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 授课时间 2004-2005春季 教案编写时间 2004年 课程名称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代码03031总学时:70学时理 论:40学时实 验:30学时实 习:0.5周学分2.5学分课程性质必修课() 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任课教师侯明生,黄俊斌职 称教授授课对象植物保护 动植物检疫 专业 2004年级 14班 教材和 主要考资料教材:1. 陈利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 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 北京农业大学 编著. 农业植物病理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 浙江农业大学 编著. 农业植物病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资料:1. 中文:植物病理学报、植物保护学报、植物保护、病毒学报2. 外文:Phytopathology.Plant disease.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Molecular and physiological plant pathologyPlant pathology, 3rd edition,by George N.Agrios网站: / 南湖教苑 / 精品课程//mpp///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通过本门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较全面了解所讲授植物常见病害发生危害概况,重点掌握各类植物重要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综合治理策略及具体内容,熟悉植物病害诊断程序和病原物室内鉴定的相关技术手段,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主要农作物重要病害症状识别诊断,病原学、病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难点:病害症状的正确识别诊断、病原物显微鉴定和主要病害侵染循环特点教 学 进 程第 次课授课章节本章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备注第1次课第一章 水稻病害11学时6学时5学时本课程理论讲授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实验课程配合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在实验室对病原物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并进行病害田间调查。课程教学实习0.5周,根据作物季节和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分3次到教学实习点现场教学。第2次课第一章 水稻病害第3次课第一章 水稻病害第4次课第二章 麦类病害12学时6学时6学时第5次课第二章 麦类病害第6次课第二章 麦类病害第7次课第三章 棉花病害9学时6学时3学时第8次课第三章 棉花病害第9次课第三章 棉花病害第10次课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7学时4学时3学时第11次课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第12次课第五章 薯类、杂粮、烟草病害11学时6学时5学时第13次课第五章 薯类、杂粮、烟草病害第14次课第五章 薯类、杂粮、烟草病害第15次课第六章 果树病害10学时6学时4学时第16次课第六章 果树病害第17次课第六章 果树病害第18次课第七章 蔬菜病害10学时6学时4学时第19次课第七章 蔬菜病害第20次课第七章 蔬菜病害合计7章70学时40学时30学时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一章 水稻病害Rice disease 本章11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要求学生了解水稻上常见病害发生的种类。2. 掌握水稻“三大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综合防治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的诊断鉴定,病原物特性,病害循环及防治措施。2. 稻瘟病叶片上四种类型病斑变化,生理小种鉴定,病害季节性消长规律。3. 水稻白叶枯病病菌生理分化4.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危害与稻瘟病、白叶枯病的不同点。教学进程一、水稻稻瘟病 Rice Blast(一)稻瘟病在不同发病时期和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症状类型:1. 叶瘟的四种类型及区别2. 节瘟3. 穗颈瘟(二)病原菌生理特性:1. 形态学特征2. 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分化与鉴定3. 病菌的地域分布与环境条件关系(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与初侵染2.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四)发病因素:1. 水稻的抗病性2. 气象因素:温度、湿度、降雨、雾露、光照等3. .栽培管理4 .地理条件(五)病害综合防治1.