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01经济学基础202电子商务概论703电子商务英语1604计算机网络技术2005市场营销实务2706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3207 C语言程序设计3608经济数学4109 PHOTOSHOP 5010商务谈判与礼仪6311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6712电子商务与物流7513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7914电子商务企业应用文写作8515 FLASH动画9116国际贸易实务9618应用数据库原理与10919管理学11520供应链管理11921消费心理学13122 客户关系管理13623 网络营销与策划143电子商务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适用专业:电子商务授课学时:3学时/周,共48学时(讲授40课时,机动8课时)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经济学基础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2)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对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起对经济运行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专业研究打下理论基础。3)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实践教学相结合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 掌握经济学的一般知识与原理,尤其是理解经济活动的运行规律 掌握经济学微观与宏观分析的一般方法 掌握生产者均衡与消费者均衡 掌握国家收入的核算方法 了解经济周期的运行(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阐述经济现象 能够运用经济学知识衡量企业生产均衡与消费者均衡 能够获得个人生活中的效用最大化(三)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经济管理意识 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良好的效用观念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经济学基础,谭元发主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教材使用评价:该书以重视基础、强调应用为原则,做到了深入浅出、内容丰富、简明扼要、体系严谨。该书做到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技能,适合我院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学习。选用的参考资料:经济学和经济学小品和案例 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曼昆著 梁小民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 高鸿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程 魏埙等 南开大学出版社微观经济学 梁小民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 宋承先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尹伯成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 朱善利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罗伯特E霍尔等著)微观经济学(安德鲁马斯科莱尔等著)微观经济学原理(王秋石主编)等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经济数学后续课程:其他相应专业课与其他课程配合与取舍情况:经济学原理课程属于理论经济学范畴,是经济管理各专业的专业基础程之一,也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关于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经济学基础课程,分为宏观与微观两部分,结合学院实际重点讲授微观,选择讲授宏观部分,其中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与其他专业课重复,本课程不再讲授。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本课程在第1学期开设,在1学期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 经济学导论(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名词,了解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区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第二节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第三节 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第二章 供求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衡价格和数量第一节 需求理论第二节 供给理论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第四节 市场经济与价格机制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第一节 基数论基本概念第二节 无差异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三节 曲线分析与消费者均衡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第一节 生产理论与生产函数第二节 短期产量分析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第四节 规模经济第五章 成本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成本和收益的有关概念,平均成本、边际成本有关概念及其关系掌握: 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关系以及利润最大化的含义第一节 成本函数第二节 短期成本分析第三节 长期成本分析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第六章 分配理论(6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第二节 劳动市场与工资理论第三节 土地与地租第四节 资本与利息理论第五节 收入与分配政策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总量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三节 国民生产总值衡等关系第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3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第一节 失业理论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第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六、教学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总课时理论授课实验/实训授课1导论332供求理论6423消费者行为理论7524生产者行为理论7525成本理论7526分配理论6427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3218失业与通货膨胀3219机动66合计483612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1、考核课堂表现、教学参与、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实训情况2、成绩评定(1)教学过程占30%:出勤情况及课堂纪律、教学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及实践环节参与情况)、平时作业(书面作业)。 (2)期末考试占70%:统一命题、制卷,书面闭卷考试。八、习题要求:1、习题内容要求:以教学大纲内容为基础,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的掌握,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习题形式:每章内容讲授完毕后将教材课后习题进行一定的练习。根据本章重、难点要求,布置题量和难易程度掌握在使中等水平的学生在一个小时内能够完成的作业量。题型可是书本课后练习题,也可是能力测试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类型以案例和实践活动总结报告为主,以达到测试学生学习情况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作用。 教学大纲编写组:宋代奇 陈堂 教学大纲编写组组长:陈堂 2011年8月13日 本课程大纲执笔:陈堂 2011 年 8月17日 系部专家审查组:宋代奇 2011 年 8 月 20日电子商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商务授课学时:4学时/周,共64学时课程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一)课程性质电子商务概论是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有较强的实践性。主要介绍电子商务概念、交易模式、主要技术基础和电子支付系统、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安全等内容。