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学案.doc_第1页
故宫博物院学案.doc_第2页
故宫博物院学案.doc_第3页
故宫博物院学案.doc_第4页
故宫博物院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宫博物院学案 第一课时 时间:2012年10月8日 教师:苗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初步了解故宫博物院 2、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一)自学阶段 自学法、积累法 7一、作者简介黄传惕(t),1934年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毙命黄羽,湖南平江人。代表作有天安门颂、本经,我心中的城、彩色的吐鲁番、故宫博物院等。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矗立( ) 鳌头( ) 湛蓝( ) 殿檐( ) 藻井( )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击磬( ) 檀木( ) 攒 ( ) 慈禧( ) 额枋( ) 妃嫔( ) 翊坤宫( )2、解释词语玲珑:湛蓝: 布局:肃穆:幽雅:悠扬:井然有序:(二)导学阶段 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 30一、朗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太和殿、_、_;以及后三宫:_、交泰殿、_。课文重点解说了三大殿中的_和内廷的_,不仅突出了故宫的_的建筑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封建统治时代的_的至高无上。2、理清游览路线, 理清文章结构 (你会填吗?试着按照作者的路线填写下列图形) 3、作者把故宫博物院介绍的清楚明白,是因为恰当的使用了一些方位名词,试找出这些词语,并分析课文的说明顺序。4、结合文章内容,给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2段):概括说明故宫的概况位置,称属,规模和总的建筑特点。 第二部分(3段-_段):_。第三部分(_段):_。 (三)测评阶段 自学法 8一、阅读气候的威力(节选),完成1-3题。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每秒32.6米,但10级以上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每秒55.6米,有时甚至可达每小时三百多千米!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胁。大风的直接后果则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A)1960年8月24日,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的温度;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B)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C)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1970年,美国的一架运输机在只剩下最后40分钟的路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暴风。结果,运输机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实际上,在南极的活动中,像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1.第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其中“举例子”方法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方法有:_;“举例子”方法说明了_。2.“在这种条件下,人类的生存将会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这句话应放在第段的什么位置上?(A)处,(B)处,(C)处。正确的是_。3.第段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说明顺序是_顺序,从_到_。故宫博物院学案 第二课时 时间:2012年10月8日 教师:苗秀 学习目标: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2、揣摩语言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一)自学阶段 自学法,圈点勾画法 51、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理解并品味语言。(二)导学阶段 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25一、仔细阅读文中介绍太和殿的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介绍太和殿哪些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作者把故宫博物院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恰当的使用了一些说明,请在文中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2)三、测评阶段 练习法 15(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1.第段写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2.第(2)段说明太和殿内景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时,需要确立空间方位的观察点。本段确立的观察点是 _。3.按空间顺序说明往往借助于方位词。第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词有哪些?4.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请具体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目的是什么?5.从上述两段文字看,选文是平实说明,还是生动说明?(二)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6.这个文段说明的重点是_ ,它按照_ 的结构方式来写,大礼堂在建筑上最突出的特征是_。7.文中的“从屋顶到地面”能否改为“从地面到屋顶”?为什么?8.文中画线部分采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 、 。9.文中加“.”号的“它”指代的是 。10.从表达方式看,这段文字以说明为主,兼用了_。三、写作学习故宫博物院的写法,写一篇介绍建筑物的说明文,题目自拟。 要求:要写出建筑物的特征。题目如我们的校园、我家的住宅等二、(一)6.列数字 突出太和殿规模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