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2. 减少病原3. 改进栽培方式,加强肥水管理4.药剂防治:种子消毒处理;喷药保护二、水稻白叶枯病 Rice Leaf Blight(一)病害症状类型:1. 叶枯型2. 急性型3. 凋萎型4. 黄叶型(二)病原物形态与生理性状及生理分化(三)病害发生规律:1. 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与初侵染源:病稻草和稻桩;带菌谷种;再生稻及自生稻株;杂草及其他植物2. 病原菌的传播与侵染:流水传播从叶片水孔侵入从叶片伤口侵入或茎基和根部的伤口侵入芽鞘或叶鞘变态气孔侵入维管束典型症状(四)发病因素: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6学时,其中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4学时,水稻其他病害2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5学时,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上课。实验课详见实验教案。教学进程1.水稻抗病性(1)抗性机制(2)抗性遗传2. 病原菌致病型小种变化3. 气象因素4. 耕作制度与栽培管理 (五)病害防治1. 加强检疫工作,杜绝种子传病2. 种植抗病品种3. 培育无病壮秧和控制压低菌源4. 药剂防治5. 生物防治三、水稻纹枯病 Rice Sheath Blight(一) 病害症状特点:1. 在叶鞘上引起的病斑的特点,与稻叶鞘腐败病的区别。2. 叶片上病斑的特点(二) 菌丝融合群在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中的应用 (三) 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2. 侵入与再侵染3. 菌核生物学特性与病害流行关系(四)发病条件:1. 菌核基数2. 气象条件3. 水肥管理4. 种植方式和密度5. 水稻抗病性及生育期 (五)病害防治1. 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2. 清除菌源3. 种植抗病品种4. 药剂防治:水稻封行后至抽穗期间喷药;分蘖盛期至圆杆期施药;在水稻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5. 生物防治:颉抗真菌:青霉属、镰孢属及木霉属的一些种颉抗细菌:假单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的一些种四、水稻其他病害:系统讲授当前发生较为流行的水稻病毒病(包括稻条纹叶枯病、稻黄矮病、稻普通矮缩病、稻黄萎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的病害循环、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对水稻恶苗病、水稻胡麻叶斑病、水稻线虫病、水稻云形病、水稻黑粉病、水稻褐条病等病害症状识别要点进行一般介绍。作业1. 要求学生预习下次授课内容。2. 完成水稻病害网络教学自测试题主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5陈利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9117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二章:麦类病害Wheat disease 本章12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要求学生了解麦类作物常发病害和主要病害类别2. 重点掌握小麦三种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小麦三种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难点:1. 小麦三种锈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2. 小麦三种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的病害循环及发生流行规律教学进程一、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一)病害症状特点1. 小麦条锈病危害部位2. 小麦受害后叶部的特征3. 三种锈病症状的区分(二)病害的生理特性1. 病原形态2. 病原生物学3. 病原菌生理生化(三)侵染过程:侵入期,扩展期,发病期(四)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夏,秋苗发病2. 病原菌的越冬,春季流行(五)发病条件1. 条锈菌生理分化小种的变化2. 品种抗锈性3. 环境条件的影响4. 栽培管理(六)病害控制1. 种植抗病品种2. 实行抗锈期合理布局3. 栽培防治4. 药剂防治二、小麦叶锈病Wheat Leaf Rust (一)小麦叶锈病的症状1. 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2. 在叶片上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多发生在叶片正面 (二)病原1. 病原形态2. 病原生物学3. 病原菌生理分化 (三)侵染过程夏孢子萌发芽管遇到气孔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孢侵入丝泡囊侵染菌丝伸入寄主细胞内又形成夏孢子进行再侵染 (四)发病条件 1. 叶锈菌生理小种群体结构2. 小麦品种的抗锈性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6学时,其中小麦锈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瘟病、黑穗病、线虫病;小麦病毒病、大麦条纹病;其他病害各学时实验课6学时,其中实验室3学时,田间调查3学时。