算出返回系数。若不符合要求,更换游丝。3动作时间 在10倍和3倍起动整定值,各延时整定点的动作时间误差应符合规定。否则可以调整永久磁 铁位置来达到要求。4瞬动元件电气性能的要求 通过调整调节杆将最大和最小刻度画出来,再找出中间刻度。若瞬动电流与整定值不符,可 改变弹簧拉力大小来达到要求。5信号元件电气性能的调试 GL-10E、10EH系列继电器信号元件动作电流、动作电压调试电路图分别见图2.2.5、图2.2.6 。请看图片XX91,+40mm。130mm,BP#图2.2.5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 图2.2.6 GL-10E、10EH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信号元件动作电流调试电路 器信号元件动作电压调试电路 信号元件的动作电流和动作电压若不符合要求,可通过改变弹簧拉力大小或螺钉的位置来达 到要求。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第三节 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用途与原理 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它们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 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 时限可靠动作,切除故障或发出信号,以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该系列继电器反时限元件采用感应式原理,动作延时反比于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值(为有限 反时限特性)。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不大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流平方成反比。随 着电流的增加,导磁体饱和,动作时限逐趋于定值;继电器的瞬动元件为电磁式原理,当线 圈中的电流大到某一整定电流的倍数时,电磁元件瞬动作。因而,继电器的动作时限为有限 反时限特性。GL-21、GL-22、GL-23、GL-24型继电器具有一个动合主触点,根据需要可改装或成为一个动 断主触点。GL-25、GL-26型继电器,具有一对较大容量的先断后合的转换触点组成。GL-23、GL-24、GL-26型继电器除上述的主触点外,还有一副电感应元件操作的延时闭合 的动 合触点,用作信号触点。GL-20系列继电器的触点规格及接线端子见图2.3.1,技术数据见表 2.3.1。请看图片XX92,+63mm。60mm,BP#图2.3.1 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接线端子及触点规格 检验项目及要求 (1)一般性检验项目及要求除按本手册第一编检验通则有关规定外,还应对该系列继电器触 点间隙、各种机械活动量、扇齿与蜗杆的咬合量等特殊项目进行检验。(2)动作电流平均误差:应不超过5%。(3)动作电流一致性:应不大于5%。(4)始转电流:应不大于动作电流整定值的40%。(5)速动电流:继电器的速动电流用动作电流整定值的倍数来表示,速动电流动作电流整定值速动电流整定倍数 速动电流平均误差应符合表2.3.2的规定。(6)返回系数:应不小于表2.3.3的规定。(7)延时动作时间:不应超过表2.3.4的规定值。表2.3.1 GL-20系列继电器技术数据 型 号 额定电流(A) 整 定 值动作电流(A) 10倍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动作时间(s ) 速动电流整定倍数 GL-21/10、GL-25/10 GL-21/5、GL-25/5 GL-22/10GL-22/5GL-23/10GL-23/5GL-24/10、GL-26/10 GL-24/5、GL-26/5 105 10 5 10 5 10 5 4、5、6、7、8、9、102、25、3、35、4、45、54、5、6、7、8、9、102、25、3、35、4、45、54、5、6、7、8、9、102、25、3、35、4、45、54、5、6、7、8、9、102、25、3、35、4、45、5 