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和电气安全.doc_第1页
特种设备和电气安全.doc_第2页
特种设备和电气安全.doc_第3页
特种设备和电气安全.doc_第4页
特种设备和电气安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1. 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内专用机动车辆。2. 工业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内专用机动车辆。3. 特种设备8过程: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维护保养改造报废。4.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5途径:法规标准建设使用与运营管理作业人员的培训考核第三方安全检验制度监察管理。第二章1. 锅炉: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又将热能传递给水、汽、导热油等工质,从而产生蒸汽、热气或通过导热工质输出热量的设备。分类:按容量-大型,中型,小型按结构-锅壳式(火管),水管,水火管。2. 锅炉的安全管理8条:使用定点厂家的合格产品登记档案专责管理持证上岗照章运行定期检验监控水质报告事故。3. 锅炉安全装置:安全阀a.作用-控压b.种类-弹簧式,杠杆式c.技术要求1)每台至少2个;2)垂直装在锅筒、集箱的最高位置;3)设排气管。 压力表a.作用-测压b.种类-弹簧式,液柱式,远传式,电接点式c.技术要求1)刻度极限值为工作压力的1.5-3倍;2)表盘直径不小于100mm;3)装用前进行校验并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封印;4)刻度盘上划红线指示工作压力;5)压力表与存水弯管间应装三通旋塞。 水位表a.作用-指示水位高低b.种类-玻璃管式,平板式,双色c.技术要求1)每台锅炉至少2个;2)装在便于观察处,距离地面高于600mm时加装远程水位显示装置;3)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明显标志。 温度仪表a.作用-测量介质温度b.种类-膨胀式,热电偶式,热电阻式c.技术要求1)热水锅炉进出口均应装温度计;2)量程为所测正常温度的1.5-2倍;3)装用后每年至少校验一次。 4大保护装置1)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2)高低水位报警和低水位连锁保护装置3)蒸气超压报警器4)锅炉熄火保护装置。 排污阀或放水装置防爆门自动控制装置。4. 锅炉启动程序:运行准备,包括检查和点火前的准备烘炉与煮炉点火与升压暖管与并汽监督和调整维护和管理,包括排污、吹灰和预防结焦停炉和保养。5. 点火升压阶段5点注意:1)防止炉膛爆炸2)控制升温升压速度3)注意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冷却4)严密监视和调整指示仪表。6. 锅炉监督和调整的四方面参数:汽压,通过增减燃料量,风量,给水量来改变蒸发量;汽温,调节蒸气侧和烟气侧;水位,调节给水量以适应蒸发量;热效率,调整风与燃料及引风与送风。7. 排污:目的-排除过剩的盐量和碱量,泥垢,油脂和泡沫;分类-定期排污和表面排污;注意事项1)定期排污在低负荷或停止用汽时进行;2)排污管上有2个串联的排污阀时,先开快开式排污阀,后开慢开式排污阀;结束后先关慢开式,后关快开式。8. 锅炉运行状态检验包括4方面:管理方面锅炉本体安全附件,自控仪表及附属设备水质管理。9. 锅筒的检修:常见缺陷有腐蚀裂纹变形。10. 锅炉检验:内部检验,2年1次外部检验,1年1次水压试验,6年1次,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2年1次。11. 4管:水冷壁管,省煤器管,过热器管,再热器管。12. 锅炉事故10类,最严重爆炸事故,最频繁缺水事故。13. 锅炉事故原因:超压超温水位过低引起严重缺水水质管理不善水循环被破坏误操作。14. 不能用向炉膛浇水的方法灭火,而用黄沙或湿煤灰将红火压灭。15. 缺水事故处理:校对各水位表,正确判断是否缺水;判明是轻微缺水还是严重缺水,大型锅炉用叫水法。轻微缺水则减少燃料和送风,缓慢上水;严重缺水则立即停炉。小型锅炉一旦缺水立即停炉。16. 满水事故处理:对各水位表进行对照和冲洗,检查有无故障和假水位;确认满水后,通过叫水判断满水程度;轻微满水应将给水自动调节器改为手动,关闭水阀,减少或停止上水,减弱燃烧;有省煤器的锅炉开启省煤器的再循环管阀门,必要时开启排污阀、蒸汽管道及过热器上的疏水阀;若是严重满水则紧急停炉,停止给水,迅速放水和疏水。第三章1. 压力容器:工业生产中用于完成反应、传质、传热、分离和储存等生产工艺过程,并能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分类:按设计压力高低-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按生产工艺过程的作用原理-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储存容器2. 压力容器安全装置:安全阀爆破片安全阀组合爆破片爆破帽易熔塞紧急切断阀和减压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瓶帽11防振圈。3. 压力容器设计的安全技术:材料选择结构安全设计强度设计。4. 压力容器的5方面安全操作:平稳操作防止超载运行期间定期检查容器的紧急停止运行维护保养。5.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维护保养:保持防腐层完整消除产生腐蚀的因素消除“跑、冒、滴、漏”停用期的维护保持完好状态。6. 爆炸破坏力的5种形式:振动冲击波碎片冲击火灾毒害。7. 射线检测优点-a.可获缺陷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定量准确b.结果有直接记录,可保存;c.对体积类缺陷检出率高;d.适宜检验较薄工件;e.适宜检验对接焊缝;缺点a.对缺陷在工件中厚度方向的位置,尺寸的确定较难;b.成本高c.速度慢d射线危害8.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优点-a.对面积类缺陷检出率高;d.