具体内容见实验课教案。 教学进程 3. 环境因素:春季雨量和温度回升的早晚4. 栽培管理措施 (五)病害控制1. 选育推广抗病良种2. 加强栽培防病措施3. 药剂防治粉锈宁拌种(抽穗率达-时开始喷药)三、小麦杆锈病Wheat Stem Rust (一) 小麦杆锈病的症状1. 主要危害茎杆和叶鞘,也可危害叶片和穗部2. 夏孢子堆长椭圆形,在三种锈病中最大,隆起高,褐黄色,不规则散生 (二)病原1. 病原形态(夏孢子和冬孢子)2. 病原生物学:高温3. 病原菌生理分化:杆锈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四)侵染循环夏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植株上牙管附着孢侵入丝泡囊侵染菌丝寄主细胞条件适宜形成夏孢子堆萌发侵染 (五)发病条件1. 杆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化2. 小麦品种的抗锈性3. 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4. 栽培管理措施:播期、密度、水肥管理四、小麦赤霉病 Wheat Scab (一)小麦赤霉病的症状1. 赤霉病在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形成苗枯,茎腐和穗枯2. 被害小穗初为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后为粉红色霉层 (二)病原: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 (三)病害循环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产生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落到麦穗上萌发菌丝侵入小穗内小穗调萎或病穗枯萎潮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 (四)发病条件1. 气象条件2. 菌原数量3. 品种抗病性和生育时期4. 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有利于发病 (五)病害控制1.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2. 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原数量3. 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喷雾防治五、小麦白粉病 Wheat Powdery Mildew (一)小麦白粉病的症状1. 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危害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2. 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原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后为灰白色,最后为浅褐色.教学进程(二)病原1. 病原形态2. 病原生物学3. 病原菌生理分化 (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夏和越冬2. 传播和侵入3. 再侵染 (四)发病条件1. 品种抗病性:根据抗病性表现,可把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分为低反应型抗病性,数量性状抗病性和耐病性.2. 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3. 栽培条件4. 菌原数量 (五)病害控制1. 选用抗病品种2. 减少初侵染来源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合理施肥,坚决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灌水,降低田间湿度4. 药剂防治播种期拌种春季喷药防治六、小麦黑穗病 Wheat Smuts (一) 小麦黑穗病的症状 1. 小麦散黑穗病:系统性侵染病害,一般病株较矮而直立,抽穗早 2. 小麦腥黑穗病:病株较矮,分蘖增多 3. 小麦杆黑粉病:病斑初淡灰色条纹,逐渐隆起,转深灰色,最后寄主表皮破裂,露出黑粉 (二)病害循环 1. 小麦散黑穗病:属花器侵染类型,一年只有一次侵染 2. 小麦腥黑穗病:一种单循环系统侵染的病害 3. 小麦杆黑粉病:系统侵染病害,一年只能侵染一次 (三)发病条件 1. 小麦散黑穗病:上一年病菌侵入率有直接关系 2. 小麦腥黑穗病:主要是低温和墒情 3. 小麦杆黑粉病:发芽期土温 (四)病害控制 1. 加强检疫 2. 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 3. 建立无病留种田,繁育和使用无病种子 4. 栽培防病 5.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七、小麦病毒病及其他病害主要讲授小麦的黄矮病、丛矮病;麦类作物叶枯病、颖枯病、线虫病、纹枯病、霜霉病等诊断识别.作业1. 完成本章网络教学自测试题。2. 提交第一章网络教学自测试题3. 预习下次授课教学内容内容。主 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6-83徐雍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32-169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三章 棉花病害Cotton disease 本章11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5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3. 