05、1、2、3、42、4、8、12、162、3、48、12、16 2、4、6、8 表2.3.2 速动电流平均误差 速动电流整定倍数 2 4 6 8平均误差(%) 12 14 14 2515表2.3.3 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型 号 返回系数GL-21、22 085GL-23、24、25、26 080 表2.3.4 GL-20系列过流继电器延时平均误差 型 号 动作电流整定值倍数 各整定点动作时 间及延时平均误差(s)GL-21 10 0.50.1 10.1 20.2 30.2 40.254 0.80.2 1.40.25 2.80.3 4.20.5 5.50.5 GL-22 10 20.5 40.5 80.6 120.75 16 14 2.80.5 5.50.5 110.75 16.51 221.5 GL-23 10 20.2 30.2 40.254 2.80.3 4.20.5 5.50.5 GL-24 10 80.6 120.75 1614 110.75 16.51 221.5 GL-25 10 0.50.1 10.1 20.2 30.2 40 .254 0.80.2 1.40.25 2.80.3 4.20.5 5.50.5 GL-26 10 80.6 120.75 1614 110.75 16.51 221.5 检验与调试 1机械检查 (1)动合主触点(或动断主触点断开后)的间隙应不小于2mm;信号触点的间隙应在225mm 范围内,为了防止抖动,应观察到动触点在动合触点闭合前或动断触点断开后,应微微与限 制器相碰。(2)动铁的轴向活动量约为01mm,径向活动量也为01mm,使它的尾部摆动量约为010 2mm;蜗杆对框架的活动量应掌握在0203mm之间;扇齿装在支架上时的活动量应为0 102mm。(3)扇齿的顶杆与动铁的顶板应接触于中心,咬合后到最高位置时,顶杆与顶板应有2mm间隙 ,这样可保证扇齿与蜗杆的正常动转并不受损伤。(4)扇齿与蜗杆的咬合量,GL-21、GL-23、GL-25型约为1/3齿高;GL-24、GL-26、GL-22型约 为2/3齿高。2动作电流平均误差、一致性和返回系数的测试 (1)试验接线见图2.3.2。请看图片XX93,+55mm。95mm,BP#图2.3.2 GL-20系列继电器试验接线图K被试继电器;TA仪用电流互感器,02级,0550A/50A; PA交流电流表,05级,5A;PT电动秒表;S1,S2开关;R可调电阻,(150A);KM交流接触器 (2)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程序和方法如下:整定动作电流于每一整定值,调整电阻R,逐渐改变特性量电流的大小,测量动作值,应观 察扇齿与蜗杆啮合的情况。当特性量增大使扇齿与蜗杆啮合,并使动合触点闭合时的最小特 性量为动作电流。当在动作电流下,扇齿与蜗杆啮合,并在触点处于临界闭合状态时再减小特性量,使扇齿与 蜗杆离开的最大特性量,称为返回电流。测量返回电流时,动合触点不允许处于闭合状态。 根据上述方法测量10次,计算动作电流平均误差、一致性和返回系数,应符合规定的要求值 。如果发现返回系数低于规定值时,可调节扇齿与蜗杆的咬合量和感应片与导磁铁的距离,应 注意框架的转动是否灵活,扇齿与蜗杆的粗糙度是否满足规定要求等。3始转电流的检验 动作电流整定,额定电流为5A的继电器整定值为3A,额定电流为10A的继电器整定值为4A。 测定方法是调节电阻R,使激励量逐渐增加至转盘均匀转动一周以上时的电流值为始转电流 值,再计算始转电流与整定电流的百分比,应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当出现始转电流过大而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可检查转盘上下轴颈是否同心,粗糙度是否符合 要求。轴承孔过深或未经倒角处理,铝转盘的材料以及厚度不符合规定都可引起始转电流的 增大。4速动电流试验 速动电流倍数整定分别为2、4、6、8倍,整定指针应 对准刻度线中心位置。试验时,应将转盘卡死,防止转盘转动使触点闭合和使轴尖过多地被 磨损。调节电阻R,使输入的激励量为 I I 。其中, I 为速动电流整定值, I 为速动电流平均误差。其公 式为 I 速动电流整定值百分比,表示的速动电流 平均误差见表2.3.2。采用突然施加激励量的方法,观察速动元件动作情况,重复试验10次,速动元件不应出现动 作现象为合格。