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_第1页
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_第2页
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_第3页
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_第4页
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讨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CT征像。结果结肠癌的主要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肠壁增厚,肠腔狭窄,增强不均匀强化,肠外浸润及转移。CT分期:期1例,期6例,A期10例,B期2例,期2例。结论CT对发现病变,确定癌肿范围,有无邻近组织及脏器累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并能根据CT征像作出简便的分期,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结肠癌;CT扫描;分期;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2(c)-0121-02结肠癌是消化道的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年龄以4050岁为高峰,男性多于女性1,在我国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影像检查是发现该病并进行分期的重要方法。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和内镜检查为较理想的检查手段,但是不能准确地进行结肠癌分期。随着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和后处理功能的发展,CT在结肠癌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收集了2011年7月2012年10月在本院经结肠镜和(或)手术病理证实并有CT资料的21例结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例结肠癌患者中,男10例,女11例;年龄4071岁,平均55.5岁。临床表现:发病时间10d2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肿块、便血,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贫血,大便性状改变及不全性肠梗阻。其中,腹痛、腹胀17例,腹部肿块8例,大便性状改变、便血14例,消瘦、乏力5例,贫血2例,3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形成肠套叠。病理分型:结肠腺癌17例,结肠黏液癌3例,结肠未分化癌1例;其中,结肠腺癌中管状腺癌例13例,乳头状腺癌4例。1.2检查方法CT检查使用TOSHIBAAquilion64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膈肌顶部至耻骨联合下缘,一次屏气行全腹扫描,扫描层厚5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碘佛醇80mL,双筒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速度3.5mL/s,采用降主动脉域值自动触发程序行动脉期扫描,静脉期延时6070s。将螺旋CT采集的容积数据行多平面重建(MPR)成冠状位及矢状位。2结果2.1发病部位升结肠8例,结肠肝曲3例,横结肠4例,结肠脾曲2例,降结肠1例,乙状结肠3例。2.2CT表现结节状或环状软组织肿块15例,不对称的肠壁增厚20例,肠壁增厚5.920.0mm;肠腔变形或狭窄12例,增强软组织块及增厚肠壁呈不均匀明显强化。浆膜层受侵犯16例;7例病灶周围有淋巴结影,淋巴结直径310mm,其中2例远处淋巴结转移,4例肾前筋膜受侵增厚。3例有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形成肠套叠。2.3结肠癌的CT分期期1例,期6例,A期10例,B期2例,期2例。3讨论正常结肠在膨胀情况下肠壁厚度不超过3mm,空虚时不超过5mm,其密度均匀,轮廓对称,内外缘清晰、锐利、光整。当肠壁厚度超过5mm为可疑增厚,超过10mm为肯定异常2。本组病例肠壁增厚最低为5.9mm。结肠癌的CT分期标准3:期,壁内息肉样肿物,而无结肠壁增厚;期,结肠壁增厚,超过6mm,但无邻近器官的侵袭;A期,结肠壁增厚或肿瘤侵及附近肌肉或器官;B期,结肠壁增厚或肿块侵及盆壁或腹壁;期,结肠癌合并远处转移、播散。根据此分期,本组病例中,期1例,期6例,A期10例,B期2例,期2例。对本组期的结肠癌是在增强扫描辅以多平面重建(MPR)才发现。从本组病例CT分期中,发现CT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但对于期及以上的准确性很高。结肠癌的临床改良Dukes分期4:癌仅限于肠壁内为DukesA期,穿透肠壁侵入浆膜或/及浆膜外,但无淋巴结转移者为DukesB期,有淋巴结转移为DukesC期,其中淋巴结转移仅限于癌肿附近如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者为C1期,转移至肠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者为C2期,已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及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为DukesD期。根据CT征像,大体可确定本组病例的临床Dukes分期,DukesA期5例,DukesB期9例,DukesC1期4例,DukesC2期1例,DukesD期2例。判断浆膜受侵,在CT的表现为:(1)肠壁外缘光滑、锐利,表明肿瘤仍局限于肠壁内;(2)肠壁浆膜面模糊不清或伴有浆膜外的条索状影,表明癌肿已穿透肠壁外;(3)部分脏器间脂肪层消失,表明周围脏器受侵5。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与否决定结肠癌的分期,一般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为小淋巴结转移(小于4mm)6,本组7例病灶周围有淋巴结影,淋巴结直径为310mm,如沿用淋巴结直径大于10mm为阳性指标,则很难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但病理结果显示病灶周围淋巴结影有部分为淋巴结转移。因此,CT发现病灶周围有淋巴结影,应考虑有淋巴结转移可能。结肠癌CT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并有周边浸润性改变,肠壁局限或环形增厚且厚度超过5mm,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均提示恶性征像7,若伴有周围淋巴结或肝脏等远处转移,则可明确诊断。增强扫描易于显示病灶,对病灶的定性诊断十分重要,根据病灶是否强化鉴别肿瘤与肠道内容物,根据病灶与周围肠管的强化时间和程度差异,更好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8。多平面重建(MPR)能够辅助轴位观察,更好地显示结肠的病变,明确结肠肿块与周围脏器的关系。CT对结肠癌的诊断及分期,尤其是中晚期结肠癌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确定癌肿范围,有无邻近组织及脏器累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可作为结肠癌的术前常规检查,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参考文献1冯亮,陈君坤,卢光明,等.CT读片指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53.2曹丹庆,蔡祖龙.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15.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97.4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11.5袁赟.CT对结肠癌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现代临床医学,2008,34(6):452-453.6王建军,杨培金,李树金,等.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J.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2007,20(7):619-6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