要求学生了解棉花苗期病害,生长中后期病害和铃期病害发生种类及危害。4. 掌握棉苗病害和枯、黄萎病的识别诊断、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掌握棉花苗病的主要种类、侵染来源 2掌握棉花枯、黄萎病的识别诊断难点: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病原学及发生流行规律教学进程一、棉花枯萎病 Cotton Fusarium Wilt(一)棉花枯萎病在田间的几种症状类型1. 黄色网纹型2. 黄化型3. 紫红型4. 调萎型5. 矮缩型(二)病原菌生理特性:1. 病原形态2. 病原生物学3. 病菌生理分化4. 病菌致病性(三)病害循环:1. 初侵染: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2. 传播:种子带菌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3. 侵入与发病:根部伤口或根梢直接侵入4. 再侵染:枯萎病虽有再侵染,但以初侵染为主(四)发病条件:1. 种和品种抗病性:分为组织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2. 气候条件:主要是地温和雨量3. .耕作与栽培措施4 .土壤线虫(五)病害控制1. 保护无病区2. 种植抗病品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3. 轮作倒茬4. 加强栽培管理5. 利用生防菌和诱导剂防治二、棉花黄萎病 Cotton Verticillium Wilt(一)棉花黄萎病的症状类型:1. 普通型2. 落叶型3. 枯、黄萎病的症状区别:枯萎病发病早,出苗后可发生,达到高峰;黄萎病发病较晚,一般在现蕾期才开始发生,花铃期达高峰。 枯萎病症状可由下向上发展,也可沿顶端向下发展形成“顶枯症”;黄萎病的症状一般由下而上逐渐向上发展,不形成顶枯症。枯萎病常引起植株明显矮化、枯死;黄萎病一般不产生矮化和早期死亡。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6学时(其中棉苗病害2学时,枯、黄萎病2学时,铃期病害1.5学时,生理性病害0.5小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5学时,其中实验室上课3学时,田间调查2学时,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上课。具体内容详见实验课教案。教学进程枯萎病叶脉可变黄,成黄色网纹症;黄萎病没有叶脉变黄的症状。(二)病原生理特性1. 学名:主要是大丽轮枝孢和黑白轮枝孢2. 病原生物学: 大丽轮枝孢生长适温20-253. 病菌生理分化(三)病害循环1. 初侵染:与枯萎病基本相同2. 传播: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与枯病基本相同3. 侵入与发病4. 再侵染:主要以初侵染为主,再次侵染作用不大(四)发病条件 1. 土壤菌源数量:先决条件 2. 气候条件:温度25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是该病大发生的关键因子 3. 种与品种抗病性 4. 病菌致病性变异及强致病力落叶型菌系的出现 5. 缩节胺化控 (五)病害控制 1. 加强植物检疫,保护无病区 2. 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3. 药剂防治 4. 消灭病点 5. 轮作倒茬,加强栽培管理 三、棉花苗病 Cotton Seedling Disease(一)棉花苗期病害症状特点:1. 立枯病:烂种、烂芽、烂根、子叶纵裂2. 红腐病:烂籽、烂芽、茎基腐、子叶褐斑或粉红色霉状物3. 炭疽病:烂芽、茎基腐、子叶褐斑、叶枯 (二)病原 (三)病害循环: 1. 初侵染源:土壤、病残体和种子 2. 越冬:分生孢子和菌丝体 3. 传播 4. 再侵染(四)发病条件: 1. 气候因素 2. 种子质量:成熟度好、子粒饱满、纯度高、生活力好 3. 播期和播种深度:陆地栽培4-5,地膜覆盖2-3 4. 土壤质地 5. 耕作栽培措施 (五)病害防治、1. 加强栽培管理2. 种子处理3. 药剂防治:50福美双、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四、棉铃病害 Cotton Boll Rot Disease(一)症状1. 棉铃疫病:发病时多从棉铃基部、铃缝和铃尖侵入,产生暗绿色水渍斑,后变褐色教学进程2. 炭疽病:铃面初生暗红色小点,后逐渐扩大并凹陷,呈边缘暗红色的黑褐色斑3. 红腐病:发病初墨绿色水渍状小斑,后全铃变黑腐烂.潮湿时有粉红色霉层产生4. 黑果病:棉铃僵硬变黑,后期表面布满霉粉状物(二)病害控制 1. 加强栽培管理 2. 药剂防治:合理施肥灌水及时打顶、整枝、摘叶及时采摘烂铃,减少损失合理密植,及时化控 3. 选育抗病品种五、棉花的生理性病害 Cotton Physiological Disease(一)病因 1. 红(黄)叶枯病:由于肥水失调等综合因素引起2. 缺素症:某一元素的缺乏引起3. 畸形症:因药害引起(二)主要症状1. 红(黄)叶枯病:病叶自下而上,从外向内发展,病初叶缘失绿变黄,逐渐向内发展,使叶脉间叶肉成淡黄色,但叶脉保持绿色,后叶色变紫红或红褐色,皱缩,继续发展则全叶呈红褐色.严重时叶柄基部变软,呈茎枯.2. 缺素症:缺氮时植株弱小,严重时干枯;缺磷时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色暗绿,并有紫红斑块;缺钾时自下而上叶片叶脉间的叶肉褪绿变黄转褐,严重时整个叶片都呈红褐色.3. 畸形症:叶色发黄、叶型变细、变长、皱缩、扭曲似“鸡爪”状叶片.(三)发病条件1. 不良的生态条件2. 土壤营养状况和水肥状况3. 气候条件4. 化学防治的次数(四)病害控制1. 改良土壤,增强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2. 