如调节电阻R,使输入激励量为 I I 时 ,也采用突然施加激励量的方法,同上一样试验10次,此时速动元件不应该出现不动作的现 象。5延时动作时间的测试 调整整定速动电流的倍数至最大位置,动作时间的整定值为每一刻度整定值 应符合相关的规定。试验时,调整电阻R,使激励量(电流值)分别为4倍或10倍动 作电流整 定值,突然施加于继电器,分别测量10倍或4倍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注意:继电器动作后 应立即断电,以防线圈过势;4倍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试验时,可在任意动作电流整定值 下进行)。每一延时整定值下,测量10次,计算平均值。 按上述测量所得的平均值,计算延时平均误差,其结果应符合相关的规定。时间特性不符合规定值时,可进行如下调整:(1)调整导磁体间隙,保证间隙的规定值为(201)mm。(2)磁钢磁通的调整或调换磁钢。(3)调整磁钢的位置及扇齿顶杆的位置,磁钢的位置转盘轴的方向调整,减小阻尼力 矩的力臂,以缩短动作时间,反则延长动作时间。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 第四节 JGL-1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用途与原理 JGL-110系列继电器用于电动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 设备及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 切除故障部分,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的安全。JGL-1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由常规集成电路和数字电路构成。继电器采用两相式电流保 护,过流保护可选择反时限或定时限,两相的过流和速断都可以独立整定,过流和速断独立 跳闸出口。同时,继电器还配备有加速接口,便于更灵活地应用。继电器的原理框图如图2.4.1所示。图中,TA二次电流经A1(A6)形成弱电压,A2(A7)反时限 起动 电流整定,A3(A8)滤波,A4(A9)整流,A5(A10)滤波并自动取出最大故障相电流,送入A14电 平检测形成开放回路,A15为自动将特征量插入至输入回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反时限特性 曲线,A16为V-F回路送入计时器,当与整定延时一致时,符合A11(A12)为速断整定并自动取 出最大故障相电流送至积分电平检测器,经与预置电平判别后,送出一脉冲信号至放大器驱 动KS速断出口继电器。 请看图片XX94,+40mm。105mm,BP#图2.4.1 JGL-1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原理框图 继电器触点规格及接线端子号见图2.4.2。请看图片XX95,+77mm。75mm,BP#图2.4.2 JGL-1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触点规格及接线端子 号 检验项目及要求 (1)检查插针插套接触是否良好,插针应无退缩现象,接插件必须锁紧,否则应予更换。(2)额定参数:交流额定电流1、5、10A;直流额定电压48、110、220V。(3)动作电流:动作电流整定范围。继电器的动作电流整定范围为01109倍交流额定电流值,动作 电流整定值 I FL计算式如下:I FL I w(1 MN) (1)I w01 I n 式中 I n 额定电流;M 拨轮开关的个位数值;N 拨轮开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值。 平均误差。应不超过5%;一致性。不大于5%。(4)速动电流:速动电流整定值 I SL的计算式如 下:I SL2(1 MN ) I FL (2)式中 I FL 动作电流整定值;M 拨轮开关的个位数值;N 拨轮开关小数点后第一位数值。继电器速动电流的平均误差不超过5%。(5)返回系数:不小于09。(6)延时动作时间:在任意延时整定系数 K 值时,当在 14、1.7、2.5、3 .5、4.5、6、10和20倍动作电流整定值的情况下,延时平均误差不超过5%,延时一致 性不大于5%。