适宜检验较厚工件;c.适宜检验各种试件;d.成本低e.速度快f.仪器体积小,轻,使用方便f.对缺陷在工件厚度方向上定位准确。缺点a.结果无直接见证记录;b.材质、晶粒度对检测有影响。9. 压力容器事故3类型:爆炸事故重大一般第四章1. 压力管道: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2. 压力管道分类:按压力a.真空管道b.中低压c.高压d.超高压根据用途a.GC类工业管道b.GB类公用管道c.GA类长输管道3. 压力管道正确使用:强化控制工艺操作指标和工艺纪律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4. 压力管道维护保养:防腐保温阀门,安全阀,压力表,底部,弯曲处防锈,经常擦拭防振动防静电,跨接,接地消除消除“跑、冒、滴、漏”禁止作支架,锚点,支撑点。5. 压力管道安全装置:安全阀爆破片视镜阻火器安全水封安全放空管6. 压力管道运行中的检查和检测:运行初期检查在线监测末期检查和寿命评估7. 压力管道事故类型:爆炸事故严重损坏一般损坏8. 压力管道事故应急措施:重大事故-启动应急预案,保护现场,报告超压-切断进气阀,无毒非易燃介质打开排空管;有毒易燃易爆打开放空管,通过接管排至安全地点泄露-堵漏易燃易爆介质泄露-控制明火,切断电源。9. 压力管道事故5方面原因:设计制造安装管理腐蚀第五章1. 起重机械:用于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分类:轻小型起重设备桥式型起重机臂架式类型起重机升降机2. 起重机械工作级别:利用等级按起重机设计寿命内总的工作循环次数N分为10级载荷状态与起升载荷与额定载荷之比和各个起升载荷的作用次数与总的工作循环数N之比有关。表示和关系的图形称为载荷谱。名义载荷谱系数,m=3。起重机的载荷状态按名义载荷谱系数分为(0.125,0.25,0.5,1.0)4级按照起重机的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起重机工作级别分为8级。3. 起重机的检验:定期监督检验周期为2年彻底检验至少1年1次超载试验和彻底检验至少4年1次检查至少7天一次。4. 起重机械安全装置:限位器,包括起升高度和行程限位器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缓冲器防风防爬装置,包括锚定装置,防风铁鞋和夹轨器防后倾装置,包括保险绳和保险杆回转锁定装置超载保护装置,包括起重量限制器和起重力矩限制器防冲撞装置,包括光线式和超声波式危险电压报警器危险牌,安全接地装置和安全防雷装置。5. 起重机具的安全使用:装有音响清晰的喇叭、电铃或汽笛,在起重臂、吊钩、平衡重等转动体上有鲜明的色彩标志采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进行指挥6级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停止作业。雨雪过后先试吊严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装置代替操纵机构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应发出声响示意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人从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不得超载,特殊情况须批准并现场监护。严禁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吊索与物件的夹角宜采用,不得小于。载荷达到额定重量的90%时先试吊。不得突然制动。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不得带载自由下降。11突然停电,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使重物降到地面。12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作业。6. 驾驶工十不吊:1.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时不吊。2.指挥信号不明确时不吊。3.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时不吊。4.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时不吊。5.结构或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6.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7.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8.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9.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10.钢(铁)水包装得太满时不吊。7. 司索工五不挂:安全设施不全不挂;信号联系不通不挂;重车装得不标准不挂;绞车道有行人不挂;超规定车数不挂。8. 正常工作的起重机每2年检验1次。9. 起重机保养: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10. 起重机检测检验内容:所有零部件,金属结构本体和焊缝不得出现裂纹和永久形变大部分摩擦部件的表面磨损量某些部件及焊缝内部缺陷的当量尺寸某些专用零部件如钢丝绳的质量要求防腐层厚度。第六章1. 电梯分类:按用途分8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病床电梯,杂货梯,建筑施工用电梯,观光梯,矿用梯和船用梯;按速度分3类-低速梯,快速梯,高速梯。2. 电梯基本结构:机房,轿厢,厅门及井道与井底设备。3. 电梯主要参数:速度特性,包括加减速的最大值,垂直振动加速度,水平振动加速度工作噪声,包括机房噪声,轿厢内噪声,门开噪声二平层准确度4. 电梯型号P2245. 电梯运行检查内容:作单站停车、直放和紧急停车试验,操纵箱上各开关按钮,召唤按钮,信号指示,消号,层楼指示是否正常,联络装置是否正常上下运行导轨润滑门锁开关制动器,电梯停站后轿厢滑移情况,平层误差。6. 