合理施肥3. 加强管理,合理排灌六、棉花其他病害 主要讲授其病害的诊断要点、发病规律、防治要点.作 业1. 每次授课结束前提示下次授课预习内容.2. 完成本章网络教学自测试题.3. 提交第二章病害自测试题答案.主 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98219徐雍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93207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4学时章 节第四章 油料作物病害 本章7学时(理论4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要求学生主要了解油菜、芝麻和花生上常见病害发生危害概况。2 重点掌握油菜菌核病,芝麻茎点枯病和花生青枯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 油菜菌核病,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2 油菜病毒病及花生青枯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3 芝麻茎点枯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教学进程一、油菜菌核病 Rape Sclerotinia(一)油菜菌核病的症状1. 油菜菌核病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病症状及危害2. 油菜菌核病在不同部位的发病特点(二)病原菌生理特性:1. 形态学特征2. 病菌的地域分布、致病力与环境条件关系(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夏越冬与初侵染2.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四)发病因素:1越冬菌核的数量2气象因素:降雨、相对湿度、温度、雾露、光照、风速等3栽培管理4品种(五)病害综合防治1. 农业防治2. 药剂防治3. 生物防治二、芝麻茎点枯病 Sesame Stem Rot(一)病害症状(二)病原物形态学特征 1病原物的形态 2病原物在人工培养下的特点(三)病害循环:病菌的越冬及初侵染(四)发病因素: 1气候条件 2寄主生育阶段 3耕作制度 4种子带菌率 5寄主抗病性(五)病害防治芝麻茎点枯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良种 2沟畦栽培 3轮作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4学时,其中油菜菌核病,芝麻茎点枯病,油菜病毒病及花生青枯病3学时,其他病害1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3学时,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上课。具体内容详见实验课教案。教学进程 4使用无病种子5加强田间管理三、花生青枯病 Peanut Bacterial Wilt(二) 花生青枯病在发病不同时期的病害症状特点(三) 病原菌生理特征1 形态及培养形状2 生理生化特征3 生理分化4 寄主范围 (二) 病害循环:4. 病原菌的越冬5. 病原菌的初侵入(四)发病因素6. 气候条件7. 土壤类型8. 寄主抗病性9. 耕作制度10. 栽培管理(五)病害防治1. 合理轮作2. 选用抗病良种3. 加强栽培管理4. 药剂防治:由于成本和残留问题,药剂防治尚难实际应用。利用生防菌控制花生青枯病具有广阔前景,但目前尚未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四、其他病害:系统讲授当前发生较为流行的油菜病毒的病害循环、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对油菜霜霉病,白锈病,芝麻疫病,花生叶斑病等病害症状识别要点进行一般介绍。作业1. 要求学生预习下次授课内容.2. 完成油料病害网络教学自测试题.3提交第三章病害自测题答案.主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5徐雍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9117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五章 薯、杂、烟病害 本章9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3 要求学生主要了解马铃薯、甘薯、玉米和烟草上的常见病害和重要病害种类,4 重点掌握马铃薯晚疫病、甘薯黑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流行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措施。教学重点教学难点3 马铃薯晚疫病、甘薯黑斑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4 玉米大小斑病、烟草病毒病病原学、病害循环及流行规律。教学进程一、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一)马铃薯晚疫病在病株不同部位发病症状(二)病原菌生理特性:1病原形态学、生物学特征 2病原菌生理分化(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与初侵染2. 病原菌的传播、侵入与发病3再侵染(四)发病因素:1气候条件2品种抗病性3耕作、栽培管理(五)病害综合防治1. 选用抗病品种2. 建立无病留种地,选用无病种薯3. 