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沈 阳 大 学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学生姓名: 尹晓茜 准考证号: 010411201110 指导教师: 赵 娜 完成日期: 2012年9月1日 浅析我国当代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提要:如今,“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这一理念己被广泛认同。有人甚至把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成为“文化管理阶段”。对家族企业而言,我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总体管理水平不高,迫切需要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指导,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基础问题和核心问题。虽说没有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文化不能解决企业赢利不赢利的问题,但文化可以解决企业成长持续与否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家族企业能否在未来不断壮大,成为像福特、杜邦、长江实业等众多世界级企业、长寿企业,与企业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文化概述,主要介绍企业文化的涵义及要素;家族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第二部分是主要分析了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劣势;第三个部分提出了提升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对策,希望能给我国当代家族企业文化建设一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 家族企业 企业文化优势劣势Abstract:Today, the enterprise culture is the soul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he idea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Some people even 80 years after the 20th century, business management into a cultural management phase. The family businesses, family businesses, the average life expectancy in China is very short, the overall management level is not high, the urgent need for advanced management ideas and methods of guidance to address the basis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ssues and the core problem. While there is no culture, enterprises can grow, but there is no corporate culture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growth. Culture can not solve the issue of profitability is not profitable, but the culture of continuous business growth can be solved or not. In this sense, our family business can continue to grow in the future, become as Ford, DuPont, Cheung Kong and many other world-class companies, longevity business, and corporate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Full-tex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theory of corporate culture brief focuses on the meaning of recruitment, elements, type, structure and content; 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rd partly through the advantages of corporate culture, the problem performance, root cause analysis, innovative measures four aspect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 analysis; the fourth section is based o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in front of the corporate culture of the analysis by corporate cultur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s set out in hopes of giv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 of some learning and reference. Keywords: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CultureSuperiority Inferior目 录前言1 正文1一、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文化概述1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及要素1(二)家族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2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劣势分析4(一)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分析4(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劣势分析4三、提升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对策6(一)注重对传统家族企业文化的继承 7(二)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7(三)要实现由“家长式文化”向“参与式文化”、“专业式文化”的转变7 (四)以用人惟贤的人才策略替代任人唯亲的世袭制 .8(五)确立长久发展的公司理念并与员工、社会分享企业愿景 8(六)顺应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 8结论 10参考文献 11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研究1前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家族企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在我国市场经济中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但由于许多家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缺乏适宜的企业文化,导致自然淘汰率高,真正具备竞争实力的大企业数量很少。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大,我国的家族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的作用已日益突出。在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中,企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缺陷,传统的“家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家族企业的进步,要“企业本位”要取代“家族本位,重视企业文化对发展的作用,不断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为此,探索和建立适合我国家族企业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越来越重要。