延时计算值的计算公式如下:时限特性A型曲线,t 014 K /2 I 0.02*1 (3)时限特性B型曲线,t 13.5 K /2 I *1 (4) 时限特性C型曲线,t 80 K /2 I 2*1 (5)时限特性G型曲线,t 0236 K /2 I 0.02*1 (6)其中 I * I / I set 式(3)式(6)中 t 延时时间,s;I * 动作电流倍数;I 实际故障电流;I set 起动电流整定值; K 动作时间位移标度。为了保障动作的可靠性, I *应大于1.1, K 为0.19.9。当 K 为0.7或7.0时的延时计算值见表2.4.1。JGL-110系列 继电器四种特性曲线见图2.4.3。表2.4.1 K 07和 K 7.0时的延时计算值 曲线型式 时间(s) 电 流 倍 数1.1 1.4 1.7 2.5 3.5 4.5 6 10 20 A K 0.7 25.7 7.26 4.6 2.65 1.93 1.6 1.34 1.04 0.87.0 257 72.6 46 26.5 19.3 16 13.4 10. 4 8 B K 0.7 47.25 11.8 6.75 3.1 5 1.89 1.35 0.945 0.525 0.2497.0 472.5 118 67.5 31.5 18.9 13.5 9.45 5.25 2.49 C K 0.7 133.3 29.167 14.8 5 .33 2.49 1.455 0.8 0.28 0.077.0 1333 291.67 148 53.3 24.9 14.55 8 2.8 0.7 G K 0.7 43.3 12.24 7.75 4.4 7 3.25 2.70 2.26 1.75 1.357.0 433 122.4 77.5 44.7 32.5 27.0 22.6 17.5 13.5 请看图片XX97,+105mm。130mm,BP#图2.4.3 JGL-110系列继电器四种特性曲线(一)(a)A型;(b)B型 请看图片XX98,+115mm。130mm,BP#图2.4.3 JGL-110系列继电器四种特性曲线(二)(c)C型;(d)G型; 检验与调试 1动作电流检验 (1)动作电流整定范围测试:试验接线如图2.4.4所示,应保证激励量的波形畸变不超过5%。 请看图片XX96,+60mm。90mm,BP#图2.4.4 JGL-1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试验接线TA仅用电流互感器;PT电动秒表;KM交流接触器;PA电流表;PV电压表;R可调电阻 测量时,首先整定动作电流为最小和最大整定值,辅助激励量施加额定值,改变激 励量大小 ,测量动作值。动作电流为动作值,显示信号发出显示时的最小(或最大)特性量的电流值, 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合格判据为在最小整定值位置时的动作电流平均值应不超过动作电流的最小整定值;在最 大整定值位置时的动作电流平均值应不小于动作电流的最大整定值,并应符合二的规定要求 。(2)动作电流平均误差的测试:测试条件和试验接线同上。辅助激励量施加额定值,试验时 观察动作指示灯。当增大激励电流,使动作指示灯亮时的最小激励量(电流)为动作电流。当 减小激励激励量使动作指示灯无显示时的最大激励电流为返回电流,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 ,平均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3)动作电流一致性的测试:根据上条的测试结果,按二要求计算动作电流的一致性,并应 符合其规定的要求。2速动电流的检验 将面板上速动定值拨轮开关置于(00)位置,施加2 I G电流,检验步骤如下:(1)对于单相式继电器,调整“测量板组装”印刷板上的电位器RP12使速动在2 I W时动作,“出口板组装”印板上的指示灯HL3亮,测得速动电 流;(2)对于两相式继电器,先调整内部印刷板上的RP12,使W相速动出口在2 I w时动作,HL3亮,然后调整内部印刷板上的RP7,使U相速动出口在2 I W时动作,HL3亮,测得速动电流值;(3)将速动整定开关从0199逐级增大,根据公式 I SL2(1 M N) I FL施加电流值,在整定拨轮开关77及8 8位置 测量,HL3亮,测得速动电流值,重复测量5次,计算平均值,平均误差应符合规定要求。