电梯安全装置:超载限制器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自动门锁和联动装置。7. 电梯安全四大件: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门联锁。8. 电梯的一般管理方法:专职驾驶员和专职维修保养人员检查保养制度,日检,月检,季度检查,年检,临时性检查维修检查保养工作规程9. 电梯检测检验内容:技术资料审查机房或机器设备区间检验井道检验轿厢与对重检验曳引绳与补偿绳层站层门与轿门底坑检验和功能试验。10. 电梯事故类型:人身伤害设备损坏复合性11. 人身伤害事故表现形式:坠落,剪切,挤压,撞击,触电,烧伤12. 设备损坏事故类型:机械磨损,绝缘损坏,火灾,湿水电气安全第一章1. 电力系统组成:发电厂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网电力负荷。2. 交流额定电压1000v为高压,1000v为低压。工频低压为380V和220V。工频为50HZ。3. 工业企业电力负荷分级:一级二级三级。4. 工业企业高压配电:放射式,优点-各个线路上的故障不产生相互影响;缺点-使用高压开关设备较多,一旦发生故障或检修时,该线路供电的全部负荷将全部断电树干式,优点-线路简单,采用的高压开关少;缺点-供电可靠性差,当高压配电干线发生故障或检修时,接于干线的所有变电所都要停电,实现自动化方面适应性差环式。5. 工业企业低压配电:放射式,优点-各个引出线上的故障不产生相互影响;树干式,优点-线路简单,缺点-供电可靠性差,干线发生故障影响范围大环式,可靠性高但其保护装置及其整定复杂。6. 电气事故的特点:危害严重类型多危险直观识别难概念抽象防护研究综合性强。7. 电气事故6类型:触电静电危害事故雷电灾害电气火灾爆炸电磁场危害电气系统故障危害事故。8. 电击:对人体的效应由通过的电流决定,而电流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电流的强度,种类,持续时间,通过途径及人体状况有关。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造成的伤害。9. 触电事故的8条分布规律:季节性明显,二三季度多发,6月至9月最集中低压设备事故多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事故多电气连接部位事故多农村事故多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事故多青年,中年以及非电工人员事故多误操作事故多。10. 人体各部分的电阻率次序由大到小:皮肤脂肪骨骼神经肌肉血液11. 电击致命的3原因:心室颤动,窒息,电休克。12.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途径电流种类13. 感知电流:电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14. 摆脱电流:人体在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15. 室颤电流: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16. 电流通过心脏,中枢神经和脊椎等要害部位时,电击伤害最严重。17. 100HZ以上交流电流,直流电流,特殊波形电流都对人体有害,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为轻。第二章1. 防止电击事故的基本准则IEC:在正常情况,或在单故障情况下,易触及的可导电部分均应是无危险的。2. 防止电击事故的措施分类: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主要有绝缘,屏护,间距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主要有TN,TT,IT,等电位连接兼防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主要有特低电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双重绝缘及加强绝缘。3. 绝缘:利用绝缘材料对带电体进行封闭和隔离。工程上应用的绝缘材料电阻率一般不低于。绝缘材料分类:气体绝缘材料,液体绝缘材料,固体绝缘材料。4. 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绝缘电阻率和绝缘电阻介电常数介质损耗。5. 绝缘的破坏:绝缘击穿绝缘老化绝缘损坏。6. 兆欧表L,G,E接法:E接地或接设备外壳,L接被测线路或发动机、电器的导线或电动机绕组,G接锡箔。7. 屏护:采用遮栏,护罩,户盖,箱匣等把危险的带电体同外界隔离开来,以防止人体触电事故。8. 间距: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和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必要的安全距离。9. 接地:将电气设备的某些部分,电力系统的某点与大地连接起来,提供故障电流及雷电电流的泄流通道,稳定电位,提供零电位参考点。分类:正常接地和故障接地,正常接地又分为工作接地和安全接地。10. 跨步电动势指地面上水平距离为0.8m的两点之间的电位差。跨步电压是指人站在流过电流的地面上,加于人两脚之间的电压。11. 在380V不接地电网中,要求保护接地电阻4;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KWA时,取接地电阻10。12. IT系统: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13. TT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配合以降低保护接地的电阻,装设剩余电流动作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措施。14. TN系统:电源中性点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系统的中性点联结保护接零。分类:TN-S,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完全分开TN-C-S,系统干线部分的前一部分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共用TN-C,系统的干线部分保护零线是与工作零线完全共用的。