1110一、企业文化与家族企业文化概述(一)企业文化的涵义与要素1、企业文化的涵义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讲通俗点,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2、企业文化的要素(1)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2)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3)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 (4)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本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5)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6)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北京西单商场以“诚实待人、诚心感人、诚信送人、诚恳让人”来树立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企业形象,而这种服务是建立在优美的购物环境、可靠的商品质量、实实在在的价格基础上的,即以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经营实力作为优质服务的保证,达到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的结合,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任。(7)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二)家族企业文化的涵义及特征1、家族企业文化的涵义家族企业文化是指在家族企业中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家的管理模式为特征的企业文化。2、家族企业文化的特征(1)权威与亲情交织的“家文化”家是寄托温情的港湾,是存在着家长的绝对权威和相互宽容的组织,是扶助成长和老有所养的依靠。“家文化”是家长权威和家族亲情关系的文化。这种企业文化表现为独断、权威、事必亲恭,员工主动性差,一切以听从老板指挥为主。 (2)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家族主义”“家族至上”的群体意把成员个体完全归属于家族,个人利益服从家族群体利益,追求家族的兴旺、发达和荣耀。这种为了家族的利益,为了光宗耀祖,可以产生强烈的成就动机,促使人们去追求事业的成功。家族主义还表现为家族成员要相亲相爱、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同舟共济人,创业依靠家长,成功惠及家族。 (3)子承父业的“继承制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子继承为基本原则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要维持家族的延续,一脉相传,儿子就要传承父辈的事业,并将之发扬光大以振家风,提高家族的社会地位。如果大权旁落在外人手中则被认为是“将祖宗的家业败坏在自己的手上”。 (4)血缘关系以外的“低信任度”家族企业中,血缘关系是信赖的基础,信任只存在血亲关系之中,先天的无血缘关系形成了一种很难逾越的隔阂。信任度的高低依据内部成员之间存在的血缘、亲缘、友缘、学缘、地缘等关系的亲密程度进行取舍。家族企业的领导者(核心圈)由创业者及其继承人组成,重要岗位由血缘、亲缘关系的近亲组成,一般岗位由远亲和朋友组成。 (5)血缘关系下的凝聚力与离心力共存一方面,家族企业创业初期,由于血缘、亲缘等亲情关系的家族成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在追求家族利益感召下,可以暂时放弃(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拧成一股绳,共谋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成功后的成果是靠亲情进行分配的机制,不能够满不同的家族成员的利益欲望,他们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就会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与核心层明暗、软硬对抗,矛盾增多,不断激化,离心力加大,企业发展困难。 (6)建立在家长权威基础上的“独断专行”一方面,企业领导的独断、权威、事必亲恭,在员工中产生一种惧怕、按老板的指示行事的心理态势;另一方面,由于家族成员掌握着重要的管理位置,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高度一致,大家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家族企业容易协调各部门的关系,政令通达,易于控制与管理。 (7)家族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高保密度”家族成员身居要职,掌握着企业的核心秘密,由于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高度一致,他们会严守秘密,而使自己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且家族成员的和睦和信任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劣势分析(一)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优势分析 基于独持的中国文化根基的合力之下,家族企业文化与一般企业文化而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史来看,其以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瞩目,譬如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四川的希望集团等。家族企业文化的和谐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族企业的凝聚力远远强于一般企业 家族企业中血缘关系弥补一般企业中纯粹经济关系的暂时性、不稳定性等不足。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信任的力量是靠契约约束的人际关系难以比拟的。家族企业多雇用家庭成员、同乡或好友,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犹如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们不但在企业中实施仁政,善待员工,而且还经常深入到员工中去,了解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因此在家族企业中,人际关系和谐,员工队伍稳定,公司成员一般都能效忠于企业,以公司事业为己任,全心经营,努力工作。员工在心理上有归属感,对企业目标有认同感,企业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家庭对企业负责的态度、长期的投资、快速的行动和对企业的爱,这是许多一般企业费尽心机的企业文化建设也难以达到的。 2、家族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内部沟通家族企业从家庭成员共有的亲缘关系、共有的经历、身份及共同的语言中汲取到特别的力量。因主要经营者是亲属,他们的传统、价值观和特权都来自于同一源头。口头的和非口头的信息能在家庭内迅速传递。所有者兼经营者能够更随意地解决同一问题,而不需向家人多作解释。夫妇和兄弟姐妹们更能懂得彼此说话的主要意思及隐含的决心和犹豫。 3、家族企业文化的稳定性强 家族企业中的所有权的垄断可以保持企业经营理念和目标政策的一贯性,从而保持企业的相对稳定性,使企业文化源远流长。与其他非家族企业相比,中国家族企业组织文化在创业、创新、竞争、环境适应、决策效率、目标认同和成本节约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二)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劣势分析对于大多数中国家族企业来说,由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烙印影响,造成了他们在基本价值观念、基本道德观念、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行为模式的严重缺失;造成他们在社会责任感、信誉度、对人才的态度、企业制度化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上的偏差,家族企业文化有其先天的不足之处。 1、企业文化缔造者文化素养低,家族企业文化建设薄弱企业文化在塑造和建设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企业创始人对企业文化的塑造起关键的作用,家族企业文化的塑造更是如此。