3延时动作时间的测试 将时限 K 值整定为07,根据表 2.4.1要求的电流倍数 施加不同的电流值,使继 电器动作且面板上的HL4亮,各点均测量5次并记录动作时间。将面板上的SA开关置于反时限 位置,施加10 I w电流,将时限 K 值整定开关从 0.19 9逐级增大,在77和88处测量5次,其动作时间的平均误差不超过5%。延时一致性不 大于5%。在上述实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1)某几段误差较大,则说明RP9和1RP11RP9中对应线段没有调整好,需要修正,修正时应 由低段到高段重新调整;(2)整个曲线都上移或下移,则应通过调整RP11来修正。 返回目录返回目录 第二章 过流继电器检验与调试第五节 JFL-31型负序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用途与原理 JFL-31型负序反时限过电流继电器由JFL-31-和JFL-31-两部分构成。JFL-31-为负序 电流启动回路,JFL-31-为反时限回路。当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断线或三相不对称时, 将产生负序电流。负序电流产生的施转磁场在发电机转子体表感应100Hz电流,引起附加发 热,严重时将会产生转子铁芯过热烧损、护环松脱等危及发电机安全的故障。JFL-31型负序 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可构成负序过流保护,用来保护负序电流引起的发电转子绕组及铁芯过热 。发电机承受负序电流与允许发热时间的关系,可用如下关系式表示:I 22* t K (1)式中 K 表示发电机承受负序电流能力的 系数与机组容量、构成及冷却方式有关,对某一确定机组而言为常数; I 2*负序电流对发电机额定电流 的标么值;t 对应 I 2*的和允许发热时间。JFL-31-负序电流启动回路如图2.5.1所示。负序电流滤过器的构成原理与JFL-21型负序电 流继电器相同。负序滤过器输出电压经全波整流和电容 C 2滤波后输入由三极 管VT1、VT2(T1、T2)等元件组成的启动回路。通过电位器 W 4调节整 定动作电流,电流达到整定值后,三极管VT1截止,VT2导通,继电器动作。电位器 W 3可调节输出基准直流电压,供JFL-31-反时限回路充电 用。请看图片XX99,+48mm。130mm,BP#图2.5.1 JFL-31-负序电流启动回路原理图 请看图片W1,+41mm。130mm,BP#图2.5.2 JFL-31-反时限回路原理图 JFL-31-负序反时限回路如图2.5.2。JFL-31-输出的“基准”电压作为起始充电 电压输入 至JFL-31-回路,如图2.5.3(a)。电路 C 1通过 R 1充电,当 充电电压达到由电位器 W 1调节的单晶管V1(BT1) 的“击穿电压” U 1后,单晶管V1输出电流,如图2.5.3(b)。电容 C 1经V1的e b极、电阻 R 3放电,放电电流在 R 3上产生脉冲电压 触发三极管VT1导通, C 2因VT1导通而迅速放电,VT 2截止,如图2.5.3(c)、 图2.5.3(d)。电阻 R 3上的脉冲电压消失后,VT1恢复截 止, C 2充电,当充电电压达到稳压管VD3、VT2导通电压 U 0时,VT2重新导 通。在这个过程中VT2的截止时间即为脉冲展宽时间 t 2。在 t 2时间内输入“基准”电压经电阻 R 7对电容 C 3 C 6充电(继电器K已由JFL-31-启动),直到V T2重新导通停止充电 ,如图2.5.3(f)。上述过程重复出现,电容 C 3 C 6上的 电压经多次充电后逐渐上升,直至达到单晶管V2(BT2)的击穿电压 U V2,电容C3C6对V2 的eb极、电阻 R 12放电,放电电流在 R 12上建立脉冲电压使VT3触发导通,继电器动作,如 图2.5.3(g)。 从图 2.5.3 可以看出,从故障点 t 0开始至继 电器动作的时间为 t K。继电器整组动作时间 t K取决于充电脉冲的频 率及幅值。脉冲 形成回路中,尖顶脉冲 t 1由 R 1 C 1充放电形成,其充电电压取自JFL-31-输出的“基准”电压,此电压与原边的负序电 流大小成正比,所以尖顶脉冲的频率也随原边负序电流增加而升高、减小而降低。尖顶脉冲 经脉冲展宽后变为方波脉冲 t 2,其频率与尖顶脉冲 是一致的,图 2.5.3(d) 、(e)。