该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更要突出它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二)课程任务通过电子商务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电子商务素质,拓展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 具有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识别电子商务管理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模拟电子商务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现过程,奠定核心专业课的认知基础。 (二)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必须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具备对电子商务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电子商务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 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一)选用的教材教材名称:电子商务概论作者:张彩霞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1月(一)参考教材1.新编电子商务教程,朱孝立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年。2.电子商务概论, 宋文官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电子商务管理, 菲利普.科特勒主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年。4.电子商务师,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编,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5.电子商务实务,李锋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年。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管理学基础、经济数学后续课程:网络营销、ERP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的产生背景与发展优势2、理解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比较分析3、掌握电子商务不同视角的基本定义及其延伸含义4、理解电子商务的不同分类模式及其基本特点5、了解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6、能够运用实际案例具体分析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效益【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的产生背景与发展优势2、电子商务和传统商务的比较分析3、电子商务不同视角的基本定义及其延伸含义4、电子商务的不同分类模式及其基本特点5、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6、运用实际案例具体分析电子商务的功能和效益第二章 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基础(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Internet技术的含义和基本知识2、基本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如TCP/IP协议、IP地址与域名等3、能够运用实际案例分析电子商务WEB技术的基本应用和功能4、掌握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概念和工作原理5、基本理解EDI的系统构成和实际运用【本章主要内容】1、Internet技术的含义和基本知识2、理解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如TCP/IP协议、IP地址与域名等3、运用实际案例分析电子商务WEB技术的基本应用和功能4、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概念和工作原理5、理解EDI的系统构成和实际运用第三章 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概述(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基本框架结构模型2、基本了解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3、了解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撑环境,如网络技术、法律法规、信用等4、掌握B2B、B2C和C2C交易模式的基本含义、交易流程及产品特点5、了解电子政务交易模式和B2M交易模式的概念和特点6、能够运用成功案例对B2B、B2C和C2C交易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 【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基本框架结构模型2、了解电子商务的体系结构3、电子商务系统的支撑环境,如网络技术、法律法规、信用等4、B2B、B2C和C2C交易模式的基本含义、交易流程及产品特点5、电子政务交易模式和B2M交易模式的概念和特点6、运用成功案例对B2B、B2C和C2C交易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第四章 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建议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2、基本理解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市场营销的重大影响3、掌握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如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特点以及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4、掌握网络营销的价格策略,如产品定价目标、特点以及定价基本导向等问题5、掌握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如网络促销的特点和功能等6、掌握网络营销的渠道策略,分析网络直销和网络间接销售的特点和问题7、基本理解网络市场调研的含义、原则、方法、步骤和策略8、能够运用实际案例分析网络营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产生的背景和发展历程2、理解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市场营销的重大影响3、网络营销的产品策略,如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适合网络营销的产品特点以及网络产品的生命周期4、网络营销的价格策略,如产品定价目标、特点以及定价基本导向等问题5、网络营销的促销策略,如网络促销的特点和功能等6、网络营销的渠道策略,分析网络直销和网络间接销售的特点和问题7、理解网络市场调研的含义、原则、方法、步骤和策略8、运用实际案例分析网络营销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第五章 在线零售(建议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推动在线零售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2、掌握在线零售的概念、特点及三种主要渠道类型,并对在线零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3、掌握消费者类型、购买行为类型、消费者商业模型的三个阶段4、了解在线订单履行的基本善并掌握在线订单履行流程以及提高在线订单履行效率的主要措施5、了解在线零售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主要功能并掌握在线零售成功的关键因素6、了解我国在线零售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本章主要内容】1、推动在线零售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2、在线零售的概念、特点及三种主要渠道类型,并对在线零售的优缺点进行分析3、消费者类型、购买行为类型、消费者商业模型的三个阶段4、在线订单履行的基本善并掌握在线订单履行流程以及提高在线订单履行效率的主要措施5、在线零售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主要功能并掌握在线零售成功的关键因素6、我国在线零售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六章 