加强栽培管理4药剂防治二、甘薯黑斑病 Sweet Potato Black Rot(一)病害症状 1苗期、生长期症状2贮藏期症状(二)病原物特征 1病原物的形态及在人工培养下的特点 2病原物的生理生化特点(三)病害循环:1病菌的越冬及初侵染2病原菌的传播(四)发病因素: 1品种抗病性 2温度和湿度3伤口:是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途径(五)病害防治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选无病种薯并培育无病壮苗3安全贮藏4加强栽培管理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6学时,其中马铃薯晚疫病、甘薯黑斑病、玉米大小斑病、烟草病毒病、马铃薯病毒病、烟草黑颈病5学时,其他病害1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3学时,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上课。具体内容详见实验课教案。教学进程三、玉米大小斑病 Northern and Southern Leaf Blight of Corn(四) 病害症状特点1 玉米大小斑病的症状特征的比较2 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域范围的比较(五) 病原菌特征5 病原形态、生物学比较6 病原菌生理分化、致病性特征(三)病害循环:6. 病原菌的越冬和初侵染7. 传播、侵入及发病8. 再侵染(四)发病因素11. 品种抗病性12. 气候条件13. 耕作、栽培制度(五)病害防治1. 种植抗病品种2. 加强栽培管理3. 药剂防治四、烟草病毒病 Tobacco Black Shank(一)病害症状 1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 2C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 3PVY引起的烟草病毒病(二)病原物特征:比较TMV、CMV、PVY的形态学特征(三)病害循环(四)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 2栽培管理措施 3品种抗病性(四)病害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2农业措施 3化学防治五、其它病害系统讲授马铃薯病毒病、烟草黑颈病的症状、病原学、病害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对玉米黑粉病、病毒病,甘薯储藏病害,马铃薯环腐病、烟草赤星病等的症状识别要点一般讲授作业1. 要求学生预习下次授课内容。2. 完成油料病害网络教学自测试题主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5徐雍皋,徐敬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9117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六章 果树病害 Fruit trees disease 本章10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目的 和要求5. 要求学生了解柑橘、梨、苹果等果树上的常规病害。6. 掌握柑橘溃疡病、黄龙病,梨锈病、轮纹病,苹果炭疽病的症状识别、病原鉴定、病害循环及综合防治措施。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5. 柑橘溃疡病、黄龙病,梨锈病、轮纹病,苹果炭疽病的病原学,病害循环及防治措施。6. 检疫性病害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在叶片、枝梢、果实上的症状特征、发病因素。7. 梨锈病症状、病原物转主寄生现象。8. 苹果炭疽病的关键防止措施。9. 梨(苹果)轮纹病在枝干、果实、叶片上的症状特征及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和寄主抗病性的关系。教学进程一、柑橘溃疡病 Citrus canker(一)病害症状特点1. 在叶片上病斑的特点,与柑橘疮痂病加以比较。2. 在枝梢上病斑的特点,与叶片上病斑的异同。3. 在果实上病斑的特点(二)病原物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与初侵染源2.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及潜伏侵染(四)发病因素:1. 柑橘的抗病性2. 气象条件:温度、降雨3. .栽培管理措施(五)病害防治1. 检疫防范2. 大面积焚毁根治法3. 农业防治4. 化学防治 二、柑橘黄龙病 Citrus Huanglongbing (一)病害症状特点:1. 枝、叶症状类型:均匀黄化、斑驳状黄化2. 花、果症状特点(二)病原物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与初侵染源:田间病株;带菌木虱虫体 2. 病原菌的传播与侵染:(四)发病因素:1柑橘抗病性:品种;树龄2田间侵染源(病株)和传播介体3栽培管理4生态条件(五)病害防治1.实行检疫2.建立无病苗圃、培育无病苗木4.改造病果园三梨锈病 pear rust(一)病害症状特点1.受害叶片典型症状2.受害果实症状(二)病源物的形态特征;孢子类型及形态特点(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与初侵染源2. 病原菌的侵染过程(四)发病因素1.病原菌转主寄主的存在2.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风力3.寄主的抗病性 (五)病害防治1. 铲除转主寄主2. 药剂防治3. 抗病品种的利用四、苹果炭疽病 Apple anthracnose(六) 病害症状:在果实上引起症状的特点(二) 病原菌的有性态和无性态形态特点及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三) 病害循环:9. 病原菌的越冬和初侵染源10. 