15. 重复接地是提高TN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在保护导体断线情况下,重复接地一般只能减轻保护导体断线时触电的危险,但不能完全消除触电的危险。16. 迅速切断电源是保护接零的基本保护方式。17. 不允许在有保护作用的零线上装设单极开关或熔断器。18. 保护导体:包括保护接地线保护接零线等电位联结线。19. 等电位联结:保护导体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生产用的金属装备以及允许用做保护导体的金属管道等用于其他目的的正常不带电导体间的联结。20. 每一垂直接地体的垂直元件不得少于2根;垂直元件的长度以2-2.5m为宜。接地体应埋设在冻土层以下。21. 电位差计型接地电阻测量仪接法:P端或P1端接于电压极;C端或C1端接于电流极;E端或C2,P2端并接后接于被测接地体。第四章1. 特低电压额定值的等级:42V,36V,24V,12V,6V。在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电动工具采用42V;有点击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和局部照明灯采用36V或24V;金属容器内或特别潮湿处等特别危险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采用12V;水下作业采用6V。2. 不能认为仅采用了安全特低电压电源就能防止电击事故发生。3. 特低电压必须由安全电压供电。4. RCD-电流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应用:对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只作为补充保护措施;对间接接触电击事故的防护-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用来切断电源;对电气火灾的防护-切断电源;分级保护-为尽量缩小停电范围,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采用分级保护。6. 在TN-C-S系统中,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只允许在N线与PE线分开部分。7. 分级保护:在电源端、负荷群首端、负荷端分别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构成两级或以上串接保护系统,且各级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主回路额定电流值、剩余电流动作值与动作时间协调配合,实现具有选择性的保护。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分级保护应以末端保护为基础。9.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按电气设备供电方式的选择: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优先选用2极2线制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三相三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3极3线式三相四线220/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三相设备与单相设备共用的电路应选用3极4线或4级4线式。10. 工作绝缘: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和防止触电的基本绝缘。位于带电体与不可触及金属件之间。11. 保护绝缘:在工作绝缘因机械破损或击穿等而失效的情况下,防止触电的独立绝缘。位于不可触及金属件与可触及金属件之间。12. 双重绝缘:兼有工作绝缘和保护绝缘。13. 加强绝缘:在绝缘强度和机械性能上具备了与双重绝缘同等防触电能力的单一绝缘。在构成上可以包含一层或多层绝缘材料。14. 电气隔离:采用电压比为1:1,即一次侧与二次侧电压相等的隔离变压器。第五章1. 架空线路的主要结构:导线杆塔横担基础与拉线绝缘子金具和避雷线2. 10KV及以下城区线路的档距一般为40-50m。3. 常见的架空线路故障有:倒杆断线污闪接地相间短路。4. 电气线路敷设考虑因素:绝缘性能导电能力机械强度动稳定性热稳定性防触电安全。5. 电气线路导电能力:发热,电压损失,短路电流作用热稳定性。6. 对于断续或反复短时运行工作制设备定义负荷持续率FC%(也称暂载率或接电率)为,tw为设备工作时间,to为设备停歇时间。7. 三相设备电流计算,为计算功率,cos为功率因数,为线电压。第六章1. 外壳防护等级表示方法(IP代码):P176.2. II类电气设备的标识符号和III类设备的标识符号:P1783. 宜采用III类灯具的场所:建筑工地,地下工程照明宜采用36v浴室,游泳池,桑拿室宜采用24v水下照明宜采用12v。4. 弧焊机工作原理图P197,弧焊机二次侧错误接地P1985. 电磁式过流保护断路器工作原理和多功能断路器工作原理P2036. 热继电器用于电动机保护电路P213。7. A断路器 通电工作 有灭弧装置;B 隔离开关 断电工作 无灭弧装置。通电-先合B后合A,断电-先断A后断B。8. 电力变压器的结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铁心冷却,保护,防爆装置。9. 变压器事故过负荷运行:当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其中一台发生故障,而又不能停电,由未发生故障的另一台变压器承担两台变压器所供负荷。10.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少,二次侧匝数多。二次侧额定电流为5A。安全要求避免二次侧开路二次侧避免超过额定负载外壳及二次回路一点应良好接地,且二次回路只许一点接地而不应再有接地极性和相序必须正确。11. 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匝数多,二次侧匝数少。二次侧额定电压为100V。安全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