电子商务结算系统(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掌握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概念、特点3、掌握几种具体的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结算及其他新兴结算工具4、掌握网上银行的概念、网上银行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内容及网上银行的建立模式5、了解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发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产生和发展历程2、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概念、特点3、几种具体的电子商务结算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工作原理,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电子支票、结算及其他新兴结算工具4、网上银行的概念、网上银行的主要功能和服务内容及网上银行的建立模式5、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现状,并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发现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第七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系统构成2、理解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新技术以及新的发展趋势3、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并能够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基本模式4、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如快速反应策略(QR)、有效客户响应策略(ECR)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VMI)等5、能够运用具体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地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突破和挑战【本章主要内容】1、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系统构成2、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新特点、新技术以及新的发展趋势3、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和供应链的基本概念和含义,并能够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基本模式4、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如快速反应策略(QR)、有效客户响应策略(ECR)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VMI)等5、运用具体案例分析电子商务地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突破和挑战第八章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建议3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隐患、网络对安全的需求以及网民的自我保护措施2、理解电子商务加密技术的基本含义及其工作原理3、理解电子商务认证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4、基本了解签名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步骤5、掌握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SSL和SET的基本原理6、能够运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解决实际中的网络安全问题【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隐患、网络对安全的需求以及网民的自我保护措施2、电子商务加密技术的基本含义及其工作原理3、电子商务认证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工作原理4、了解签名技术和防火墙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步骤5、电子商务的安全协议SSL和SET的基本原理6、运用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解决实际中的网络安全问题第九章 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企业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2、理解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主要功能3、掌握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基本概念、特点管理思想以及系统构成4、了解ERP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5、理解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以及系统构成6、掌握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功能7、能够运用实际案例分析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应用【本章主要内容】1、企业信息化的产生和发展背景2、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主要功能3、企业资源计划(ERP)的基本概念、特点管理思想以及系统构成4、ERP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5、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本概念、实施步骤以及系统构成6、供应商关系管理(SRM)的基本概念及其主要功能7、运用实际案例分析企业信息化的具体应用第十章 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分析及他应用(建议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行法律法规、税收、道德等方面构成的挑战2、理解我国应该如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税务管理、道德体系,以能够更好地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产生的法律、道德等问题3、掌握电子商务在电子证券、电子政务、网上拍卖、移动商务等更多领域的具体应用4、能够结合具体的发展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展望【本章主要内容】1、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现行法律法规、税收、道德等方面构成的挑战2、我国应该如何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税务管理、道德体系,以能够更好地解决电子商务运行中产生的法律、道德等问题3、电子商务在电子证券、电子政务、网上拍卖、移动商务等更多领域的具体应用4、结合具体的发展环境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展望六、教学学时分配章目内容讲授学时要求第一章 电子商务概述4掌握第二章电子商务的网络技术基础4掌握第三章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概述4了解第四章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6掌握第五章在线零售6掌握第六章电子商务结算系统4掌握第七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和供应链管理4掌握第八章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3了解第九章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化4掌握第十章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分析及其他应用3掌握课堂讨论与实践操作课12合计54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本课程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成绩的组成:(1)平时成绩:按照学院平时成绩评定办法进行考核,各项成绩之和占课程总成绩的30%(包含半期考试及论文)。(2)期末成绩:闭卷,总分100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八、补充说明本大纲编写对象为电子商务专业,内容覆盖了电子商务概论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侧重于讲授实务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根据专业、教学班的实际情况及有关需要有针对性地就内容进行删减或增加。教学大纲编写组:张胜华 王进 熊清明组长:(签名)熊清明 本课程大纲执笔:王进 2011 年 8 月 13 日 系部专家审查组:(签名)宋代奇 2011 年 8 月 16 日电子商务英语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电子商务授课学时:3学时/周,共48学时课程学分:3学分一、课程性质、任务电子商务英语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掌握电子商务流程中常常见到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子,具备对简单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同学提升基础英语水平。二、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商务人才所必须的基本英语交互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商务和英语理论知识和技能基础。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使用教材:电子商务英语,王冰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2月。参考教材:电子商务英语,张海波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6月。四、本课程难点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要掌握好电子商务英语中常用的一些英文短语、句子,能通过这门课程,提升自己的基础英语水平,理解电子商务中常出现的一些专业英语词汇。六、实训电子商务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又没有通常意义的实践课。