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_第1页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_第2页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_第3页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_第4页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双向互动摘要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有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在突发事件中,只有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并实现两种类型媒体的双向互动,才能推动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舟曲;突发事件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099-02在新传媒日益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新传媒的舆论力、信息力甚至价值观均对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心理状态、文化生活等产生巨大影响。新传媒就像一把剑,带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优势。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以网络、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与以电视、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这起突发事件中发挥各自优势,并实现双向互动,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受众。一、新媒体(一)概念界定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以“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的普及机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新传媒以受众多、传播快、辐射远等突出优势,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诱惑力。关于新媒体的概念,学术界历来有不同看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先生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新媒体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上海戏剧学院陈永东先生则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及各种应用形式,目前主要有电子菜谱媒体、互联网媒体、掌上媒体、数字互动媒体、车载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及新媒体艺术等”。从以上关于新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新媒体是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移动技术等手段,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二)新媒体的优点以网络、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因为拥有通达、顺畅、快捷、高效的传播渠道而赢得了渠道竞争的优势。2010年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各大网站都及时开设了与之相关的专题网页进行实时直播,比如中国新闻网开设“2010年8月8日晨甘肃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专题网页,中国天气网开设“甘肃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地质灾害”专题网页,腾讯网开设“风雨同舟、心脉相连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全国大救援”专题网页。各大网站对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进行实时直播,视频、文字、图片全方位出击,不仅弥补了平面媒体时效不足的先天缺陷,还克服了电视、广播媒体播出转瞬即逝的弊端。新媒体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以及覆盖面等方面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二、新媒体能与传统媒体的并存尽管新媒体有众多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也是新媒体难以望其项背的。因此,新媒体并不会取代传统媒体,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形式上具有互补性新媒体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比如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微博等,都呈现出无纸化和虚拟化的特点,而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相对来说,传统媒体具有感性特征,报纸、杂志是拿在手里面可以感觉到的。并且,新媒体对操作者的物质设备、文化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而传统媒体有易携带、阅读或收听方便并且成本低廉的优势。在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形式上的互补性,有效拓展了对事件的传播渠道。(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内容上存在差异新媒体报道内容比较开放,这也导致了一些违背社会道德和规范的内容流入传播体系,造成不良的后果和影响,也造成了部分人士对新媒体报道的内容不予信任的状况。比如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许多贴吧里贴出了“最近甘肃还将有其他自然灾害”的错误报道,造成了人们的恐慌。而传统媒体因受技术和政策制约,内容相对较少,但与新媒体相比却比较权威。因此,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构成了其有力的竞争“武器”。(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可以将受众的数量和广度最大化据全国城市居民媒介与消费调查,近几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报纸到达率停止下跌,阅读媒体网站新闻在2007年跃升为第五大上网目的,网络从精英走向大众,开车族对广播的热情依然很高,广播仍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在绝大多数时段的电视观众保持基本平稳,而在晚间黄金时段的收视有集中趋势。由此可以看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掌握着不同的受众群。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如何互动(一)危机事件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反应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害发生几个小时后,在8日凌晨3点23分,就有灾区网友用手机在新浪微博发出第一条来自灾区的信息。上午8点57分,19岁的大学生王凯发布了第一条与泥石流事件有关的微博。当天下午,新浪的微博小秘书首先与他取得了联系。当天晚间21点,楚天都市报等新闻媒体主动联系王凯,并了解相关情况。而后期许多媒体也多是通过微博了解信息并进行采访。当日,仅新浪微博包含舟曲关键词的相关信息总数就达12879条,8月15日全国哀悼活动当天相关微博数量突破30万条,达到最高峰。另外,其中的一条微博就被分享5198次,评论1161句。当时的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无法获得第一手信息并作出及时跟进报道,甘肃省内的几家电视媒体如甘肃卫视频道、甘肃公共频道、甘肃都市频道等电视频道,直到8月8日16时,要么播放篮球赛,要么播放广告,而对社会公众急需了解的舟曲地震的震级、灾区群众的生活现状等相关新闻内容却没有报道。在这种情况下,以微博、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替代主流媒体成为主要信源。8月8日早晨7点20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以“甘肃舟曲今晨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后”为题进行报道。13点,该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甘肃舟曲突发特大泥石流,人员向高地转移”为题进行报道。至此,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才拉开了此次报道的序幕。传统媒体的优势在此时也也开始凸显出来,一方面,传统媒体具有透明、公开的优势。甘肃日报为了让群众更多、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与灾区相关的各种情况,每天将各种消息及时报道,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批示,也有中央财政紧急下拨的补助资金数额;既有舟曲灾区的灾情报道,也有每天查核的遇难人数和失踪人数的准确统计,还有国内外同胞捐款捐物的最新报道。甘肃日报还推出了舟曲“泥石流之殇”特刊,在抢险救灾的第一阶段每天保持三四个版的规模,从而将舟曲特大泥石流造成的严重损失,军队、武警及社会各界的救援行动给予了充分的反映。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还有公正、客观的优势。客观是新闻的一条重要原则,为了把抗灾、救灾的具体情况及时详细的播报,各媒体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既报道特大泥石流造成的严重损失,又报道了灾区人民不屈不挠的抗灾自救工作;既报道党和政府的及时救助,也报道兄弟省市人民的无私援助,最大限度地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双向互动,共同促进新闻事业的发展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迅速的优点,而传统媒体具有公正、透明的优势。因此,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双方在内容与传播手段上优劣互补,才能发挥新闻媒体行业的最大优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融合:第一,从吸引受众关注的角度进行融合。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吸引受众,新媒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吸引受众,两种媒体可以互相依托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第二,从媒体形式互补的角度进行融合。在互联网已经成为有效提高传统媒体到达率的重要载体的情况下,传统媒体要和网络、手机以及其他多种新媒体相融合,有效细分受众群,获得较高的回报;也可以融合更有利于各媒体发展的多种因素,实现多方获益。第三,从信息共享和信息传播的角度进行融合。新媒体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传统媒体内容的转述,使新媒体的技术与传统媒体的内容相结合达到信息共享。例如电子报纸在印刷报纸的基础上,适应电脑网络的内容与形式需求,出版同印刷版有所不同的网络版。在内容上,网络版不受版面限制,依托报纸的新闻内容,发表详尽的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供生动的声音、影像服务。总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传播速度、传播渠道以及传播内容的权威性方面,都有可以互相补充的地方。因此,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结合,在危机事件中实现双向互动,一定能促进新闻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参考文献1刘华.灾难性事件中微博传播研究J.现代传播,2011,(4).2彭逸林,李浩然.现代传媒应对突发性群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