又电容 C 3 C 6的充电电压亦取自JFL-31- 输出的“基准”电压,电容 C 1 C 6在VT2截止时即 出现 t 2方波脉冲时经 R 7进行充电,所以其充电脉冲 t ch的频率和脉冲宽度与 t 2方波是一致的,其 充电电压 U ch的幅度值随原边负序电流大小成 正比,见图 2.5.3(e),因 此电容 C 3 C 6充电速度取决于充电脉冲的频率和幅 度,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即图 2.5.2 中所示的调频调幅作用下) C 3 C 6的充电时间与原边负序电流之间基本构成了所要求的反时限关系, 加上 R 9、 W 2充电回路 辅助作用即构成给定 的 I 22* t K 的特性关系。请看图片W2,+130mm。110mm,BP#图2.5.3 反时限回路动作波形图 K 值受发电机的容量、冷却方式、制造结构等因素影响,一 般在330之间。 K 值的改变通过 C 3 C 6的不同组合而实现。当负序电流间歇地加于发电机时,在间隔时间内,发电机将向周围散热,负序电流再次出现 时,发电机将在前次负序电流作用下积累了一定热量的基础上再次增高温度,这个关系可用 图 2.5.4 示意图表示:请看图片W3,+27mm。70mm,BP#图2.5.4 发电机热量积累示意图 图 2.5.4 中, t 1 t 2时间段负序电流第一次加于发电机 ,发电机转子温度上升, t 2 t 3时间段为负序电流 间隔时间,发电机转子散热,温度下降, t 3为负序 电流第二次出现时间。图 2.5.2 中电阻 R 11的作用是在负 序电流消失继电器返回后,通过1K1 触点使其跨接于充电电容 C 3 C 6两端,使电容缓慢放电,近似模拟发电机散热过程。检验项目及要求 (一)一般性检验应注意检查元件与连接线的焊接是否良好。(二)直流工作状态检查(1)JFL-31-负序电流启动回路检查:从面板插试孔XT(CK)处用直流电压表检查各三极管 集 电极电压。要求正常情况下VT1集电极电压小于02V;VT2集电极电压约为22V。工作状态翻 转后VT1集电极电压为6V7V;VT2集电极电压小于1V。(2)JFL-31-反时限回路检查:从面板插试孔XT(CK)用直流电压表检查各三极管集电极电 压 ,要求正常情况下VT1集电极电压为8595V;VT2集电极电压小于02V;VT3集电极电 压约为22V。工作状态翻转后VT1集电极电压小于02V;VT2集电极电压约为18V;VT3集电极 电压小于15V。检查V3管基极电压应为68V。(三)负序滤过器检验加单相电流进行测试。分别由TA1(LH1)、TA2(LH2)及将TA1与TA2反极性串接加电流1A,测量 三种情况下滤过器输出电压,要求基本相等,离散值不超过3%。(四)JFL-31-输出“基准”电压调整从A、B相(TA1与TA2反极性串接)通入电流 I 3 01 I n,“基准”电压应调整为10V 。(五)动作电流检验在整定位置下测试继电器的负序电流动作值,要求与整定值误差不超过5%(六)单结晶体管V1、V2击穿电压检验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V1、V2击穿电压应调整为75V。(七)反时限特性曲线检验整定 K 值,加单相电流进行试验,测量继电器动作时 间,应满足 关系式: I *22 t K 。检验与调试 (一)直流工作状态检查(1)JFL-31-负序电流起动回路检查:用直流电压表从面板测试孔XT(CK)进行检查。正常 情 况下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VT1由XT1(CK-1)、XT8(CK-8)测量,应小于02V;VT2由XT2(C K-2)、XT8测量,约为22V。短接XT7(CK-7)与XT8,使各三极管工作状态翻转,测量翻转后各三极管集电极电压,要求VT 1(XT1XT8)为67V;VT2(XT2XT8)小于1V。如测试结果不符要求,应对VT1及VT2回路进行检查。(2)JFL-31-反时限回路:用直流电压表从面板测试孔XT(CK)进行检查,正常情况下各三极管的集电极电压:VT1从 XT1(CK-1)、XT8(CK-8)测量,应为8.5V95V;VT2从XT2(CK-2)、XT8测量,应小于02V ;VT3从XT5(CK-5)、XT8测量,应约为22V。短接XT7(CK-7)与XT8使各三极管工作状态翻转,测量各三极管工作状态翻转后的集电极电压 ,要求VT1(XT1XT8)小于02V;VT2(XT2XT8)约为18V;VT3(XT5XT8)小于15V。如不符要求应对VT1VT3回路进行检查;用直流电压表检查V3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