侵入与再侵染11. 病害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的关系(四)发病条件:14. 寄主抗病性15. 气象因素16. 菌源量(五)综合防治1. 搞好清园工作2. 加强栽培管理3. 喷药保护4. 果实套袋 5. 贮藏期烂果控制五、梨(苹果)轮纹病 Apple and Pear ring rot(一) 轮纹病在不同发病部位所表现的症状特点1.在枝干上的病斑特点2.在果实上的病斑特点3.在叶片上的病斑特点(二) 病原物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2. 传播与侵染3. 潜伏侵染(四)发病因素1. 气象条件2. 寄主抗病性3. 栽培管理本章为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6学时,其中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梨锈病、苹果炭疽病、梨(苹果)轮纹病5学时,果树其他病害1学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实验课4学时,在农业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上课。具体内容详见实验课教案详。教学进程(五)综合防治措施1. 培育和选用无病苗木2. 加强栽培管理3. 削灭菌源4. 病部治疗 5. 生长期喷药保护6. 贮藏期烂果控制7. 其它防治措施 有条件地区可实行果实套袋 避免以杨树等树木作防护林 选用抗病品种六 果树其它病害 重点教授当前危害较重的柑橘储藏病害(包括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梨黑星病、苹果腐烂病的病害循环、流行规律及综和防治措施对柑橘疮痂病、柑橘树脂病、梨、苹果的根部及有关叶部病害症状要点作一般介绍作业1. 完成果树病害网络教学自测试题2. 要求学生预习下一次授课内容。3. 提交第五章病害的自测试题答案主要参考资料董金皋 主编. 农业植物病理学(北方本).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135曹若彬 主编. 果树病理学(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2479农业植物病理学教案(章节备课) 理论课6学时章 节第七章 蔬菜病害 Vegetable disease 本章10学时(理论6学时,实验4学时)教学目的 和要求7. 要求学生了解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蔬菜、葫芦科蔬菜上常见病害发生种类。8. 重点掌握霜霉病、病毒病、青枯病、软腐病等蔬菜重要病害的症状、病原物、病害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10.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软腐病、茄科蔬菜青枯病、病毒病以及设施蔬菜病害的症状识别、病原学,病害循环及防治措施。11. 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典型症状、病原物特性及生理变种。12. 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病原菌特性。13. 番茄病毒病三种典型症状类型。5. 茄科青枯病与真菌性枯萎病和黄萎病相区别的典型症状、病原物生理小种鉴定。6. 设施蔬菜病害(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立枯病猝倒病及辣椒疫病等)的症状识别及综合防止措施。7. 瓜类枯萎病病原菌的专化型小种.。教学进程一、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 Downy mildew of crucifers(一)病害症状特点:在叶片上发病的典型(二)病原物形态及生理特性:1.形态特征:A 无性繁殖孢子囊 B 有性繁殖卵孢子2.病原菌的生理生化(三个变种)(三)病害循环:1. 病原菌的越冬与初侵染源:卵孢子(北方),孢子囊(南方)越冬;气流与雨水传播气孔或表皮侵入2. 病原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风险管理在公司战略执行中的约束与支持性试题及答案
- 风险战略规划与实施试题及答案
- 构建诚信企业的年度工作措施计划
- 促进仓库文化建设与传播计划
- 科技创新与创业的结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智能化在生产工作计划中的实践
-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四川传媒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中小企业品牌发展的挑战与机遇计划
- 2024年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设备购置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带答案详解
- 烟台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秸秆买卖协议书模板
- 市场营销-理论、方法与实训 第4版 课件 第10章促销策略
- 焊接工程师考核指南试题及答案
-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国美术史高中课件
- 2025年广东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初中英语人教新目标 (Go for it) 版七年级下册Unit 7 Its raining!Section A教学设计
- 清理罐车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