因此,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1)发挥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训练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考察学生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掌握情况;(2)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将英语学习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日常生活密切结合。通过以上手段,较好解决了学生英语语言实践的问题,多数学生得到相对真实的英语交际机会,增强学生商务英语的写作水平及对外交流能力。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1语法:复习巩固基础英语中所学的语法知识。2、词汇:掌握电子商务英语中常用的专业词汇,能够对其进行英汉互译。词汇量要求为200个。3、阅读:能用所学词汇和语法知识正确理解与课文难度相仿的文章,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量3%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40词。4、翻译:能初步掌握英译汉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借助词典将与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译成汉语,基本通顺,笔译速度达到每小时120词左右。5、听,说,写的能力:能听懂句子结构简单、语言材料熟悉的句子,语速为每分钟90词,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会话并能回答教师提出的简单问题,能组成意思完整的简单句子。Unit 1 The Internet Basics (4学时) Lesson 1 The Basic Principal of E-mail Lesson 2 How Was the Internet Invented? Lesson 3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Wide Web Lesson 4 How Does the Internet Work?Unit 2 Foundation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4学时) Lesson 5 Th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Lesson 6 Definition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Lesson 7 Business Model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Lesson 8 Business Models of Electronic CommerceUnit 3 The Internet Marketing (4学时) Lesson 9 How to Start an Internet Marketing With web Lesson 10 About E-marketing Strategies Lesson 11 The Method of Permission E-mail Marketing Lesson 12 What is Banner Ad?Unit 3 The Internet Marketing(4学时) Lesson 13 How to Built a Web site Lesson 14 Web site Planning Lesson 15 The Promotion and Maintenance of a Website Lesson 16 It Takes More Than TechnologyUnit 5 Enterprise E-commerce (4学时) Lesson 17 A Case of Business-to-Business EC Lesson 18 The Supply Chain and EDI Lesson 19 Logistics in E-commerce age Lesson 20 What is ERPUnit 6 Security Technology of E-commerce (4学时) Lesson 21 Firewall Lesson 22 Security Schemes i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s Lesson 23 SSL Server Certificates Lesson 24 Secure Electronic Translation(SET)Unit 7 E-commerce Law (4学时) Lesson 25 The ABCs of Website Law Lesson 26 Electronic Signatures in Global and National Commerce Act Lesson 27 Tax Issues in Electronic CommerceTest: Investigation (2学时)六、教学学时分配章次章名学时分配合计讲授实训习题考核机动Unit 1The Internet Basics4Unit 2Foundationsof Electronic Commerce4Unit 3Internet Marketing4Unit 4The Internet Web Site4Unit 5Enterprise E-commerce4Unit 6Security Technology of E-commerce4Unit 7E-commerce Law4Test2合计3044七、课程考核要求及考核方法: 1、成绩评定总则 全面考核学生在课程学习各个环节的理解、掌握和参与情况 2、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考勤成绩作业成绩 3、期末考核评定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4、试题类型单项选择(20%)+多项选择(20%)+判断(5%)+名词解释(10%)+简答(20%)+论述(10%)+案例分析(15%)八、补充说明1、使用多媒体教学。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案例进行知识点的渗透。3、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专业方向不同,对相应章节进行删减。教学大纲编写组:张胜华 王进 熊清明组长:(签名)熊清明 本课程大纲执笔:(签名)熊清明 2011 年 8 月 13 日 系部专家审查组:(签名)宋代奇 2011 年 8 月 16 日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授课学时:32课程学分:2一、课程性质、任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操作计算机网络,掌握网络日常维护的基本方法,掌握TCP/IP协议簇,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的实际应用能力。二、课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的基本概念。2掌握计算机网络拓扑构型的定义、分类与特点;OSI参考模型及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划分、各层的基本服务功能与主要协议。3掌握密码体制的基本概念及应用。4掌握防火墙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入侵检测与防攻击的基本概念与方法。技能目标1具有一定的网络性能分析能力2具有一定的网络设计能力3具有基本的网络配置与查错能力素质目标本课程具有理论性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信息产业发展要求,从根本上理解网络技术与信息工程之间不可分割的重要性。职业素养目标为:能熟练将网络技术应用于信息工程中,同时能够清晰的区分二者之间职业发展的不同。为自身的职业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选用教材与参考资料教材版本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刘枝盛、张敏、杨勇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教材使用评价:本教材从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手,阐述了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局域网技术、服务器配置、广域网技术、网络系统集成等,使用者通过对网络技术和网络设备的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架设和维护技能,并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备,组建出适合企业需求的网络。本书很适合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实用性强、易学易懂。选用的参考资料:1 徐其兴,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睢丹,网络设备基础教程与实验指导.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 吴功宜,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5吴功宜, 计算机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6袁家政,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7刘兵,计算机网络实验教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后续课程: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施工技术、局域网组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建设技术五、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 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协议第四节 通信技术基础(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网络的定义、数据通信的相关基本概念(2)理解网络的功能和分类;数据通信的相关概念,如信息、数据和信号、信道及其分类、数据包和数据帧及其相关技术指标等。(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各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适用场合。