我国家族企业主要发起于中小私营企业,家族企业创业者的思想道德素质、经营管理理念、科学文化素养等,由于受生存状况、教育环境、历史条件等因素影响相对比较低。家族企业家文化素养偏低导致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正确认识,对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无法进行深刻的逻辑构建与准确的语言表述,企业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感性的成分大,理性的成分少。目前我国部分家族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肤浅的,即使有些家族企业自觉推行了企业文化管理,但也处于自发管理阶段,而没有形成具有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理念的企业文化。 2、家族企业文化内容单一从家族企业文化建设案例看,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千篇一律。缺乏个性特征,“拿来主义”比比皆是。比如,在企业经营管理上,许多企业都提“顾客是上帝”、“质量第一”的口号;在企业精神方面,都写上“团结、求实、开拓、进取”几个字,偶尔有个别企业提点有“创意”的口号,也大都内涵不够丰富,且与企业本身的经营风格、产品性质和服务领域不相吻合。另外企业文化内容存在层次单一,也是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在民企文化建设中出现了一种“排斥性”现状,即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很难在一个企业中发现有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存在。当然统一的、具有整体性的文化易于帮助企业的控制和沟通,可是一旦企业内只存在一种声音,强势文化随即出现。在向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的路上,这种排斥性的文化将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障碍。很多家族企业“昙花现象”的原因,就是缺少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价值、缺少一种脱离草根意识的精神境界。其中,首先缺乏的是那种基督徒对上帝的虔诚以及对传统新教原则的笃信,这包括平等、博爱、尊重人性、尊重生命、追求人权和人文关怀。家族企业普遍存在一种与现代文明相抵触的价值观念,存在一种与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和理想主义相悖的文化意识。正因为这一点,才导致某些家族企业不断在商海中被淘汰出局3、用亲情代替规则,关系代替制度家族企业文化大多根植于家族亲缘文化与地缘文化,家族企业所有者认为,血浓于水,亲戚是自己人,放心、靠得住,他们参与管理责任心强,效率高,于是家族中的亲戚把持了公司的核心职位。这种通过以“家族利益为纽带,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强大凝聚力”而实现的家族亲缘文化,克服了企业创业初期面临的种种困境,保证了企业平稳而快速地发展。但由于经常以亲情代替规则,以关系代替制度,使企业的规则与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和落实。随着家族企业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企业过渡为目前的公司制企业,家族企业的家族亲缘文化使得企业在充分授权方面裹足不前或盲目授权,难以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就难以满足企业员工的社会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4、传统家族文化的专断性使得企业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传统家文化专断性主要体现为企业领导者的家长作风和个人主义泛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族企业创始人具有绝对的权威,无人敢提出挑战,使得权利过度集中。尤其是家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特征,使独裁、缺乏制度制衡成为家族企业的顽症。 5、家族企业文化忽视了对员工价值观的培育。我国许多家族企业雇佣意识强烈、人本观念淡化,缺乏服务社会和公众,并被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观。事实上,企业的根本是员工,企业价值观的建设需要企业不仅从物质上,更要从精神上善待员工,尊重员工,将员工当成企业最长久最宝贵的财富。只有这样,员工才有可能真正融入企业,以企业为家,把员工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一套人人接受的价值观可以帮助企业员工树立起共同的理想,从而全力以赴地为共同目标努力,而这也是构成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但现实中众多家族企业普遍缺乏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因为,大老板的个人好恶往往是评判一切事物的标准,高兴就留人,烦心就开人,其结果必然是企业无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6、家族文化对外人缺乏信任容易引起信任危机 以家文化为基础的我国家族企业内部的信任关系是建立在血缘亲属关系之上的,它弱化了“家”与外界联系的纽带,信任度是随着家族关系而逐次递减的。在“家族主义”文化支配下的家族企业,管理者往往会把企业的员工划分为“自己人”和“外人两个圈子,只信任内部亲近的家人而疏远外人,从而使企业对外部人力资源难以形成真正的信任,弱化了外来人才对企业的凝聚力。有学者在对欧美和台湾的企业比较研究后指出:中国式的企业经营形态相对于西方的契约关系与市场规范的经营方式而言,总不能免除传统家族观念和人际关系的束缚。 三、提升我国家族企业文化的对策 家族企业文化由于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因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它必将和社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不断揉合,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推动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家族企业文化的提升对于增强家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家族企业能否构建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关系到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面临企业文化的重塑问题。(一)注重对传统家族企业文化的继承 家族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不应完全抛弃家文化。事实上,我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家文化是家族企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抛弃它就等于抛弃了家族企业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在现代家族企业文化构建中仍然具有积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亚洲的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之所以能在较短时期内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新兴工业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都利用儒家思想来加强企业管理。 (二)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家族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就是家族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从隐性转化为显性的过程,即把家族企业家的经营理念转化为企业生产和经营的实际行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提升,首先就是企业家的提升。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 (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家族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三)要实现由“家长式文化”向“参与式文化”、“专业式文化”的转变 家长式文化是家族企业最为普遍的文化范式。