掌握数据的传输方式。(4)熟练掌握数据传输的同步技术、信道的复用技术,重点掌握数据交换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RM、TCP/IP模型)及相关协议。(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网络分层原理、网络的体系结构、广域网中的数据交换技术、差错控制技术难点:OSI七层模型、TCP/IP四层参考模型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硬件基础(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网络互联的类型及层次第二节 网络互联设备(二)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有哪些网络互联设备(2)熟悉掌握各种互联设备的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参数。不同的互联设备应用在什么场合。(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互联设备工作在分层模型的哪一层,应用在什么场合难点:互联设备的工作原理第三章 网络操作系统(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典型的网络操作系统第二节 B/S、C/S模型第三节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卸载(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市面上流行的几种网络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的联系与区别;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2)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资源共享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及概念;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文件系统格式和体系结构(3)掌握windows server的配置与使用方式(三)教学重、难点重点:B/S、C/S模型的组成,应用场合,优缺点;Windows 2000的基本操作;难点:Windows 2000 的安装和卸载;活动目录的安装及应用;网络计算模型的理解第四章 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局域网概述第二节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第三节 介质访问技术(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局域网的定义、局域网的主要特点和功能。(2)理解局域网的四大实现技术;(3)掌握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4)熟练掌握访问控制技术、局域网与结构化布线技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及应用场合; 难点:访问控制技术。第五章 Windows 网络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各种服务器的配置及功能第二节 配置活动目录第三节 NTFS权限管理(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的基本特性(2)掌握windows 用户和组的配置方法(3)熟悉常用网络服务的功能及常见网络服务器的配置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常见网络服务器的配置难点:配置活动目录第六章 广域网与网络互连技术(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广域网概述第二节 IP地址第三节 交换机、路由路的配置(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广域网及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了解PSTN、ISDN、X.25、帧中继和DDN的概念、特点和应用;了解VLAN、ACL、NAT的概念配置方法(2)掌握网络互连设备的作用层次、功能及应用;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掌握静态路由协议和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NAT的基本配置(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换机、路由器的一般配置难点:动太路由协议RIP、OSPF、NAT的配置第七章 internet 接入技术(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internet的接入第二节 常见的几种internet接入技术第三节instranet技术的几个要点(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internet 接入技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接入技术;了解RAS的配置方法;了解intranet的概念、技术要点和网络组成(2)掌屋ADSL的配置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常用的接入技术有那几种及各接入技术的特点难点:ADSL、RAS的配置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常见的安全威胁第三节 病毒第四节 防火墙技术第五节 加密技术与认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网络安全的概念和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了解病毒的定义及病毒防治方法;了解密码学的基本概念;了解身份认证技术、消息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了解网络维护与故障检测方法(2)掌屋防火墙的概念、防火墙的分类和主要技术(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网络加密技术的应用;防火墙安全性的设置难点:网络安全性的防护第九章 网络系统集成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综合布线概述第二节 综合布线的组成结构第三节 综合布线的组网部件及标准第四节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第五节 广域网连接技术与设计方案(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综合布线技术;了解广域网连接技术与设计方案(2)理解局域网的系统集成的概念(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难点:广域网连接技术与设计方案第十章 网络工程设计实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网络工程的概念第二节 需求分析第三节 网络建设原则第四节 学院校园网建设实例分析与设计(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网络工程的一般概念(2)理解需求分析的意义和方法(3)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原则(三)教学重、难点重点:项目需求分析难点:工程招标和投标第十一章 网络工程设计实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 多层交换技术第二节 IPV6概述第三节 p2p网络技术(二)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多层交换的概念;IPV6的产生;了解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了解网络技术的应用;了解P2P技术及应用(2)了解掌握IPV6的地址表示方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IPV6址址表示方法难点:多层交换技术各层自己的功能六、教学学时分配序号教 学 内 容讲授课时实验小计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442.计算机网络硬件基础663.网络操作系统664.计算机局域网组网技术665.Wi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 医疗培训中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论
- 创新教育模式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的课程设计
- 创新教育政策塑造未来人才的关键
-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探讨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方法
- 潜能激发教育心理学的实践路径
- 抖音商户直播前预热活动规划制度
- 22-富深木工胶!一文带你看懂手工贴木皮开裂原因及解决办法
- 公交优先政策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2025年交通拥堵治理技术装备发展报告
- 江西中医药大学《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高考全国一卷数学真题-答案
- 企业异地作业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间规聚苯乙烯(SPS)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2025年物理八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纱线质量分析与控制考核试卷
- 《江西省城市体检工作技术指南(2024版)》
- 2025年山西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5-2030版)
- 【信得科技】2025猪细菌病防控手册
- 罐体制作合同协议
- 电动车维修与保养考核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