这种文化对于小型家族企业,或者那种必须尽快摆脱危机的企业,作用比较大。但是这种文化对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存在着负面效应。要保证中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应逐步向能够降低企业内部治理成本的参与式文化和专业式文化转化。参与式文化是指企业的内部组织跨越家族观念的界限,来共同管理经营企业的一种“群策群力”文化模式。它要求在整个组织的内部摆脱血缘观念的障碍,建立起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管理方式,来共同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专业式文化是指在家族企业的内部组织一些专业性的部门或岗位聘用专业人士来参与管理的一种文化模式。如在企业内部将一些勤学肯干的非家族成员进行培养使之成为专业技术人才,或在一些管理岗位聘用“外脑”来做顾问,漫漫淡化家族化管理,使管理职业化、制度化。 (四)以用人惟贤的人才策略替代任人唯亲的世袭制 家族企业是家族企业的一种主要的组织形式。“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这句古语深深地影响着很多的企业主。诚然,在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组织形式中,公司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信任,可以增进决策和公司运营的效率。但随着企业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公司规模的扩大,逐步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以取代原有的血缘体系,是家族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内涵。 企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中每一个人的努力,因此将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成功和谐的统一起来,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是考察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是否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的重要方面。现如今很多家族企业均有了自己的员工培训体系,也有些企业将员工业务水平的提高当作竞争的战略,并确立激励和监督机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员工流失是困扰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企业通过员工关怀、营造企业温馨气氛、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来增进企业的凝聚力也是衡量当代企业文化优与劣、先进与落后的重要标志。同时公司的选拔制度要透明化,要以能力作为基准而不是以关系的远近作为标准,也是用人唯贤的企业文化的必然要求。 (五)确立长久发展的公司理念并与员工、社会分享企业愿景 家族企业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总是给人一种目光短浅、缺乏远大抱负的印象。通过塑造注重长期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公司的愿景及时、准确地传达给企业内部人员以及外部社会是改变这种形象的重要手段。公司应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促进这种文化在公司内部生根、发芽直到茁壮成长为公司的强势文化。这样,公司的员工会更加认可公司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加强公司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加强社会对公司的了解、信任。 (六)顺应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势企业文化建设,现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新型经营管理方式。当前,国内企业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1、确立双赢价值观的趋势 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渗透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支配着从企业家到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企业文化建设首要的是价值观创新。 一个企业只有奉行双赢价值观,才能不断地从合作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等创新资源,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我国海尔集团不参加与同行间的价格战,坚持靠产品创新和服务来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的成功经验。 2、选择自主管理模式的趋势 新模式以先进的文化理念为核心,充分尊重人的价值,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创造潜质和主人翁责任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巨大凝聚力,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通过制度安排,实现员工在企业统一目标下的自主经营和自我管理,进而形成企业的动力和创新管理方式。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建立在人人是主人的企业理念基础上的管理模式,就是这一趋势的具体体现。 3、既重视高科技又以人为本的趋势 科技革命和人本身的进一步总是相伴而行的,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企业建设过程离开了哪个方面都难以达到目的,企业的竞争力也难以得到真正提高。有学者指出:高科技可以在一个阶段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但更深层次的竞争最终应该是理念方面,科技以人为本这句话就包括了这层意思。这一见解反映了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日趋强烈的人性化要求。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建设只有把高科技与以人为本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提供既有高科技含量又充满人性关怀的新产品、新服务,才能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否则,企业即使兴盛一时,终究会因受到消费者的冷落而退出竞争舞台。很多成功企业的一个共同经验,就是在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中,紧紧抓住了给予各层次的顾客送去真诚的关怀和温暖这个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上区专利检索课件
- 设备安全防护培训课程课件
- 建材公司股权转让合同5篇
- 安全驾驶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海滨小城课件
- 海洋化学第九章课件
- 设备安全上岗培训记录课件
- 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初中
- 法律案例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铁路交跨协议书
-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委员会文件
- 医疗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资格及工作经历证明(6篇)
- 供应室消毒员培训课件
- 线虫病疫木及异常枯死松树处置方案枯死松树清理服务投标方案(两套方案)
- 电影院转让协议合同
- 花瓣儿鱼试题及答案
- 华为员工行为规范
- 2025-2031年中国第三方认证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冀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 奇妙的动画》教学设计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24》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